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幽並二州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黯淡星L字數:2096更新時間:24/06/28 11:49:06
    新任後將軍、西河太守董卓率軍抵達西河郡時正值年末,士卒有思鄉疲憊之情。

    董卓遂分發賞賜,又出私錢自河東等地買來豬羊,輔以溫熱的濁酒,與衆將士同樂。

    與一個什長喝完最後一杯,董卓搖搖晃晃,帶着酒氣大喊道:“兒郎們,今日且盡興,某先去歇一歇。”

    有老兵起鬨笑話董卓酒量大不如前,董卓也只笑罵以對,不以爲意。

    待回到營帳之中,他的腳步瞬間沉穩起來。

    帳中一人立馬迎了上來,拜道:“叔父!”

    說話的正是董卓亡兄之子董璜,成年後便被董卓帶入軍中,但因資歷不足,董卓沒有驟然提拔。

    “一路可還順利?回來時沒被外人發現吧?”

    “叔父放心,我是跟着運酒的車隊回來的,沒人注意。”董璜又隨口抱怨道,“只是在雒陽小心些也就罷了,這軍中是自家地界,何必如此謹慎?偷偷摸摸,跟做賊一般。”

    原來,他竟去了趟雒陽。

    董卓聞言卻怒道:“莫非是我往日對你太溫和了?”

    董卓發怒起來很是嚇人,董璜忙忙低頭認錯。

    董卓獨子病逝,對於侄子還是有幾分寬容的。

    很快他就收了怒容,解釋道:“這五千人,又不是全都跟我們一條心,切記,小心方能無大錯。”

    董璜又連聲稱是。

    董卓安撫道:“兄長亡故前將你託付給我,我須得對你嚴厲一些,這樣你日後不在我身邊,我也能放心些。”

    見侄子認識到錯誤,董卓才點出正題:“此去雒陽,你三叔父如何說?信上語焉不詳,這次你可問仔細了?我想重回河東,怎麼就變成西河了呢!”

    董卓曾當過河東太守,河東雖與西河相鄰,但位處司隸靠近雒陽,富庶多矣,簡直是董卓心中的白月光。

    董卓的三弟董旻此前通過袁紹抱緊了何進的大腿,成功當上了大將軍府屬官。

    董璜道:“此次以叔父爲西河太守,乃是袁紹向大將軍舉薦。大將軍原是要舉薦叔父爲幷州刺史的,但以丁原爲刺史的詔書已經下了,只好退而求其次。”

    “三叔父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非幷州刺史給丁原了,叔父此行未必當得了後將軍。”

    董卓對於好不容易獲得的後將軍還是比較滿意的,嘴上依舊道:“西河荒涼之地,還不如右扶風呢!唯一的好處便是不用受皇甫嵩那廝的掣肘了。”

    “三叔父只說讓叔父平叛務必取勝,他會在雒陽爲叔父運作,西河太守只是跳板。退,可以爲度遼將軍、使匈奴中郎將;進,藉助大將軍,未必不可爲河東太守;乃至於入朝爲將,亦未嘗不可。”

    哪怕營帳中無人,董璜依舊壓低了聲音:“陛下有意在雒陽建新軍,可這新軍沒有舊將可建不起來,叔父若再立功勳,未必不能爭取。”

    董卓嗤笑道:“得虧伱三叔父敢想,我涼州武人,不受猜忌就不錯了,還敢肖想這新軍的主將?”

    “三叔父的意思是,如今形勢有些變了,有傳言說敦煌人蓋勳有望成爲三公,如能成真,叔父未必不能如那段熲一般,入朝去當個太尉。我董氏三公之列當自叔父始。”

    董卓搖了搖頭,經歷過數次起伏,被免過官、下過獄,現在的他只覺得手中的兵權才是實打實的倚仗。

    段熲夠猛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當上太尉的涼州人,而且還是前後兩次。

    結果如何?

    因爲士人與宦官的黨爭,牢獄之中,一杯毒酒……

    原先董卓就同董旻強調過這一點,現在他覺得董旻的思想出了問題。

    又問起能與太后攀上點關係的董承,董璜答曰:“那董承雖和董重有遠親,但卻並不受重視,早前董重開驃騎將軍府,人員不齊,卻仍舊沒有召董承相助。”

    董卓便知道了,繼續保持原有的態度即可。其實他早就明白,如果董承能攀附上太后或是董重,怎麼會到他的軍中,且還只夠格當他女婿牛輔的下屬呢!

    ……

    轉眼之間,又是新的一年到來。

    官員們在經歷了元旦忙碌的大朝會之後,終於迎來了假期。

    幷州的亂局並未進一步擴大化,董卓在幷州幹的不差,在朝廷明確表示要保住匈奴單于羌渠的情況下,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務。

    董卓第一時間派兵駐紮在南匈奴王庭。

    頓覺安全感十足的羌渠竟與董卓稱兄道弟起來,並在年關時向朝廷送來一份極其肉麻的奏書,極盡諂媚之詞,也不知是誰教他的。

    雖如此,羌渠單于的表態也讓朝廷明白了他的感恩之心。

    劉辯只想要他的忠誠。

    只是征剿休屠各的行動卻不得不暫停了。

    北地連綿的大雪,各地不良於行,天氣寒冷,兵卒也得在房屋中保暖。

    在幷州東邊的幽州也是一樣,冬雪皚皚,拖住了曹操帶着公孫瓚、張燕平叛的步伐。

    但這也並非全是壞處,鮮卑也因此不得不停下在幽州邊郡趁火打劫的行動。

    劉虞的平叛工作總體而言一直很順利,他素有民望,上任後很快就調集好物資。又向朝中上書從青、冀兩州借調一部分錢糧,足以保證軍隊後顧無憂。

    軍事行動上則完全交給了曹操,劉虞只給曹操提出了一點要求——軍隊不準侵擾百姓。

    有這種放權的上司,不僅不拖後腿,還把錢糧物資安排的明明白白,曹操高興還來不及呢,自不會拒絕劉虞的這一點要求。

    然後,他才明白,劉虞的一點要求有多難達成。

    曹操不是沒帶過兵的人,黑山軍的軍紀敗壞曹操早就清楚,畢竟原身是賊寇嘛。

    但幽州郡兵的軍紀卻差到超出了曹操的預料,一以概之,和黑山軍別無兩樣。

    尤其在對待治下胡人時,以公孫瓚的直系爲主,那簡直是殘暴到了黑山軍都得道一聲祖師爺的地步。

    在這個問題上,其實曹操也沒有多在乎,別讓他看見就行。

    但如今他必須旗幟鮮明的站在劉虞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