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8章:大宋那麼大,朕想去看看!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2329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八月二十八日。
趙禎再次收到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的親筆信。
後者稱耶律洪基頑劣而不知宋禮,恐丟國禮,故而將遣彰信軍留後耶律慶、崇祿少卿王元基來賀宋之正旦。
耶律宗真不派出耶律洪基,趙禎自然也不捨得派出蘇良。
當即。
趙禎以工部郎中、判度支勾院李仲偃爲契丹正旦使,左侍禁、閤門祗候孫世京副之,算是結束了這場“兩國暗鬥”。
……
九月初三,午後。
蘇良被召至禁中邇英閣,爲趙禎開經筵課。
這兩年來,蘇良薪酬獎賞都未少領,不過行“崇政殿說書”之職的時候卻不多。
趙禎召他,基本也都是聽經義聽得疲累了。
與蘇良閒聊一番,解解悶,瞭解瞭解民情。
片刻後。
趙禎問了蘇良關於百家學院的一些事宜後,突然語氣柔和地問道:“景明,朕欲微服出巡,前往齊州視察變法情況,你覺得羣臣能應否?”
蘇良先是一愣,然後果斷地搖了搖頭。
他知曉,趙禎早就有出巡的念頭。
莫說是皇帝。
即使是一個普通人被困在開封府大半輩子,都會想着去外面看一看。
但皇帝離開汴京城,難度係數實在太大了。
特別還是微服出巡。
蘇良不用想便知,羣臣都不會同意。
莫說陳執中、夏竦、張方平、丁度、文彥博這些人不會同意。
唐介、包拯、何郯、範鎮等人也會出言反對。
太祖太宗皇帝外出乃是爲了御駕親征,真宗皇帝外出乃是爲了泰山封禪。
皆是不得不出。
當時都是浩浩蕩蕩跟了幾萬人,宗室、外戚、朝臣皆在君王側。
趙禎若擺開陣仗出巡。
讓數萬人跟在身後,羣臣或許不反對。
但這樣一來,不僅耗錢,趙禎更是什麼都看不到。
而微服出巡,就太危險了。
先不說趙禎的安全如何能夠完全保障。
他一但離開汴京城。
若有人謀逆皇位,那就糟糕了。
趙允讓那幾十個兒子可都是擁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三衙禁軍一旦被控制,汴京城的宗室、外戚、官員一旦被控,那趙禎不是沒有丟失皇位的可能。
雖然可能性極小,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個代價,任何人都承受不起。
齊州位於京東路。
京東路乃是造反和剪徑者最多的地方。
並且直到現在,陳執中和夏竦都認爲富弼還未曾洗脫和石介造反的嫌疑。
他們怎會令趙禎犯險!
此外,一旦西夏賊發現趙禎外巡,那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拼了命地刺殺。
外面比不得汴京城,一切意外都有可能發生。
當下,兩位皇子實在太小了。
西夏國主元昊身死,剩下一歲多的李諒祚繼位,一下子就使得西夏走了下坡路。
党項族內亂,皇室之人互殺,貴族們各懷鬼胎……
由此可見。
君王出現意外會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
再加上年關之時,剛發生過宮禁之亂和貝州軍賊造反,彌勒教信徒仍有可能藏於一些隱祕角落。
士大夫官員們斷然不會同意的。
一旦出現意外,這個責任無人能夠承擔。
所以蘇良果斷地搖了搖頭。
他也不支持趙禎出巡,臣子哪能使得君主陷於險境?
“唉!”趙禎長嘆一口氣,充滿了無奈。
“朕已年近不惑,在位二十七年,親政十六年,至今未曾離開過開封府,甚至離開汴京城,不是因祭天,便是因狩獵,毫無自由可言!”
“整日裏,身旁不是宮女內侍,便是你們這些尋朕短處的官員,民間之事,朕不是從奏疏中得知,便是從羣臣口中得知,這樣如何能治好國?自古以來的帝王有幾個是如朕這般的?”
趙禎的話語裏滿是落寞。
作爲一個皇帝,他失去的自由實在是太多了。
他看向蘇良道:“蘇景明,朕要你與朕一起與羣臣辯駁,這次,朕一定要走出去!”
“這……這……”蘇良撓了撓頭,心頭有些軟了。
如此做。
簡直就是與所有朝臣爲敵。
在這種事情上,朝臣佔據着絕對的道理,甚至可以拿着祖宗之法和江山社稷來壓制趙禎。
想要讓他們妥協,非常困難。
蘇良思索了片刻後,道:“官家,此事必須要好好謀劃一番,找些理由。”
“首先,官家且不能言說是因未曾出開封府而出開封府,而是因要瞭解齊州變法爲全宋變法而準備才想離開開封府。”
趙禎認可地點了點頭。
在大宋江山的安危面前,他的喜怒哀樂於羣臣心裏,不值一提。
向羣臣訴苦,根本無用。
羣臣拿江山社稷來壓他,他必須用江山社稷來反擊才有效。
“官家,容臣好好想一想吧,可以一試,但臣無法保證能夠成功。”
趙禎想了想,點頭道:“景明,整個朝堂朕最信任的便是伱了,朕覺得你一定能行!”
聽到此話,蘇良毫不猶豫地說道:“臣一定竭盡全力!”
說完後,蘇良才意識到剛纔喝了一口濃郁的雞湯。
……
入夜。
樊樓二樓包間內。
歐陽修一臉詫異看向蘇良道:“什麼?官家想微服出巡,去齊州,不,他不能想!”
“景明,此事絕對不能由着官家胡來,會出事的,一旦出現意外,這個責任誰能擔負!”歐陽修放下手中的酒杯,一臉嚴肅。
蘇良喝下一口酒。
“我明白。作爲臣子,確實不能使得官家犯險,但這是官家心中的一個結,這個結若打不開,他恐怕日日都會想着此事。”
“此外,我也想讓官家出去走一走,他若只在奏疏上看民情,如紙上談兵,有些事情是永遠無法瞭解的。官家太仁太善了,這是好事兒但也不利於他成爲一位聖君……”
蘇良並不認爲自己能說服歐陽修。
他之所以來尋歐陽修。
乃是覺得整個朝堂上的士大夫,唯有歐陽修會無條件地相信他、支持他。
半刻鐘後。
歐陽修猶豫了一下,道:“行,我願意站在官家和你這一邊,不過我有一個前提,官家微服私訪去齊州,須得帶上我。”
聽到此話,蘇良不由得樂了。
歐陽修的腦迴路向來與一般人不一樣,怪不得能寫出一篇篇錦繡文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