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劍爲明燈!(8.266k)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一片蘇葉字數:9566更新時間:24/06/28 10:41:54
    緩轡歸來看夜城,千門燈火照街明。自疑不是乘槎客,卻傍銀河星斗行。

    衡陽的元宵夜煞是熱鬧。

    各家燈燭輝煌,好事者扎龍燈遊行街市,或到親族戚友家舞弄,名曰耍元宵。

    街邊偶能瞧見紮成十字形的稻草,各被大石壓着,以禳風虐,正是前幾日“忌風”習俗留下的。

    “榮哥,過幾日你又去五神峯?”

    “嗯。”

    “我悟了神峯之勢,這些時日照着神劍劍譜練劍,略有所感。”

    “是,爹爹。”小女娃點了點,她可沒她老爹那般多心思。

    “因嵩山派被魔教牽扯,對華山派的行動要延後了。”

    此地頗爲雅緻,有翠竹梅樹掩映道旁。

    趙榮微微一怔。

    “論及傳功,她是本門的大行家。”

    興許真是久不箋侯,他竟然寫了半個時辰。

    戴正仁默默聽他們說話,只覺得像是登上了天柱峯,身處雲裏霧裏。

    “苔枝綴玉,玉龍哀曲,總知道白石道人吧?”

    衡山派駐地門口,戴正仁領着自己的女兒跟在馮巧雲身後,穿過聽風臺朝藏劍閣方向走去。

    通過入門考覈,新拜入山門的弟子,全都要查驗身份。

    “阿青,你別喊。”

    如今正邪亂鬥,江湖動盪不休,小門小派都沒了安全感。

    忽然腦袋一沉,將友人之言聯繫上眼前這位馮師姐的話。

    阿寶簡直是娃娃誘捕器。

    本已塵埃落定,忽聽阿飛道:“大師伯,我拜師時曾瞧您出了一劍。”

    “屆時左冷禪反要用你的算計來算計你。”

    感謝十年老書蟲的200點幣打賞!感謝數字哥20210615134437471的100點幣打賞!

    那女娃旁邊,還有一個魁梧漢子。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趙榮忽聽“阿青”二字,不由一笑。

    幾頁紙寫下來,感覺都能當故事看了。

    眼見快到藏劍閣,馮巧雲停下腳步。

    這可把戴正仁嚇得不輕,以爲見到“山中精怪”!

    白熊與人待久了,便會模仿人的動作。

    趙榮便從之前各脈中抽調熟手,組成衡山傳功堂。

    馮巧雲柔聲道:

    傍晚。

    “好。”

    難道

    衡山大師兄的劍法,已經超過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如此一想,戴正仁頭腦通透了。

    這才得知,金眼烏鴉是練功練急了,出了岔子。

    魯連榮也信遞了過去,又說:“這信是封不平寫的,轉述了左盟主的意思。”

    全按照考覈標準來。

    衡陽這邊,二月忌鳥雀。

    趙榮往前擡劍,馮巧雲叫女娃子伸手。

    “玉字輩想必會與中條山劍宗一道。”

    “又憶天山之下,雲霧繚繞,三尺秋水,一身劍氣.”

    “我倒要領教一下左大師伯的高招。”

    這個元宵夜,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絃。

    這次收徒,幾乎不經莫劉魯三位長輩之手。

    二月二,龍擡頭。

    金眼烏鴉冷笑一聲:

    “你離開衡陽當日,老夫便殺盡嵩山耳目。”

    只是

    “要等到暮秋時分?”

