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兩千多年
類別:
女生頻道
作者:
四號判官字數:4684更新時間:24/06/28 10:59:44
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裏,墨辰的思緒飄到古埃及一會兒之後,又重新拉回了當前的三個地表文明的問題上面。
綜合當前太陽系的局勢,墨辰又思索了會兒之後,說道:爲了爭奪在地球的利益,耶洛耶米爾派系、拂姆西拉派系、坎爾姆文明,先後在地球的地表上啓蒙建立了蘇美爾文明,華夏文明,瑪雅文明。
而在這之前,太陽系已經存在着的,還有居住在火星地下的甘爾夏文明、居住在地球地下的亞特蘭蒂斯文明、居住在月球要塞地下的阿爾拉灰人。
如此一來,這就形成了目前的太陽系格局:
三大頂尖勢力——尼比魯要塞上耶洛耶米爾派系和泰坦派系,組成的衆神序列;地球崑崙山堡壘根據地堅固工事裏生活着的拂姆西拉派系;金星第五密度世界,由無數大大小小的靈團組成的坎爾姆文明。
三個地下文明——火星地下生存基地裏的甘爾夏文明;中心大陸被毀,轉移到地球地下發展的亞特蘭蒂斯文明;通過叛亂,成功奪取了月球要塞,獲得了獨立和自由,生活在月球地下生態世界裏的阿爾拉灰人。
三個地表文明——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亞洲的華夏文明;美洲的瑪雅文明。
明裏暗裏,一共九個文明,不知道在距離地表人類21世紀的這一萬年時間裏,這九個文明之間又會發生些什麼精彩的故事…”
說完這句話之後,墨辰嘴角勾起些微弧度。隨後,他重新恢復到對太陽系各文明勢力的同步監控中,繼續見證歷史。
負責對華夏文明最初代先民啓蒙教導的軒轅鴻,在向華夏先民灌輸完一套洗腦和削減情感系統的教育思想之後,便按照計劃,和其他的拂姆西拉一派的自然人科學家們一起,向華夏文明的先民傳授生存技能。
這些以鑽木取火爲代表的生存技能,在傳授方法上,軒轅鴻採用的是先從原始部落的衆人中,挑選出一個各方面看起來都比較優秀,頭腦比較靈活的原始部落人。
隨後,他把如何人工取火的方法傳授給了這名部落人。這名部落人學會了鑽木取火的生存技能之後,再轉過來去教導部落裏的其他族人。
而被軒轅鴻挑選出來,傳授人工取火技能的那個部落人的名字,便就是華夏文明三皇之一的天皇——燧人氏。
燧人氏在從軒轅鴻那裏學會了鑽木取火和點石擊火的人工取火技能後,又傳授給了華夏文明的其他先民。
火的掌握和使用,讓退化到原始部落時代的華夏文明先民,再一次找回了羣居文明的溫暖。
利用火,可以燒烤食物,驅趕野獸,生火抵禦嚴寒等做很多事情,這是華夏文明的部落先民進入到文明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當軒轅鴻看到華夏文明的先民們,已經都初步掌握了火的人工獲取方法之後,他又傳授了燧人氏陶文和八索準繩圭表紀曆等知識技能。
待燧人氏掌握了這些知識技能之後,他又和先前推廣人工取火的方法一樣,把這些實用的技能,陸續傳授給了部落裏的其他族人。
拂姆西拉一派對華夏文明的定位既然是王牌,自然不可能只是簡單的教導華夏先民如何人工取火、掌握陶文等等,這些簡單原始的技能知識。
軒轅鴻之所以開頭只是教導華夏文明先民,這些簡單的技能,是因爲他知道一個優秀文明的誕生和發展,不能拔苗助長的速成,而應該是先從最簡單的開始,不斷深入的循序漸進。
雖然,人工取火、陶文、結繩記事等技能,這些都只是極爲簡單的技術,但當華夏文明的先民把這些簡單的技術逐漸融入到生活中之後,必然會在無形之中改變華夏文明先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
這就像是開荒一樣,頭一年,先種一些可以改善土壤環境的植物,等利用這些植物,把貧瘠的土壤改善的差不多了,再在改善的土壤上面,逐漸種植一些對土壤環境要求高的農作物。
類比到文明的啓蒙和建立上面,就是前期先傳授鑽木取火、陶文、結繩記事這些簡單的知識技能,用以培養和改變華夏文明先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
