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2章:範公之志重燃,蘇良又得重賞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451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五月初三,近黃昏。

    由蘇良主筆、范仲淹潤色的“就地設鎮,安置老兵”之策(即熙河開邊之策)完成。

    范仲淹命急腳遞當日便將其送往了汴京城。

    急腳遞日行可達四百裏,大概四日便能將消息傳到汴京。

    這就意味着十日左右,范仲淹便能收到官家手詔。

    范仲淹已向秦州知州劉存去信,對那八千老兵先以安撫爲主,提供日常所需。

    他與蘇良篤定,官家定然不會拒絕此策。

    ……

    接下來。

    蘇良便一邊品嚐西北美食,一邊與范仲淹、狄青暢聊天下之事。

    這讓對軍事瞭解不足的蘇良,所獲頗豐。

    當然。

    蘇良也未忘了自己的本職公事。

    他不斷閱覽從西北各個州府送來的裁兵進度文書,而後撰寫成彙報奏疏,命驛兵送往汴京城。

    待解決了那八千老兵的問題,西北裁兵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大的困難了。

    與此同時。

    蘇良也向范仲淹求了數幅墨寶。

    除了其泰山大人所需的那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外,他還請求范仲淹爲即將建成的百家學院寫了幾幅字。

    范仲淹自然是欣然應允。

    ……

    五月初六,入夜。

    範宅之內。

    范仲淹、狄青、蘇良、範純仁同坐一桌。

    今晚,乃是送行宴。

    蘇良明早便將出慶州城,前往西南方向的秦州。

    蘇良擔着西北裁兵的監察之責,已走到了慶州,自然也要去秦州看一看。

    他到秦州時,官家的詔令大概率會傳到秦州。

    待他確認老兵們皆安置妥當,便會從秦州東行,直接回汴京城。

    飯桌之上,四人一邊聊天,一邊飲酒。

    這時。

    蘇良端起酒杯,緩緩站起身來。

    “範公,預計明年我朝將會開啓全宋變法,我定會推舉您回朝主持大局,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

    聽到這話。

    一旁的狄青和範純仁都是心頭狂喜。

    范仲淹端酒的手都有些顫抖。

    他微微搖頭。

    “不行了,老夫已年邁,拉不動大宋這架巨大的馬車了!”

    “不用您使勁,您照看着方向就行,我們有勁!喝了這杯酒,你可就算答應我了,到時莫要婉拒聖意!”蘇良再次高高舉起酒杯。

    范仲淹看向手中的酒杯,有些猶豫。

    “範公,這有什麼可猶豫的,西北對您而言太小了,你早就該回朝了”!狄青站起身,端着酒碗激動地說道。

    “爹,這……這不一直是你的理想嗎?爲了大宋江山,爲了天下百姓!”範純仁也站起身勸道。

    狄青和範純仁其實都清楚,范仲淹素來便有“致君堯舜上”之志,只是被前幾年的新政和這幾年日益病態的身體磨掉了志向。

    范仲淹望着三人期盼的眼神,笑了笑。

    “好,我就飲了此酒!”

    此時的范仲淹,豪氣幹雲,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杯酒。

    是他對蘇良的承諾。

    也是他對此生理想的再次追逐。

    蘇良、狄青、範純仁三人甚是欣喜,也紛紛一飲而盡。

    ……

    翌日清晨。

    慶州南城門,三裏外的官道上。

    “範公、狄將軍,莫再送了,再送就把我送到秦州了!”蘇良笑着說道。

    范仲淹一臉不捨。

    “景明,這幾日習慣了與你暢聊,你這一走,老夫還真不習慣,老夫不再遠送了!”

    “最後,老夫再叮囑你一句話:朝堂水深,若遇險事而不能自救,傳信西北,老夫定會幫你!”

    “俺也一樣!”狄青也一臉鄭重地說道。

    蘇良那道熙河拓邊之策,已經徹底讓范仲淹和狄青將其當作了知己好友。

    “嗯嗯。”蘇良重重點點頭,而後朝着二人拱手,上了車馬。

    片刻後。

    蘇良一行人遠去。

    范仲淹朝着一旁的狄青道:“漢臣,我記得軍中有一名懂得五禽戲的醫官,你過兩日將他找來,我要學一學五禽戲!”

    五禽戲,乃東漢華佗所創,又名長壽功。

    經常練習者,據說可延年益壽。

    “好嘞!此功一練,範公定然還能爲朝廷大幹三十年!”狄青大笑着說道。

    蘇良來西北一趟,令二人鬥志高昂,精氣神和往常已完全不一樣。

    ……

    午後。

    汴京城,垂拱殿內。

    趙禎正在批閱奏疏,忽聞有西北方向的急腳遞,連忙令人將文書呈遞上來。

    他見是范仲淹與蘇良呈遞,不由得面色變得嚴肅起來。

    大約一刻鍾後。

    趙禎看完蘇良與范仲淹共同署名的奏疏,然後將西北區域的地圖找了出來,又認真研究起來。

    又過了一刻鍾。

    趙禎面帶笑容,在御案前興奮地來回踱步。

    這一刻,他心情激動。

    欣喜程度絲毫不亞於得知曹皇后生下皇子那一刻。

    拓疆土,滅西夏。

    這是趙禎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是太祖太宗都未能做到的事情。

    但而今,卻能夠悄悄邁出第一步,他怎能不高興。

    對一名帝王而言,沒有比開疆擴土更大的功勞。

    且在大宋的眼裏,遼夏吐蕃,皆爲蠻夷,唯宋爲正統。

    任然趙禎從不愛戰,但也拒絕不了這樣的誘惑。

    趙禎比任何人都清楚,若想收回燕雲,必須先滅掉西夏。

    當下,蘇良這個計劃並未主張立即動武,而是慢慢同化異族,而後招撫,進而令西夏背部受敵。

    “可行,甚爲可行!”趙禎回到御案前,當即親手寫起了詔令。

    大宋內藏庫的錢都由他把控着。

    爲了能拓邊,成就不世之業。

    建城寨、行貿易的錢財,完全算不得什麼。

    半個時辰後。

    趙禎寫罷詔令,即刻令急腳遞送了出去。

    而後,他自有理由向兩府解釋。

    趙禎甚是開心,朝着一旁的小黃門招了招手。

    “傳朕旨意,賜監察御史蘇良家,金三百兩、紫菱十匹、棉百兩、茶五餅、酒五壇,另外他岳丈不是一位夫子嗎?另賜筆墨紙硯兩套。”

    “另外,去告知皇后讓其近日邀請蘇唐氏攜子入宮,請餐食,加厚賞!”

    “是!”小黃門拱手答應道。

    當日,一馬車的賞賜便送到了蘇宅。

    唐澤和唐宛眉連忙謝恩,自從官家生子後,對蘇家賞賜甚厚,所賞之物加起來,已足以讓蘇家下半輩子都衣食無憂了。

    百官聽聞此事後,都甚是羨慕。

    但也已習以爲常。

    他們很清楚,皇子的身體越健康,官家的子嗣越多,蘇良受到的恩賞就會越厚重。

    感謝書友天邊一片雲的打賞,非常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