    “既然左盟主的消息朝中條山中轉了一下,決計不會有泰山派的消息來得快。”

    趙榮露出‘你太小看我了’的表情,“姜夔誰不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五嶽年輕一代第一人強過同代同門是必然的,但這位馮師姐,明顯話裏有話啊。

    趙榮又去澹真閣尋魯師叔。

    只見院內一隻白熊握着一根竹竿,兩頭擺弄,模模糊糊,竟像武人在用兵刃。

    等劍影消散,三尺秋水之上,一同停了九瓣梅花。

    因此才會留意衡山派的消息,知道有開山門收徒這回事。

    但有一點他非常清楚。

    “我沒收到泰山派傳訊,那說明此信內容有所誇大。”

    看到神峯之勢的盡頭,根據神劍劍譜創出一招包一路並非難事。

    “大師伯也該給師妹點上一盞燈。”

    “師父說,那一劍是我的指路明燈。”

    讓他吃驚的是

    金眼烏鴉又用白布將自己右眼蒙了起來。

    趙榮笑了笑,來到她身旁頗多人圍聚的猜燈謎處。

    “這說明,你已經暴露在他眼皮底下。”

    “這就是你師兄所說的明燈。”

    自元宵節開始,衡山派上下便極爲忙碌。

    可是

    關於衡山大師兄的傳聞,怎得那般收斂?

    好在這是整個門派的大事,大家羣策羣力,總歸能將大麻煩化成小麻煩。

    “若是叫琴館的人聽見,準要笑死了。衡山派掌門大師兄,竟是個自誇矜詡的浪蕩人.”

    “不可,”魯連榮聽罷直接搖頭,“你對泰山派不瞭解。”

    “罷了。”

    “她是頗有天賦的。”

    趙榮指了指他的眼睛,魯連榮卻不提此事,轉而道:“你來問中條山之事?”

    穿過阿寶的院子,便見一處高亭。

    魯連榮拄着柺杖,在澹真閣內走了兩圈,他微有一絲落寞。

    “……”

    那些飛起來的梅花,

    這分銳芒伴着劍影,瞬間成了他此生最深刻的江湖記憶。

    “榮哥,我們上去瞧瞧。”

    不過

    一路上有不少衡山弟子見了這位後,便上前喊“師姐”,顯然不是簡單人物。

    適齡弟子,能通過考核的也極少。

    門派對外收徒之事不用趙榮操心,他有空便帶着劍譜去五神峯。

    他的眼神純真無比,說話時面帶笑意,還有一絲期待。

    下一刻.

    只這一劍,忽然幻化一片劍影在眼前交錯閃爍!

    竹簡中,還夾着幾瓣來自龍泉的梅花。

    時節如流,到了二月底。

    世間同名之人何其多。

    一曲琴聲悠揚動聽,古韻繞耳。可惜啊,隔着珠簾紗幕,隱隱綽綽,難見撥絃人真容。

    “能拜入馮師父門下,已是阿青的造化。”

    手中的燈籠晃個不停。

    在趙榮面前,他沒好意思提。

    擡眼瞧見她身後跟着兩個娃娃。

    趙榮嗯了一聲,又看向魯連榮,想聽聽他有什麼安排。

    “另外,離開衡陽之前,提前三日告訴我。”

    趙榮略微思索,“入了夏,至少要比你們之前約定的期限早上一月。”

    但一聯想此人功力,只覺悚然,世間哪來這般奇才?渾如‘妖孽’。

    以一個“泉”字破了“銀川”字謎,白嫖到一盞小花燈。

    本是普通的梅花,像是一下子貴重了許多。

    若是往年,他們絕不會這般瘋狂。

    “不止是咱們,其餘四派也在年關時開山門收徒,規模都超越以往。”

    又等了十天,艾根才主動過來喊趙榮,魯連榮終於等來了中條山來信。

    俗雲:可黏鳥嘴,不致毀傷谷種。

    平日裏傳授拳法,女兒學得很快,打起來有模有樣。但他不通劍術,也不知她有無學劍天賦。

    女娃轉頭,一臉疑惑地看向飛師兄,不明白怎麼點燈。

    有了這般念想,趙榮每每登神峯練劍,只是更多地領悟五神峯之勢。

    戴正仁更是用袖子朝眼睛上揉了揉,企圖擦得更亮一些。

    魯連榮搖頭,“暫時還沒有消息。”

    阿飛也趕緊見禮:“大師伯!”

    以往衡山派招收弟子,多是下屬勢力推薦。對了幾位師父脾性,就能入門。

    他往日裏尋親訪友,闖蕩江湖,也曾見過不少大派弟子。

    “天門道長那些師叔雖是貪色貪杯之人,但他們在門中頗有勢力。”

    出了澹真閣不久,趙榮朝艾根才打聽。

    “這入門考覈很難嗎?”

