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出路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117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湘水旁邊,劉備和龐統一邊釣魚,一邊低聲說話。

    遠處的張飛帶着頂草帽,不耐煩地捏着手中魚竿,對身邊的關羽也問出了和袁熙一樣的問題。

    “天子都下詔了,大哥爲什麼還不立國?”

    關羽聽了,淡淡道:“你自己不自己去問大哥?”

    張飛嘟囔道:“我不去問,我問了,豈不是顯得我着急要官?”

    關羽一樂,“這些年來,三弟脾倒是氣收斂了不少,前日弟妹給三弟生了個女兒後,三弟難得這幾日沒擺臭臉呢。”

    張飛摸了摸頭,嘿嘿笑道:“二哥還別說,俺這女兒長得細皮嫩肉,白白胖胖的,一點都不像俺老張那麼醜,讓俺老張可高興了!”

    關羽臉色一僵,剛要出聲提醒,就聽張飛神神祕祕道:“二哥不也一樣?”

    “那鄒夫人給二哥生的女兒更是白淨,要是長得像二哥這大紅臉,長大了也不好看吧?”

    關羽臉上流下一滴汗出來,他不動聲色把頭上的綠帽拿了下來,往臉上忽閃着,說道:“天氣有些熱啊。”

    張飛贊同道:“確實,南邊這天氣又熱又溼,以前呆慣了幽州,還真不習慣這裏的瘴氣!”

    “二哥說,咱們什麼時候能回幽州啊?”

    關羽不動聲色,“幽州是晉王的地盤,回去做什麼?”

    張飛聽了,臉現憤憤不平之色,“這個兇虎,實在是不厚道!”

    “咱們地盤越打越少,他那地盤越打越多!”

    “而且其看似是咱們盟友,但大哥要興復漢室,遲早要和他對上吧?”

    關羽嘆了一口氣,“三弟你說,如果現在天下就剩下我們兩家,我們能打得過兇虎嗎?”

    張飛瞠目結舌,“這,難道打不過,就不打了嗎?”

    關羽望向劉備的背影,“那要看大哥怎麼想了。”

    那邊劉備正和龐統談論的,便是今後的大政方向。

    龐統頗爲惋惜道:“主公真的不趁勢取西川?”

    “如果此時發兵,輕裝簡行,說不定還還來的及趕到成都。”

    “到時候和劉璋談條件,以半個西川爲代價幫助抵禦曹軍,八成他會同意。”

    劉備想了想,搖頭道:“趁人之危,會爲世人非議,備所不取也。”

    “更何況我現在北抗曹操,東拒孫權,並沒有太多兵力餘裕,剩下的都是水軍,進川實在沒有多少把握。”

    龐統默然,劉備說的沒錯,長沙郡地處三江四水,極爲適合訓練水軍,劉備到來後,也是將重心放在讓關羽訓練水軍上,以作將來圖謀吳國豫章郡之用,而可用於陸戰的兵士,進川就不太夠用了。

    但龐統還是有些不甘心,畢竟西川這塊地方,作爲後方實在是太好了,如此放棄,太過可惜,於是他出聲道:“如今孫權求和,許諾聯姻,請兩家罷戰,若真如此,江東起碼幾年內是沒有威脅的。”

    “加上還有其它附帶條件,算是頗有誠意,對此主公怎麼看?”

    劉備也猶豫起來,說道:“江東的條件看上去確實不錯,曹軍給我的壓力很大,若是再和江東爲敵,實在是讓我有些力不從心。”

    “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地盤不多,局勢不穩,這也是爲什麼我手裏有天子詔書,卻不適合馬上來立國的原因。”

    “我領地只有兩郡,定都在哪,國號是何,皆是無法定奪,相比其他三國,此時稱王,豈不是個笑話?”

    龐統聽了,說道:“這是統身爲軍師失責之故,現在天下留出的地盤,確實不多了。”

    劉備趕緊安慰道:“軍師哪裏話,都是備一意孤行之責,軍師明明有妙計,但備卻沒有採納,實在是備之過錯啊。”

    龐統這兩年下來,也摸清了劉備的脾氣,其做事很是講究,對自己提出的那些欺騙盟友的計策相當牴觸,只怕不到逼上絕路,是絕不會做背棄之舉的。

    這種做法,往好了說是仁義,往壞了說是迂腐,最初龐統對劉備這種做法很有些腹誹,但隨着相處時日見長,龐統慢慢發現,這正是劉備與衆不同之處,也是爲什麼天下那麼多士人願意投奔劉備的緣故。

    其實劉備現在手下其實並不缺人才,這大半年有無數荊益,甚至江東士人來投,屈居於荊州兩郡,在龐統看來,實在是太可惜了。

    龐統出聲道:“北面的曹軍且不論,主公退走襄陽,其實因禍得福,反而盤活了局面。”

    “如今其他三個方向,都大有可爲。”

    “東面吳國,南面交州,西面益州荊州部分地區,皆是可以攻打。”

    “就看主公如何選擇了。”

    劉備問道:“那軍師覺得,哪一個方向最合適?”

