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家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486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袁譚當日和曹操結親,將女兒送到許都,結果還未成親,袁譚就和曹操翻臉,婚事告吹,袁譚女兒處境一下就尷尬起來。

    後來袁熙用曹嵩換回了袁譚的屍首和女兒,也算是還了袁譚的兄弟之情。

    袁熙每每想起和袁譚在北新城相見時的景象,便扼腕嘆息,袁氏要是不內鬥,根本沒有曹操什麼事情,當然,有可能自己也不會崛起的這麼快。

    袁熙不知道自己該恨曹操,還是該感謝曹操,對於袁熙來說,無論曹操如何做,自己終歸還要要走上奪取天下的道路的,但有可能不是現在這種局面而已。

    到時候,他一樣會面對袁譚袁尚,雖然可能不是如此收場,但到了最後,還是要相爭的。

    想到這裏,袁熙嘆了口氣,帶着衆人將儀式走完,末了袁熙坐在上首,以族長身份,對上來見禮的衆人一一出言勉慰。

    衆人和袁熙說過話後,便即退下離開,隨着祠堂裏面衆人依次離去,剩下的人也越發少了。

    最後上來的,卻是袁譚女兒,她低首行禮,祝道:“妾祝族長與天相壽,與地相長,富貴如言,長樂未央。”

    袁熙起身回禮,突然心中一動,說道:“你隨我來屋裏,我有話和你說。”

    袁氏老老實實跟着袁熙出了祠堂,袁熙女眷皆是跟着出來各回各屋,袁熙卻是帶着袁氏,回到甄宓屋裏。

    袁氏甚少來這裏,露出惴惴不安的神色,袁熙讓給甄宓使個顏色,甄宓會意,拉着袁氏坐下,微笑道:“這裏就是你自己家,不用拘謹。”

    袁氏低聲道:“不敢僭越族長…..”

    袁熙搖頭道:“你叫我一聲族叔就好了,這些年我太忙,冷落了你這個侄女,實在是對不住了。”

    袁氏連忙拜道:“家父背反袁氏,妾戴罪之身,族叔沒有追究,還將妾救於水火,妾心裏都是知道的。”

    袁熙聽了,嘆道:“難爲你這麼懂事,顯思識人不明,落得如此下場,也是讓人唏噓。”

    “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何況你也是受連累的。”

    “你今年多大了?”

    袁氏低聲道:“妾快到二九之年了。”

    袁熙一愣,嘆道:“這麼大了啊。”

    他記得袁氏被袁譚送走時候,好像才十三四歲,結果一晃過去,這麼多年了嗎?

    他心裏有些歉意,“這可真是我疏忽了,伱的年紀,早該出嫁了。”

    “我找你是想問問,你有沒有中意的人?”

    袁氏這才醒悟過來,臉色微微一紅,雖然她等着這一天,但心裏卻有些說不出口的話。

    袁熙這樣問話,對士族女子女子來說,也屬平常,因爲她們雖然不出門,但和其他夫人女郎言語間,也能將城內有名的士子瞭解個七七八八。

    袁熙見袁氏露出了猶豫之色,只當是她麪皮薄,便起身到:“我出去走走,你和甄夫人先聊一會。”

    兩女會意,齊齊俯身相鬆,臨走是甄宓道:“夫君病體未愈,且小心風寒。”

    袁熙點點頭,他披緊衣服,走出門去,看天上已經開始零零星星下起了雪花。

    這是新年第二天,袁熙心道這天氣有些麻煩了,瑞雪兆豐年,但大雪過甚,寒冰不消,來年的青苗可就受影響了。

    而且下雪對於城內居民,也是造成了很大不變,最嚴重的就是柴火的消耗。

    城中居民雖然都屯了不少柴火,但天氣越冷,柴火消耗也就越快,而冬天獲取柴火比其他季節難了太多,加上柴火是抵禦嚴寒的救命之物,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很多百姓平日寧願吃生食喝生水。

    薊城雖然富庶,也不是人人都能天天燒火的,雖然有幷州黑山的煤礦,但煤炭現在開採不易,價格居高不下,除了用作軍用外,也只有富庶的士族可以用得起。

    所以先前袁熙府邸中,雖然都造過火炕,但是爲了提倡節儉,也是能不能生火就不生火,袁熙平日裏面,所能想到的節省的法子,就是找個女眷摩擦生熱取暖。

    這法子倒是頗爲有效,時機好的時候,袁熙還能拉着幾個放得開的抱團取暖,可謂是其樂融融,其行昭昭。

    前幾日生病就是他咎由自取,呂玲綺和杜夫人返回薊城,兩女和袁熙兩年不見,兩邊自然乾柴烈火,袁熙厚顏無恥地拉兩女深入交流,大被同眠後,卻被呂玲綺睡夢中蹬了被子,於是受涼了。

    這事情鬧出來後,臉皮最厚的呂玲綺固然都羞於啓齒,袁熙更是不敢對別人說真實的理由,只能推脫是感染風寒,他怎麼麼也不會想到,沮授和田豐竟爲此事憂心仲忡,爭論擔心了好一番功夫。

    他走在院子裏面,望着熟悉而陌生的院落格局,心道運氣好的話,是不是這幾年內天下就能平定了?

    到時候,自己是不是要走出最後那一步了?

    他搖搖頭,把這個念頭趕出腦海,心道自己真是膨脹了,來年可是和曹操的生死之戰,對方可是單機天下最會打仗的人,誰勝誰負亦未可知,一個不慎,橫死戰場也是有可能的,自己哪來的底氣,現在就開始想好事了?

