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5章:宗室子趙宗實的反抗!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3767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中書省,政事堂。

    副相吳育也開口道:“衆御史齊聚政事堂,說明中書做事確有不當之處。然此事涉及後宮,我等做臣子的也應體諒官家難處。而今停詔不發,中書已盡全力,至於能不能撤詔,建議諸位也給官家一些時間去想一想。”

    吳育對張堯佐擢升之事,也有些不滿,但身爲執宰,自然是以大局爲主。

    如今曹皇后、張美人、苗昭儀都懷有身孕,使得龍顏大悅。

    他猜測,定是張美人使了美人計,令官家許下承諾。

    官員們若齊齊反駁,實在有傷官家顏面。

    一旁。

    副相張方平又補充道:“大家都緩一緩吧!此事鬧到政事堂也就算了,若在朝會上吵起來,官家顏面何存?”

    此刻的唐介也細思起來。

    他雖然耿介,但也並非莽夫。

    他動員御史們齊聚政事堂,完全是被陳執中那句“補外不足爭”的輕蔑話語給氣到了。

    這時,蘇良走了出來。

    “中丞,兩位相公所言有理,既然是停詔不發,此事便先擱置吧!後宮若知咱們這樣鬧,沒準兒也會再起風波,而今,後宮子嗣爲重,張堯佐事爲輕。”

    蘇良此話,唐介等人都聽到心裏了。

    皇后再有兩個多月便要臨產。

    若皇后產下一位龍子,那臺諫官們便有足夠的底氣彈劾張堯佐。

    即使他能坐在宣徽院南使的位置上,也能將其再拽下來。

    唐介想了想,道:“那……那……此事便先擱置吧,二位相公,下官告退!”

    說罷,御史們便都撤了。

    連看都未曾看陳執中一眼。

    陳執中一臉鬱悶,他覺得自己甚是委屈。

    他也是勤勤懇懇,爲官家分憂,自認這個首相做得還算稱職,沒想到御史臺是人人不服。

    他恨。

    恨自己沒能以科舉謀得進士出身,才引得衆臺諫輕視。

    但他始終沒有想明白的是——

    他不得臺諫之心的最重要原因是:甘當官家臂膀,而非羣臣領袖。

    ……

    接下來的幾日。

    官員們都很有默契,不再提起此事。

    那份擢升詔書就壓在政事堂的桌子上。

    至於會不會爆炸,目前可能就看曹皇后的肚子裏是皇子還是公主了。

    ……

    八月初十,休沐日。

    蘇良、唐澤、唐宛眉、蘇子慕、桃兒一行人,來到了官家御賜的三進院。

    所謂三進院。

    入大門,是一進,有一排倒座房。

    而後過影壁牆,入二門,則是西廂房、東廂房、正房、耳房。

    中間的庭院甚大。

    三進院,則是一排後罩房。

    不愧是官家御賜的宅院,裏面早已經打掃得乾乾淨淨。

    綠植、桌椅、小景,屋內陳列的字畫、瓷器、屏風、擺件等,應有盡有。

    完全可以直接入住。

    蘇良和唐宛眉商量的是在小院過完八月十五中秋節後,再搬過來。

    畢竟那個小院裏承載着二人的許多記憶。

    至於搬家時,蘇良並不打算驚動皇城司。

    在大街上僱傭數名腳伕也就將此事做了,老院內的東西並不多。

    當下,他正得聖心,無人會彈劾。

    但若某天落了難,此事定然會成爲一個被彈劾的由頭。

    此外,蘇良也不想再欠趙禎的人情。

    畢竟趙禎再讓他做這種於朝政無益的破爛事。

    他是真的頭疼。

    他想以強宋之臣名留青史,而非是做個官家寵臣,被後世罵得體無完膚。

    ……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汴京城的諸多正店,皆賣新酒。

    蘇良足足買了十餘壇。

    上午,禁中內侍給蘇良家送來了兩兜新鮮的螃蟹,還有兩壺果酒。

    午後,方幼娘提來了兩盒親手做的月餅。

    唐宛眉則是回贈她了一兜剛撈上來的大螃蟹,還有一壺果酒。

    蘇良在午後去南郊市集又買了石榴、栗子、葡萄、橘子等新鮮水果。

    過節,總要有個過節的氛圍。

    入夜,吃罷晚飯後,蘇良一家在州橋附近轉了轉。

    然人實在太多,處處都是吹笙吹竽之聲,過於鬧騰。

    衆人轉了大半個時辰便回家了。

    回家後。

    蘇良在院子裏擺上桌椅,放上各色吃食。

    蘇良與丈人唐澤小酌,唐宛眉和桃兒則是在逗蘇子慕。

    不時,大家望向天上明亮如玉盤的滿月,其樂融融,笑聲連連……

    ……

    翌日。

    蘇良剛來到御史臺,便聽到一道讓他甚是意外的消息。

    昨夜,宗室子趙宗實在酒館打人了!