這麼培養上幾代之後,等華夏文明的先民適應的差不多了,再傳授給華夏文明先民更複雜的知識技術。
數代人之後,負責對華夏文明啓蒙計劃的軒轅鴻,見華夏先民在生活習慣和思想上,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
於是,他和拂姆西拉派系的其他普通自然人一起商議,討論並制訂出了下一階段的行動計劃。
這個計劃內容是,人首蛇身的軒轅鴻和其他拂姆西拉一派的普通自然人,從幕後走到幕前,直接介入到對華夏文明的引導之中。
按照他們的計劃,軒轅鴻和其他人首蛇身的普通自然人,將聯合組成華夏文明的最高決策層。根據他們的說法,這個最高決策層叫做——拂西女媧。
拂西女媧,翻譯過來的意思即是——象徵拂姆西拉共存派自然人的領導和科學家們。
在以軒轅鴻爲代表的拂姆西拉一派自然人,在華夏文明搭建了拂西女媧最高決策層之後,他們在原來的知識技能基礎上,陸續的又爲華夏文明傳授制訂了一系列更加複雜的知識技術和管理制度。
這其中包括:
公元前7722年,規定了以木星爲主觀測星,以織女星爲北極星,以北斗九星的斗柄——梗河與大角、攝提、角宿爲天下春季之始;
以日表八索爲定表遊表,確立勾股弦周天歷度爲三百六十度;
規定每個月爲三十六日,每年爲十個月,一年有三百六十日;
以大風雨表測八方風,定八極,四時,八節;每時九十日,每節四十五日,總共三百六十日。
公元前7721年,以軒轅鴻爲代表的拂西女媧決策層,正式設柱下史官職,用以管理曆法和天象。
不久之後,又命華夏先民在部落居住區外圍築牆,始爲城,名爲都;接着,在都城中設靈臺,作爲祭祀的中心。
都城和祭祀用的靈臺先後建立之後,拂西女媧決策層,又設立巫政管理制度,設官分政。
又因爲拂姆西拉一派,對華夏文明將來的定位是,和龍綁定的王牌文明。
所以,在設立華夏文明的各部官職的時候,都是採用的和龍相關的龍紀官職名字,用以作爲華夏文明龍文化的標誌。
其中,任命大庭氏爲居龍氏,主管建築;
任命藪魁氏爲水龍氏,主管水利;
任命陰康氏爲土龍氏,主管農牧,兼任中官黃龍氏,主管民政;
任命混沌氏爲降龍氏,主管法律;
任命昊英氏爲潛龍氏,負責製造甲歷;
任命朱襄氏爲飛龍氏,負責製造書契。
至此,華夏文明以龍爲標誌的社會結構初步定型。
次年,公元前7720年,拂西女媧決策層根據需要,再一次擴充和調整龍紀官職,用以更高效的管理華夏文明各地域部族。
其中,任命共工氏爲上相,柏皇氏爲下相,朱襄氏爲左監,昊英氏爲右監。
《踏星》
任命慄陸氏居北,爲冬官,號黑龍氏;
任命赫胥氏居南,爲夏官,號赤龍氏;
任命昆吾氏居西,爲秋官,號白龍氏;
任命葛天氏居東,爲春官,號青龍氏,又名蒼龍氏;
任命陰康氏居中,爲中官,號黃龍氏。
經過這一次的龍紀官職擴充調整之後,華夏文明的社會行政結構基本定型。
在此之後,拂姆西拉一派開始把他們在太陽系創造出來的最傑出生物兵器“龍”,交與華夏文明先民餵養和使用訓練。
而在見識到龍的諸多神奇超自然能力之後,華夏文明先民對龍敬畏之餘,他們按照拂西女媧決策層的指示,積極的與龍相處,並在這個過程中,把華夏文明的種族圖騰換成了龍的圖騰,用以表示華夏文明對龍這種站在地球生物圈頂層的強大生物的崇拜。
拂姆西拉一派的自然人科學家們,在對華夏文明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啓蒙培養的同時,耶洛耶米爾派系和坎爾姆文明也沒有閒着。
耶洛耶米爾派系的代表,六翼天使路西菲爾,帶領着一衆天使,在兩河流域,同樣也在按照耶洛耶米爾派系啓蒙新文明的方法,對蘇美爾文明進行着啓蒙引導。
不過,由於耶洛耶米爾派系對待人類的主張是不支持傳授人類科技,只需要用豢養羔羊的方式,來對人類進行信仰力收割,和諾露能量的收集。
所以,在最初以路西菲爾爲代表的天使們,對蘇美爾文明的啓蒙,採用的是輔助加速的方法。
不像拂姆西拉派系那樣,先傳授給華夏文明的先民鑽木取火這種簡單實用的基礎生存技能,用以改善華夏文明先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
