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一章 交託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276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荀彧沒想明白,爲什麼丁夫人會選擇留下,難道成她被袁熙威脅了?

    他仔細觀察丁夫人神情,發現其面色平靜,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不情不願的樣子,不禁若有所思,這裏面肯定是有些自己沒猜到的內情!

    袁熙在旁邊看到荀彧神情,心裏暗叫不妙,荀彧不愧是曹操曾經的謀主,自己怕是不好繼續騙下去,便適時出來說道:“既然令君已經見過夫人,也得知了夫人心意,便請回吧。”

    荀彧擡頭看了袁熙一眼,一言不發對丁夫人施了一禮,便舉步離開,袁熙見狀,也跟着走了出來。

    袁熙見荀彧面無表情在前面走,不禁心裏有些發虛,自己還是太低估荀彧了,難道讓他猜出來了?

    荀彧一直走到中庭的梧桐樹林下,方纔停住腳步,他擡頭望着遮蔽半個庭院的綠蔭,沉默了片刻之後,才出聲道:“彧有一事相求。”

    袁熙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回道:“令君請說。”

    荀彧轉向袁熙,拱了拱手,平靜道:“彧想要見那位夫人。”

    袁熙下意識就想說你不是看過丁夫人了?

    還有哪位夫人?

    他隨即身體一震,擡頭看向荀彧,便見對方直直盯着自己眼睛說道:“使君應該知道,彧說的是哪位夫人。”

    “站得最高的那位。”

    袁熙臉色一變,“令君在說什麼,熙不知道。”

    荀彧平靜道:“彧這便回到許都,向曹公報說那位可能沒死。”

    袁熙冷笑道:“即使皇后沒死,曹操能拿我怎麼樣?”

    荀彧悠悠道:“我說的這位,不是剛纔那位。”

    袁熙臉色大變,“令君怎麼猜出來的?”

    荀彧回道:“我認識丁夫人很多年了,自然知道她在乎的是什麼。”

    “宛城之戰後,她眼睛裏面都是死氣,如今她的眼裏,卻充滿了生機。”

    袁熙冷笑道:“我倒是不知道令君會望氣,那我肯定不能放令君離開了。”

    荀彧淡淡道:“無所謂,反正彧也沒有幾天好活了。”

    見荀彧他如此光棍,袁熙反而心內嘀咕起來,你這是來壽春送死的,還是來找事的?

    他皺眉道:“令君爲什麼要見皇后?”

    荀彧沉默良久,才出聲道:“受人所託。”

    袁熙這才明白過來,他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令君對天子……”

    荀彧躬下身子,深施一禮,對袁熙道:“還請使君成全。”

    袁熙猶豫再三,方纔對荀彧道:“請令君隨我來吧。”

    兩人穿過長長的廊道,一路往後院走去,這地方本就是袁術皇宮舊址,當初打下壽春後,袁熙作價賣給了當地江淮士族,藉以籌集軍費。

    江淮士族也很識趣,買了也沒有來助,後面反而找了由頭,將院子交還回來,袁熙索性將院落打通,前面做成官邸,後面依然是庭院,用來安置女眷以及丁夫人曹晴這些人質。

    兩人走到後庭之中,找到了一所關着門的小院,袁熙在門上敲了幾下,不一會,便有人打開了門閂。

    開門的卻是大喬,她看到袁熙時候並沒有意外之色,但看到袁熙身後還跟着個相貌清奇的士人時,臉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袁熙見狀,說道:“無妨,今日人起來了嗎?”

    大喬回道:“今日有了些精神,現在中庭竹椅上曬太陽,先前妾在陪她說話。”

    袁熙點點頭,說道:“走,一起去。”

    三人進了院子,轉過照壁便是中庭,眼前豁然開朗,跟在最後面的荀彧,只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竹椅上的女子。

    她背對衆人,穿着一襲深衣,斜靠在寬大的竹椅上,經歷無數折磨,從鬼門關上打了好幾個轉回來後,她的身形極爲單薄消瘦,彷彿一陣風便能吹走。

    她的膝蓋上,搭着一塊毯子,是北地狐狸毛皮做的,絨毛很長,她正將十指放入皮毛之中取暖,如今雖然已經快到夏天,她的肩膀卻在微微顫抖,似乎正身處寒冬。

    大喬小聲道:“她身體還是很弱,我怕她着涼,勸過她回屋,但她也不聽。”

    那女子聽到了大喬說話,回道:“當在暗無天日的囚牢,在漆黑徹骨的棺材裏呆過,就知道現在天上的太陽,對我來說是多麼可貴。”

    “這照射下來的陽光,我一點都不想放過,我寧願死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不願意再苟活在黑夜裏。”

    荀彧嘴脣微微顫抖,向前走了幾步,跪伏在地,顫聲道:“臣荀彧,拜見皇后。”

    那女子身體微震,隨即緩緩轉過頭來,她的臉色極爲蒼白,一點血色都沒有,正是在被許都所有人都認爲早已死去的伏壽。

    她臉上露出意外之色,“荀令君?”

    “你怎麼會來壽春?”

    “妾身體不便,無法站立,恕不能還禮了。”

    荀彧聲音哽咽起來,“臣未能想到,皇后真的沒死!”