    趙宗實三歲入宮。

    在官家與曹皇后的調教下,莫說打人,就連說話都沒見其大聲過。

    在士大夫官員們心中,口碑極佳。

    具體情況是——

    昨晚,中秋佳節,趙宗實在外飲酒,與兩名鄰座的書生發生了口角,然後其提起長凳,將那兩名書生砸得鼻青臉腫。

    而後,開封府來拘人,發現竟然是宗室子趙宗實。

    宗室之事,自然要交給大理寺。

    大理寺卿趙概也是一臉懵。

    若是一般的宗室子,他依照律令懲罰就是。

    但當下這位乃官家養子。

    從理論上來講,還是有可能成爲下一任官家的。

    他根本不敢懲罰。

    趙概調查過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將汝南郡王趙允讓請到大理寺,讓其先將趙宗實帶走了。

    一大早,趙概便入宮匯稟,而趙允讓也帶着趙宗實前往禁中請罪。

    御史臺,察院內。

    呂誨走到蘇良與周元的面前。

    “剛纔我問了問宗室子毆打兩書生的原因,錯不在宗室子,而在那兩名書生。”

    “那兩個書生酒後胡言,大概意思就是,稱汝南郡王與宗室子皆爲皇室備用,而今已被遺棄,只能回家做當皇帝的美夢了!”

    “哪曾想,宗室子正在一旁喝酒,氣急之下便動手了!”

    “這位宗室子也是可憐人啊!”周元搖頭嘆息道。

    蘇良則是疑惑地問道:“昨晚中秋佳節,十三公子沒被請入宮中赴宴?”

    趙宗實乃是趙允讓第十三子。

    趙禎和曹皇后皆喚他:十三。官員們則稱呼他爲:十三公子。

    呂誨笑着說道:“估計……估計是忘了!”

    蘇良無奈搖頭。

    這事是官家做的不地道了。

    宮內后妃雖有多人懷孕,但趙宗實畢竟是官家養子,且當下依然有成爲太子的可能性。

    往昔。

    趙宗實只要身在汴京,中秋佳節必然是要在宮中度過的。

    趙宗實在宮內待了數年,官家一直對他忽冷忽熱。

    他本就生性敏感,昨晚那兩個書生亂嚼舌根,戳中了他的軟肋,他又喝了酒,動手乃在情理之中。

    老實人一般不發火,但一發火將非常可怕。

    ……

    垂拱殿內。

    趙允讓與十六歲的趙宗實站在一旁,腦袋低垂,趙宗實的臉上也滿是淚花。

    趙概彙報完具體情況後,便直接退下了。

    趙禎瞭解完一切後,對趙宗實也是心生愧疚。

    昨晚,他確實將趙宗實忘了。

    “咳咳……”

    趙禎乾咳一聲,道:“十三,昨晚皇后身體有所不適,朕並未安排賞月,也便未曾召你入宮,是朕疏忽了!”

    “那兩名書生口不擇言,朕將令開封府懲罰他們。不過,你打人也不對,以後萬萬不可如此了,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若昨晚你沒打過他們,而是你被打了,你可知情況有多嚴重?”

    “官家,是臣的疏忽,臣有錯,有錯!”趙允讓連忙拱手。

    趙宗實也跟着拱手認錯。

    趙禎緩緩站起身來,看向趙宗實,道:“十三,朕罰你,禁足三日,在屋內認真默寫《論語》。”

    趙允讓見趙宗實竟沒反應,連忙踢了他一下。

    這時,趙宗實才拱手道:“官家,十三知錯了,我一定認真默寫。”

    趙禎滿意地點了點頭。

    ……

    趙宗實打人之事就像是個插曲般,朝臣們說說笑笑便過去了。

    畢竟,趙宗實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有時距離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遙,有時則是雲泥之別。

    在家中又受到兄弟姐妹的排斥。

    這對於任何人都是極大的心理考驗,更不要說這樣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了。

    翌日。

    當所有人都以爲此事已翻篇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趙宗實失蹤了!

    昨晚,趙宗實在家中翻牆而逃,不知所蹤。

    直到今早,趙允讓才發現趙宗實不見了。

    趙允讓有二十多個兒子,十餘個女兒,可想而知他家有多熱鬧。

    趙宗實較爲孤僻,乃是最易被忽略的,故而很容易就離家出走了。

    當趙允讓將消息傳到禁中。

    趙禎慌了!

    曹皇后慌了!

    官員們也都慌了!

    曹皇后、苗昭儀、張美人三人的肚子裏是男是女還未可知,全是女孩亦有可能。

    萬一全是女孩,那趙宗實依然是太子首選。

    並且,趙禎的兒女特容易夭折,能隨時頂上去的只有趙宗實。

    當即。

    皇城司、開封府、三衙禁軍們都紛紛出動,在街頭尋找起了趙宗實。

    趙禎甚是自責,埋怨自己不該令趙宗實禁足。

    趙允讓也是一臉懊悔,他當時完全忽視了趙宗實的內心感受。

    一下子,存在感若有若無的趙宗實,成爲了全汴京城最顯眼的存在。

    御史臺也是令線人們尋找起來。

    但是,汴京城足足有上百萬人口,趙宗實手中有錢,對汴京城又極爲熟悉。

    若真刻意躲起來,還真不好找。

    一日,兩日,三日,五日。

    一連五日。

    趙宗實依然還是一無所蹤。

    趙禎的臉都黑了,大罵三衙、皇城司和開封府無能。

    官員們也是無可奈何。

    偌大的汴京城,想要找出一個刻意躲起來的人,確實困難。

    大家只盼着,千萬別出現什麼意外,不然就糟糕透了!

    蘇良也是一臉擔憂。

    若官家最終還是無子,趙宗實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趙允讓雖生了二十多個兒子,但唯有趙宗實是從小送到宮裏培養的。

    當下再培養一個,難度非常大,並且以後可能會生出各種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