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5章:包拯:景明賢弟,汝乃神人也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644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十月三十日,官員旬休之日。

    一大早,身穿一襲青衫的蘇良便出現在汴河碼頭上。

    依照他對妻子唐宛眉的瞭解,後者定會掐好時間,在其休息之日,抵達汴京城。

    自七月份二人在齊州分別,一人前往汴京,一人前往揚州老家,已近四個月未見。

    從揚州坐商船可直達汴京,約大半個月便可抵達。

    蘇良已打聽過,上午會有一艘從揚州來的商船抵達碼頭。

    故而他便早早在此等候。

    他與唐宛眉可以稱得上是自由戀愛。

    唐宛眉比蘇良小三歲,乃是揚州城【尚文私塾】教書先生唐澤之女。

    唐宛眉生得花容月貌,氣質溫婉,自十六歲時,上門提親者便踏破了門檻。

    甚至不乏一些官宦鉅富之家。

    唐宛眉皆看不上,卻對當時一窮二白的蘇良一見鍾情。

    蘇良也因此有了足夠的動力讀書,然後在考中進士後,便立即娶了唐宛眉。

    ……

    約半個時辰後。

    一艘巨大的多桅帆商船靠岸。

    蘇良立即從碼頭旁的茶棚站起,讓租賃的馬車馬伕在一旁等候,然後他朝着碼頭走去。

    大約半盞茶的功夫。

    商船上開始陸續有行人下船,蘇良站在一個高處眺望,很快便看到了唐宛眉。

    唐宛眉身材高挑,面容精緻,皮膚尤爲白皙。

    步伐優雅從容,氣質溫婉恬淡。

    在人羣中很易被一眼認出。

    此刻的唐宛眉,身穿淡綠色窄衫長裙,發插玉簪,臉頰微微泛紅,明顯是剛塗了胭脂。

    後面跟着她的貼身小丫鬟,剛滿十三歲的小桃。

    蘇良興奮地大力招手。

    唐宛眉很快就發現了他,二人相視一笑,然後雙向奔赴。

    片刻後。

    蘇良來到唐宛眉和小桃跟前,將二人的行李全都攬在身上。

    二人四目相對,滿是柔情。

    “瘦了!”唐宛眉滿眼憐惜地說道。

    蘇良貼近唐宛眉的肩頭,小聲道:“相思使人瘦嘛!”

    “討厭!”唐宛眉白了蘇良一眼,然後忍不住掩嘴笑起來,露出兩個甚是好看的酒窩。

    隨即,三人便坐上馬車,朝家趕去。

    蘇良與唐宛眉並肩而坐,一隻手與其十指緊扣,然後向二人介紹起窗外的街市。

    約大半個時辰後。

    三人終於回到了宅院。

    蘇良所租的這套住宅雖爲一進院,但房間並不少。

    坐北朝南,正房有三間。

    中間爲正廳,左邊爲臥室,右邊爲書房。

    還有東西廂房各一間,用作廚房、倉庫、茅房的耳房各一間。

    三人住在這裏,可謂很寬敞舒服。

    稍作休息後,三人便去了附近的會仙樓就餐。

    嬌妻來京,蘇良自然要帶着她搓一頓。

    茶足飯飽後,三人在附近轉了轉,便回了家。

    唐宛眉是個閒不住的人,見蘇良屋內甚是凌亂,便與小桃整理起來,一直忙到黃昏。

    然後,唐宛眉親自下廚,爲蘇良做了他最喜歡的粉煎骨頭和雪霞粥。

    蘇良吃得津津有味,頓時覺得,這才是家的感覺,溫暖而美好。

    入夜。

    唐宛眉洗漱完畢,剛走進臥室,便被早就飢渴難耐的蘇良一下子攬入懷中。

    蘇良挑起唐宛眉的下巴,喃喃道:“我媳婦真好看!”

