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明吳王的神藥和外交策略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王子虛字數:2686更新時間:24/06/28 11:20:29
    大明咸寧三十四年六月十五日,大明南京應天府皇城吳王實驗室。

    負責化工實驗的工匠,將一個小鐵盒放在朱簡烜面前的桌子上,非常激動的報告:

    “殿下,這大蒜油真的是神藥,真的能夠遏制甚至殺死大量的細菌,”

    朱簡烜眼前的鐵盒中有幾個拇指大小的玻璃瓶,裏面裝的是一種現代廣譜抗生素——大蒜素。

    大蒜素不但能夠抑制常見病菌,還能抑制很多種病毒和真菌,甚至能用來殺蟲。

    大蒜素生產所需的材料來源豐富,不需要像黴菌那樣專門培養。

    提取方法也比青黴素、鏈黴素、頭孢等簡單的多。

    用酒精、植物油、鍋爐等簡單設備,就能提取出達到有效比例的大蒜素。

    而且大蒜素的主要原材料就是大蒜,大蒜本身不會附帶各種黴菌,所以日常使用風險極低。

    不過大蒜素遇高溫會失效,所以儲存條件比較苛刻。

    但相較於製取困難的青黴素和鏈黴素,大蒜素的這點缺陷也就不是不能接受了。

    不耐儲存可以現制現用,但是做不出來的東西就是做不出來。

    大蒜素可以直接口服,可以用作保健藥品。

    使用起來非常像傳統成藥,而又有着相對傳統藥品而言非常強大的效果,在這個時代真的能算得上是神藥了。

    朱簡烜在等待鋼鐵工藝、造船技術、武器工藝技術持續升級的時候,開始引導一批工匠研究生物和現代醫藥學。

    給他們介紹了細菌與疾病的關係,指導他們製作了更高放大率的顯微鏡。

    提供了給細菌染色以方便觀察的方法。

    提供了歷史上的巴氏消毒法,當然現在已經不叫巴氏了。

    並指導他們從大蒜素開始研究抗生素。

    這個過程消耗了大量的時間,算起來可能比很多工程機械都複雜。

    大蒜素的提煉方法看上去簡單,最終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意想不到的問題。

    因爲朱簡烜也僅僅知道科普讀物級別的知識,自己前世也沒有親手提煉過這種東西。

    所以實際上還是需要工匠們不斷地做實驗,最終找到合適的方案。

    提煉成功之後,還要設計儘可能簡潔方便的方案,以便醫生們日常使用,這又是大量的時間。

    朱簡烜回想起來就忍不住嘆息:

    “終於是初步成功了,可惜大蒜油不耐儲存,只能在幾個小時內現制現用,而且有效成分含量仍然不到千分之二……”

    但是工匠並沒有遺憾的感覺:

    “只要讓醫生常備大蒜和設備,在需要的時候調配就行了,煎藥也可能要幾個小時呢。

    “而且我們會按照殿下的指導理論,繼續優化和尋找更好的提煉工藝。”

    朱簡烜輕輕點頭:

    “日常提取保持技術熟練,讓醫生和工匠常備大蒜素,關鍵時刻能救命。”

    工匠們馬上發自肺腑的說:

    “是啊,咱們煉藥試藥的過程中,就已經救了好幾條人命了,殿下真的是功德無量啊。”

    朱簡烜倒是沒有再否認:

    “趕緊給父皇報告一下,讓御醫都學會這手藝。”

    朱簡烜覺得這件事情值得專門給皇帝老爹通報一聲。

    但是這件事情還沒有真的去辦,就有乾清宮的內監騎着自行車來到了實驗室。

    大明皇帝朱仲林招朱簡烜去商量事情。

    朱簡烜也不敢怠慢,也騎上自己定製的小型自行車,溜達着去了乾清宮。

    朱簡烜在宮門口放下自行車,不緊不慢的走進了皇帝的寢宮,就看見老爹表情古怪的擺弄着兩封公函。

    朱仲林看到朱簡烜進來,糾結的表情變成了微笑,對着朱簡烜招手,讓朱簡烜在他身邊坐下:

