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人心鬼蜮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279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袁熙和龐統相隔千里,判斷卻是不謀而合,這來自於他後世的知識,以及先前和諸葛亮的推演。

    眼下司隸地區的形勢很是微妙,曹操奪取漢中,不僅威脅到了劉璋,還有意無意打通了繞向涼州的通道。

    而涼州已經混亂了幾十年,馬騰韓遂先前做下了太多無法回頭的事情,導致即使曹操對兩人沒有殺心,但兩人混了大半輩子,皆是自私自利,老奸巨猾之輩,是斷不可能將性命完全交託到曹操手上的。

    所以曹操奪取漢中,便能出兵涼州後方,這是韓遂馬騰無論如何都不想看到的。

    不是他們想懷疑曹操,而是曹操之前做過太多背刺的事情,尤其是曹操身爲袁紹客將,卻反過來滅了袁氏,奪取了袁紹地盤,天下人都看在眼裏,對於做出這種背叛之事的人,又怎能不提防?

    袁熙如今要做的,便是儘量放大這種猜疑,讓馬騰韓遂疑神疑鬼,反之他現在就打通幷州的話,直接威脅到司隸三輔地區,那反而會激發馬騰韓遂繼續聯合曹操的決心,

    袁熙其實也有誤算,他算到曹操會打荊州,但沒有想到曹操先拿到了漢中,導致他現在的戰略也發生了偏差,不得不作出相應調整。

    他和田豫等人商量了下,決定繼續對晉陽採取圍而不攻的戰略,同時集中剩餘兵力,掃蕩晉陽北部平原的大小城池。

    在截斷了各城的補給後,袁熙軍像拔釘子一樣,將太原盆地的城池一個個攻陷。

    期間各城也曾經派兵支援,想趁機攻擊袁熙後軍,但被圍的城池,只在情報上就處於被壓制的絕對劣勢,所以他們出城的行蹤,被袁熙軍的探子查的清清楚楚,然後便被埋伏的袁熙軍圍點打援,全部擊潰。

    身處晉陽城的左右谷蠡王聽到城池不斷被打掉的消息後,恨得牙都癢癢起來,偏生外面袁熙軍卡住了他們所有的行軍路線,讓他們根本不敢出城。

    袁熙軍的圍城,並不是那種堵在城門外面,圍的密不透風那種,而是將兵士佈置在各個要衝上,彼此之間保持聯繫,晉陽無論從哪個方向突圍,都會遭遇到突襲。

    這個防禦圈放在了百餘里範圍的圈子中,在在這個圈子內,平時晉陽的人甚至可以偶爾出入城門,但偏偏就是這種做法,在左右谷蠡王看來是極爲噁心的。

    這也是圍三缺一戰術的變種,只不過範圍更大了而已,而且這舉動明顯是擾亂城中人心,畢竟這種情勢下,看成城外有範圍如此大的逃跑路線,城內的人都起了逃跑的心思。

    左右谷蠡王自然知道不能開這個口子,要是城門真的打開,只怕半天之內,城內的人就會跑掉一大半,所以他們只能緊閉城門,對於想要偷偷出城的人採用嚴刑峻法,以威懾城內浮動的人心。

    這樣一來,城內的物資,便只能內部解決,因爲隨着圍城時間的延長,城內遲早會出現物資不足的窘境。

    因爲要是物資充足,是按總量算的,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物資尤其是糧食,都控制在幷州各大商族手中,而進城避難的南匈奴和一般百姓,是沒有那麼多儲糧的。

    於是因爲圍城,很多人開始有了缺糧的苗頭,而這時候,幷州商族中商人的逐利本性,讓他們開始看不清大局。

    他們沒有選擇開倉散糧,而是趁機開始囤積居奇,推高糧價,這樣一來,城內的形勢更加緊張,左右谷蠡王自然看到了這種隱患,他們極爲不滿,要求各個商族獻出糧食來。

    這在戰時其實是很正常的要求,但一是二王態度過於生硬,二是幷州商族並不怎麼買南匈奴的帳,畢竟平時南匈奴的奴僕買賣都是幷州商族經手的,在這些商族看來,左右谷蠡王也不過是兩個奴隸頭子,有什麼好神氣的?

    對此左右谷蠡王也是心知肚明,他們自然氣不過,但偏偏又不能和幷州商族公開翻臉,不然要是兩邊衝突起來,豈不是便宜了外面的袁熙軍?

