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鬼神之說,第一次攻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3495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軍營。

    沙場內,一片闃靜。

    沒有一名士兵卸下鎧甲離開。

    能站在這裏的,大多都是二三十歲的漢子,很多都有妻兒。

    他們聽到蘇良這樣羞辱自己,首先是憤怒,而後內心涌出深深的不甘。

    不甘被罵作沒種,廢物。

    不甘蹉跎度日,一事無成。

    不甘空活二十餘載,連自己的妻兒都無法保護。

    不甘就這樣墮落下去。

    來世上一遭,誰願意充當湊數的。

    蘇良一下子戳到了他們的痛處。

    士兵們一個個紅着眼睛,攥着拳頭,心中儼然已燃起鬥志。

    一旁,文彥博也是聽得心情激動。

    往昔,他也在軍營中鼓舞過士氣,也曾痛罵過士兵無能。

    但卻始終無法像蘇良這樣,鞭辟入裏,一下子便將士兵們的情緒燃起來。

    王信、王凱、麥允言、田京四人,望着蘇良,眼睛裏滿是傾佩。

    他們對臺諫官一直都有偏見,認爲臺諫升職太容易。

    動動嘴,動動手,便可青雲直上,得名得利。

    而今,他們終於看到了臺諫官的作用。

    蘇良這番話,這兩萬人的戰鬥力至少能翻一倍,而他們這些將官們也都受到影響,恨不得立即就去破貝州城。

    這時,文彥博站了出來。

    “諸位將士,此次有我文彥博親自坐陣,沒有人能夠搶去你們的軍功,沒有人能掠奪你們的獎賞!”

    “待破城之後,本官定爲大家向官家請賞!”

    “凡戰死者,本官爲其收斂遺骸,送靈柩歸故里,其家眷,免三年徭役,父母老弱,無人顧看者,日給米三升,以終其身……”

    蘇良的話語,讓將士有了鬥志;文彥博之言,則免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戰後若能生還,加官加俸。

    若不能生還,也能爲父母妻兒謀得一份補給。

    一些士兵們不由得低頭看向身上的鎧甲。

    這份鎧甲,是生計,是災難,也是莫大的機遇。

    這時,文彥博看向王信。

    後者立即會意,站出來高聲道:“將士們,破貝州,擒軍賊!”

    此聲一出,將士們齊齊呼喊了起來。

    “破貝州,擒軍賊!”

    “破貝州,擒軍賊!”

    “破貝州,擒軍賊!”

    ……

    一陣山呼海嘯。

    聲勢震天,可傳數裏。

    很多士兵都將心中的不甘宣泄了出來。

    而貝州城的軍賊聽到這道聲音,城樓上立即亂了起來。

    “敵軍來攻城了,速速入戰棚!速速入戰棚!”

    他們喊了片刻,發現前方軍營並無動靜,才漸漸消停了下來。

    文彥博見士氣已歸,看向王信,道:“今日,肉食管夠,正常訓練,至於何時攻城,等待通知!”

    “是。”王信當即拱手。

    隨後,士兵們便開始正常訓練。

    蘇良猜測,今晚極有可能便會攻城,畢竟當下乃是士兵們最有鬥志的時候。

    ……

    一個時辰後。

    文彥博、蘇良、王信三人帶着一衆親兵在貝州城外轉了一番。

    貝州城城牆,高近三丈,且城牆之上建有戰棚。

    所謂戰棚。

    即懸空在城牆外的活動板屋,類似木製碉堡。

    戰棚上糊着近三尺厚的泥土,中間留有射孔,士兵以垂鍾板遮蔽身體,可從多個角度以弓箭射擊。

    軍賊王則對城池防禦這一套戰略甚是清楚,且定然是看過曾公亮的《武經總要》。

    戰棚與垂鍾板,乃是防止攻城的利器,《武經總要》上描述的甚是清楚。

    他在奪取軍資庫後,第一步便搭建了戰棚。

    回途中。

    文彥博朝着王信問道:“沒有試過投石車嗎?”

    “有,不過是那種小型投石車,有十餘輛,還有五六輛壞了!”王信有些底氣不足地說道。

    這種戰棚,極爲難纏,對攻城者的傷害非常大,但卻懼怕中大型投石車。

    若能調集來百輛,飛石如雨,不間斷攻擊,完全可以將戰棚擊潰。

    文彥博無奈一笑,不再說話。

    蘇良也知曉其中的原因。

    朝廷花錢,祭天祭地,大手大腳。

    但軍費都是摳摳索索地給的,恐怕只有澶州和西北才有這類大型投石車。

    蘇良越瞭解這些禁軍,發現裏面存在的問題越多。

    ……

    午後,軍帳中。

    文彥博,蘇良、王信三人圍坐在一起。

    文彥博在貝州城地圖上研究了片刻後,道:“正面攻城,損耗太大,效率又低,實不可取!”

    “準備三百名工兵,備好工具,今晚主力軍在城北佯攻,這些人在城南開鑿地道,預計連攻五夜,待地道打通,便能入城,切記,不可告知其他將士乃是佯攻……”

    “下官明白。”

    王信想了想,又說道:“文相公,待我們攻進城內,又將如何進攻?如今城內可是全民皆兵,白蓮教信徒對王則尤爲篤信,甚至願意爲其身死,我們……我們總不能屠城吧!”

