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2章:王安石與司馬光的小目標,升府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3454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翌日朝會,百官齊聚。

    王拱辰率先出列,道:“官家,齊州官吏罷事罷職,已呈失控之態,臣建議應立即從青州、鄆州調集軍隊鎮壓,不然一旦成勢,易生民變!”

    聽到此話,歐陽修、包拯、蘇良、何郯、唐介五人齊齊撇嘴。

    自從王拱辰彈劾蘇良與內侍勾結失敗後,似乎是急於建功,總會誇大其詞。

    蘇良覺得他的腦子已出現了一些問題。

    齊州的問題明明就是,底層官吏對快速運轉的變法事宜產生了不適應。

    派兵鎮壓,實乃逼民造反之策。

    唐介早就看不慣王拱辰了,當即出列。

    “敢問王中丞,派軍隊去齊州是要鎮壓何人?齊州可有一人持械造反?可有一人圍攻官衙?可有一人聚衆鬧事?”

    “此刻沒有,不代表接下來沒有。”王拱辰挺着胸膛反駁道。

    趙禎擺了擺手。

    “此事沒那麼嚴重。若真出現兵變,京東路主官自會派兵鎮壓。朕欲派人巡查齊州,深入看一看,齊州還存在什麼問題,到時一併解決了就行!”

    齊州,當下就是趙禎心中僅存的一株變法小火苗。

    若火苗可呈熊熊烈火之勢,他自然會施行全宋變法。

    若這株小火苗熄滅了,恐怕趙禎再也不會生出變法的想法。

    唰!

    歐陽修當即出列。

    “臣舉薦監察御史蘇良,其曾在齊州擔任推官,對齊州情況甚是瞭解,與齊州主官王安石、司馬光相熟,又深諳變法之策,乃是前往齊州巡查的不二人選!”

    監察御史,亦有巡查地方之責,算是份內事。

    夏竦微微皺眉,正欲站出來反對,便聽到一道響亮的聲音。

    “臣亦舉薦監察御史蘇良巡查齊州!”包拯拱手道。

    “臣附議!”

    “臣附議!”

    何郯和唐介也站了出來。

    這時,蘇良也拱手道:“臣自請前往齊州巡查!”

    夏竦本欲擡起的半條腿又縮了回去。

    陳執中咽了一口吐沫,也低下了腦袋。

    至於其他臣子,有些人想要出言反對,但見這五人站出來,都不敢再說話了。

    歐陽修乃朝堂鬥士。

    包拯是大炮仗,唐介是二炮仗,蘇良是小炮仗。

    何郯精通法令,又喜與人論法。

    這五人全都支持的事情,誰想反對,首先要想一想能不能論辯過五人。

    頓時,朝堂內鴉雀無聲。

    杜衍緩步走出,道:“官家,臣亦認爲,蘇良乃是巡查齊州的不二人選。”

    “臣附議!”一旁的吳育也拱手道。

    二位相公一發言,那此事就算是板上釘釘了。

    趙禎也非常滿意,其高聲道:“那明日,蘇景明便與張茂則帶領一衆皇城司護衛,巡查齊州。”

    臣子外巡,基本都會安排與內侍同行,這是大宋的規矩。

    ……

    散朝後。

    蘇良先是委託歐陽修和包拯二人照顧一下家中,然後又去尋了劉長耳,讓其也照顧一下自己的家。

    唐宛眉有孕在身,桃兒又小,二女有諸多不方便,需要有人照拂。

    安排好這些後,蘇良便回家去準備了。

    ……

    翌日,一大早。

    蘇良、張茂則以及一衆皇城司護衛聚在了宣德門下。

    依照蘇良的品級,其實坐一輛馬車也無可厚非。

    像夏竦、陳執中等人,一旦出門,至少要有兩輛馬車裝載物品。

    車馬裏還要有酒有茶有糕點有水果,甚至有丫鬟伺候。

    甚是奢靡。

    但蘇良堅持,一人一馬一包袱足矣。

    大宋的青年官員,就應該有這種雷厲風行的氣場。

    貪圖享受,會被人指着脊樑骨辱罵的。

    齊州距離汴京約八百裏。

    若日間趕路,夜宿驛站,快則五六天,慢則八九天就能抵達。

    “張先生,咱們走吧!”蘇良拽着繮繩說道。

    張茂則笑着微微點頭,朝着後面的數十名皇城司護衛道:“出發!”

