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盼着招安的將,懶散擺爛的兵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538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正月初五,天微微亮。

    文彥博、蘇良,率領一支禁軍隊伍趕往了河北路貝州。

    數萬禁軍圍困貝州月餘而不能破,實乃奇恥大辱。

    莫說會被遼夏嘲笑。

    恐怕高麗、大理、越南李朝這樣的小國都會再次對大宋的軍事實力心生鄙夷。

    甚至對大宋豐饒的土地生出覬覦之意。

    ……

    正月初八晚。

    文彥博、蘇良等狂奔五百餘裏,終於來到了貝州城前的軍營。

    文彥博與蘇良並無什麼私交,但彼此的印象都還不錯。

    樞密院內,三位主官。

    夏竦奸滑,龐籍老邁,唯有文彥博做事幹練,頗有良名。

    蘇良一行遠遠便看到軍營前已有人在那裏列隊等候。

    當下。

    前方軍營中的主事軍官爲馬軍都虞候、象州防禦使王信。

    資州團練使王凱和象州團練使、入內押班麥允言,算是其副手。

    有幸逃出的貝州提點刑獄田京也在軍營中。

    王信、王凱、麥允言、田京四人站在軍營前,遠遠看到文彥博和蘇良,便齊呼道:“文相公,蘇御史!”

    武官在文官面前向來都是矮一頭。

    像蘇良這種臺諫官,雖說官階不高,但權力大,四人自然也是恭敬有加。

    當即,文彥博和蘇良都下了馬。

    王信四人做了自我介紹後,文彥博微微點頭,道:“直接去軍營議事吧!”

    當即,衆人便朝着大營內走去。

    此刻,正值晚飯時間。

    軍營內,篝火明亮。

    蘇良朝着四周望去,發現很多士兵都正在吃晚飯。

    有的在篝火上烤着饅頭。

    有的躺在篝火旁打盹。

    有的圍着篝火一邊跳,一邊哼着小曲。

    不遠處,還有數人正在追一隻老鼠奔跑尋樂,氣氛甚是歡快……

    儼然沒有半分戰事的壓迫感。

    若不是他們都穿着鎧甲軍服,蘇良都以爲這是一大羣閒散的百姓在野外露營。

    若是打仗打贏了,這種氛圍也無可厚非。

    但現在,卻是攻擊了一個多月都未曾拿下貝州,竟無一人感到羞愧。

    從這些士兵的狀態便能看出軍營將領的能力。

    文彥博和蘇良都皺着眉頭,顯然對這種情形非常不滿。

    一旁跟隨的王信似乎看出了二人的不悅,連忙解釋道:“畢竟是在年關正月裏打仗,士兵們都未能回家團聚,所以晚上會放鬆一些。”

    聽到此話,文彥博和蘇良都沒有迴應。

    隨後,衆人來到營帳中。

    王信笑着道:“當下正值飯點,二位要不要先用一些飯菜?”

    文彥博搖了搖頭,沉聲道:“先議事。”

    當即。

    王信、王凱、麥允言、田京四人便開始逐個彙報起來。

    蘇良當下在軍事上的造詣只能算作一般,又無任何實操經驗。

    便坐在一旁靜靜地聽着。

    大宋的一些戰事,正是外行指揮內行太多,才導致戰鬥力越來越爛。

    蘇良在對當下情況不是很瞭解的情況下,絕不會貿然提出建議。

    半個時辰後,四人彙報完畢。

    蘇良一下子明白,爲何圍貝州城一個多月都沒有將其攻下來的原因了。

    首先。

    王信、王凱、麥允言三人,打從心裏就沒將自己當作攻克貝州城的主力。

    他們對自己的定位認知是:幫忙。

    所謂幫忙,就是打贏了有功,打輸了無過。

    幫誰呢?

    幫貝州提點刑獄田京。

    如今,貝州城內,戰鬥力最強的不是那些軍賊,而是城內的囚犯。

    犯人被釋,田京擔有一定罪責。

    他是最急於破城的。

    田京在城外四處招募兵丁,打擊白蓮教徒,看似忙碌,其實對解圍貝州城並沒有什麼大作用。

    他自知能力不足,但還是要裝出一副比其他三人要忙碌的樣子。

    其次。

    導致四人都未傾盡全力的還有一個主要原因:他們覺得朝廷後續一定會招安。

    這是朝廷幾十年來最常見的手段了。

    無法降伏便招安,化賊爲兵,屢試不爽。

    他們也願意朝廷去招安。

    此舉,最省事。

    正是因爲他們心裏有這種想法。

    導致下面的士兵們覺得,沒準兒打到最後,朝廷突然招安,敵人變成了兄弟(同事),那就白費勁了!

    故而,誰都不想拼了命地進攻。

    至於軍功,很多士兵也都不在乎。

    軍功哪有性命重要!

    更何況還有可能是自己拿命換的是上面官員的軍功。

    這些士兵和范仲淹培養的西軍、富弼培養的青州兵,實力水平簡直有雲泥之區。

    人人想法皆如此,行動上就更是無力。

    因貝州城牆極高,易守難攻。

    王信等人便根據常規的攻城方式,在城牆對面修建了一種名爲“距闉”的攻城工事。

    其與城牆等高,建成後便可登高攻城。

    而軍賊王則在城樓上立馬修建戰棚,待“距闉”建成後,一波火箭攻擊,便將距闉全都燒燬了。

    如此反覆,忙了近一個月,貝州城牆依然穩固如初。

    這哪裏是攻城守城。

    看上去就像小孩子過家家。

    蘇良甚至懷疑,這些人都是在拖延時間。

    等着朝廷下發招安文書。

    當然。

    王信四人不會承認在拖時間,他們都爲自己找好了理由。

    比如:王則在城外的信徒太多,貝州軍資庫被搶導致叛賊實力強悍……

    文彥博似乎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

    他絲毫沒有發火。

    在問詢了幾個叛軍的防守細節後,緩緩開了口。

    “兵賊王則以邪教誘民,稱王立國,罪大惡極,官家已言明,定然不可能行招安之策,貝州對河北有多重要,本官不再贅述,若再拿不下,自本官始,人人皆是重罪,希望你們也能明白!”

    “下官明白!”四人齊齊拱手。

    文彥博想了想,又補充道:“明日清晨,本官將在軍前訓話,你們記得吩咐下去。”

    說罷,文彥博擺了擺手,四人便都下去了。

    ……

    軍帳內,只剩下文彥博與蘇良二人。

    文彥博長嘆一口氣,道:“唉!攻城並不難,難在士兵毫無士氣,朝廷招安招多了,令造反者肆無忌憚,令下面的士兵毫無戰意,根莖已腐,枝葉難救。明早只能儘可能地以軍功獎賞,提一提士氣了。”

    蘇良微微點頭。

    若士兵無士氣,無論才用什麼手段都難以攻下貝州城。

    突然,文彥博看向蘇良。

    他有些興奮地說道:“景明,軍功獎賞可能令軍將動心,卻不足以令士兵動心,不如明早我講完,你再講一番,不,不是講,是罵,罵醒他們,你可有把握?”

    “罵?”蘇良略微一想,便明白了文彥博之意,笑着說道:“文相放心,論軍事,我不在行,但論罵人,我絕對是內行!”

    “哈哈哈哈,好……”文彥博不由得笑出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