    “當初噩耗傳來,臣卻無能爲力,只能…..”

    伏壽嘆道:“令君不是無能爲力,而是爲虎作倀呢。”

    她隨即搖了搖頭,“算了,妾說的太過了,彼時情勢,令君又能做得了什麼。”

    她雖然竭力保持語氣平靜,但還是掩不住言語之中的怨念,“妾也沒能料到,竟然能活下來。”

    “畢竟許褚親手拿着幾十斤的木槌,對着妾擊打了不知道多少下。”

    “妾感覺五臟六腑都要碎了,鮮血像泉水一樣從身體各處漏了出來。”

    “那時候妾痛不欲生,只求速死。”

    “但不知爲何,妾被人從棺材裏面挖了出來,模模糊糊坐上了船,被送到了此處。”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妾的身體被割開,又被縫了起來,到了壽春,又波重新拆開,又重新做了一遍同樣的事情。”

    “那時的日子,妾感覺身體要燒起來,像是身體裏面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妾心想這樣死了也好,等妾到黃泉門口等着曹操,到時候等他來了,便拉住他,用妾身體裏的火,將他燒的灰飛煙滅。”

    聽着這飽含怨毒的話語,荀彧深深俯下身去,說不出話來。

    大喬也是用袖子掩住口,眼中淚光盈盈,她當初看到伏壽的慘狀時,怎麼也不敢想,這會是當朝皇后的遭遇。

    袁熙在旁邊說道:“皇后能活下來,實屬天幸,甚至可以說是奇蹟。”

    “護送她的兩名醫士,是元化先生的弟子,竭盡全力幫她縫合了破裂的內臟,才支撐到壽春。”

    “之後元化先生親自動刀,重新開腹,縫補了先前缺漏的地方。”

    “更關鍵的是,她大量失血,但因爲血液衝突,現在判斷血液的方法並不成熟,有相當高的機率出錯,但當時已經沒有辦法,只好硬着頭皮輸血,萬幸血型對了。”

    “之後皇后經歷了發熱發燒,竟然能撐過來,連元化先生也很是意外,說機率不足萬一,簡直不可思議。”

    “也許是皇后的不甘和怨念,才是支撐她活下來的原因吧。”

    雖然袁熙的話中,有很多荀彧聽不懂的詞語,但深明此事因果的他,此時也只能痛苦的閉上眼睛,叩首道:“臣等罪愆過甚,未能護持天子,致皇后有此劫難,實是難辭其咎!”

    伏壽搖頭道;“令君不必過於自責,那個時候,即使是陛下也無能爲力,妾又能怪誰呢?”

    荀彧聽了,咬牙道:“陛下……並未忘記皇后。”

    “此次臣出使壽春,明爲曹公迎回妻女,實乃受陛下託付,來查知皇后生死下落。”

    “如今皇后大難不死,陛下必定心懷大慰,陛下雖然不言不語,但一直是牽掛着皇后的!”

    伏壽聽了,忍不住眼圈一紅,輕聲道:“妾自然知道。”

    “他就是嘴上不說,但他一直…..心裏是有妾的。”

    “但只怕此生,妾再也無法和陛下相見了吧?”

    袁熙沉聲道:“怎麼不可能,肯定會有希望的。”

    在場衆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覆滅曹操,自然能迎回劉協。

    伏壽苦笑一聲,轉向荀彧,“令君如今替陛下看到了,但回到許都,又如何面對曹操?”

    “曹操若是得知妾在世的事情,肯定會爲難陛下吧?”

    荀彧看向袁熙,袁熙出聲道:“我確實很爲難。”

    “放令君走的話,我也不知道令君會不會再幫曹操。”

    荀彧聽了,淡然道:“彧自有辦法。”

    他從懷中掏出一支細長的竹筒,鄭重遞到袁熙面前,“彧此行便是爲此。”

    “這是陛下交託,說彧要是看到皇后,便將此物交給使君,算是陛下的回報。”

    袁熙一怔,他沒想到其中還有這一節,便接了過來,低頭去拆竹筒的火漆,卻沒有注意到荀彧趁機轉過頭去,服下了懷中的東西。

    袁熙拆開竹筒,從裏面抽出一張絹帛,他在開一看,發現這是一封劉協親筆寫就用印的詔書。

    他略略一看,隨即明白劉協用意,心中嘆息,這確實是他現在急需之物。

    他擡起頭來,卻看到荀彧轉過身來,對着自己和伏壽遙遙一拜,出聲道:“此行彧心願已了。”

    “彧這一生,頗多錯漏,欲興復漢室而扶助曹公,卻屢屢無所作爲,陷陛下於危難,實愧做人臣,如今受陛下託付,卻又背了曹公,兩面做人,卻又無法做人,慚愧之極。”

    “今唯有一死以謝天下,之後一應事情,使君自便,皇后保重。”

    三人驚訝地看着鮮血從荀彧口鼻之中噴涌出來,荀彧身體抽搐,顯然是在遭受着極大的痛苦,但還是竭力保持身體挺直。

    袁熙一看就知荀彧服毒了,當即大聲叫醫士過來,但已經來不及了。

    荀彧往許都方向看了最後一眼,倒了下去,呼吸斷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