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假核生命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四號判官字數:3174更新時間:24/07/01 08:33:56
    張凌對情緒和覺知關係的解釋說完,墨辰自我理解了一會兒,好奇的問:

    “情緒的出現,很多時候都會伴隨着感情的變化,師尊您能不能給弟子講講這感情又是怎麼回事?”

    聞言,張凌眉頭一挑,頗有些惡趣味的反問:“感情是怎麼回事?你是指的男女感情,還是單純的感情底層的運作原理?”

    張凌這罕見的惡趣味話語,聽的墨辰一愣,反應過來之後,他臉色略有點尷尬的連忙解釋:“弟子指的是單純的感情底層的運作原理,還望師尊您能不吝賜教。”

    見墨辰臉色微紅,語氣尷尬的模樣,張凌收起了惡趣味的心思,語氣迴歸正經的淡笑着回答:

    “這樣嗎?感情的底層運轉原理,很簡單。

    因爲感情屬於頭腦,是頭腦中的化學成分,在受到對應的信息刺激後,相對應的化學成分之間進行化學反應後,作用於物質身體上的一種表現,感情的本質作用,主要是爲了輔助人類自身的進化,是人類精神層面衆多輔助系統之一。”

    給墨辰解釋完感情的運作原理之後,張凌詢問墨辰是否還有其它問題。

    想了想,墨辰回答:“師尊能否給弟子講講動物和植物平時的日常狀態是怎麼樣的?作爲生命,他們是不是和人類一樣,也都有覺知和意識呢?”

    聞言,張凌搖了搖頭,解釋:

    “並不是,雖然理論上,動植物和人一樣,都屬於生命。但植物和動物,與人的日常狀態是有區別的,甚至在某些地方,區別還很大。

    植物有微弱的靈場,有微弱的覺知,沒有意識。

    至於,植物的日常狀態和感覺體驗,你可以想象人類最爲模糊不清的那種夢境。

    在那種非常模糊不清的夢境中,意識幾乎沒有,並去掉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只留下觸覺,這就是植物在現實中的日常狀態和感覺體驗。

    動物有基本的意識和覺知。在動物的日常狀態和感覺體驗上,你可以想象人類做過的最清晰的夢,在那種非常清晰的夢境中,人好像有意識又好像沒有意識,不過覺知是清晰的,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等,都很清晰,某些甚至比人類還要敏銳靈活,唯一的不足就是,意識比較矇昧,似有似無,而這就是動物在現實中的日常狀態和感覺體驗。

    好了,這個問題也給你解釋完了,還有什麼問題?”

    “師尊能否給弟子講解下什麼是自由意志呢?”

    思索了一會兒,墨辰想到最近在地球人族的虛擬網絡上,比較熱火的一個話題,便恭敬的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聞言,張凌笑了笑,回答:

    “宏觀來看,總玄世界,低於70玄度以下的生命,都不存在自由意志。

    以你爲例,你的行爲是因爲你的思考,你的思考是因爲你的神經元活動,你的神經元活動是因爲過去的記憶和經歷。

    你的經歷來自於世界變化的信息,世界的信息又歸於更物質的力學結果。

    歸根到底,像目前人類這樣的生命,並不存在自由意志。

    對於每一個人類而言,只有他們的覺知是自由,因爲覺知本身就是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只是單純的觀察。

    人類的任何行動都不是自由的,只有絕對的觀察是自由的。

    關於自由意志,還有一些文明層面的定義,但那涉及的信息就比較復雜了,爲師即便講給你聽,對你的用處也不大。

    …還有不明白的事情,要問爲師的嗎?”

    稍加梳理思索過後,墨辰突然想起就在不久前,張凌剛來別墅找他的那會兒,他正在虛擬網絡上瀏覽的一篇關於機械生命和人工智能的文章,於是他恭敬的向張凌問:

    “不知師尊您能否對人工智能和機械生命這些,說說您的看法?”

