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未及冠版·徐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宸庭字數:2745更新時間:24/07/01 12:28:42
    在劉備向徐庶與石韜開口詢問之時,從錦衣司手中取來一卷竹簡的李基也走了過來,想聽聽徐庶與石韜的回答。

    走近之後,李基方纔發現徐庶與石韜的年紀似乎比自己還小,約莫也不過是十餘歲的左右,甚至很可能都還沒有及冠。

    而面對劉備的溫聲詢問,徐庶與石韜相互對視一眼後。

    徐庶倒也不露怯,面露堂皇之色地拱手應道。

    “庶與好友石韜深感劉皇叔仁德恩義,縱觀大漢上百郡守,亦惟有劉皇叔持之以恆地安置流民,其仁其德,庶謂之當大丈夫所爲也。”

    此言一出,無疑是說到了劉備的心坎之中,面露笑容地謙虛道。“爲天子牧守一方,治世安民,乃是臣子本份,備何敢言功?”

    徐庶臉上流露出幾分猶豫,然後又化作堅定,低頭沉聲道。

    “庶,有心追隨劉皇叔創立仁德之世。然,亦不敢欺瞞劉皇叔,庶蹉跎半生於好勇鬥狠,修習學問尙不足一年,自認才疏學淺,不足以輔助明公。”

    “故,此番求見乃是欲求劉皇叔攜我一程南下吳郡前往仁德書院求學,學有所成,必投效於劉皇叔帳下聽命。”

    石韜也跟着拱手下拜,道。“吾亦是如此。”

    “這……”

    劉備聞言,也是萬萬沒想到會是這麼一個答案。

    若不是李基對於徐庶與石韜的事蹟頗爲瞭解,聽起來也感覺像極了詐騙……

    我,徐庶,打錢,學成歸來後必重重報答你。

    事實上,原本也是一鼓作氣的徐庶,漸漸也感覺自己所說之言有些過於冒昧無禮了。

    雙方素不相識,劉備麾下亦不缺一個才疏學淺的士子效忠,又憑什麼禮遇自己?

    甚至就算是將徐庶當成是前來刺探軍情的細作,也絲毫不過分。

    然而,就在徐庶的心中越發忐忑,甚至暗暗悔恨自己還沒有改掉那遊俠氣的魯莽之時。

    劉備卻是撫掌而笑,道。

    “好,既然徐庶、石韜二位有此意,那便隨軍與備南下好了。不過能否進得了仁德書院,那還要看二位的本事了。”

    此言一出,石韜大喜過望,徐庶則是意外得有些發怔,本能地開口問道。

    “劉皇叔就不怕我是騙子嗎?”

    石韜一聽,大驚,下意識地暗暗拉了一下徐庶的袖子,提醒徐庶勿要多言。

    對於如今的徐庶與石韜而言,劉備無疑是接近於傳聞之中的大人物。

    倘若不是無計可施,徐庶與石韜無論如何都不會硬着頭皮嘗試拜訪劉備的。

    因此,徐庶這一問,石韜還當真擔心會激怒劉備,以至於他們兩個無名之輩直接就此人頭落地。

    不過,劉備臉上卻是沒有絲毫不悅之色,道。

    “二位若是騙子,備不過是損失了些許糧食與精力罷了。可二位當真是有心進學,他日修成學問,備亦算是爲大漢培養出了兩位英才,善莫大焉,何樂而不爲乎?”

    此刻,劉備所展現而出的仁德胸襟,無疑是讓徐庶與石韜爲之震撼的,唯有李基不禁流露出了一個早有預料似的笑容。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這便是劉備爲人處世的座右銘所在,徐庶與石韜並非是來投效的,固然讓劉備有幾分失望,但是這並不影響劉備的善意。

    “真賢主也。”

    石韜發出着一聲由衷的感慨,忍不住衝着劉備拱手而拜。

    劉備多年來持續安置中原流民,仁德之名在中原地區完全稱得上是深入人心,否則石韜此番也不會贊同徐庶前來求助。

    可真正接觸到劉備不足一刻鍾,石韜卻依然是深深地被劉備所折服,萌生着強烈的投靠效忠之心。

    ‘已遇明主,只恨學業未成……’

