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商鞅》首演前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南柯一涼字數:3147更新時間:24/07/05 10:45:09
    2天后,陽光落在堆滿稿紙的桌面。

    方格紙上寫着《拯救大兵瑞恩》的大綱和人物列表,密密麻麻,全是中文。

    方言原本想純英文寫作,是不是很大膽?

    整部,英文寫作!

    就在《拯救大兵瑞恩》這個故事,但思來想去,還是放棄了,因爲自己沒這個水平。

    日常的交流和閱讀,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寫作,夠嗆,簡直就是個半吊子。

    於是,準備像《那山那人那狗》一樣,把翻譯的工作交給邁克,或者交給白若雪。

    伸了伸懶腰,就在他走出房間的時候,院子裏傳來一陣“噹噹當”的金屬碰撞聲。

    透過窗戶,往外一看。

    楊霞正握着煤氣罐把手搖上幾搖,隨後把罐子提了起來,讓罐底放在水盆裏泡上。

    “媽,您這樣用煤氣,可不安全!”

    方言趕忙跑了出來。

    “哎呦,嚇我一跳。”

    楊霞把煤氣罐拿了出來,說燒飯燒到一半,結果沒氣了,只能用這個法子擠出點氣。

    方言搖頭失笑,把煤氣罐搬回到廚房。

    “要是能再有一個就好了。”

    楊霞感嘆了一句。

    方言調侃道:“媽,當初我把這煤氣罐弄來的時候,您愣是七八天都不敢使,把這當成一個‘炸彈’,現在覺着怎麼樣?是不是覺得特過癮,做飯都不想生爐子了?”

    “去去去,哪壺不開提哪壺。”

    楊霞白了眼,“待會兒吃完早飯,趕緊馱上煤氣罐,去煤氣站換氣去。”

    “得嘞!”

    方言咧嘴發笑。

    自從自個家率先使用煤氣罐,越來越多的街坊鄰居就紛紛效仿起來,也辦起了換氣本。

    到後來,一瓶難求,一本難辦。

    80年代,煤氣罐是每家每戶的寶貝疙瘩,一些筒子樓的集體廚房還專門爲它上鎖。

    甚至,“你家有煤氣罐嗎”,成了找對象時不能迴避的問題,沒有煤氣罐,相親一準黃。

    吃完早飯,方言把煤氣罐捆在摩托車上。

    一溜煙的工夫,直奔最近的換氣站。

    等換好氣回來時,跟楊霞說道:

    “媽,中午我上外頭吃去了。”

    “晚上回不回來啊?”

    “回來吃!”

    方言拿上公文包,趕着去人藝。

    《商鞅》的最終彩排,就在今天下午。

    在此之前,先上趟人文社,找師兄蹭飯。

    方言坐在章光年的對面,扒着搪瓷杯裏的紅燒肉,“師兄,您覺得怎麼樣?”

    “你這武俠,倒是跟香江的不一樣。”

    章光年隨手翻了翻《一代宗師黃飛鴻》。

    “嘿嘿。”

    方言嘴邊粘着一粒飯,說自己的跟香江新派的最大相似之處,就在於把武俠元素融入到華夏歷史當中,而區別在於武功的高低。

    章光年滿意地點頭,準備讓人文社多印出幾份樣本,然後讓胡木橋代爲轉交。

    “師兄,到時候您也得給我一份。”

    方言要把修改好的《一代宗師黃飛鴻》以及創作談,用ems寄給《城》編輯部。

    “吃飽了嗎?”

    章光年慈眉善目,遞上個窩窩頭。

    “吃飽了,吃飽了。”

    方言搖了搖頭。

    章光年道:“這屆茅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出來了,想不想知道自己入圍了沒有?”

    “當然想啊,師兄!”

    方言脫口而出。

    整個茅盾文學獎實行票決制,評獎委員會的評委會對參評作品閱讀、討論的基礎上,選出不超過10部提名作品,然後會在這10部提名作品裏,選出獲獎的長篇。

    到目前爲止,《文藝報》上尚未公佈入圍名單的10本。

    “你就這麼急着想知道?”

    章光年把眼睛眯成一條縫。

    “我只是想知道《大秦之裂變》入選了沒有。”方言道:“畢竟,這是老師親自指導過我的。”

    提到“沈雁氷”,師兄弟二人都陷入了沉默,氣氛變得淡淡的傷感。

    半晌,章光年清了清嗓子,“恭喜你啊,小師弟,《大秦之裂變》入圍了。”

    “謝謝師兄。”

    方言並不感到意外。

    相比於提名,相比於自己的其他作品,他其實最在意的是《大秦之裂變》能否獲獎,因爲這本書的意義非凡。

    章光年說,“你也不要高興得太早,這只是初選,能不能獲獎,要看終選評審環節。”

    方言也不再多問,站了起來,告辭離開。

    “別急,一會兒我送你去人藝。”

    章光年說自己也要去看《商鞅》的彩排。

    方言一驚,“您也要去?”