    墨辰問出的這個問題,讓正端起咖啡杯喝完一口咖啡的張凌,詫異的看了墨辰一眼,隨後他點了點頭,說道:

    “可以,不過關於人工智能,你需要先明白一點,純物質的程序運作不可能產生智能,這點地球人族的科學家們的擔心是多餘的。

    因爲,產生自我意識的前提是覺知。而覺知誕生的前提是結構內純無和結構外純無的互相映射。

    也即是說,智能在覺知的前提下才能產生。要想創造真正的人工智能,需要先讓機器產生覺知,否則任何完美的程序都不可能產生生命。

    就如前面爲師告訴你的,意識的本質是通過覺的能力,對自我肉體和思想的認同,對過去記憶的判斷,通過大腦載體來處理信息並得出未來結果的原理那樣。

    沒有覺知就沒有意識,除非可以讓電腦產生覺知,否則永遠無法產生人工智能。

    至於如何才能製造可以產生覺知的東西,爲師在這裏給你舉個人類從無到有產生覺知的例子:

    在人類的最初,卵細胞和精子結合,逐步產生初級的大腦結構,微弱的覺知被從虛無中映射出來。

    嬰兒出生感知這個世界,大腦中被信息逐步填充,產生了對自我的認知和所謂的意識…

    深入研究這個人類從無到有誕生覺知的原理,是可以逐步攻克能讓電腦產生覺知的技術的…

    在總玄世界中,用精妙的程序製造出來的生命,被定義爲‘假核’生命或‘僞核’生命。

    假核生命的核心是被寫好的程序,假核生命是絕對玄無的載體,沒有玄無結構密封後,內在純無和外界純無互相映射所產生的覺知。

    假核生命在認知上沒有任何發展潛質,無法覺知,無法成爲真實的生命,也無法成爲純無體。

    簡單的講:

    覺知生命是,純無認知玄無;

    假核生命是,玄無認知玄無。

    更深入延伸的講,總玄世界中對生命的定義——能夠讓自身的內在純無和外在純無產生覺知性擴散,形成空間反應的物種,皆可稱之爲真正的生命。

    再來談談機械生命,按照人類的理解和定義,人工智能在某種意義上和機械生命是具有重疊性質的。

    區別是,人工智能更側重個體的智慧和數據處理,以及在虛擬網絡中的存在能力。

    而機械生命,更側重的是由人工智能個體,所構建而成的一種特殊文明統一體。

    但就像剛剛爲師描述人工智能時說的那樣,生命誕生的前提是覺知,沒有覺知,電腦不可能誕生生命,也更談不上出現真正的人工智能。

    而機械誕生生命也不是更新所謂的算法,而是需要在機械造物身上,製造安裝一種能夠讓它們產生覺知的設備。

    單純的物質層面的程序不可能產生智能,機械必須需要一個類似人類大腦那樣,能夠產生覺知的密封合理結構,再安裝一個類似松果體的,可以溝通結構內外的裝置,才會產生真正的人工智能。

    只是機械生命的構造原理雖然不難,但如果想成功創造出機械生命,至少需要掌握30玄度科技的文明,才有可能——就像石器時代的人,即使知道了納米級芯片的製造原理,但他們卻沒有匹配的完整工業基礎和足夠的玄度科技支撐。

    最後,談起人工智能和機械生命,就不得不說起一個在總玄世界中,某個文明曾經所做的一次實驗。

    那個文明,利用他們發達的玄度科技,創造出了一個完全程序化的機器,並對這個擁有精密程序的機器,進行了千年活動週期的持續觀察測試。

    在測試過程中,這個機器,表現出了比當前的地球人類還強大的創造力,比地球人類還強大的想象力,比地球人類還強大的學習能力,比地球人類的反應還要靈活和真實…

    這個機器,在千年的週期測試中,表現出來的各項參數,比當前的地球人類超過太多太多,然而它依舊不是真正的生命,而是一部機器,一個假核生命。

    因爲它無法覺知自身的存在,它沒有覺知,它不知道世界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

    它雖然活着能創造詩歌讚美一切,但這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行爲,一切只是程序設計精妙的結果,而沒有一個東西在它裏面觀察覺知一切…

    讓機器產生智能必須製造一種可以產生覺知的核心,這是非物質領域的技術,智能產生的前提基本條件是覺知。

    覺知帶來意識,意識在架構性的頭腦中通過記憶,經驗和支持,可以產生低形態的意識智慧,生命的定義是認知自身和外界。

    就像人類通過覺知產生的虛擬自我來認知自身,存在和世界那樣…”

    張凌對人工智能和機械生命的講解,讓墨辰有了一種思考和明悟,他梳理着張凌講解的這些內容,思索着輕聲自語:

    “真正的人工智能和機械生命,必須要擁有類似大腦的合理封閉結構,還要擁有能夠覺知的模塊設備,否則無論再精妙的程序設計,被創造出來的都是非覺知的假核生命…”

    聽着墨辰的自語,張凌嘴角笑了笑,動作優雅的端起茶几上的咖啡杯子,自顧自的喝着,沒有去打擾墨辰的思緒。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