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大明版多爾袞?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善若無水字數:3459更新時間:24/06/28 10:59:36
    山西,大同府邊牆。

    望着遠處那潮水般涌來的宣大兵馬,吳三桂緊握手中長槍,大聲疾呼“父親速走!”

    身後是羣山,前方是邊牆,兩翼是數不勝數的宣大兵馬。

    吳襄望着羣山隘口處那密集的軍陣,搖頭嘆息“不該爭功的~~~”

    他們父子奉大都督命抄家晉商八大家。

    開始的時候進展順利,沒想到大都督會對自己動手的八大家,在各自老家的生意宅子商號等等幾乎被一掃而空。

    得知消息的大商賈們,紛紛北上逃入了宣大地界。

    吳襄追殺而來,無視了兒子吳三桂提出的‘晉商與宣大邊軍多有勾結’的警告。

    爲了避免被分潤了功勞,沒去尋集結在太原府的孔有德與尚可喜所部,自己跑到了宣大地界。

    此時此刻見着了宣大邊軍,真的爲那些商賈們出兵了,之前激動的心與顫抖的手,才算是恍然醒悟過來。

    “父親。”吳三桂策馬而來,伸手牽着吳襄的手,就往邊牆方向衝去“咱們先出關,出了邊牆一路往京城走,請大都督爲咱們報仇!”

    宣大到京城,其實也就六七百裏地。

    出邊牆走塞外草原的話,途徑張家口很快就能抵達。

    吳襄沒拒絕,打馬就往北邊跑。

    明末的時候,軍隊糧餉都發不出來了,曾經的邊牆自然也是無錢維護修繕。

    再加上建奴與蒙部不斷入寇破壞,所以各地邊牆都有着大量的豁口。

    急於逃命的父子倆,狼狽逃出了邊牆。

    沒等他們慶幸死裏逃生,遠方草原上出現了烏壓壓的龐大軍隊。

    父子倆呆立當場,險些吐血墜馬。

    京城,大都督府。

    手中的捧着聖旨的溫體仁,還未入內就聽聞正堂內傳來大都督那爽朗的笑聲。

    “...就是說,吳襄都已經交代完後事了,才發現草原上來的是滿桂?”

    “...西廠的人說,他都嚇尿了,真的假的?”

    “...八大商的人,被吳三桂堵在了山谷裏,直接放了把山火?真是有夠狠...”

    “大都督。”溫體仁笑吟吟的走入正堂“何故發笑?”

    揮了揮手中的軍報,陳然笑言“在聊宣大的趣事。”

    “...吳襄父子大意中招,出邊牆逃遁的時候,撞上了歸來的滿桂所部...”

    聽到這裏,溫體仁失笑而對“晉商常年向塞外走私違禁品,必然與宣大勾結甚密,駐防軍將說不得還有入股他們的生意。畢竟沒有邊軍的配合,那麼多的物資是出不去的。吳襄父子輕敵冒進,被宣大駐兵伏擊也是應有之義。畢竟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啊。”

    陳然擡手點了點他“你們這些文官什麼都懂都知道,就是不願意做事。”

    溫體仁面露釋然之色,急忙拱手行禮。

    “敢問大都督,滿帥那邊...”

    “他在忙着清理門戶。”陳然稍顯嚴肅“宣大上下,與晉商勾結走私的,全都需要清理乾淨。他是宣大總兵,責無旁貸。”

    話語稍歇,陳然示意不遠處擺放在案几上的木盒“滿桂已經將多爾袞給送來了。”

    嗅着那刺鼻的石灰粉的味道,溫體仁可不願意靠過去打量。

    他揚了揚手中的聖旨“大都督,太后與陛下都同意了,封大都督爲攝政王。”

    這個詞,聽的陳然心頭百轉,忍不住的望向了不遠處的木盒。

    歷史上真正的攝政王,此時就躺在盒子裏。

    再想想歷史上的多爾袞時期,同樣是與太后不清不楚,同樣是皇帝年幼登基成爲傀儡,同樣是...

    如此一想,自己在這大明世界裏,豈不是成了大明版的多爾袞?

    ‘也不知道幾百年後,會不會有拍攝腦殘妹子穿越時空來跟我談戀愛的腦殘影視劇...’

    ‘本都督每天都是忙到要死,連年輕漂亮身份特殊的太后,都沒時間去深入交流,還談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戀愛?腦殘!’

    “攝政王。”溫體仁笑呵呵的將聖旨放在了案几上“從此之後,大明天下可就皆入王爺之手了。”

    “還是叫大都督順耳。”

    陳然擺了擺手,興趣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大。

    所謂攝政王,無外乎是從大義上,明確了他對大明國政的擁有權,這份權勢他之前就已經有了。

    他現在的生活,與之前的想象不一樣。

    每天一睜眼,就有高達數尺的公文在等待着處置。

    每一份公文,都關係到許多人的身家命運乃至於性命,都必須專注以對。

    等到忙完了,天都黑了。

    這還沒完,隨着控制範圍的加大,他案頭上的公文,也是越來越高。

    天可憐見,陳然從沒想過爲了大明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所以攝政王什麼的,真心沒多大的興趣。

    “大都督?”望着陳然面色不愉,溫體仁略感詫異“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當然不妥了,我又不是大明的人,我就是個穿梭時空來的蠻夷!’