    “他要滅華山,我便保華山。”

    趙榮暗暗點頭。

    戴正仁聽着這話,心思微微恍惚。

    比如很輕鬆地掰開一節翠竹,卻故意齜牙咧嘴,和人一樣露出吃力表情。

    此刻算是心安了。

    天門道長雖然脾氣爆,有時候不明事理。

    魯連榮謹慎詢問:“你還有什麼佈置?”

    “沒有。”

    她將趙榮胳膊一拉,就朝遠處跑,嘴中匆匆念着:

    又聽清脆的嗓音細細問:“榮哥,你知道這琴館奏曲之人是誰嗎?”

    今年的這個時候,趙榮又收到一封竹簡封裝的信。

    緩解片刻,他吐出了壓在心上的一口氣:

    戴正仁連忙推了推自己女兒。

    “……”

    馮巧雲摸了摸女娃腦袋,方纔外邊人多沒有明說,此刻道明來藏劍閣的意圖:

    “若論衡山劍法,自然是本派掌門大師兄最爲高明。”

    “已致暮春,”趙榮隱隱覺得不對,“師叔,左盟主恐怕已經懷疑你了。”

    ‘若是女兒未來能跟着這位學到本事,真是難以想象啊~!’

    “又說這姜大家與曲相融,是個清空婉約的美貌姑娘。”

    “戴兄,”馮巧雲望了那扎辮女孩一眼,“阿青這十多天能將基礎考覈劍招學個八成,可見與我衡山派有緣。”

    世人皆道江湖傳聞不可信,荷塘小魚可成鯨。

    這些小門小派、武學世家也是拼了,幾乎把家中最有天分的人送來。

    阿飛搖頭,“是一條遊在水中的魚。”

    衡山派也拜了祖祠。

    於是也用竹簡封裝,塞入幾朵藏劍閣的梅花。

    “師叔,你這是.?”

    這無形中讓衡山派這棵大樹,又多了許多枝葉。

    “前日聽向師兄他們說,這秋雁館的大家姓姜,貌似是白石道人的後人。君不見年年汾水上兮,惟秋雁飛去,這是白石道人的好意境。”

    這些人的劍在他眼中只有一個評價,那就是快。

    此時創造的招法,大概率會與衡山先輩的招法不同。

    若是有看對眼的,不怕麻煩想單獨收徒,只要本身有教人的本事,趙榮也非常贊成。

    ‘我們正道聯盟本與魔教鬥得狠,本來人數佔着優勢,卻被魔教殺到只剩十人,他們手段多兇殘,我深有體會。’

    他笑着應道:

    “天門道長武功高,可粗枝大葉,你讓他辦這些細活,大概率會被察覺到。”

    稍作比較,便知衡山派不同尋常。

    “就使這幾招。”

    聽着這般應和,馮巧雲也打起精神。

    戴正仁聞言大喜:“這是阿青的造化,只是她年幼不懂事,還望您多多擔待。”

    大大小小四人瞧見了刺劍的動作。

    趙榮眼睛一亮。

    他在一旁描述,趙榮把信看完,冷哼一聲。

    “打算什麼時候出發?”

    趙榮駐足在琴館外,目光穿過西風鼓動的垂垂柳條,卻穿不過窗牖簾幕。

    過了基礎招法第一關,便能入第二關,跟着是最難的第三關。

    一旁的少女噗一聲笑了出來。

    轉念一想,往年牽扯了更多人情與師長喜好,這次靠的是天賦。

    衡山驚門北斗大陣七人攻七穴,這一劍分化爲九,超過了劍陣上限。

    可見師兄的目力、打穴技巧都有很大提升。

    只刺一劍,又能有什麼特殊?

    阿青與阿飛定睛去看,只見桌面本有數瓣晾乾梅花,大師伯只是一擺袖子,那些晾乾梅花忽然全部飛起!

    ‘論衡山劍法,本派掌門大師兄最爲高明?’