    文彥博微微皺眉,這是個大問題。

    那些修煉邪術的白蓮教信徒奉王則爲領袖,對其唯命是從,甚至認爲他是彌勒佛轉世。

    而這些人驅使着百姓作戰,一旦在城內交上火,最先死掉的定然是百姓。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降者殺,直到我們抓到王則爲止。當下已不是貝州兵亂,若久攻不下,其他地方的白蓮教信徒也會鬧事。出了任何後果,我來承擔!”

    聽到這話,王信心中頓時有了底。

    同時也對文彥博也產生了傾佩之情,能如此擔責的上官,並不多見。

    這時。

    蘇良突然開口問道:“爲何那羣信徒如此崇拜一個軍賊呢?”

    文彥博也好奇地看向王信。

    王信無奈長嘆一口氣。

    “這個王則,很早就修習一些民間宗教祕經書,暗中宣揚‘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世’。”

    “他在少年時,其母親在其後背上刻了一個‘福’字,說來也奇怪,這個‘福’字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凸起在其背部,看上去如先天便有一般,他便自稱是天命之人,再加上擁有一副好口才,便讓很多信徒認爲他是下世來救苦救難的。”

    當下,連趙禎還祭祀天地,請求昊天上帝護佑呢!

    百姓對這種鬼神之說,更是一聽便信了。

    文彥博感嘆道:“若能讓那些信徒信仰崩塌,不再相信王則,估計咱們進城便不用殺那麼多人了!”

    王信認可地點了點頭。

    蘇良也將此事記在心裏,想着如何才能搞垮那些信徒的信仰。

    ……

    當日晚。

    夜幕降臨以後。

    王信、田京率八千士兵,手持各種攻城工具、弓箭,對貝州城北城再次發起攻擊。

    象州團練使麥允言和資州團練使王凱則是負責去城南挖地道。

    文彥博與蘇良站於後方,有數十名親兵護衛。

    在明亮的篝火下,二人可以很清楚看到城頭的戰況,而在二人旁邊,還有十餘名士兵專門負責統計作戰勇敢的士兵,以便對其進行獎賞。

    這是蘇良第一次近距離地見識攻城。

    攻城戰。

    講究的是士兵間的協同能力。

    個人英雄根本沒用,除非是一個可跳三丈高,且刀槍不入的俠客。

    再厲害的高手遇到滾石、圓木、雨滴般密集的流箭,也只有受傷受死的份兒。

    唰!唰!唰!

    長箭齊飛,宛如一場暴雨,插在被州城城牆的牆頭。

    與此同時,禁軍士兵們迅速靠近,而後開始持扶梯,砸戰棚,與裏面的敵軍搏殺。

    砰!砰!砰!

    不多時,各種滾石、圓木從城牆上砸落下來,逼退了一衆禁軍士兵。

    “結隊,再攻!”田京扯着喉嚨喊道。

    攻城便是這樣,必須一波接着一波,一刻都不能停,否則便前功盡棄了。

    唰!唰!唰!

    又一波箭雨襲去。

    禁軍士兵們叫喊着再次衝了過去,一手提盾牌,一手持長刀,如下山之猛虎。

    一刻鍾後,城牆之上。

    一名身材壯碩,耳垂極大的青壯年望着前方的戰況,緊皺眉頭,喃喃道:“今日,怎麼感覺這些人都像打了雞血一般,攻擊力竟然如此迅猛!”

    此人便是軍賊頭目王則。

    當下已自稱東平郡王,人人見他,皆稱之爲:大王。

    在軍事作戰上,他確實有些能耐。

    不時命令屬下調整方向進攻,竟與下面的禁軍打的有來有回。

    唰!唰!唰!

    又是一波箭雨。

    當下唯有箭雨能壓住對方的勢頭,使得禁軍士兵們前進。

    然一到站棚下,便有些攻不動了。

    對方不時有冷箭放出,士兵們只得一會兒進攻,一會兒撤退。

    這一戰,足足進行到了深夜,雙方依然僵持不下,各有損耗。

    “撤!”

    這時,文彥博下令撤軍。

    禁軍士兵們很快集結成隊,然後朝着軍營奔去。

    王則長呼一口氣,身上已滿是冷汗,雖然他守住了,但士兵們今晚如此拼命卻遠在他的意料之外。

    隨即,挖地道的二百人也撤了。

    文彥博沒走多遠,便命令後面的近千名兵士停了下來。

    這些人手持火把,散落四處。

    大部隊則是滅掉火把,直直奔向軍營。

    此舉,自然是爲營造出大軍未曾撤退的感覺,令叛軍不敢休息。

    在即將天亮時,這些人才會返營。

    翌日一大早,天矇矇亮。

    文彥博剛睡醒,蘇良便手提一張白紙,無比激動地奔了過去。

    蘇良興奮地說道:“文相,我知用何法可令城內信徒失去對王則的信仰了?”

    感謝書友20180411000857234、洛非雪、偷遍天下書、命裏注定的打賞,非常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