    “英國人來了,應該是想要探探我們的條件,想要跟我們單獨討論停戰條件。”

    朱簡烜稍微有點意外:

    “這麼快?算算時間的話,應該是咱們的船隊在北美剛剛開始作戰,他們就有人立刻往歐洲報告。

    “然後英國國王和首相也立刻安排人來大明,才能這麼快就來到應天吧。”

    朱仲林輕輕點頭:

    “應該是的,也有可能是紐約灣海戰的潰兵,直接跑去了歐洲報告。

    “無論如何,英國人不敢同時跟我們、法國、西班牙作戰的。

    “所以他們確認了我們參戰的消息,就會直接來與我們討論如何結束戰爭。

    “那麼關於最終的停戰條件,你有自己的成熟想法嗎?”

    朱簡烜當然是考慮過的:

    “兒臣覺得,實現我們的總體戰略計劃後,不宜在歐洲過度壓制英國。

    “英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會持續騷擾和干涉歐洲大陸事務,全力破壞歐洲各國的聯合乃至統一。

    “而這恰好也是我們大明應該堅持的外交方向。

    “所以我們只要將英國全部勢力趕回北大西洋後,甚至可以反過來支持英國以擾亂歐洲事務。

    “讓歐洲保持幾國長期保持勢均力敵的混戰,我們大明就可以專心開發海外荒地。

    “比如說,荷蘭本土與某個歐洲國家進入戰爭狀態,我們就可以直接從印度發兵奪取錫蘭,從馬達加斯加發兵奪取好望角。

    “若是西班牙陷入了歐洲諸國的混戰,那我們就從美利堅和澳洲發兵奪取墨西哥和南美。

    “若是葡萄牙打仗了,那我們就去搶巴西。”

    朱仲林聽了哈哈大笑:

    “不錯,不錯,確實是這個道理,咱們大明未來確實應該這麼做。”

    朱仲林笑完後又看了朱簡烜一眼:

    “烜兒你站起來……”

    朱簡烜不明白老爹想幹嘛,但還是老老實實站起身來:

    “父皇?”

    朱仲林也跟着站起來,然後伸手放在朱簡烜頭頂上,對着自己胸前比劃了一下高度。

    皇帝主要是想要檢查一下,朱簡烜現在的身體長多高了。

    朱簡烜今年初就已經滿十週歲了。

    按照大明的傳統,皇子虛歲十歲的時候就可以封爵了。

    若是要封藩建國,也應該開始做準備了。

    崇禎朝以後,不是所有的皇子都會封親王,也不是所有的皇子都會封藩建國。

    具體最後會不會封,一看皇帝的意向,二看當時的朝堂和周邊局勢,三看皇子本人的想法。

    不受皇帝寵愛的孩子,多半是沒有機會的,若是朝廷處於多事之秋,也沒有資金和精力封藩建國。

    最後是皇子本人,若是不想出去當國王,也可以選擇當個普通親王。

    朱簡烜自己的藩國,澳洲爲中心的吳國已經打好基礎了,北美的美利堅王國也已經有頭緒了。

    未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個合適的時機,去接管屬於自己的藩國了。

    朱簡烜自己的個頭也已經接近一米五了。

    相比正常成年人而言當然還是個小矮子,但也已經不是幾歲孩子那樣的小不點了。

    再加上朱簡烜性格本來就屬於“少年老成”的類型,現在給人的感覺比十歲出頭的孩子更加的成熟。

    而在這個時代,普通人家十二三歲的孩子,就已經有機會做點正事了。

    現在的大明皇帝對朱簡烜也有了類似的想法。

    大明皇帝比劃完了朱簡烜的身高,就把手掌放在了朱簡烜肩膀上:

    “烜兒既然有這麼成熟的想法,那這次英國來的使臣,還有北面來的滿清使臣,就由你來主持接待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