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爲盟主小蔡想睡覺加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3156更新時間:24/06/28 10:48:38
    水澤樹林之間,一座宅院若隱若現。

    進得大門後,草木葳蕤,藥材、果蔬一畦接着一畦,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來者沒有停下腳步。

    只見他步履匆匆,眉頭緊鎖,胸中似有不決之事,臉上卻又掛着些許狠厲之感,望之不似善茬。

    宅院之中有很多與他相熟的僕役,見得之時,立刻躬身行禮。

    來者也不回禮,徑自向內而去。

    過得假山之時,他稍稍停頓了一下。

    這是一整顆巨石,碩大無比,由工匠雕鑿之後,有了幾分崢嶸氣度。整體又掩映在花木之中,臨湖憑溪,有種延納自然的天然清純之美。

    來者眼中隱現貪婪之色。

    他需要這種宅院,彰顯自己身份地位的宅院。無論是賞景享樂、居緣行修、文會雅集還是遊宴講經,都很需要。

    靜靜收回目光後,他繼續向前走,不一會兒碰到了幕府長史傅宣。

    他怔了一下,拱了拱手。

    傅宣朝他點頭行禮,然後離去。

    來者繼續向前,傅宣則倏然皺眉,面現憂色。

    “天使還在嗎?”來者突然問道。

    傅宣腳步一停,道了聲:“宣完旨意後,已至館驛歇息。”

    “樑公何意?”

    “未明其意。”

    來者點了點頭,不再言語,穿過一道小門後,進到了花園之中。

    花園一角,擺着張案几,“都督沔北諸軍事鎮宛城”、衛將軍樑芬便坐在案几之後。

    他非常喜歡在花園內辦公。

    看文牘累了之時,便起身給花草澆水,據說這樣可以頤養心性,戒驕戒躁。

    來者對此嗤之以鼻。

    值此大爭之世,就該勇猛精進,意氣昂揚,安能效此藹藹暮氣?

    案几旁還站着數人,正與樑芬交談。來者也不言語,肅立一旁,靜靜等待。

    “瓜裏津之田,劉氏遣人耕種,卻又不打理。僕前去詢問,但云‘靠天收’。此數十頃良田,皆膏腴之地,劉氏無力耕作,卻又不讓出來。明公,不如——”

    “罷了。”樑芬擺了擺手,道:“既然種了,便不要強奪。我索要田地,終究是爲了救人。關西人要救,南陽人也要救,何厚此薄彼?”

    來者在一旁聽得暗暗撇嘴。

    你向南陽人示好,人家承你的情嗎?到現在還沒明白誰是你的根本啊。

    “瓜裏津不行,那就另尋地方安置。”樑芬又道:“倉中還有幾許存糧?”

    “不足六十萬斛。”

    樑芬拈鬚皺眉,片刻之後說道:“遣一軍護送他們至隨國。杜弢之後,隨國空虛已極,正合安置。”

    “隨王那邊?”

    “管不了那許多,先安置下來再說。”樑芬面無表情地說道:“這一批有八百餘家,又自梁州遠道而來。他們既未投蜀,想來是心向朝廷的,多給些糧草、農具,好生安置。”

    “遵命。”

    來者看了眼樑芬,暗道這才是掌七郡殺伐的沔北都督的氣度。隨王又如何?擋了我的路,自一力推開。

    至於那批梁州人,他也知道,多爲梁州官吏、軍將家人,帶着僮僕部曲,倉皇出奔。

    自楊虎、楊難敵於梁州作亂開始,當地人就倒了大黴,不少人出奔魏興郡,又輾轉來到南陽。因路非常難走,且沿途少補給,一路上死傷枕籍,能安然到達南陽的很少。

    這些流民,說實話不是關西人,說他們是漢中人更合適一些。

    從漢中東行,翻山越嶺,再沿着沔水至魏興、南陽,說實話真的很難。軍隊一不小心都要迷路、餓死,別說老百姓了。

    但來者對這些人沒甚興趣,他們與關西流民不是一路人,更不是一條心,樑公如此厚待,過了。

    “明公,南陽諸族聯名舉告,有關西流民劫掠道途,四處爲賊,不堪其擾,請發兵殺之。”又有人上前彙報。

    “長在異鄉,身無分文,難免從賊。”樑芬嘆道:“今當寬刑薄賦,不宜多造殺孽。你去告訴他們,老夫在給流民找地,有了地後,自然就不會做賊了。若等不及,將他們把持的山林水澤放開,准許流民樵採、放牧、捕魚,先讓他們捱過這一陣。初來乍到總是最難的,熬過去就好了。”

    “是。”

    “王敦王處仲率軍西行,請襄陽、宛城支援軍械、糧草若干。”

    “都是爲了朝廷之事,爾等自武庫、糧倉酌情取用一些,送至王敦營中即可。”

    “遵命。”

    “明公,羊聃自洛陽回返後,愈發不聽命,或可撤換?”

