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天高皇帝遠5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第十個名字字數:2058更新時間:24/06/28 10:43:38
“……此事朱某也略知一二,有喜有憂。李都督初來時選了幾個縣,要求當地官員鼓勵農戶開墾山坡地種植番麥和番薯,一年比一年效果突出。
時至今日兩年有餘,當地農戶除了水田和甘蔗之外幾乎家家都種上了番麥番薯,尤其是番薯,每畝少則三石,多則四五石。
雖然不能餐餐食用,卻可用來抵稅,或者晾乾之後存起來以便青黃不接時果腹。其實只要允許以番麥和番薯抵稅,農戶們更願意種這些不用太精心伺候,產量又高的莊稼。
但李都督選中的縣皆在肇慶和梧州左近,當地官員與之有交情,答應用番麥和番薯抵稅。其它州府則不同,堅決要拿到朝廷公文才肯變通,故而種植番麥和番薯者不多。”
關於李贄在兩廣推行的番麥和番薯種植計劃,朱雀同樣比較瞭解。榨糖廠雖然用不上這兩種糧食,卻要和各縣的甘蔗農打交道,既耳聞又眼見,絕不打誑語。
“可是那胡桂芳從中作梗?”一說到官場上的門道袁應泰就自如多了,想也沒想,馬上點出了一個人。
“藩臺明鑑,胡藩臺爲官清正,並非故意針對,只是稍顯守成,做事一板一眼。”當着右布政使去評論左布政使的優劣,在不是特別熟的前提下,朱雀斷然不會說出心裏話,意思到了就成。
“……民田歸袁某,雖有陛下授意,若想說服這10府1州77縣和散州的父母官們也需時日。若是李都司能先行一步做出表率,袁某這裏就要容易的多了。”
不管朱雀如何婉轉,袁應泰也明白了問題的關鍵,肯定有胡桂芳的原因,但也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布政使雖是一省之長主管民政,可若是沒有朝廷公文,僅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州府縣的官員恐怕也不會買賬。
番麥和番薯雖然經過兩年多試種,已經被證明是耐貧瘠、產量高的好莊稼,但在不同人的眼中看到的結果是不同的。與大米比起來,很多人可能並不習慣番麥和番薯的味道,更不覺得好吃。
如果他們不捱餓,怕是一輩子都不願意嘗試,自然也就沒有動力去冒着犯錯誤的風險,擅自把這兩種糧食納入稅收名單。想改變倒是不難,只需以布政使的身份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腦袋上,各州府縣也就不會再堅持對抗了。
可這一切需要時間,至少也得等自己差不多把近百位官員都見一面談談才可以。在這之前,假如李如梅能以都指揮使司的身份做出表率,自己的說服工作肯定會更加順暢。
“……袁藩臺可是要本官先以軍田試種?”李如梅略加思索就猜到什麼叫先一步表率了,各省都指揮使掌管着本省衛所,而衛所裏不光有兵還有田畝。
“然也!李都司可知番麥和番薯朝廷收上去有何用?”見到李如梅如此上道,袁應泰也投桃報李,打算說點可以透露的祕密。
“本官不知,還請藩臺解惑!”果然,一聽有料要爆,對民政漠不關心的李如梅馬上提起精神,伸長了耳朵。
同樣模樣的還有朱雀,自打總督開始大力推廣番麥和番薯種植之時他心裏就有個疑問:允許農戶用這兩種糧食抵扣稅收,朝廷收上去該幹什麼用呢?
當俸祿發下去?估計沒有官員樂意要;當賑災糧發下去?很多北方省份的人可能都沒見過這兩種糧食,更不會吃。總不能拿去喂牲口吧,那也太浪費了!
“本官有幸受到陛下恩賜,嘗過由尚膳監製作的番麥餅乾和番薯片,脆香甘甜,別有一番風味。”
當要講故事時,能有認真聽講的觀衆是一種幸福。袁應泰看着滿臉渴望的李如梅和朱雀,滿足之情由衷迸發,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着大小,生怕別人聽不懂。
“……難不成陛下要讓皇宮裏全吃番麥和番薯?”朱雀吧嗒吧嗒嘴,好像也嘗到了味道。不過入嘴之後是苦澀的,如果皇帝真要讓後宮大量食用番麥和番薯,他這個皇室宗親怕是也躲不過去。
能不能吃?必須能吃,番麥和番薯他都吃過,味道還湊合。可僅限於偶爾品嚐,別天天吃。據種植這兩種作物的農戶講,番麥很費火不好熟,番薯吃多了會漲肚反酸。
“朱總裁說笑了,御膳豈可隨意更改!陛下是要把番麥和番薯經過特殊手段弄成美味可口的食物充作軍糧。
袁某雖未去過前線,卻在遼東鎮爲邊軍籌劃過幾年糧草,餅乾與他們每日兩餐相比起來要好過太多。厲害的是餅乾和番薯片能保存很久不壞,最適合行軍攜帶。配上水果罐頭和甘蔗酒,不用起火造飯,盞茶間即可吃飽肚子!”
此時在袁應泰眼中,面前的兩個人全是井底之蛙。朱雀長期在廣東還有情可原,你個李如梅就在北京城裏住,還被陛下召見過,居然連餅乾和番薯片都沒吃過,太孤陋寡聞了。
“什麼頭?”李如梅卻沒什麼覺悟,還一個勁兒的給自己添材料呢。
“罐頭……取應季採摘之鮮果放入琉璃瓶中,佐以特殊湯水浸泡,用蠟封禁蓋子,曰罐頭。袁某在養心殿嘗過,嘖嘖,世間怎會有如此甘甜之物,比那霜糖也不遑多讓。陛下說若是保存得當,放置兩三年依舊新鮮如初!”
“……依藩臺所言,陛下要以番麥、番薯、琉璃罐頭和甘蔗酒充作軍糧?”李如梅已經聽傻了,還跟着袁應泰一起舔嘴脣,好像真吃到了似的。
但朱雀沒那麼饞,他很想上去摸摸袁應泰的額頭,看看這位新來的布政使是不是讓海風吹病了,怎麼能信口雌黃呢。
先不聊番麥和番薯到底好不好吃,光說琉璃瓶子。拳頭大小、沒有任何花紋、形狀還不是很規整的透明琉璃碗,在廣州就能賣得比尺長大瓷盤還貴。佛郎機人有多少要多少,全都裝滿了雪花糖運走。
把這麼貴的東西給邊軍裝水果吃,還時令水果,還比霜糖甜,還有甘蔗酒!那大家還考個屁的進士啊,全都當兵去得了。京城的官員也不敢頓頓這麼吃啊,內帑再多恐怕也養不起幾千兵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