第0190章:君明臣賢,一片和睦。齊州之行開啓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2405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以忠之名,誤國誤君。”
歐陽修一席話,令整個垂拱殿瞬間安靜下來。
這一刻。
不僅是羣臣,就連趙禎都反思起來。
他也在想,自己是不是過於仁慈,過於優柔寡斷,而錯過了許多本可成功的機會。
如果當年的宋夏戰爭,他逆羣臣之意執意前往西北,結局是否會改寫?
如果他當時執着於將生母接回宮內,是不是現在就不會一直心懷愧疚?
如果範富變法之時,他沒有猶豫徘徊,將重點放在朝堂黨爭之上,再給范仲淹和富弼一些時間,朝廷的冗官問題是否已被解決?
如果……
有太多如果,都不可能再有另外一個結果了。
與此同時。
陳執中、夏竦、張方平、文彥博、吳育等人的認知似乎是一下子崩塌了。
陳執中雙腿顫抖,兩眼無光。
他作爲首相,向來自認論忠君程度,他乃朝堂第一人。
但現在,他完全迷惘了。
以忠臣之名,行誤國之事,官家未能成爲聖君,皆是如他這等“愚忠之臣”的拖累。
這個罪名實在太大了!
但是,他們一下子又想不到反駁的理由。
蘇良一臉崇拜地望向歐陽修。
他本以爲,在官家微服出巡齊州之事上。
羣臣過於保守,認知境界皆在第一層,而他與歐陽修皆在第三層。
但這一刻。
蘇良覺得自己仍在第三層,歐陽修至少在第一百層。
這番“官家做仁君還是做聖君”的言論,一下子將殿內所有官員的認知都拓展開了。
拋開今日之事。
此話也足以令官家與殿內的所有士大夫官員受益匪淺。
原來君不能成聖君,是因臣不懂何爲忠,何爲愚忠。
這時,吳育率先站了出來。
他走到歐陽修的面前,深深拱手,而後又轉身拱手面向趙禎。
“官家,臣贊同官家微服出巡齊州!”
“臣附議!”文彥博站了出來。
“臣附議!”包拯站了出來。
“臣附議!”唐介站了出來。
……
這時,夏竦也立即站了出來,拱手道:“官家,樞密院將命三衙調派禁軍精銳隨官家同行,定能保證官家安全無虞!”
陳執中見夏竦表了態,也立即站了出來。
“官家放心,中書將保證朝堂穩定,定不會有一絲亂象發生!”
不到片刻,無人再反對趙禎微服巡視齊州。
御座上。
趙禎也是一臉激動。
他向蘇良提出巡察齊州,雖有查探齊州變法之意,但更重要的是想出去看一看。
而今,歐陽修的一番話,直接將其放在了堪比堯舜的聖君位置,使得他的壓力也很大。
但他又不能不表態。
“衆卿放心,朕定當不愧朝堂羣臣與天下黎民的期待,傾心傾力,強我大宋!”
趙禎露出一抹笑容,又道:“剛纔,歐陽學士所言有些過重,衆卿皆是爲朕的安全着想,只是出發點不同而已,誰都不是誤國之臣!”
此話一出,壓抑低沉的氛圍頓時消失了。
羣臣也都漸漸露出笑臉。
一時間,垂拱殿內。
君明臣賢,一片和睦,不時傳來歡笑之聲。
最後,趙禎宣佈,此次除了護衛外,他將會帶上歐陽修、蘇良、張茂則三人。
留守的羣臣都未有意見,並表示一定會做好份內之事。
……
翌日。
衆臣便爲趙禎出行之事忙碌起來。
雖是微服出巡,但準備的事項也頗爲繁瑣。
衣服、書籍、點心、茶具、食盒、醫官、廚師等都要一應俱全。
陳執中和曹皇后準備的物件頗多。
蘇良看過名單之後,不由得甚是頭疼,感覺能組成一個三裏長的車隊。
最後,他經過趙禎的授意,刪減了大量的物件。
只留下三輛車馬裝載行李。
這次的護衛隊長,正是曾經護送蘇良去西北的曹護。
他將率領十餘名護衛,貼身護衛趙禎。
此外,還有近千人分別散落在車隊的前方後方,以此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趙禎的出行計劃也提前敲定下來。
九月十五日出發,十月二十日前抵達汴京城,路上大概是半個月。
這也就意味着,趙禎將在齊州待上半個月。
……
九月十四日晚,深夜。
曹皇后寢宮。
趙禎站在窗前,眺望着遠處。
如白紗般的月光潑灑進屋內,照在他那興奮的臉上。
他失眠了!
這些年,已經很少有事情能讓他激動得輾轉難眠。
就在這時。
身穿一襲紅色睡裙的曹皇后走了過來。
“官家,明早還要趕路,怎麼就起來了,是我這裏的牀不舒服嗎?”曹皇后柔聲說道。
趙禎今晚在曹皇后寢宮歇息,令她甚是意外。
明日官家便要離京,她本以爲官家定然會陪着張美人。
哪曾想。
官家還是給了她這個皇后足夠的尊重。
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她與趙禎的關係,經常都是君臣多於夫妻。
趙禎伸手將曹皇后拉入懷中,道:“挺舒服的,只是朕沒出過遠門,心情激動得睡不着了!”
“那我便陪着官家在窗前觀月,直到官家想睡了再睡。”曹皇后笑着說道。
趙禎突然伸手挑起曹皇后的下巴,另一只手緊緊攬住了她的柳腰。
曹皇后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
除了那日醉酒外,官家很少對她如此親密。
往昔。
趙禎總覺得曹皇后太過溫柔,不會撒嬌,缺了幾分他最喜歡的女兒態。
但這一刻。
曹皇后讓他感覺特別舒心,也只有曹皇后能讓他感覺到家的溫馨。
趙禎一下子吻了過去。
然後一把將曹皇后抱起,道:“既然睡不着,咱們便去做點正事兒。”
……
翌日清晨。
宣德門前,五輛馬車一字排開。
一輛獨屬於趙禎,張茂則負責趕馬;一輛屬於歐陽修和蘇良。
後面三輛馬車則用來裝載行李。
馬車前後兩側則是有十餘名騎馬的護衛,曹護騎馬引在最前方。
此陣仗行在官道上,也並不會太吸引眼球。
因爲汴京城的很多富貴人家出遊,基本上都是這種配置。
蘇良坐上馬車,心中對此次齊州之旅頗爲期待。
王安石與司馬光已經成長了許多,齊州也漸漸變了模樣。
整個大宋也該開始變一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