    “羊彭祖是能打仗的,數立功勳,他是誰的人又怎樣呢?爾等不要終日盯着這些細枝末節,有才便可任用,老夫沒有門戶之見。”

    “是。”

    “明公……”

    一樁接一樁事情處理完畢後,幕僚們慢慢散去。

    “臺臣,坐吧,陪老夫飲一杯。”樑芬起身,坐到了另一張案几前。

    來者便是閻鼎,聞言走了過去,與樑芬相對而坐。

    “真是老了,不中用了。”樑芬苦笑道:“早知道來南陽這麼累,還不如賴在朝中,當個清貴之官。”

    閻鼎心下暗道不妙,勸解道:“明公何言老耶?伏案處理公函,從早至晚。巡視軍營塢堡,百里而不輟。雖在帷幄之中,卻掌兵機於千里之外。數千南陽驍銳下大江,殺得杜弢丟盔棄甲。明公若老,僕實不知如何自處了。”

    樑芬呵呵一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邵勳到哪了?”他問道。

    閻鼎精神一振,道:“已過瓜裏津,快到宛城了。僕已令各堡壁集結精壯,屯於城下,明公何時至營中宣令?”

    “臺臣——”

    “僕在。”

    樑芬深深看了他一眼,道:“在老夫帳下,耽誤你了啊。”

    閻鼎先是一驚,繼而臉色發白,急道:“明公誤會了。若無明公,僕還是密縣一塢堡帥,籍籍無名,明公對僕實有再造之恩。”

    樑芬自顧自倒了一杯酒,說道:“聽聞邵勳已築起了枋頭北城?”

    “是。南北二城皆已築成,朝中有些阿諛奉承之輩,還寫了《城枋頭》曲賦,爲之傳唱。”閻鼎答道。

    樑芬臉上露出些許笑容,道:“老夫亦有所耳聞。其中有一句‘晝牧牛羊夜捉生,常去新城百里外’,聽聞乃太白原話?”

    “是。”

    樑芬嘆了口氣,道:“邵太白之風,常令我想起關中豪傑。此人不像關東子弟,觀其所作所爲,更像胡漢雜處之所的邊地豪強。”

    “沾染了胡風的士人?”閻鼎問道。

    “此語甚是精妙。”樑芬撫掌而笑。

    都是士人,但因着地域不同,作風差異很大。

    弘農太守垣延這種人,殺伐果斷,又能舍下臉皮,在酒宴上卑躬屈膝,把劉聰哄得七葷八素,然後驟然翻臉,夜襲劫營。

    關東士人即便會詐降,也做不到垣延這種程度,更不會像他親自帶着僮僕部曲上陣廝殺。

    再遠一點的涼州,士人縱馬馳射,威武不凡,喝血吃生肉的都有,已無限接近胡人了。

    但如果轉到江南,就畫風又一變。

    山居別業之中,曲觴流水,幽靜典雅。士人讀書練字,下棋畫畫。

    更有那才子佳人,感情細膩,作風清婉,情情愛愛之中,讓人潸然淚下。

    中原士人,大概介於兩者之間吧。

    不像江南士人那樣風流倜儻,仙氣十足,也不像邊地士人那樣粗豪勇武。

    邵勳此人,更像一個長在中原的邊地豪強。

    “枋頭築城之後,邵勳怕是要對外攻伐了。”樑芬端起酒杯,旋又放下,眉宇間微有憂愁。

    “說不定是來攻伐南陽了。”閻鼎提醒道:“他可把能戰之軍都帶來了。”

    “臺臣爲何如此篤定?”

    “南陽拊豫州之背,自此起兵,四百裏可至許昌。邵勳根基在潁川、陳郡、新蔡、南頓、襄城等地,離南陽太近了,若有變亂,則後路不穩,無力北上、東進,焉能不急?”

    “依臺臣所言,老夫該怎麼做呢?”

    “封回朝廷旨意,此必矯詔也,斷不能從。”閻鼎極力勸說道:“邵勳若來,則據城而守。我已召集上萬精兵,南陽城高池深,邵勳累死也打不下來。他又不可能頓兵城下許久,石勒聞之,必然率軍過河,攻伐河南。甚至就連劉聰聽了,也可能遣兵相助,將邵勳在河南的基業盡次奪下。如此之局,他只有撤軍回援,別無他途。”

    “你是不是還要說率軍追擊,攻入襄城?”

    “攻不攻皆可。”閻鼎興奮地說道:“若襄城難下,還可以打汝南。或者,乾脆把邵勳安插在南陽的勢力一掃而空,逼迫諸族就範。”

    樑芬久久不語。

    閻鼎說着說着,停了下來。

    “這對南陽士民有何好處?”樑芬嘆道:“土客之爭,剛壓下去沒多久,若再度興起,死傷何止十萬。”

    閻鼎張口結舌。

    之前有過明悟,現在再一次確定了:樑公竟然念着南陽土客百姓,而不以大業爲重。

    “明公,邵勳可是要謀朝篡位的!”閻鼎口不擇言道。

    樑芬神色一變。

    “明公作爲皇親國戚,得免乎?”閻鼎又道:“邵勳平王如之亂時,殺戮可不少。他是關東人,一直很厭惡關西士民。明公若不免,沔北六萬餘家關西士民亦不能免。”

    “言重了。”樑芬伸手止住了閻鼎的話,思慮半晌後,道:“明日伱隨我出城,再遣人送信至邵勳營中,就說老夫欲與他會於淯水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