    張茂則雖是內侍,但文采謀略,皆是不俗,又提舉皇城司,深受趙禎器重。

    故而蘇良要尊稱一句:張先生。

    當即,十幾匹馬一路向北,揚起一片片土塵。

    明面看,只有十餘名皇城司護衛。

    實則在暗地裏還有上百名,有的在前方探路,有的已經在昨日便奔向齊州了。

    蘇良出酸棗門後,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片金黃色的麥地。

    時值五月,正是收穫季。

    官道兩側,盡是農忙人。

    有些農戶已經開始收割麥子,有些似乎還準備等幾日,等太陽將麥子徹底曬透後再進行收割。

    ……

    六日後。

    蘇良一行終於來到了齊州境內。

    齊州有山有水。

    北臨黃河、濟水,南依泰山。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藥材、絲織品、泉眼和荷花。

    蘇良來到齊州的第一件事,便想着找個齊州的香水行(澡堂)泡泡澡。

    齊州現轄四縣,分別是歷城、禹城、長清、臨邑。

    州治所則是在歷城。

    齊州地理位置較爲優越,不過在經濟實力上遠不如青州和鄆城。

    京東與河北相鄰,共同抵禦着遼人。

    若發生戰事,齊州將會變成整個河北的糧草庫。

    這也導致很多大商人不願在此處經商。

    ……

    此時。

    齊州的老百姓們都在忙着收割莊稼。

    處處都是忙碌的景象。

    蘇良在路上問詢幾名百姓,可知齊州官員與胥吏罷事罷職之事?

    百姓們盡皆不知。

    不過蘇良向他們提起王安石和司馬光時。

    他們忍不住稱讚,是這二位官人讓他們擁有了自己的田地。

    臨近午時,蘇良一行人終於來了齊州城(歷城)。

    此刻的衆人,飢腸轆轆。

    蘇良和張茂則並未立即趕去州衙,而是找了一個看着裝潢還不錯的館子。

    蘇良對王安石和司馬光很瞭解。

    這二人,一個謹守君子德行,一個不在乎吃喝,讓二人請客,很難吃到齊州美食。

    甚至有可能只能在州衙吃饅頭鹹菜、喝白粥。

    汴京人將京東路的菜餚,稱爲北食,其實就是魯菜。

    北食多爲宮廷御菜,色香味俱全。

    蘇良自掏腰包,與衆人吃喝了一頓後,方纔趕到了府衙。

    一番通傳之後。

    身穿官服的王安石與司馬光急忙奔來。

    “蘇御史,張先生,裏面請,裏面請!”二人笑着拱手道。

    和蘇良想象中的一樣。

    王安石依舊很邋遢,官衣與頭髮看上去至少五日未洗,靴子上還沾着田地裏的泥土和麥茬。

    而往昔白白淨淨的司馬光看上去也滄桑了一些。

    二人這幾個月來,顯然沒少受罪。

    當即,四人走進州衙中。

    蘇良看到州衙內並沒有什麼差官,便知那些官吏們定然還在罷職罷事。

    片刻後,四人就坐。

    司馬光動手泡了一壺濃茶。

    蘇良喝下兩口茶水後,不由得問道:“二位,聽說齊州州衙都快要關門了,這是怎麼回事?”

    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是尷尬一笑。

    王安石率先說道:“是……是我二人用力過猛了,前些日,四位縣令累倒了三個,導致一些官吏心生不滿,甚至有人跑到州衙稱我二人將他們當驢馬使喚!”

    “我……我們已經道歉了,變法之事會緩一緩,待農忙結束後,再繼續努力,但不會讓下面的人如此辛苦了!”

    蘇良能聽得出來,王安石的心中有些無奈。

    他微微皺眉。

    這樣做,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兩隻老虎即使放慢腳步,也不是一羣鴨子能跟上的。

    除非給予鴨子足夠的動力。

    蘇良想了想道:“我對齊州一些胥吏的做事方式有些瞭解,有些人,你若不催着他,一個時辰便能做完的事情,他能做上十日,要根本解決問題,關鍵在於賞罰制度。”

    司馬光無奈道:“那些胥吏常據齊州,對任何事情都非常瞭解,若他們撂挑子不幹,我二人就恍若失去了手腳,寸步難行!”

    聽這話,蘇良立即覺察到,明顯是有人給二人使絆子了。

    “誰人起的頭兒?”蘇良問道,他覺得他有可能認識。

    “一個是觀察推官許斷山,一個是歷城縣丞白光,還有一個是歷城縣尉崔佑,就這三人最難纏!”

    聽到這三個名字,蘇良不由得笑了,道:“都是老熟人了,明日我和你們一塊解決。”

    王安石和司馬光頓時來了精神,司馬光更是連忙爲蘇良倒酒。

    這時,張茂則問道:“介甫、君實,你們對齊州已經有所瞭解,你們覺得三年後,齊州會變成什麼模樣?”

    張茂則比王安石、司馬光年長數歲,官職也高,故而直接稱呼二人表字。

    王安石和司馬光幾乎同時回答道:“可升府!”

    此話一出,張茂則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接了。

    果然是年輕人,實在太敢想了!

    當下的齊州,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防禦州。

    要想升府,至少也要先升爲節度州。

    影響升府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幅員大小、人口多寡、賦稅數量、地位是否重要等。

    齊州在三年升府的難度,不亞於當下的監察御史蘇良在三年後成爲參知政事。

    張茂則想了想,還是鼓勵道:“齊州升府,還是有希望的。”

    一旁的蘇良自然不能滅了二人的志氣,當即一臉信心地說道:“我覺得,希望極大!”

    王安石和司馬光當即笑着端起了茶杯,優秀的人大多都有一種異於常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