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船廠鎮3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第十個名字字數:2055更新時間:24/06/28 10:43:38
    “肯定不成,死了那條心吧!”掌櫃的仍舊在擺弄手裏的計算器,回答得十分言簡意賅。

    “嘖,嗨,我不缺胳膊不缺腿,家裏有種地的好把式,人不夠用還能拉着同村一起上。種樹肯定沒有伺候水稻難,無外乎就是多等兩年才能結果唄。”

    敷衍的態度讓戲班迎客很不滿意,上次在雅間也不是一耳朵沒聽,來自泉州的客商明明說在安南種樹很掙錢,且只要把樹種活,海軍馬上就給預付款,再隔上五六年就能收穫,還不愁銷路,海軍有多少要多少。

    “你要是還想多活幾年就別去琢磨這個事兒了。安南,那可是常年盛夏的煙瘴之地,毒蟲肆虐瘟疫橫行。廣東福建人能受得住,你我這樣的去了就得病倒,連樹苗都見不到就得客死他鄉。

    再說了,你光知道種樹掙錢,可知道種的是什麼樹嗎?傻了吧,那叫橡膠樹,是從大海另一頭傳過來的,種下去之後不光要防澇還得防風,得找緩坡陽面,每棵都要用木棍支起來,七年之後才能割膠賣錢。

    割膠懂不?伱說你啥都不懂就要種樹,這不是上趕着送死去嘛!割膠就是在樹皮上劃一圈傷口,讓樹幹裏的汁液流出來。割深了不成淺了也不成,太熱了不成下雨還不成。

    你就算算吧,種一山坡的樹得用多少人手,你的同鄉又能出多少人,能不能在當地活過七年?老老實實唱戲多好,有吃有喝啥也不操心,只要船廠鎮不倒、造船廠不散,到什麼時候也得有聽戲的不是。”

    二掌櫃算是看出來了,今天要是不把話說清楚自己就別想清靜了,放下手裏的計算器,正正經經的對安南種樹致富前景給出了詳盡的分析。

    說實話,剛聽說種樹也能掙大錢的時候他心裏也如揣着小兔子一般,可是和船廠裏的幾位大匠包括兩位海軍百戶談過之後,熱乎乎的血液頓時涼了下來。

    去安南包地種樹不假,只要帶夠了銀子去廣州找海軍衙門報名就有可能獲得批准,然後坐着海軍的大帆船免費去安南挑選土地。

    種樹能賺錢也不假,那兩位來自泉州的客商就是從安南回來的,他們已經在個叫化州的地方種了二百畝橡膠樹,雖然還得五年才能割膠賣錢,但海軍已經支付了預購款。

    這次來松江造船廠就是拿着預購款買船的,這五年他們也不能光看着樹苗長大,總得想辦法掙點錢。正好當地土人在開墾荒地種甘蔗,砍伐下來的樹木就堆在一起啥用沒有,只要能僱人運到海邊一分錢不要隨便拿。

    一兩人合抱粗的大樹在當地沒啥用,可裝上船拉回來就可以賣錢。爲了每趟能多拉點木料,泉州商人也算下了血本,特意跑到松江造船廠訂購了一種肚子特別大的海船,專門從安南往廣州、泉州等地倒騰木料。

    但是與瞭解內情的造船廠大匠尤其是海軍軍官談過之後,觀海樓的二掌櫃才知道泉州客商沒說實話,不對,也不是沒說實話,而是沒把話說全。他們說的基本都是好處,卻閉口不談困難。

    想去安南包地種樹或者種植甘蔗,光有銀子海軍是不批准的,除了必要的啓動資金之外,還有一個條件更被看重,那就是人手。

    海軍要求前往安南包地種樹的大明商人必須先組建一支超過50人的隊伍,隊伍裏的人除了會種植技術、適應當地氣候之外,還得有自己的海船、自己的水手以及自己的武裝力量。

    沒錯,就是武裝力量,最低要求是能自保,遇到了小股的土人得能打的贏。否則等不到樹苗長成材,人都被殺光了,還賺個屁的錢。

    那有人問了,海軍把人忽悠過去難道不負責安全嗎?怎麼說呢,安南那邊和大明不太一樣,官府只能管束城鎮附近的民衆,再遠一些就無能爲力了。

    海軍也是同樣的處境,只能針對峴港附近的大規模暴亂做出反應,平日裏的民間小規模爭鬥,全得靠大明商人自己處理。不過有一樣是可以保證的,那就是在承包的土地上殺死當地土人不犯法,抓住之後當奴隸驅使也不犯法。

    “啊,這不成佔山爲王了,安南朝廷如何能答應!”讓二掌櫃這麼一解釋,戲班迎客終於明白爲啥去不得了,可心裏還是沒完全放下,仍舊在尋找邏輯上的不合理試圖反駁。

    “不答應又能如何?如果海軍說縣城以北一直到造船廠的土地都是他們的,你猜縣太爺和衙役們會不會攔着?”二掌櫃撇了撇嘴,隨口舉了個例子。

    “……這還真不敢攔,別說縣衙裏那些皁吏,估計府臺老爺也不敢吱聲。嘶,可我怎麼總覺得不太對呢?萬歲爺任由海軍如此胡作非爲,難道就不怕引發戰端?”

    戲班迎客已經快把頭皮抓破了,也沒說服自己相信松江府衙役敢正面對抗海軍。可是海軍在安南的所作所爲,明顯和天朝上國的定位相悖,又讓他陷入了矛盾之中。

    “還戰端,在海軍眼裏安南就是大明的孫子,爺爺家裏缺什麼了從孫子家裏先拿着用理所應當。付錢是爺爺通情達理,不給錢也不能說爺爺不對。

    萬歲爺允許安南人稱王就是天大的恩典,敢說半個不字,明年就把安南國王變成安南布政使,也別稱臣納貢了,直接當臣納稅吧!”

    什麼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看觀海樓的二掌櫃就知道了。他只在船廠鎮裏開了幾年買賣,平日裏接觸工匠和海軍官兵多一些,很多觀點和想法就不知不覺的受到了影響,把匪夷所思當成了理所應當。

    “這倒也是,從成祖皇帝起安南就是大明屬國……哎,造船廠是不是下工了?我出去看看,掌櫃的你也精神精神,大買賣來啦!”

    這次戲班迎客沒再反駁,他雖然來此年頭不長,可架不住染缸顏色太重,也受到了不小影響。此時街面上突然傳來了隱隱的人聲,於是閒聊馬上結束了,迎客飛也似的竄了出去,掌櫃的也整了整冠帽快步踱出櫃檯,換上一臉微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