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 葉閣老轉正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第十個名字字數:2341更新時間:24/06/28 10:43:38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種瀏覽器插件打開此網站可能導致內容顯示亂序,請稍後嘗試使用主流瀏覽器訪問此網站,感謝您的支持!

    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

    “此言出自《荀子.王制》,確是爲君之道。然以民爲重,非事事聽之任之。如此軍國大事,小民又怎懂得其中利害關係,一旦被敵酋獲知恐對海軍不利。”

    聊新政改革、經濟建設、軍事部署,葉向高自問沒有皇帝神來之筆的本事,但要是玩古人言,立馬就如換了個人似的,自信滿滿,張嘴就來,看上去很有當年入宮給太子經筵的氣勢。

    不過他之所以能成爲內閣首輔,面對極難相處的皇帝保持屹立不倒,除了臉皮厚之外,在爲人處世方面確實有很高的造詣。即便是給皇帝當面提意見,也如春風拂面。

    “朕如果不讓百姓得知朝堂裏的動向,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爲昏君,其中的道理就不用明說了,以免傷了我們君臣和氣。

    泄露軍事機密大可不必擔心,朕就是要讓呂宋所有的佛郎機人知道大明海軍要來,做好一切準備,然後再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們,如此才能彰顯天朝上國之威,震懾宵小。”

    眼見無法在道理上說服葉向高,洪濤只能強行耍混蛋了。把士人們以往慣用的手段通通擺到了桌面上,掰開了揉碎了讓全部齷齪都無處躲藏。

    同時也是在警告葉向高,別打算糊弄傻子,咱心裏都明白。你如果有辦法堵住士人們的嘴,不讓他們背地裏污衊皇帝干擾新政,我就可以不讓報紙什麼都討論,否則免談。

    “……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看到皇帝說得如此直白,葉向高就知道今天很可能無功而返,但來都來了,還抱着一絲僥倖,希望能用軍事理論提醒皇帝收斂點。

    “孫武還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行軍作戰,不管用什麼方式,首先得知己知彼。可滿朝文武去過小呂宋和馬尼拉港的有幾人?知曉當地風土人情的有幾人?熟悉佛郎機人習慣秉性的又有幾人?

    什麼都不知道,只會坐在屋子裏看着不清楚對錯的奏報紙上談兵、閉門造車,才是兵家大忌!我大明二百年來始終無法消除邊患,不瞭解敵情是主要原因之一。

    你作爲內閣首輔不需精通兵道,也該掌握基本概念,這樣才好輔佐朕做出正確判斷。不光兵道,其它的事情也是這個道理,人的精力有限,確實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朕才設立了總參謀部。

    那裏面有來自各地的消息,且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縝密,以後再有什麼地方搞不太明白,先不要急着下結論,不妨去找幾個參謀問問,說不定能事半功倍。”

    玩古人言洪濤連王安也比不過,但要說打仗那可真是誰也不服。只不過和葉向高辯論軍事,還是海軍,真沒什麼可聊的。

    雙方的差距太大了,就像一名專業運動員和業餘初學者過招,除非是特意哄着玩,否則根本玩不到一起去,費了半天力氣雙方都不會有收穫。

    但批評指正還是可以的,這也不光是給葉向高的建議,而是通過他的嘴傳遞給更多官員。他們的日常工作太偏科了,非常精通人玩人的把戲,卻又對實際工作特別生疏。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不好的政治風氣,高層整天在勾心鬥角,中下層有樣學樣青出於藍勝於藍,誰也不願意、更不會幹實事,全是虛對虛,最終引發社會風氣跟着轉變。

    “臣惶恐、臣有罪……”本想着引經據典規勸皇帝,沒承想反過來讓皇帝給教訓了一頓。可是面對指責批評,葉向高除了承認錯誤,一時間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有罪還不至於,現在是新政時期,很多舊的習慣都會慢慢不適應的,知道了趕緊改還來得及。今天朕也不讓你白來,好歹帶回去點乾貨,也算有個交待。

    不用解釋,朕心裏明白,伱如果不是被某些人問煩了、逼急了,絕對不會出頭露面來當面陳情。朕不關心他們是誰,也不認爲這麼做是錯的。

    把朕的意思帶出宮,再把朝臣們的意思帶進宮,本就是內閣大學士的責任。以後不光要問,還得多問,隨時隨地都可以問。王承恩,給葉閣老準備塊養心殿銀腰牌,儘快送到府上去。”

    其實葉向高此時不跪地認錯,而是繼續引經據典、搜腸刮肚的爭論,洪濤會更高興。如果內閣首輔能和皇帝無話不談,將會是朝堂之幸、國家之幸。

    只可惜滿朝文武,包括李贄、袁可立、袁應泰,目前還沒人敢這麼做。習慣,或者叫文化,一時半會是改不過來的,伴君如伴虎這個詞一時半會也忘不掉。當了皇帝就別打算多聽見真話,這就是真理,也是現實。

    “臣感激涕零,必當鞠躬盡瘁、肝腦塗地,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但葉向高並不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一聽養心殿銀腰牌,馬上就把滿腹不情不願不滿不甘全扔到了九霄雲外,稽首到底,五體投地。

    景陽皇帝登基之後,不光力主推行新政,在宮裏也搞了不少改革,比如說外朝官員入宮議事。以往外臣要想入宮面見皇帝是非常難的,除非皇帝主動召喚。

    但自打有了養心殿腰牌,一部分官員就可以比較方便的入宮見到皇帝了。當然了,內宮就是內宮,不可能想什麼時候進就什麼時候進,還是有一些限制的。

    養心殿銅腰牌,由皇帝賞賜給大臣,具體品級、官職沒限制,說白了就是看誰順眼就給誰一塊,平日裏掛在腰帶上,除了能彰顯身份之外,還有個很實用特殊功能。

    有了這面小銅牌,他們就能在早朝後、晚飯前的這段時間到東華門向當值的大漢將軍申請入宮面聖。得到允許之後把腰牌交出去,由皇帝的親隨太監接送,出宮時再把腰牌帶走。

    能隨時隨地面見皇帝當面說事情,這對官員們來講不光是榮譽還是權力。有些事就是先入爲主的,誰先和皇帝說了誰就佔據很大主動權。

    但養心殿銅腰牌還不是最厲害的,據說袁可立、袁應泰、李如樟、趙士禎、徐光啓、李之藻、王徵手裏還有一種銀腰牌。

    佩戴銀腰牌的官員不光可以入宮面聖,還不限時間,半夜去敲門皇帝也會從被窩裏爬出來見面。最可氣的是,聽說通州馬經綸、歐羅巴神廟的熊三拔,既不是官員甚至不是國人,也都有銀腰牌。

    爲啥呢?這還用問嘛,能拿到銀腰牌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保皇派的元老和中堅。現在葉向高也拿到了銀腰牌,等於說也被皇帝認可了,必須值得高興。

    能在皇權如日中天的時候成爲皇帝的親信,好處顯而易見。此時這些年挨的罵、受的委屈就不算白付出了。有了這份信任,只要今後別在關鍵問題上出大錯,皇帝本身別出大問題,這輩子基本也就算拿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