    章光年打趣道:“怎麼,不歡迎嗎?”

    “瞧您話說的,當然歡迎!”

    方言本來以爲章光年參加,只是一時興起,但當到了人藝之後,才發現大錯特錯。

    此時,前排坐着陳荒煤、周巍志、馮木、孫羅筍等作協、文化bu等領導,相互交談。

    一問於師之才知,這都是特意安排的。

    畢竟,在11月25日那天的首演,老人、逸豪奶奶她們都會到場,哪怕是從藝多年的老演員,也難免緊張,更何況這些青年演員。

    《商鞅》這出戲,決不容許有任何的閃失。

    於是,萬佳寶把老友們請來,在最終彩排的時候,練一練參演這部戲的演員們的膽量。

    “馮老好!”

    “孫老好!”

    方言挨個打招呼,當看到萬芳時,眼前頓時一亮,立馬湊了過去,兩個小輩坐在一塊。

    斜對面,坐着萬佳寶、胡木橋等人。

    “叮!”

    電鈴聲之後,響起了洪亮的報幕聲。

    隨後,鮑國庵等演員紛紛上臺。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

    看着一幕幕,周巍志感慨了一句:

    “佳寶公,寶刀不老啊。”

    “老了,老了,已經七十二了。”

    萬佳寶揚了揚手,說自己的創作力不比年輕時,《商鞅》這部話劇跟《雷雨》、《日出》、《原野》等相比,還是有不少的瑕疵。

    “雖不及,亦不遠矣。”

    聽到這麼大膽的話,方言放眼望去,想看看誰這麼敢說,一看是黃永鈺,那沒事了。

    這位“猴票之父”,可是寫信批評過萬佳寶,缺乏草莽精神,創作的新戲缺乏生命力。

    本以爲黃永鈺還要再批評幾句,沒想到突然誇了起來,雖然不及《雷雨》、《日出》這些貼近生活、有溫度的戲,但比起《膽劍篇》、《王昭君》等歷史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是,敢於啓用這麼多中青年新演員!

    方言和萬芳互看一眼,低聲交談。

    “連這位都覺得好,那看來是真的好。”

    “你說的對。”

    萬芳聽着他的分析,“不對,巖子,我怎麼覺得你像是在變着法地誇自己啊?”

    “有嗎?”

    方言露出玩味的笑容。

    正當萬芳要張口的時候,黃永鈺感慨了一句,“可惜今天,巴公、艾公他們沒能到場。”

    “是啊,我是多麼希望巴兄能看到這一齣戲。”萬佳寶神情複雜道,“他總是關心朋友,病中還來信囑我創作,我恨不得早一日把《商鞅》寫出來,不使他徒徒操心,如果話劇不見成功,真的是愧對於他。”

    “佳寶公,巴公一定會來看您的戲。”

    章光年笑着安慰了一句。

    馮木、胡木橋等人也紛紛安慰。

    首屆茅盾文學獎將在12月6日正式舉辦。

    在此之前,李堯堂作爲評審會主席,要和其他評委一起,選出並確定最終的獲獎名單。

    到時候,會和李小琳一起進京。

    “是啊,巴兄爲此特意給我來了通電話。”

    萬佳寶自然也知道這件事。

    到時候,要親自跟首都機場去接人。

    章光年說他們作協也要去,正好一起。

    萬佳寶欣然同意,彷彿突然想到了什麼,隨即轉過頭,從右往左,掃了一圈後排。

    最終,把目光落在方言和萬芳的身上:

    “伱們也跟着去吧。”

    “是,先生!”

    方言鄭重其事地點頭。

    順着聲音,胡木橋也轉頭看向他,看似隨口地問到首屆茅盾文學獎的初選名單結果。

    “小方的《大秦之裂變》,入選了嗎?”

    “高票入選。”

    章光年這話一出,方言立馬來了精神,豎起耳朵,想要繼續偷聽。

    然而,胡木橋、章光年他們刻意地壓低聲音,根本聽不見。

    更不用說,舞臺上正排演着《商鞅》,演員激昂的聲音,迴盪在大廳裏。

    衆人低聲交流,章光年忽然說了一句:

    “有些同志一直在顧慮小方的師承,如果讓他最終獲選,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非議。”

    “這個顧慮確實在評審會裏存在。”

    馮木點了下頭,一臉嚴肅。

    萬佳寶不無認真地來一句,“依我看,小方最後能不能獲選,就由巴兄他們這些評審會評委來決定,由廣大的人民羣衆來評判吧。”

    此話一出,衆人深以爲然。

    一個個若有若無地把目光投向方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