    而且身爲天子,也不見得就能事事如意了,不見那劉協還在許都被曹操挾制,這些年一定過得很憋屈吧?

    袁熙又想到在壽春養病的伏壽,心道其以一介弱女子,能激怒曹操親自下殺手,也算是個人物了。

    然而代價也是慘重的,伏皇後雖然搞得曹丕半殘,但也是被曹操報復,差點橫死,雖然從鬼門關上活了下來,但後遺症很嚴重,只怕之後都行動不便,下半生怕是很艱難了。

    院子裏面各處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袁熙並沒有過去,而是靜靜地靠在牆角,享受這難得的安寧,如今隨着子嗣增多,他覺得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也開始往奔三上跑了。

    事實上他這些年來不停奔波,倒頗有了幾分社畜的味道。

    更讓袁熙有所感觸的是,這個時代有很多事情,都沒有自己前世想象的那麼美好,他的身份,已經是當世最有權勢的人,也最爲富有的人之一,但生活中尚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這個時代的很多方面,都遠不如後世方便。

    這但也說明,人類社會的改變是巨大的,沒有這個時代打下的基石,後世的人們傳承不到華夏璀璨的文化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數千年混混沌沌的話,也許到了現代社會,也會走上沉淪的道路,就像南面的某些國家一樣。

    所以儘快開化民智,給百姓指引出儘可能多的道路,是一代代作爲華夏君主的義務,朝代定會更替,天子不能百歲,只有民族的意志,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袁熙靜靜坐着,在喧鬧的聲音中,因爲明年不可預知的未來而躁動不安的心,漸漸靜了下來。

    不知過了多久,有侍女找到袁熙,說甄宓屋裏備了飯,讓侍女請袁熙回去。

    袁熙回了屋,甄宓倒是有些意外,笑道:“我讓侍女出去看看,說院子裏要是找不到夫君,便即回來,不用去各屋找。”

    “妾本以爲夫君去別的屋裏了,卻沒想到夫君真的在外面散心。”

    袁熙苦笑道:“你怕是看準了我最近身體不支,心有餘悸吧。”

    甄宓掩口笑道:“妾什麼都沒說。”

    兩人相對而坐,端起面前的木碗,吃着頗爲簡單的飯菜,但卻有一種極爲默契的溫情在兩人心頭升起。

    袁熙拌了拌麥飯上的大醬,隨口道:“我那侄女有沒有和你說什麼?”

    甄宓聽了,卻是臉上泛起了一絲苦笑,她放下碗,說道:“一開始這孩子不想說,但最後還是被我套了幾句話出來。”

    “但我也不知道猜的準不準,這事情很麻煩,我也不知道該不該和夫君說。”

    袁熙一怔,“你先說,我來做決定。”

    甄宓嘆了口氣,“妾猜測,她喜歡的是個有婦之夫。”

    袁熙皺了皺眉頭,“她是怎麼認識的?”

    “兩人之間私下有來往?”

    甄宓搖了搖頭,說道:“應該沒有,是因爲夫君官邸在前面,兩邊只隔着一道牆,怕是她和其他幾個女子,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私下見過曾前來拜會夫君的掾屬。”

    “雖然妾猜的不一定對,但這孩子確實沒怎麼出過門,出去的時候也是妾和各位夫人陪着,也沒有機會認識別人,應該是從哪個犄角縫隙裏偷窺的。”

    袁熙剛想說話,隨即突然笑了一聲,“你猜我這時候想的什麼。”

    “敢這麼攛掇她的,八成是曹憲。”

    甄宓聽了忍俊不止,“曹憲現在都成了鐵背鍋的了。”

    她稍稍收斂儀容,“不過妾覺得,那孩子是認真的,只怕主意不好改變。”

    袁熙皺眉道:“但這就很不現實了。”

    “她看上有婦之夫,但我也不可能讓人家休妻,傳出去後,這種事情太過分,只會造成惡劣的影響。”

    甄宓點頭道:“妾自然知道,所以也暗示她這件事只怕很麻煩。”

    “但這孩子竟然說,做妾室也是可以的。”

    袁熙聽了,更加意外,“袁氏嫡女,怎麼可能給別人做妾?”

    甄宓苦笑道:“一般人家的妾確實不好,即使是夫君的妾,也是因爲夫君封王的緣故,不然地位也是不高,最重要的是夫君對她們很尊重。”

    “但別的家族,就不一定了,所以我最後也勸了她,說袁氏很難讓她給別人做妾,讓她好好想想,何況天下好兒郎那麼多,不一定非要如此想不開。”

    “那孩子雖然面上答應了,但妾覺得其心裏很有主意,並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改變的。”

    袁熙頭疼,“這孩子看上去乖巧,沒想到這麼軸。”

    “怕是她覺得在許都的經歷不清白,所以想自降身份?”

    “我覺得曹操雖然做事沒有底線,還不至於在此事上做什麼離譜的動作。”

    “對了,她有沒有說是誰?”

    甄宓搖頭道:“沒有,這孩子口風很緊,妾也是旁敲側擊,廢了好大力氣才探出些苗頭。”

    袁熙搖頭道:“真是怪了,這事暫且放放,我最近政務很慢,也沒有多少精力,你多留心開導下她。”

    甄宓應了,兩人吃過了飯,稍作休息,袁熙便來到前面官邸,着人將諸葛亮等人召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