    唐宛眉面色微微赧紅。

    “夫君,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呢,要不咱們先……”

    “辦完正事再說!”蘇良一把將唐宛眉抱起,朝着裏面走去。

    唐宛眉也緊緊摟住了蘇良的脖子。

    ……

    翌日,五更天。

    唐宛眉和小桃便爲蘇良做好了早餐。

    蘇良吃罷後,便趕往了御史臺。

    穿越十餘載,他早已習慣於五更天起牀,入夜後便歇息。

    蘇良哼着小曲,心情愉悅地來到御史臺衙署前,擡眼便看到一名中年吏員,手拿紙筆,站在門口。

    此人名爲馬大山。

    乃是御史臺前司的一名引贊官(吏員名,掌管朝會、典禮殿下班次導引)。

    “蘇御史,你來得可真及時,再晚片刻便遲了!奉中丞命令,以後我將在臺院前日日點卯(考勤),凡遲到早退者,皆奪一月俸,麻煩籤一下名字吧!”

    蘇良微微撇嘴,將名字簽上,道了一句:馬引贊辛苦,便入了臺院。

    官署點卯,算是常例。

    但平常都是間歇點卯,而今卻變成了日日點卯,顯然是王拱辰有意爲之。

    蘇良也不在意。

    他雖然總是御史臺最後一個來,第一個走的,但還未遲到過。

    接下來,一連數日。

    蘇良依舊是按照自己的生物鐘,約提前半盞茶到,然後準時下班。

    又一日,午後。

    包拯見周元外出,來到蘇良的工位前。

    “景明,我看了御史臺的卯冊,每日都是你的坐衙時間最短。如今坐衙時長可是算到考績裏面的,你莫因與王中丞置氣,便逆着臺令做事,這會影響仕途的!”

    蘇良微微一笑,他明白包拯的好意提醒。

    “希仁兄,不是我不願爲公事晚歸,而是每日的公務都不多,我很快就完成了!”

    “不多?怎麼可能,你莫不是搪塞我,將你本月的御寶印紙拿來!”

    包拯的面色變得嚴肅起來。

    御寶印紙,即臺諫官撰寫奏疏、批註公文官報的專用紙張。

    其能夠反映臺諫官日常工作的數量與優劣。

    每月的御寶印紙都會回收。

    乃是考覈臺諫官升黜的主要依據。

    另一個重要依據,便是臺諫官的彈劾章疏。

    翰林院編有一本臺諫章奏簿。

    皇帝將其放在御案旁,經常翻閱,作爲考覈臺諫的一種方式。

    蘇良曾一日三奏且皆被採用。

    此成績,足以抵得上別的臺諫官努力半年。

    其在彈劾章疏上的考覈自然是優等。

    若御寶印紙撰寫的內容和彈劾章疏都做到優等,坐衙時間長短根本不足掛齒。

    不過御寶印紙的內容優劣,基本是和坐衙時長掛鉤的。

    像周元,還有那位新晉的諫院右正言錢明逸,幾乎是日日忙到深夜。

    用後世的話來講:

    點卯是考勤。

    御寶印紙的批註內容相當於日常作業。

    彈劾章疏則相當於月考成績。

    包拯非常清楚蘇良的工作量,不加班加點,幾乎不可能做好。

    但在看過蘇良的御寶印紙後,他不由得傻眼了。

    很快,他翻閱到蘇良今日所撰寫的御寶印紙,並拿出一旁進奏官早上呈遞過來的公文報狀。

    “這麼多內容,伱……你是如何做得又快又好的?”

    今日的進奏院報狀,內容繁多,即使讓包拯來批閱,忙到黃昏都難有蘇良當下的進度。

    並且,蘇良的批註格式準確,詳略得當。

    他都自愧不如。

    堪稱臺諫官中的模板。

    用時最短,效率最高,內容又堪稱臺諫第一。

    這簡直打了所有臺諫官的臉!

    待年底考覈臺諫官績效時,官家若看到蘇良的御寶印紙。

    莫說蘇良日日踩點上下班,即使經常遲到早退,都能爲他的考績評爲優等。

    包拯一臉不可思議地看向蘇良,道:“景明賢弟,汝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