    陳然沒好氣的擺手“學校培訓進展如何?要加快學生的學習進程。頭懸樑,錐刺股,一天學習十二個時辰!”

    “十二個時辰?三天就得累死人...”溫體仁略顯小意的勸說“大都督,不如開恩科如何?”

    陳然乾脆擺手“此事無需再提,都去忙吧。”

    現在的困難,很大程度上源於缺乏足夠多的基層工作人手。

    陳然厭惡大明的讀書人,不肯給他們絲毫的機會,統統以退伍軍漢軍官們取而代之。

    這些人雖然在軍中上過了夜校,也識得字明事理,可打仗沒問題,處理公務就是一團糟,結果就是陳然案頭的公文越來越多。

    沒辦法,他只能是將希望寄託在了那些專門開設的學校上。

    希望這些軍中出身的良家子們,能夠儘快成長起來。

    “我都做這麼多了,爲何還不給好處?再不給,我就不幹了。”

    陳然抱怨工作辛苦,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系統的反饋很快,眼前飄過了兩行字幕。

    ‘你平滅了對滿清有着重大貢獻的八大皇商,挽救了衆多因爲皇商們賣國或慘死或淪爲奴隸的百姓,改寫了許多人的命運與歷史,現在發放獎勵。’

    ‘注:發放十六點歷史偏差值。’

    “完成主線任務後,好像就不再給物資,全都是給的偏差值。”陳然若有所思。

    領到了報酬,他心情大好。

    望了眼案頭上衆多的公文,決心給自己放個假。

    轉身就向着門外走去“去宮裏,找太后談筆價值數億的大生意。”

    第二天一早,清空存貨的陳然,離開太后寢宮之時,早已經等候在此的曹德猛,急忙上前“攝政王~~~”

    “以後還說稱大都督。”

    “是是。”曹德猛連連點頭,旋即說起了正事“協助太上皇出宮的人已經查到了,宮裏的是王承恩還有高起潛,外面有德王派來的人準備了馬車。還有幾位駙馬,參與其中。”

    “德王?想不到還有個忠心的。”

    大明皇族在京城裏的勢力其實很弱,因爲成年的皇子都被分封出去了。

    各地藩王基本上都是被當作豬來供養,爲人處世也大都與寧死也不願出錢糧養兵的晉王差不多。

    像是德王這種能派人來京城,想要解救皇帝的,還真是稀罕。

    “大都督。”曹德猛小意詢問“該如何處置?”

    “高起潛處死,直接放風箏。”陳然略作思索“王承恩就安排去服侍太上皇,那邊的院子看緊些,別再有這種事情。”

    “是是。”曹德猛連連應聲行禮,壓低了聲音擡手比劃了一下“要不要...”

    陳然眉頭微皺“還不到時候,現在動手豈不是給了口實。”

    “去告訴東廠曹公公,出嫁的公主們也屬皇親之列,當仔細拷餉審問,是否有貪墨民脂民膏之事。”

    “至於德王,我自有安排。”

    難的給自己放假休沐,回到府中卻是意外見着了自己的老泰山。

    已然成功襲爵英國公的老泰山,一改之前的態度,笑容滿面的迎接行禮。

    ‘到也沒傻透了。’

    跟着來的,還有現在的英國公府的世子,張世澤。

    開了宴席,陳然察覺到張世澤的精神狀態不佳,壓着什麼心事卻不好說出口的那種。

    吃過晚飯,喊上張世澤去了書房。

    “說吧,什麼事。”

    世子明顯有些猶豫,不過還是開口了“父親他,最近在城外佔了許多地。”

    京城內的皇親國戚,文武勳貴們,幾乎都被陳然一掃而空。

    大部分人都已經丟了性命,少部分人在牢中苦熬,只有極少部分人能倖免於難。

    甚至於現在朝會都不開了,因爲沒人。

    朝廷還能夠繼續運轉,一方面是因爲直接控制的地盤不算大,事情沒那麼多。

    另外一方面,則是大都督還沒對五府六部七司三院裏的文吏們動手。

    原本京城周邊的田地,早就被這些人瓜分一空。

    現在空了出來,基本上都被重分田地,分給了軍中將士,以及無地百姓。

    對於陳然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爲他很清楚的知道,在農業時代裏,田地這種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就是穩定人心最關鍵的東西。

    分給了百姓們田地,他們就會努力耕種,提供糧食與稅賦。

    分給了軍漢們,他們就能成爲良家子,成爲最忠誠的戰士。

    田地,是此時陳然能夠掌控朝堂,掌控轄地的根基所在。

    老丈人一點眼力勁都沒有,居然敢動根基?

    黑着臉的陳然,囑咐張世澤“去喚英國公過來!”

    很明顯,來的路上張世澤已經向英國公說了事兒,這邊張之極卻是大大咧咧滿不在乎“不就是拿了些田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關上門。”神色平靜的陳然,囑咐張世澤“你,去揍英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