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7章:有理有據蘇景明,二度昏厥陳執中(求月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350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一個時辰後,垂拱殿內。

    張方平、包拯、唐介、蘇良四人齊齊站在殿內。

    當朝首相在開封府被氣得昏厥過去,趙禎怎能不過問。

    好在陳執中的身體並無大礙。

    只是因近日過於勞累,又加上情緒激動、氣急攻心才昏厥了過去。

    吃上幾副藥,再睡一覺,也就沒有什麼事情了。

    緊接着。

    此事從頭到尾的見證人張方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

    張方平的記憶力極好。

    幾乎是一字不差,連包拯、唐介和蘇良說話的語氣都模仿了出來。

    沒有偏向陳執中,也沒有偏向蘇良三人。

    趙禎聽過張方平的描述後,不由得看向蘇良。

    “蘇景明,你是不是故意的?陳相昏厥,你那句‘應廢棄馴象表演’至少佔一半功勞!”

    “朕知你與陳相有些不睦,但陳相最近爲冬至郊祭勞心勞力,爲了馴象和車輦禮儀,日日忙到深夜,你怎能說出如此尖酸刻薄的話語!朕命你今日便攜重禮,去看望陳相,並向其道歉,要誠心誠意,直到陳相滿意爲止。”

    此刻,唐介和包拯也看向蘇良,他們也覺得蘇良是刻意說的氣話。

    不過,他們認爲蘇良這個年齡,看不上庸相,鋒芒畢露,並沒有什麼不妥。

    蘇良無奈一笑。

    “官家,臣真不是要氣陳相,臣提出應廢棄馴象表演是有原因的。”

    蘇良朝前走了兩步。

    “象多產於南方邊境、交趾、占城之地。汴京玉津園象園之象雖大多都是進貢而來,但我朝卻給了對方不下十倍的賞賜,實乃額外支出。”

    “官家可知,一隻巨大的象運到汴京城需要多大的消耗,其所過之處,地方官員徵發民夫,拆毀橋樑房屋無數,百姓無不怨聲載道,此事,他們罵得都是官家您啊!”

    “在象抵達京城後,一隻象至少要三位馴象人馴養,且將其放牧之時,一象所食,抵得上十餘人。養之一年,用之不過七八日,此等作爲,實在太奢靡了!”

    聽到蘇良的解釋,張方平皺眉站了出來。

    “蘇御史,你說的固然有些道理,但象乃皇家祥瑞,太祖還曾令人作禮樂之《馴象》篇。重大禮事,我朝以馴象行於先,象跪於地,向官家跪拜,此等場景,盡顯我大宋盛世與皇權威嚴,這可不是金錢所能買來的。”

    趙禎坐直身子,道:“張相所言,頗有道理。馴象引於車架之前,禮拜君王,可使得天下百姓敬畏,這點錢不能省,至於你所說的拆毀橋樑房屋,確實需要主意,中書可給予這些百姓一定補助!”

    趙禎只將蘇良那句‘罵得是官家您啊’,聽到心裏去了。

    蘇良微微一笑。

    “官家,太祖太宗之期,象跪於君前,確實可彰顯皇威。但現在已不是了。因皇家多用馴象之禮,引得很多富人也競相習之,令象向其跪拜。民間百姓已看出了門道。”

    “馴象之人,皆手持短柄銅刃,象有不馴,便擊之,這才是象跪君前的原因,百姓已經看出此等假象,朝廷再用,以此當作天授君權的威嚴象徵,實爲令人笑掉大牙。”

    “我大宋若真強盛,何須用幾頭象來跪拜證明,人慾缺什麼,才欲想展現什麼。此等勞民傷財、貽笑大方的面子禮儀,理應廢之且應禁外邦貢象,有這些錢,我們還不如多養幾匹馬呢!”

    趙禎聽着蘇良的話語,本來還在糾結。

    但聽到最後一句‘有這些錢,我們還不如多養幾匹馬呢’,一下子被刺中了軟肋。

    大宋缺馬,一直很缺好馬、烈馬。

    缺馬的原因不是因大宋沒錢買馬,而是沒有合適的養馬之地。

    燕雲、西夏,皆是上好的養馬之地,有肥草、有甘泉、有曠地,能讓馬撒歡地跑。

    而大宋境內,也有一些小塊的養馬之地,比如洛陽南境,江南錢塘附近,但全都被農田所吞噬。

    無牧馬之地,怎能養出好馬。

    即使買來好馬,也在大宋那狹小的馬棚中被養成了劣馬。

    再加上馬匹價高,一般只有讀書人或官員才騎馬。

    這類人,騎馬騎的比騎驢都要慢,這導致大宋的馬匹全無半分烈性。

    蘇良此話明顯是在說,馴象證明不了大宋盛世,唯有擁有養馬之地才能證明大宋盛世。

    包拯立即出列,拱手道:“官家,臣以爲蘇景明所言甚有道理,自古以來,追求珍禽、馴象之類,只會使人糜爛,此風氣絕不可漲!”

    “臣附議!”唐介也說道。

    張方平看向蘇良,也忍不住拱手道:“臣也以爲,景明所言,頗有道理。”

    張方平雖然有時愛裝迷糊。

    但在一些大禮大節上還是要比陳執中強一些,或許是因爲他進士出身,比陳執中有文化。

    趙禎也被蘇良這番話說服了。

    他想了想,道:“可以,從今日起。所有禮儀祭祀皆廢棄馴象表演,亦禁止外邦貢象,冬至郊祭沒了這項事務,陳相也能輕鬆一些。”

    說罷,趙禎又看向蘇良,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蘇景明,你也莫去陳相家中攜禮致歉了,他若知曉朕下令廢棄馴象表演,看見你極有可能揍你,甚至被你再次氣得昏厥過去,你這張嘴,日後再說話時,務必要嘴下留情。”

    此話一落,衆人都笑了起來,蘇良也趕忙笑着拱手。

    包拯等人發現,有了皇子後的官家,不但幹勁十足,處事果決,甚至連說話都比往昔有趣了許多。

    ……

    入夜,陳執中府邸內。

    一名婦人一邊給他喂着蓮子羹,一邊哭泣。

    陳執中眼睛一瞪,道:“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老夫又不是死了!”

    “這次,老夫昏厥並不是壞事,至少讓官家看到了我爲冬至郊祭付出的努力,蘇良那番話過於刻薄,如果我所料不錯,官家定會痛罵他,並讓其向我道歉,這就值了!”

    “今年,甚至明年,老夫的首相之位穩了!”陳執中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他一直相信,只要自己選擇在官家看到的地方去努力,並順從官家的想法,定然可穩居相位。

    誰都無法將他拽下來。

    就在這時,外面一位負責冬至郊祭的官員請求覲見。

    陳執中連忙令人將其請了進來。

    那名官員走進來便開口道:“陳相,官家有旨,自今年冬至郊祭起,便廢除馴象表演且禁止外邦貢象,您可以多休息兩日了!”

    “這……這……是誰的主意?”

    “是蘇御史的建議,您要不要聽一聽他的理由,他說……”

    此官員剛開口。

    只見陳執中腦袋一歪,再次昏厥了過去。

    月底了,諸位親愛的書友們,求月票。

    感謝書友日後還能做什麼,20221028221731620、戊申的打賞,非常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