路西菲爾等耶洛耶米爾派系的天使,採用的是藉助他們飛船上的高玄度發達科技,直接幫助蘇美爾文明的先民製造出成批量的磚塊、工具等所需要的大部分東西。
然後引導蘇美爾文明的先民,拿着這些由發達的機械,成批量製造出來的磚塊去建造高牆和房屋,最終建成一座座城邦。
拂姆西拉派系和耶洛耶米爾派系啓蒙人類所用的不同方式,正是授人以漁,與授人以魚的區別。
而這漁和魚的區別,又正體現了拂姆西拉派系和耶洛耶米爾派系在對待人類問題上面,是否應該傳授技術的不同態度。
顯然,拂姆西拉一派從人工取火這種基礎的技能開始,教授華夏文明先民的方式,就是明顯的授人以漁,把知識技術傳授給人類,讓人類自己從根本上掌握取火的技術。
而耶洛耶米爾派系藉助發達的高玄度機械,成批量製造出磚石,然後把這些磚石交給一頭霧水,不知磚石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蘇美爾文明先民的做法,則只是粗淺的授人以魚。
耶洛耶米爾派系的這種做法,雖然能夠讓蘇美爾文明快速的成長發展起來,但由於蘇美爾文明的先民沒有自己掌握製造磚石等的方法,一旦耶洛耶米爾派系停止了對蘇美爾文明先民的磚石等成品的供應,那麼蘇美爾文明將因爲沒有自己的知識技術,而很快從城邦時代,重回原始部落時代。
除了拂姆西拉派系和耶洛耶米爾派系,啓蒙的華夏文明和蘇美爾文明之外。由坎爾姆文明三大主神之一的暮,親自帶領的高靈團,啓蒙的美洲大陸上的瑪雅文明,在這一時期也在快速的發展。
因爲坎爾姆文明對瑪雅文明的定位,是未來補充坎爾姆文明的血液,所以坎爾姆文明的高靈團,對瑪雅文明的啓蒙,更加側重的是靈場方面的修行知識,輔助以發達的天文和一定的工業技術知識。
接受了坎爾姆文明高靈團靈場修行方面啓蒙的瑪雅文明,在文明發展速度上,要比華夏文明和蘇美爾文明更加快。
畢竟,靈場修行在擁有完善理論和功法,以及高靈團的手把手傳授教導下,剩下的就只是努力的按照步驟不斷升級靈場。
這和華夏文明的先民,需要接受生活習慣和思想的改造,然後再和龍磨合,最終與龍成爲夥伴戰友,共同翱翔九天,征戰四海相比要簡單的多。
同樣,這也比蘇美爾文明在耶洛耶米爾派系不傳授技術知識的背景下,只知道簡單的把路西菲爾等天使製造的工具等拿來使用,然後再根據路西菲爾等天使的命令指示去做什麼的效率,要高的多。
就這樣,不知不覺,斗轉星移,又過去了兩千多年。
這天,再次感到無聊的墨辰,從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裏離開,前往地球各地旅行。
地球,一條高聳起伏地山脈邊緣平緩地帶,有着一座由規則的石料建造而成的小城。
小城中生活着幾千戶人家,總人口過萬。
“讚美神,讓我們生活如此富足。”
小城街邊的一個小商戶門口,一名穿着格子圍裙的的婦人虔誠的對着門口的一尊木刻的精美雕像禱告。
“發展的可真快,上次來這裏,還是一羣什麼都不懂的原始人。轉眼過去兩千多年,就已經到了資本小康社會了。”
用靈場覆蓋在自己的肉體上,讓自己處於肉眼不可見狀態,墨辰邊緩緩的走着,邊朝着街道兩邊觀看。
這裏是蘇美爾文明的一座小城,像這種充滿西方中世紀風格的城市,蘇美爾文明在過去的兩千多年時間裏,他們在兩河流域還建造了很多座。
在蘇美爾人建造的這些城鎮溜達了多半天後,墨辰又朝着美洲方向飛去。
“金字塔?停機場?火箭?”
與兩千多年前還是一片原始部落的景象相比,兩千多年後現在的美洲大陸上面,原始部落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身穿彩色民族服裝,駕駛小型反引力飛行器在美洲大陸上空穿行的瑪雅人。
在美洲大陸的地面上,墨辰還看到了繪製着類似停機場圖案的大型廣場。
而在更遠處,墨辰甚至還看到了與21世紀的人類社會,極爲相似的彈型火箭朝着地球大氣層之外衝去的景象。
對於瑪雅文明的發展速度感到驚奇的墨辰,在美洲大陸瑪雅文明的城市裏從下午轉到第二天清晨後,感覺瞭解的差不多了之後,才滿足的離開了美洲大陸,朝着東方崑崙山方向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