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賜婚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鍵道字數:2718更新時間:24/06/28 11:38:46
昭寧二十年,初冬。
京師。
入冬的清晨寂寥又寒涼。
冷得長街御道上早起的行人都得蜷着身子哈出一口白氣來搓手取暖,京城以外,街邊的小販耳朵凍得通紅。
大周的早朝會很早,住的偏遠些的大臣三更天就得起夜。
好在昭寧帝一般也不怎麼召開早朝會,尤其是這般入冬時節。
但今日不僅要召開,還是夜半三更緊急通知的羣臣。
五皇子拖着疲乏的身子步入太和殿時,驚奇的發現除卻京師之外的二、三皇兄,七皇弟外,一衆皇子都在場,文武百官一應俱全。
甚至連當朝宰相,太師,御史大夫三公齊至,這三位…各自代表着如今大周朝堂的一方黨派。
今日要宣佈的顯然是一件難以想象的大事,即便襄陽郡被青丘吞沒當日也沒有這麼大的陣仗,難道是杭州也失陷了?
五皇子懷着惴惴不安的心緒站在一衆皇子身旁,左右四顧,皇兄皇弟們都有些頹然的樣子。
至於諸公們,這些大官中肯定有收到消息的,還有同父皇對過摺子的,但他們都是裝樣子的高手,根本看不出什麼眉目來。
五皇子也不曉得說什麼,只有保持緘默。
靜等了須臾,昭寧帝才姍姍來遲。
這位正值壯年的皇帝審視殿中的百官,他披着金卦披肩,燙金龍袍長尾曳地,聽得齊聲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後他才淡然道:
“衆愛卿平身。”
兵部尚書大步出列,朗聲道:“微臣有事起奏。”
“愛卿請說。”昭寧帝氣度沛然,端坐龍椅之上,語氣中只顯得平靜,讀不出什麼情緒。
兵部尚書躬身作揖道:
“臣於子夜接到前線戰報文書,三殿下親領一支奇軍連夜火燒青丘軍糧倉,致使青丘泱泱大軍二十餘萬兵糧寸斷。”
“而後三殿下孤身一人與青丘行軍總統帥和談後,青丘退軍,至此,雲川重新歸還於我大周。”
三公震驚,羣臣面面相覷,皇子們不敢置信,片晌的寂靜後,整個太和殿都陷入了激烈的攀談中。
上一次召開的朝會還是就青丘侵佔襄陽一事的看法,羣臣們考慮的內容甚至是和談應該送些什麼,甚至有臣子提議與金夏和親的。
如今這才幾天?
傳來的前線戰報卻截然不同,甚至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什麼幻覺。
那可是青丘軍…二十餘萬浩浩蕩蕩的青丘軍,踏破襄陽用了不到五天,傷亡更是微乎及微。
這樣如同不可逾越的險峻奇峯般的青丘軍,如今不僅敗於大周,而且還和談退軍了?
連和談的條件是什麼他們都不知道。
諸公們的交談愈演愈烈,在昭寧帝的示意下,掌教太監在那油光可鑑的大殿上抽了一記響亮的靜鞭。
太和殿內很快安靜下來,昭寧帝淡淡道:
“年兒一出閣便成此大事,朕想封王予他,再賜他一州封地,衆愛卿就此事,不知有何看法?”
封王封地非同小可,皇帝這麼搬出來的意思其實很明顯,爲的就是削一削三皇子的功勳。
給的賞賜幾乎一步登天,必然會有黨派不滿,多多少少上點彈劾摺子,既免得三皇子一躍成了太子,也不會顯得自己不夠重視功臣。
權衡之道便是如此。
身爲堅定的皇黨,兵部尚書再一次出列作揖,道:
“陛下,微臣以爲此舉不妥,這場大捷中三殿下亦有逾矩行徑,據參軍幕僚指明,三殿下親領的奇軍並非我大周轄內之軍,而是一支由江湖散人組成的義軍。”
“且在組建此義軍時,曾壓迫江都城太守,據調查太守有懷疑江都城大逆不道的小報出自三殿下之手,其中細節可以靜候太守口供。”
國子監白髮長鬚的老祭酒即刻出列,反駁道:
“三殿下雖有逾矩行爲,但功過兩分,更遑論是如此收復雲川的大功,若沒有三殿下武斷之舉,恐怕青丘軍仍盤踞着襄陽。”
這位祭酒的出列,則代表着儲君黨天平的偏移。
五皇子看在眼裏,心中頗驚,若是真被三皇兄坐穩了王位和封地,那他在頃刻之間便能同二皇兄分庭抗禮,恐怕儲君黨要分裂成兩個派別。
吏部侍郎緩緩出列,譏諷道:
“大祭酒的意思難道是我幅員遼闊的大周國運僅僅只掛鉤於三殿下一人不成?”