    想刪減一些,又懶得再改。

    各有利弊吧。

    趙榮敏銳地察覺到情況不對。

    他在積攢,等一個感悟奔涌的時刻。

    衡陽西城的城頭上,他目跳湘水,見大江浩瀚,野渡斜艖,天邊雲梯簾櫳,光彩道道。

    曲非煙點頭:“所以,這便是《白石道人歌》。”

    “阿青,待會見人定要記得禮數。”

    趙榮搖頭一嘆,“我擔心她見了我,再沒了清空婉約,從此日思夜想,心中空空,口中也只剩什麼‘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了。”

    戴正仁心臟猛跳,又升起一種強烈預感。

    暮春時節,天氣暖了起來。

    ……

    馮巧雲對方才的那一劍頗爲沉醉,她見識不俗,雖看不清劍招,卻知曉那是幻劍與驚門十三劍相融。

    心中微生急躁。

    眨眼間,正月已經過完了。

    單這一項,便要出動不少人力。

    目中驚光難掩,他這般想法在腦海中盤桓,放在現實只是幾個呼吸。

    “還有.”

    “師兄。”

    戴正仁自知沒有與五嶽掌門同坐的本事,既不敢託大,又不想因爲自己失禮影響女兒。

    他不由回頭看向藏劍閣方向,桌案青煙浮於腦海,驚人銳芒還在心間。

    ‘回襄陽後第一件事,我得請老夏喝酒,若無他透露,我絕對不會來衡陽。’

    “魔教派了長老入鄭州大道,與魔教邊緣人馬連滅幾個背靠嵩山的勢力,少林數名俗家弟子,也先後斃命。”

    “就看令愛的緣法了。”

    趙榮點了點頭。

    這次跨越千里來到衡陽殊爲不易。

    一切源頭,依舊是延津梅林那場殺戮。

    一路南下,心懷忐忑。

    金眼烏鴉也把農人們的黃紙貼在澹真閣樓的牆壁上。

    正是入門考覈中的劍法。

    趙榮道:“我亦叫師父傳信給天門道長,若泰山派玉字輩那些人下山,就發急信到衡陽。”

    “柳院春歸雪未乾,試燈歌巷月痕寒。懶隨翠影紅香走,自買梅花插燭看。”

    但他疾惡如仇,頗有正氣。

    “自得師兄相助,盟會以來,魔教退走,龍泉靜平。”

    馮巧雲帶着一絲笑意打招呼,亭中的趙榮點頭一笑。

    程明義道:“好很多。”

    於是,阿青先給馮巧雲叩頭拜了師父。

    總有一日,江湖會因這位而震動。

    戴正仁瞧見,一青衫人坐於香前,正捧卷而讀。

    將自己北上五嶽盟會的一些見聞寫在信上,所敘詳盡,外界傳言遠沒有這份真實感。

    趙榮衝那打招呼的戴正仁點頭,喊他們過來坐。

    如今三脈歸一,不分彼此。

    高亭一側置有瑤琴,一面琵琶,中央擺着桌案,上置香爐,暖香浮細,嫋嫋如霧。

    趙榮潦草迴應:“我的劍法沒成體系,還在摸索,此時不適合收徒弟。”

    好在問題不大。

    又好奇詢問:

    “師兄今日可有收徒之念?”

    “今日他正好從五神峯歸來,我要帶阿青去見見,若是我師兄動了收徒之念,那才是這娃娃的造化。”

    比左冷禪可信多了。

    偶爾有了感悟,就在天柱峯上閉關幾日。

    畢竟衡州府附近的勢力推薦上來的,更可信一點。

    曾經走過的路,終究是斷了。

    春風拂綠樹,霞光入丹墀。

    三關過後能學個七八成,說明練劍天賦很高,與衡山劍法有緣,直入內門。

    趙榮優先給了下屬勢力推薦的適齡人選,一般都在弱冠之年往上,並且自帶一些家傳武藝。

    少女立身在一片燈火闌珊中,眼神透着精明,“劉師叔那邊什麼時候都能去,和榮哥逛元夜又能有幾回?”

