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8章:不與匹夫較高低,只與匹夫比壽長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343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宣德門前。

    唐介和蘇良從最外圍一直走到城門口,都未見到一名舉子。

    二人見周邊也已沒了皇城司邏卒和醫官,頓時明白,這些舉子們竟然連一晚都沒有堅持下來。

    蘇良和唐介沒有半分欣喜,反而很是憤怒。

    這些人已經算得上大宋朝出類拔萃的優秀青年了。

    沒想到卻生得一副軟骨頭!

    大宋在面對西夏、遼國時,雖總是落敗,但在嘴上卻從未吃過虧。

    打不過,嘴硬也是一種還擊,至少表明了態度。

    但現在,這羣人的骨頭都軟了,還如何指望他們說硬話!

    大宋的臺諫官們。

    在入臺諫之始,便做好了死諫的準備。

    絕大多數都是鐵骨錚錚,一身正氣。

    故而蘇良和唐介發現這種軟骨頭,心中甚是惱火。

    若大宋出現巨大的戰事危機,這些舉子們必然會是最先投降的叛徒。

    就在這時。

    蘇良和唐介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叫喊聲。

    “我大宋的好兒郎們,你們靜坐一夜辛苦了,官家仁善,絕對不可能讓你們忍飢挨餓的!”

    “舉子們,我老太婆給你們送吃的來了,你們吃飽喝足後,才有力氣靜坐!”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太過莽撞,若身體出了問題,官家定然會心疼的。”

    ……

    蘇良和唐介一聽,便知是有人爲這些老婦老叟編的詞兒。

    有些話從這些人的嘴裏道出,非常彆扭。

    唐介皺眉道:“這定然是夏竦想出的小伎倆!”

    蘇良點了點頭。

    “既然夏樞相買了早餐,咱們不吃,倒是輸了禮數了。”

    二人身穿官服,朝着老婦老叟們討要食物,後者自然不敢不給。

    片刻後。

    薄霧散去,天色越來越亮。

    宣德門前中央的石板地上,就只剩下蹲在地上啃包子的蘇良和唐介。

    稍傾。

    兩府三司的相公們陸續來到宣德門前。

    當看到眼前這一幕,一個個的臉色都綠了。

    即使是夏竦都沒有想到,這羣舉子竟然如此沒骨氣,一天一夜都熬不住。

    而此刻,更尬尷的是——

    那羣老婦老叟們拿着裝着食物的竹筐,一臉迷惘,在宣德門的城樓下喃喃自語。

    夏竦當即一招手,便有人將這些老婦老叟們驅趕走了。

    杜衍瞪眼道:“我大宋以後的官員,若是這羣人,必大亂矣!”

    說罷,甩袖而去。

    而陳執中最先想到的是,官家知曉此事後,必然暴怒,他必須立即前往垂拱殿開解。

    就在這個時候,夏竦走到了蘇良和唐介的旁邊。

    唐介忍不住道:“夏公,多謝你的早餐!”

    夏竦冷哼一聲,策馬入了宣德門。

    ……

    垂拱殿內。

    趙禎聽到這個消息後,自然是非常暴怒。

    但在經過陳執中的一番開導後,他決定不將此事再鬧大,稱若靜坐的這些舉子有中進士者,皆外放到窮鄉僻壤爲官。

    就這樣。

    這場雷聲大雨點小的宣德門靜坐就潦草結束了。

    趙禎也知曉夏竦在使絆子,但並未責罰。

    二月初三,知貢舉歐陽修進了貢院,舉子們也都紛紛讀起了文章。

    汴京城內,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這種繁華,將所有的髒亂、不公、貧窮、無助等都掩埋了起來。

    ……

    又一日。

    三司使張方平向趙禎上奏,欲辭掉三司使之職。

    張方平尚文,在三司的政績只能說是普普通通。

    他在此次科舉改制中可謂是首功,趙禎自然不能將其外放。

    當即。

    趙禎對張方平和王堯臣的官職進行了對換。

    張方平被任命爲翰林學士,而翰林學士王堯臣則被任命爲三司使。

    王堯臣掌管三司的能力,其實與張方平半斤八兩。

    但勝在穩當,不會出錯。

    當下的趙禎,就喜歡這種踏實而穩當的官員。

    王堯臣也欣然接受。

    就在這時。

    夏竦、王拱辰、陳執中三人突然聯合上奏,舉薦張美人的伯父張堯佐爲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

    他們皆認爲,王堯臣的能力還無法支撐起三司,需要有人相幫。

    而最適合的人選便是張堯佐。

    此刻的張堯佐正在荊湖南路,知郴州。

    三人如此舉薦,那必然是張美人又在後宮作妖了。

    誰人不知張堯佐是個庸才!

    上次,包拯一日一諫,外加臺諫官員合班論奏才將張堯佐趕出京城,沒想到後者這麼快又要回來了。

    垂拱殿內,吵成一團。

    杜衍、吳育皆不同意張堯佐回京任職,而夏竦、王拱辰、陳執中三人則是大力舉薦。

    何郯、唐介、蘇良三人也反對張堯佐擔任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

    “官家,論官聲、考績、德行,張堯佐皆有資格擔任此職位,至於其資歷,蘇景明也不過一年有餘便擢升爲監察御史,張堯佐與其相比,資歷完全夠了!”

    “官家的家事即是國事,難道外戚就只能待在外面,如此避嫌的說法,臣以爲甚是不公平!”

    ……

    夏竦火力全開。

    句句都是爲官家着想,爲江山社稷着想,再加上陳執中和王拱辰幫腔,穩佔上風。

    而趙禎明顯是傾向於夏竦。

    最後拍板,擢升張堯佐爲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

    蘇良見局勢已無法挽回,便不再多言。

    待包希仁從遼國歸來,知曉此事,必然會上奏,到那時蘇良再發力即可。

    垂拱殿外。

    衆臣緩步走在廊道中。

    夏竦緩步走到蘇良旁邊,道:“景明,朝堂之事講究陰陽平衡,肝火太盛是要吃大虧的,記住老夫的話,年輕人要以少言爲貴!”

    此話,儼然帶着一股威脅的味道。

    蘇良望着夏竦那一副好爲人師的模樣,不由得拱手道:“多謝夏樞相提醒,下官自當謹記!”

    一旁的唐介覺得蘇良受到了欺負,突然朝着蘇良道:“景明,我老家有句俗語,伱要記着,不與匹夫較高低,只與匹夫比壽長!”

    噗嗤!

    聽到此話,一旁的何郯忍不住笑出聲來,然後迅速捂住了嘴巴。

    這個還擊甚絕,待夏竦入土,蘇良想說什麼就能說什麼,根本無須現在與他一較長短。

    頓時,蘇良挺起胸膛,笑着道:“是啊,我還年輕着呢!”

    夏竦面色鐵青,當即大步朝着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