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貧農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黯淡星L字數:2136更新時間:24/06/28 11:49:06
    簡單的討論了一下數學後,劉辯又詢問起了鄭玄的住處。

    鄭玄指着自己的茅草頂土坯房,對着劉辯說道:“殿下別看這房子破舊,可因爲是在雒陽郊外,地勢好,足足值一萬五千錢呢!”

    一萬五千錢是個什麼概念呢,以劉辯所知,目前百石的基層官吏,俸祿分爲錢糧兩種發放,合每月八百錢,米四斛(石)八斗。而東漢的一石,約合現代27公斤。

    其單靠俸祿中的錢,想買這麼一個破房子,得攢一年半。

    通常來說,如果這個官吏不貪污的話,只要糧價正常,俸祿養個五口之家綽綽有餘,但要想存錢,那就另當別論了。

    “居雒陽,大不易啊!”

    劉辯在鄭玄的介紹下瞭解到,他目前居住的這個房子和尋常百姓家的區別不大。

    土坯壘砌的房牆整體呈長方形,分割出三個房間,中間一個房間對外開門,作爲堂屋,可以用來招待客人。

    兩邊的用以住人的房間對外開窗,有條件的會用牆體將三間房隔開,沒條件的只能用草蓆遮擋了。

    不過畢竟牆體是土坯,限制住了門窗的大小。

    劉辯剛一入堂屋便感覺到了屋內的潮氣。

    再上一個檔次便是磚瓦房,不論是使用年限還是舒適度都要高一個檔次,但這是家資超過十萬錢的中產及以上才會考慮的事情。

    在鄭玄這裏,劉辯忽然意識到,這不正是一個瞭解當代百姓真實生活的好時機嗎。

    想到這,他遂問鄭玄:“鄭師,此處附近可有以耕田爲生的百姓?”

    鄭玄道:“何止有,住在周邊的全是啊!”

    劉辯喜道:“能否請來數人與我交談?我近一年多來久居宮中,不知百姓現狀,紙上得來終不如眼見爲實。”

    “自無不可!”鄭玄也曾自己種地養活自己,深知種地的辛苦,遂叫兒子鄭益去請來幾位附近的百姓。

    如今正值二月末,農忙時節還未開始,倒不用擔心耽誤農時。

    劉辯又強調道:“若能尋來不同家資的百姓,就再好不過了。”

    鄭玄雖簡樸,但仍穿着經典的以絹帛爲面料的儒家便服,這種服裝整體而言是偏大的,以寬袖最爲突出,用以彰顯寬博氣魄。

    鄭玄所穿的,便是常見的青色。另外,像黃色,因爲染色材料地黃容易取得,也很常見。所謂黃巾,便是如此。

    時人以玄、赤爲尊,青綠次之。

    等待期間,鄭玄同劉辯說起了百姓生活的不易,又說起他以前最窮困的時候,只能穿着粗麻布做的短褐。

    許久之後,鄭益總算回來了。

    他沒同帶來的百姓說明劉辯的身份,只說是雒陽來的貴人。

    饒是如此,看着外面護衛的騎士,便已經讓來人誠惶誠恐了。

    劉辯自然不會擺什麼架子,又讓陪同他出宮的郭勝去取些錢財來分,還有鄭玄在旁邊說項,一番操作下來,來人總算沒有開始時緊張了。

    甚至還有人拿到錢後,立馬揣進了懷裏,非常高興地拍着胸脯保證說不管問什麼,一定有問必答。

    只是他穿的麻衣本就破舊,一拍之下,原本填充在裏面用以保暖的碎麻便有些許被拍了出來,他滿不在乎,又將這些碎麻拾了起來。

    劉辯忍不住問道:“穿此麻衣,冬至時能否禦寒?”

    “那時候就儘量不外出了,若有事要出門,得往裏面再多塞些碎麻。”

    鄭玄在一旁解釋道:“他們家中衣服不多,似這件布衣,待到天氣轉暖之後,需將裏面的碎麻取出,用以充作夏衣。”

    劉辯又問起他家中田畝,此人才有些羞赧,道:“早些年災荒,只能賣地求生,如今只餘八畝薄田了。”

    他記得,自西漢後期,包括整個東漢、三國,整體的氣候往小冰河期螺旋前進,過渡時期,氣候起伏不定,天災不斷。

    而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氣候溫度總體上還將不斷走低,雖有反覆,但大勢不變,最終在南北朝時走到最低谷。

    “這八畝田皆種小麥嗎?”劉辯問。

    “只有六畝中上等田能種麥,剩下的兩畝低等田只能種些大豆和菜了。”

    靠着六畝麥田,肯定是養活不了全家人的,所以,過去,此人都會在農忙等時節去爲富戶打工,一天也能賺個二三十錢,但這種好日子不會太多。

    “小麥的畝產能達到三石嗎?”劉辯問,這是他在公文中看到的數據。

    “上等田能有三石,中等田則不足了。”

    劉辯點了點頭,看來公文中倒沒說假話,不受災的話小麥能達到畝產三石。只可惜並非所有的地都能種小麥,也並非所有麥地都能有如此產量。

    之後,那人又道出了他得了錢這般高興的原因——以他家的存糧,肯定是不夠三月份吃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求助於宗族內部的互相救濟,但宗族也不一定有餘糧啊。

    如今有了這筆錢,他能熬過最艱難的三月份,待到四月份,去年種下的芥菜、冬葵、蕪菁就能收穫了。

    也就是這次出門統共沒帶多少錢,剛纔都送完了,否則劉辯很想再送他些,這也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了。

    結果卻見郭勝不知又從哪弄出來了百錢,雖稱不上多,總比沒有好。

    說話間,早有此地官吏聞訊趕了過來,但被護衛劉辯的羽林擋了下來。

    有了這麼個例子,剩下的人也不再拘謹。

    鄭益並沒有帶來佃戶,劉辯見過的人中田畝最少的是第一個人,只有八畝,最多的人有六十畝。

    這些人平均下來,一戶人家不過二十五畝左右,這還是雒陽周邊的情況。

    以目前的生產力,想要依靠這二十多畝田,加上家中婦人的養蠶紡織,將將能維持生活。

    若是遇到天災人禍,便只能依靠宗族互助了,若是依舊解決不了……

    歷史早已給出答案。

    十幾年前的建寧三年春,歲大飢,河內有婦食夫,河南有夫食婦……

    劉辯只覺得情況不容樂觀啊!

    國家有在黃巾之後慢慢恢復的趨勢,過去一年多,也沒發生什麼大的災禍,只是他有種預感,王朝末年的氣候不會這般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