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最得心意的試卷

類別:網遊競技 作者:舜君字數:2251更新時間:24/06/28 11:28:52
    趙穆仔細的看着這人寫的論述。

    他寫的策論,倒是頗合趙穆的心思。這是因爲他像司馬遷那樣去評價漢武帝,評價衛青霍去病等。

    而是從漢匈兩國的態勢轉換上破題。

    首先他肯定了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正當性和必要性。然後引用了蘇洵的六國論,說匈奴人和虎狼之秦一樣貪暴。只是一味的逢迎不是長久之計,反而會助長賊寇的囂張氣焰。所以無論是爲了國體,還有是爲了國家的安定,這仗都非打不可。

    而且趙穆也驚訝的發現,這個人提出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理論。雖然論述不是這麼論述的,但是核心的思想是這樣的。

    而且他還詳細的說明了漢朝對匈奴的第一戰,衛青擊破龍城在政治上的重要性等等。

    至於之後衛霍二人收河套,胭脂山,祁連山。封狼居胥,飲馬瀚海,使得漠南無王庭云云都是詳加贅述。

    跟他們比起來,李陵投降着實窩囊的很。

    而趙破奴也是被俘虜回匈奴王庭了,但他也帶着兒子跑回來了。

    趙穆也寬了衣服,然後上了牀,鑽到了她們兩個的中間,他一手摟着一個隨後說道:“這倒不是改性子,只是真的有正經事。”

    他身爲貴族子弟,竟然沒想找自己走後門,而是憑藉自己的能力考進殿試,趙穆倒是挺敬佩的。

    漢武帝信了他的邪,給了他五千步兵讓他試試,結果李陵犯了兵家大忌,孤軍深入,一下子把自己給裝進去了。

    而趙穆此時也注意到了這個考生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呼延瑞”。

    結果李陵口出狂言,說不需要馬匹,願意以少擊多,用五千步兵直搗匈奴王庭。

    打了敗仗無所謂,全軍覆沒也無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

    而最重要的是他在自己的文章裏對司馬遷和李陵大批特批。

    聽到趙穆這話,呼延瑾和木婉清都挺意外的。

    不過趙穆倒是挺佩服他的,如果他真的是呼延家族的人,哪怕是個分家的,家中至少也有一個開國子,或者開國男的爵位。

    經過一天的大考,殿試終於結束了。參加殿試的考生們在禮部的禮樂當中,對着趙穆行大禮之後,便陸續出了集英殿。而趙穆也是將這些殿試的試卷封存好後,直接就回家去了。

    張騫在匈奴生活了好幾年,老婆孩子都有了。但還是找機會溜了,而且不但成功溜了還出色的完成了自己漢使的使命,最後溜回了長安面見漢武帝。爲漢武帝打通西域打了前站。

    畢竟李陵屬於人菜癮大,屬於又菜又愛玩的那種。自己沒有金剛鑽,偏要攬攬瓷器活。

    但是李陵非得自告奮勇的上陣殺敵。漢武帝也明確告訴他了,這回發兵太多,已經沒有騎兵撥給他了。

    在大宋呼延這個姓不是很多,而他上面寫的是汴京人氏。既然居住在京城當中,那麼大概率和忠孝王府有關。

    但是趙穆思來想去,感覺忠孝王家的人好像沒有他。

    孟子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

    至於李廣他雖然也在北擊匈奴的戰役當中被匈奴生擒,但他也是靠着自己的本事逃回來了。也沒有投降。

    呼延瑾回答道:“當然認識了,她是我的堂哥,怎麼了?”

    說李陵貪生怕死,不知廉恥,無殺身成仁之志投降匈奴,是個怕死的懦夫。

    趙穆對這位考生,對李陵的這個評價倒是頗爲贊同。

    趙穆說道:“他是你的堂哥?”

    呼延瑾問道:“相公,你忙了一天了,還不休息嗎?”

    而這位考生也是從這些方面來抨擊李陵,批判李陵的。這說的着實進了趙穆的心坎裏了。

    “啊?琪兒又是誰?”趙穆喃喃說道。

    呼延瑾的眼睛盯着趙穆那在自己身上不斷遊走的手,然後鄙視的看了趙穆一眼。

    說司馬遷爲了報腐刑的屈辱之仇胡說八道,有失史官的水準。

    而且呼延瑾自從嫁入岐王府後,除了接三回四的回門曾經回過一趟忠孝王府,其他時間幾乎是足不出戶,不是和木婉清喝茶,就是陪她練武。要麼就跟梅蘭竹菊拆招對練。她也不可能去泄題。

    呼延瑾點點頭說道:“是啊。我叔父的兒子。你怎麼突然提起他了?難道你看上琪兒了?”

    至於蘇武他就算是被扔到北海牧羊,他都死犟不投降。

    忠孝王沒有妾室,膝下只有三女一子。長女和三女早已出嫁不在京城當中,而忠孝王府當中就只剩下世子,趙穆的大姐夫次子呼延現,趙穆的妻子幺女呼延瑾。

    趙穆此時卻是擺擺手說道:“現在不忙。我有件事想問瑾兒你。”

    見到趙穆的眼神,呼延瑾說道:“好吧,我知道了,說着她便開始解開自己的內襯。”

    李陵投降漢武帝震怒,趙穆感覺是可以理解的。

    漢武帝本來讓他督運糧草,給李廣利做好後勤工作就可以了。

    木婉清此時坐起身來說道:“哎呦!今天怎麼改性子了?”

    趙穆對呼延瑾問道:“對了瑾兒,你知道呼延瑞這個人嗎?”

    就算李陵不殺身成仁,如果只是被俘,但沒有投降的話,倒也不失大丈夫氣節。畢竟當時被匈奴扣押俘虜的漢人也不在少數。蘇武,張騫,李廣,趙破奴都當過匈奴人的俘虜。

    趙穆望着呼延瑾,沒有說話。

    這天晚上,呼延瑾正在整理牀鋪,木婉清已經躺下歇息了。

    趙穆心想:“或許是忠孝王府分家的人。”

    趙穆感覺有這個可能性。畢竟之前他之前初升親王的時候,她的大姐就曾經帶來了幾張官宦小姐的名帖,除了姓石的,還有幾個姓呼延的。

    趙穆看着他的卷子,他現在有些懷疑是不是有人給他泄題了,他才答的這麼好?

    不過趙穆也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先不說殿試的考題,除了他和哲宗之外,沒有第三個人知道。而自己又沒有跟別人說起過,就算泄題,也是哲宗自己泄的題。

    呼延瑾回答道:“我堂妹啊,她是叔父的小女兒。之前母妃委託大嫂給你提過呼延分家的幾個姑娘的,其中就有她。”

    趙穆擺擺手說道:“什麼亂七八糟的,我是說他參加了這次的恩科,而且不但入圍了殿試,而且成績還相當的不錯。瑾兒你也是,既然是呼延家的親眷,那伱怎麼不把他推薦給我。我也好暗箱操作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