    龐統道:“最容易的,當然是南邊和西邊。”

    “我們佔據了湘水,隨時都能進入交州,而交州士燮兵力薄弱,以打帶談,當可讓士燮投降,爲主公所用。”

    這也是當初龐統給劉備退守的計劃,提前一步拿到兩郡,就佔住了進入交州的通道,而孫權那邊的豫章想要進入交州,中間則是橫亙着大片沼澤,相當難走。

    劉備微微點頭,“先給士燮下書,先禮後兵吧,如今我有天子詔書,也算是名正言順了。”

    龐統道:“既然主公不急着對交州動兵,那可以同時圖謀西邊。”

    “按統之想法,這一路非常關鍵。”

    “進入西川的通道,是一定要控制住的,到時候即使曹軍攻破成都,想要東進,我們也能將其擋在山裏,讓其不得進入荊州。”

    劉備嘆息道:“這計好是好,但這出口如今在景升公手裏,咱們出兵進擊,總要經過其允許,但.”

    龐統出聲道:“主公是想說劉景升身體欠佳,所以有所顧忌,不一定會讓我們入川,是嗎?”

    見劉備點頭,龐統斷然道:“恕統之言,如今荊州四分,曹操拿下南陽南鄉襄陽南郡四郡,黃祖雖仍佔據江夏,實則早已投靠了晉王。”

    “主公佔據長沙桂陽二郡,劉表佔據宜都武陵零陵三郡,地盤十不存四。”

    “而且以劉表之力,怕是根本抵不住曹軍進攻,等曹操取得西川,劉表遲早覆亡,到時候曹操兩路包抄,主公如何應對?”

    “何況現在劉表病重,甚至都撐不到曹軍到來!”

    “主公如何想?”

    劉備遲疑了一下,猶豫道:“軍師的意思是?”

    龐統出聲道:“天予不取,反遭其咎,難不成主公還要婦人之仁,將荊州拱手讓出嗎?”

    劉備嘆道:“但劉景升在我落魄之時,曾經對備施以援手,若非其相救,備說不定早已經曝屍荒野了。”

    “如今備豈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龐統忍不住反問道:“那主公在豫州被曹操擊敗時,爲什麼不投靠當初的晉王,而是選擇了劉景升?”

    “跟着他,起碼比現在的日子過得好吧?”

    劉備沒想到龐統拋出這麼一個問題,頓時有些瞠目結舌,他想了好一會,才出聲道:“晉王素有大志,他不需要客將,只需要部下。”

    “備要是投了他,平生志向,將再無實現的可能。”

    龐統大笑起來,“這不就是了!”

    “主公心氣太高,不甘心永遠寄人籬下,不是嗎!”

    “主公以爲,那些來投奔的掾屬,全是因爲主公的仁義嗎?”

    “他們之中很多人,是看到了主公的志向,覺得能有一番作爲,才投靠主公的!”

    “主公忍心讓他們失望嗎?”

    劉備嘴脣微微抖動,顯然心情並不平靜,龐統見時機差不多了,適時又添了一把火。

    “如今天下魏晉相爭,主公若是實力不足,沒有還手之力早晚會被捲入旋渦,被磨成齏粉!”

    “到時候若是兩家勝的一方爲禍天下,主公難道要坐以待斃嗎?”

    “此時兩邊馬上大戰,自顧不暇,這種好機會若是不利用,以後便再也沒有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主公爲了自己的志向,也爲了漢廷,也該當機立斷了!”

    劉備聽了,眉頭漸漸舒展,本來滿臉愁容的臉上糾結漸漸消失,他向龐統鄭重拜道:“還請軍師賜教!”

    龐統也是端正身子,回禮一拜,隨即道:“以臣所見,當和吳國暫時停戰,先取荊州,阻斷益州通道,再得交州,集合兩州人力物力,一舉攻取江東!”

    “雖然交州瘴癘處處,南蠻不馴,但已經是爲數不多最後的機會,再滅掉吳國,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再利用魏晉的矛盾,從中尋求生存之道,便容易得多!”

    “到時主公大勢已成,曹操固不敢隨意進攻主公,兇虎也不會輕易和主公翻臉,到時候主公看兩國相爭,等兩敗俱傷之時,未必沒有奪取天下的機會!”

    劉備一呆:“這豈非是走江東先前的路子?”

    龐統嘆道:“實力不足,只能如此,只有活下來,才能有資格選擇!”

    劉備已經被說動,他看向西面,“劉景升那邊”

    龐統道:“主公若是拉不下臉,可以等待幾個月看看,劉景升病重,死去的可能很大。”

    “其二子不合,到時荊州必定有變,主公可厲兵秣馬,提前最好應對。”

    “彼時要麼兩子內鬥,要麼投靠曹操,主公便有了名正言順出兵的藉口,到時以雷霆之勢奪取三郡,大事可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