“身爲皇子卻仍逾矩,事後卻封王封地,懲戒不痛不癢,這是要讓天下人以爲三殿下居功自傲,做什麼便也無傷大雅不成?此行不嚴懲,必將傷及陛下之威信。”
能上朝的都不是什麼泛泛之輩,吏部侍郎這番話立刻就佔據了國本的制高點。
老祭酒一脈的儲君黨紛紛出列反駁,但畢竟太師尚未表態,且奪嫡熱門另有其人,便顯得有些式微。
中立立場的戶部侍郎敏銳的嗅覺動了,他忽然出列,道:
“陛下,三殿下分明斷糧線,手握青丘命脈卻不要求青丘予以戰爭賠款,反而和談放走二十餘萬青丘軍,臣懷疑三殿下之手段還過於稚嫩。”
大周同青丘打了許多年仗了,打仗的消耗想來是個天文數字,賦稅水漲船高,百姓叫苦連天,要是能向青丘要來賠款,必然能充實國庫,緩解民情。
當然戶部尚書說這番話那肯定不是真的爲百姓着想。
涉及到國庫、賠款這種事的時候大臣們都不願意站出來執言了,雖然都心知肚明青丘能退兵已經感恩戴德了,但君子愛財——君子愛財嘛。
兵部尚書這時候再出列,沉聲道:“陛下容稟,微臣才想起來今上朝前收到的戰報文書中提及青丘軍退軍疑似劫持三殿下,從而坦然出我國境。”
“只是此事並未被軍中幕僚實證,青丘也未有再談判的意向,興許是謠傳,但三殿下確實人已不在雲川西涼軍中,此事還有待考證,微臣稟報晚矣,還請陛下恕罪。”
這下儲君黨徹底啞火了,出列的幾人惡狠狠瞪了孫尚書一眼,若早說有這種事誰還同你玩?
刑部侍郎正欲喜滋滋出列彈劾兵部尚書辦事不力,先咬個革職再說時,昭寧帝卻沒給他這個機會,冷聲道:
“愛卿身爲兵部尚書卻犯此等低級錯誤,罰俸三月,朕命你速速去考證此事。”
孫尚書立刻磕頭跪拜,“謝主隆恩,微臣一定查實此事。”
殿內靜觀其變的諸公忽然發現從今日上朝起,那往常最爲勢大的太后黨竟然保持緘默,以御使大夫爲首的整個都察院都偃旗息鼓。
看這樣子是已經站隊中立了,實際也就是這三皇子出閣太晚,朝中根本沒有什麼黨羽可言,不然如此潑天大功很難被削,甚至拉着一幫子讀書人黨同伐異之下直接立儲都是有可能的。
今天能幫他說話的不是國子監就是儲君黨的人,偶爾有幾位中立官員站出來,但還是不多。
總之,太和殿內的紛爭漸漸消弭,皇黨這邊站隊人遠勝其他,看樣子就三皇子一事便已落下帷幕。
昭寧帝滿意地再度審視殿內羣臣,黨爭當然要亂,但既不能太亂,也不能沒有第二種聲音,他似思量道:
“既年兒尚未安穩,聽賞一事便待至他回京再議,不過年兒也到了該婚配的年紀,如今得來如此大功…是也該考慮婚配了。”
“張相,朕記得丞相令嬡今年剛好十餘有六,亦是人盡皆知的大家閨秀,也正當要談婚論嫁,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三皇子初露鋒芒便已能逼退青丘,昭寧帝果然別有所圖,說是賜婚,實則是想借張丞相之手來牽制這位羽翼漸豐的皇子。
張丞相正欲拜下身來陪皇帝演完這場戲時,卻聽見殿外的傳喚太監顫顫巍巍道:
“太…太后娘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