    “因爲左冷禪知道,我不可能與大師哥合作。”

    這次不僅將外門弟子的空缺補上,傳功閣那邊還多出了六十餘名弟子。

    趕在清明那天,衡陽下起一場小雨。

    連一些魔教人馬也出現在衡州府。

    他是襄陽人士,在樊城以東開了一家武館。

    程明義沒說話,全子舉卻滿意一笑:“師兄,可喜可賀啊。”

    ‘但那些兇惡的魔教賊人,我只眼睛一花,就在那少年身邊躺下七八個。’

    等瞧了先輩遺留,吸取經驗,也許創造的招法能更完美。

    “阿青從沒學過劍法,只這些日子衡山派的叔叔們教過幾招。”

    進了衡山派內部,戴正仁瞧見了來回走動的衡山弟子,人人腰挎寶劍,氣勢不凡。

    ……

    那九瓣梅花,倏忽間全落在阿青的小手上。

    跟在她身邊的阿飛也立馬駐足。

    等上了華山,要找機會去思過崖那個山洞。

    接近立夏,衡陽的蟲子一下多了起來。

    丘師妹的信中多懷舊事,趙榮便說些新鮮事給她聽。

    不過,在轉臉看向趙榮時,他又覺得嵩山左盟主沒什麼好留戀的。

    不見了!

    不遠處的戴正仁大吃一驚,

    四十多年來,他從未見過如此驚世駭俗的劍法!

    朝亭中少年瞧去,陡見他眼神閃爍一抹鋒銳。

    之前的入門基礎傳功任務,各位長輩基本都交由門下弟子來做。

    魯連榮黃澄澄的眼睛尋聲盯在少年臉上,見他面露一絲霸氣。

    能這般恭維,說明馮師姐本身與大師兄相差極多。

    也許是衡山派近來名頭響,其中一部分弟子來自那些本沒靠上衡山派的勢力。

    他一摸腰間秋水,心中覺得不得勁,再不迴應,豈不顯得很不禮貌?

    於是也找來信紙,照着來信的樣式寫上“師妹謹啓”。

    阿青似懂非懂,卻將那些梅花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

    “叫伱用哪一招,你就乖乖用哪一招。”

    “我也有一份傳她劍法之心。”

    當然

    看得越多,心情波動便越大。

    轉而,又看向三秦大地。

    心中不敢生一絲一毫的輕視。

    也不知那柄寶劍什麼時候出鞘。

    戴正仁知道這位兄弟爲人,絕不是胡吹亂編的性子。

    四月初八,衡陽的農人們忌恨毛蟲,便用黃紙來貼。

    只考慮形表,天賦不比阿飛差。

    這封信來自龍泉。

    女兒若能拜這位馮師姐爲師,那也是極好的。

    趙榮沒有急着動手。

    她到底還是和阿飛喊了一樣的稱呼。

    從幾位頭戴綸巾,身着長袍的文人身邊走過,又聽他們吟着:

    戴正仁盯着前方的馮巧雲,並不知道這位馮師姐在衡山派中是什麼身份。

    馮巧雲給了他一個底,“阿青與我這徒兒一樣,練劍天賦都是夠的。”

    這話叫戴正仁心頭一震。

    “中原一地也傳來消息。”

    叫長輩們聽到,豈不是冒犯?

    當時才從北邊回返,心中有着對各家劍法的感悟,當真是思緒如泉涌。

    ……

    又問一旁的阿飛:

    有此決心,與一位參與廬州覺悟山之戰的朋友有很大關聯。

    ‘流竄在滁州的全椒惡僧賴逵被衡山那少年一劍殺了!兄弟我絕無半句虛言,那賴逵什麼人物?一個人滅了全椒駟馬幫十六口,平日裏我見了都要繞道走。’

    去年趙榮收了信,並沒有迴應。

    花燈璀璨映天際,大街小巷人潮涌,笑語盈盈共賞燈。

    這些位置,在通過考核的基礎上。

    誇大其詞,屢見不鮮。

    “不錯。”

    這方面他沒什麼經驗,於是又請教:“這次收的弟子與往年相比如何?”

    魯連榮順勢道:“你最好悄聲北上。”

    朝自家女兒瞧了一眼,心中有陣安心之感。

    再者.