    石韜大爲遺憾痛恨過去的懶散,以至於如今反而沒有底氣直接投效明主。

    而在徐庶眼中,劉備此刻更彷彿在散發着光芒……

    下一刻,在劉備與李基有幾分詫異的眼神中,徐庶驟然跪下而拜,道。

    “庶愧對於皇叔信任,其實徐庶原名徐福,於一年前爲友人報仇而殺人,遭衙役通緝,爲躲避追捕而更名爲徐庶……”

    說到這裏之時,徐庶心中的感情不可謂不複雜。

    只是,徐庶的忠義之心,讓他在承受着劉備的信任與善意之時,難以忍受自己如此欺瞞劉備。

    所以縱使徐庶此刻萬分擔心道出真相後,會遭到劉備的鄙夷驅逐,但還是選擇全盤托出。

    石韜看着忽然自爆的徐庶,只覺得兩眼一黑,差點整個都被氣得硬了過去。

    劉備好歹也是大漢官吏,直接在官吏面前自爆通緝犯的身份,這不是自投羅網,直接將腦袋伸到鍘刀下求砍嗎?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是有些許超乎石韜的預料。

    劉備臉上非但沒有流露慍色,反而明顯多了幾分讚賞,道。

    “爲友報仇而不惜身,可謂之義;未有隱瞞而全盤托出,可謂之信……”

    頓了頓,劉備轉而向着李基開口道。“子坤,得見如此有義有信之人,此番吾途徑潁川,亦未是毫無收穫也。”

    李基也跟着附和了一句,道。“徐庶有義有信,既已承諾學成之後效忠主公,定然亦不會食言,提前恭賀主公得一英才。”

    劉備與李基如此的一問一答之間,卻是讓徐庶與石韜緊張的內心迅速地緩和了下來。

    而這也算是劉備與李基這一對主臣之間的小默契,無須提前交流,便是配合於無形之中。

    事實上,徐庶爲友殺人之事,或許在別的諸侯眼中會是黑點,但是在劉備集團之中無疑是妥妥的加分點。

    別的不說,關羽原爲河東郡解縣人,亦是爲友殺人遭到追捕,不得不一路潛逃到了幽州涿郡方纔與劉備結識。

    因此,徐庶主動言明這一點,不僅沒有讓劉備鄙夷,反而多出了一種親近感。

    爲友尚且不惜身,他日效忠之後斷然也會是忠義之人。

    當即,劉備親自上前將徐庶攙扶了起來,溫聲問道。

    “汝之所以欲南下吳郡,莫非是擔心官府追捕?若是如此,縱是不去吳郡亦可,吾可嘗試與當地官府溝通,讓官府撤銷通緝懸賞之令。”

    “而後,汝可安心留在潁川讀書,待學成之後再往吳郡尋我亦無妨。”

    劉備此言,如何能不讓徐庶大爲感動?

    甚至徐庶的眼眶幾乎是肉眼可見地紅了一圈,感激地答道。

    “謝皇叔關懷,庶感激涕零,無以言表。然,庶年前險些死於衙役之手,方知遊俠之勇不過是一人之敵,故以欲學那縱橫沙場,運籌帷幄的萬人敵之智。”

    “只可惜庶出身寒微,於潁川私學之中難尋門路求學,據聞仁德書院有教無類,故有心前往吳郡求學。”

    “可家中貧困,僅有些許家資若是充當路費,家中老母恐無以爲繼,恰據悉劉皇叔途徑潁川,久聞劉皇叔仁德之名,故以與嘗試請求隨軍南下吳郡。”

    劉備聽罷後,看向徐庶的目光之中所流露的是按耐不住的欣賞之色。

    短短的接觸下,從徐庶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已盡顯其“忠、義、孝、信”的心性。

    縱使徐庶屢屢自稱才學不足以輔主,但劉備暗暗已決定今後必要對徐庶委以重任。

    “原來如此……”

    劉備越看徐庶越順眼,說道。

    “不必擔心,既然汝有求學之心,那便安心隨備南下就是了。”

    “至於家中老母亦無須擔憂難以繼日,吾亦還有幾分薄資,先借汝些許錢財留給家中老母,安心讀書,讀成之後再設法還給吾就是了。”

    徐庶心中萬分感激,明白劉備以着“借”的名義開口,實乃尊重自己,不欲以錢財之物輕賤了自己的抉擇。

    這讓徐庶感動得又再度想要跪下,感激不已地說道。

    “庶無以爲報,唯有學成之後爲皇叔粉身碎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