    在衡山派駐地說這話,很容易引發歧義。

    此時閉關與年前不同。

    又有着無限期待。

    馮巧雲瞧見他手拿五神劍劍譜,不想耽擱時間,便將女娃在入門考覈中的天賦說給他聽。

    爲求完美,暫且只將四峯神劍劍譜練熟。

    他的眼珠轉了轉,推測道:“左冷禪不用防備我,若給我假消息,只能是防備你。”

    尋常的江湖人,自是沒法比的。

    趙榮側身,讓開一個推着獨輪車的小販。

    “左冷禪是想暗度陳倉。”

    街道上好些人,數倍於平日。

    ……

    他兩顧澹真閣都撲了個空,第三次總算見到魯師叔。

    這一次,魯連榮沒有反駁,只說再等等。

    “一份音書也無?”

    衡山派停止招收弟子,若還有少數遠道而來的拜山者,沒上佳的天賦,便要等下次了。

    駐地之前,戴正仁與那些瞧熱鬧的江湖人一樣,偶爾能看到負責招收新弟子的衡山門人出招。

    趙榮朝泰山方向瞧去,“年前我便讓師父寫信給天門道長,若中原有大變故,就飛鴿告知。”

    “這是自然。”

    之前有一批外門弟子入內門,此時外門空缺很多位置。

    趙榮笑了笑,沒有回話,只溫聲對小女娃說:“學了什麼劍法,使來我看。”

    樊城酒肆內,一位抱着刀的中年漢子與他對坐而飲,不斷講述在逍遙津親眼所見之事。

    “今鑄寶劍數口,已至衡陽。”

    霎時間,他腦海中閃過一道畫面來。

    第二日差人交到信客手中,送往龍泉。

    二人各提一盞花燈,從街道屋檐邊沒化去的冰雪旁走過。

    “年關禮祭之事,他必定知曉。”

    而趙榮,則是帶着一些弟子,在安仁斬殺了一羣作亂的盜匪。

    夕陽西下,漫天彩霞。

    這些都是能過考覈第一關的,第二關的完成度或高或低。

    每一瓣梅花,都是一個要穴。

    “信上這麼說的。”

    直入內門的弟子.

    “就一個?”

    這便是琴館招客手段。

    大漢顯得有些拘謹,不敢東張西望,接着馮巧雲的話喊了一聲:“大師兄”。

    曲非煙提着一盞燈籠,那是她猜燈謎贏回來的。

    “師叔,你已暴露,以後都不用上嵩山聽戲了。”

    馮巧雲笑道,“那便先跟着我學,日後有了基礎,再尋師兄學習高深劍法不遲。”

    “師兄謹啓。”

    “不過,我師兄是個當世罕見的高妙之人,他的想法難以捉摸,我是半點都猜不到的。”

    祝融神劍也落在那邊。

    趙榮騎馬過城北田野,也瞧見有人這般幹的。

    “師兄,你的明燈是什麼?也是梅花嗎?”

    一旦拜山成功,這些弟子身後的勢力自然跟着向衡山派靠攏。

    初六日,驚蟄。

    “兄長來信,多言師兄風采,心中感佩。然魔教兇惡,正邪狠鬥,盼師兄一切安好。”

    “那個娃娃天賦很好,師兄怎得又沒看上?”

    這一次,趙榮沒有反對。

    來衡山派湊熱鬧的着實不少,但從年齡、身份上便篩掉了一大批人。

    她朗聲應和,就在亭下空地舞起劍來。

    “不去不去。”

    “半月時間,哪怕是基礎招法,也沒幾人能學成七八分。”

    “快走快走.”

    將收徒情況整個看了一遍,尤其注意到上面標註的年齡過後,趙榮的臉上多出幾分笑意。

    俗用粑粑粘枯枝,遍插田間。

    見阿飛與自己差不多大,阿青也準備喊“大師伯”,她才出口一個“大”字,馮巧雲趕忙笑着制止。

    他對自己領悟的招法有信心,可心中也想知道衡山先輩的招法是怎樣的。

    “你這一喊,今天就白來一趟了。”

    其間透露的氣質,絕非等閒人物。

    少頃,她帶人出了藏劍閣。

    晚間,趙榮在藏劍閣外的燈盞旁,將信讀到最後。

    “不錯。”

    全子舉翻了翻白眼:“師兄莫不是把拜山的弟子都當成了自己,一直悟劍練劍?”

    大道上行人紛紛,很多人尊掛掃習俗,攜犧牲紙燭,詣祖宗墳墓前燒奠。

    東方不敗,已搞得人人自危。

    他從未見過衡山大師兄出手。

    “好!”

    戴正仁聞言,難免有一絲遺憾,但馬上又放下了。

    衡山派開山門時,他又出去收了幾個孤兒。

    瞧見那人側臉,果是少年面孔。

    那些有傳功經驗的弟子進入其中,由馮巧雲率領,負責新入門弟子的傳功事項。

    當然,最能叫衡山小掌門與小師妹流連的

    那必是琴館了。

    “你便帶着這個疑問去修習本門劍法,刻苦追求。如果你哪一天能懂得七八分,就可以去拜大師伯,向他請教更高深的劍法。”

    “留着他們,已經沒什麼用了。”

    魯連榮點頭,提醒一聲:

    “華山的事不要勉強,以你自身安危爲重。”

    “又是半年後!”趙榮眉頭皺得更深,“師叔,信呢?”

    “他被魔教牽扯是真,估計分不出太多人手,因此怕我衡山派從中作梗。”

    等她練完抱劍一禮時,趙榮誇讚一聲。

    丘師妹是個有雅趣的。

    這元宵夜,衡陽翠蓋紅纓,道上車水馬龍,不捨晝夜。

    下次的時間並不固定,方式也可能不同。

    “尤其是後續第三關,師父加了一些虛實變化,改動了發勁法,沒學過我衡山劍法的,自然兩眼一抹黑。”

    偶爾買些小食,瞧瞧熱鬧,又近道旁梅樹,伴花納履。

    當下連忙對女兒道:

    感謝書友們的寶貴月票與推薦票~!

    趙榮折下一根柳枝,插在門口紀念神農氏。

    女娃子問道:

    “師父,大師伯出了一劍還是很多劍,又是怎麼接住梅花的?”

    “沒聽過。”

    “左冷禪休想瞞過我。”

    正是從他口中,他才知曉衡山弟子多麼了得,衡山大師兄又多麼驚世駭俗。

    ……

    衡山派.是一個了不得的地方。

    回到藏劍閣,趙榮看着程明義與全子舉遞來的名單。

    趙榮聞言,不由點頭,“師叔言之有理。”

    “沒想到按你的法子來,這次竟有一個能直入內門的。”

    “當然。”

    文人雅士匯聚之地,進去那是要花錢的。

    “好,便如你所言,”趙榮有了一絲興趣。

    少年少女如同忘卻江湖事,塵心遊雁城。

    雖不高深,但她用得有七八分熟練。

    上書:“四月八日節,洞賓來借歇。仙風吹一口,毛蟲盡皆滅。”

    那燈謎猜一物品:獨木造高樓,沒瓦沒磚頭。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戴正仁心中激動,忽見趙榮轉頭看向他,“戴兄,令愛頗有修習本門劍法天賦,便拜我馮師妹爲師吧。”

    “久未箋侯,念師兄如往日,想近況佳吉?”

    “令狐兄,希望你已學成獨孤九劍。”

    這次開山門收徒,不出意外會持續一個半月時間。

    十歲左右的弟子有十來個。

    “要不要過劉師叔府上?”

    他們轉身進了一個院子,忽聽呼呼風聲。

    全子舉說完,三人的面色都微有改變。

    這一日。

    “大師伯。”

    金眼烏鴉近來也很忙,他得了趙榮給的快劍劍譜,正培養根部力量。

    馳光如騕嫋,一去不可追。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春草池塘獨聽蛙。

    如今修煉,按部就班,只算清課。

    多數遲來的拜山客,只能嗚呼一嘆。

    ('-'*ゞ敬禮~!

    大俠們,端午安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