    這也不代表左右谷蠡王忍氣吞聲,坐以待斃,於是他們趁着幾次刺殺中,一些幷州商族失去家族的弱勢期,上門威脅其交出糧食來。

    衛家分支等一些家族因爲在刺殺中元氣大傷,本着息事寧人的態度,乖乖交出了不少物資,畢竟左右谷蠡王手裏是有兵的,他們也不想惹怒對方。

    衛家等大族既然帶了頭,其他家族也不好說什麼,便紛紛效仿,當然,交出的東西顯然是他們是截留了不少的。

    但隨着圍城時間的延長,即使幷州商族隱瞞存糧,但每日交出的數字,也開始漸漸讓他們無法承受,畢竟大部分家族囤積的物資也不是爲了應付這種困難時局的,更何況家族人口衆多,再交出去一些,剩下那麼多張嘴怎麼辦?

    於是人心思變,眼看城內已經是死局,城內商族開始動起了腦筋,於是不顧谷蠡王禁令,私底下聚會商議事情的家族多了起來,但人一多嘴就雜,很快消息便泄露了。

    左右谷蠡王得知後極爲惱怒,他們知道要是不採用雷霆手段剎住這股風氣,城內遲早大亂,爲了殺雞儆猴,他們特地抓出來參與的小家族,將其中主謀全部殺死示衆,並懸首城頭,以儆效尤。

    這確實震懾了一部分人,包括大部分幷州商族,但也激起了另外一部分家族的不滿,他們認爲左右谷蠡王破壞了和幷州商族之間的默契,既然他們能對小家族動手,遲早有一天也會將刀砍到自己家族頭上!

    而且左右谷蠡王趁着搜查間隙的檔口,將涉事小家族的財產沒收充作軍用,更是觸動了其他家族最害怕的事情,他們要是保不住自己財產,那爲何還要和南匈奴共事?

    於是幷州商族私下勾連的風氣在沉寂一段時間後,再次騷動起來,只不過這次更加隱祕,他們動用了很多手段掩蓋行跡祕密碰頭。

    心在在城裏某處地下密室裏面,五六個家族的祕密話事人便在昏暗的燈光下商議事情,他們都是通過種種隱祕方式到來的,還都遮住了頭臉,隨時做好了撤走的準備。

    有人首先出聲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只怕還沒等到城破,我們就先完蛋了。”

    有人贊同道:“確實,還不如想辦法聯繫城外,暗地投靠兇虎。”

    有人冷冷道:“你想得倒好,兇虎就一定靠得住?”

    “他明顯對幷州商族很是仇視,即使我們冒着風險跟他賣命,你們就不怕城破後他卸磨殺驢?”

    有人聞言冷哼道:“怎麼,你還心向谷蠡王不成?”

    “難不成你是他們的探子?”

    “那你何必參加聚會?”

    先前那人也惱了,冷冷道:“怎麼,還不讓人講道理了?”

    “我來是爲了商討一條可能得活路,而不是被人利用到死,你能保證兇虎一定可信?”

    有人打圓場道:“不要吵了,非常之時,需要大急集思廣益,”

    “且不說兩邊誰可信,關鍵是我們能否在這場圍城中活下來,所以要儘快做決定,如果晚了,想投也來不及了!”

    有人道:“現在事情很明了了,咱們是無法等到援軍了,城破是遲早的事情。”

    “此時還不向兇虎展示誠意,只怕以此人心胸,城破後根本沒有我們的活路?”

    有人道:“但如果兇虎此人背信棄義怎麼辦?”

    “我們對他來說,根本就是可有可無,而且他巴不得將我們財產據爲己有吧?”

    “你們想想,他何曾將我們幷州商族放在眼裏,真要看重我們的話,開戰前他怎麼不來正確我們支持?”

    有人疑惑道:“按理說不應該啊,此人正妻出自冀州甄氏,側妻出自東海糜家,這都是鉅富商家,你爲什麼覺得他會敵視我們?”

    前面的人冷笑道:“伱家族比的上甄家糜家嗎?”

    “你家女郎美貌能傳揚一郡嗎?”

    “沒有的話,你憑什麼和人家比?”

    後面說話的人漲紅了臉,強自道:“難不成他除了甄家糜家,還能將我們全滅了不成?”

    前面那人冷笑道:“自然不是,他也不是嗜殺之人,但你們想想,自己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價值?”

    “你總要有點用處吧,是幫助破城了,還是傳遞情報出去了?”

    衆人聽出了其中言外之意,有人出聲道:“你的意思是,先交投名狀?”

    此話一出,其他幾人齊齊沉默了一下。

    不僅因爲這人說的便是其他人心中所想,更因爲投名狀這話,並不該出現在這個場合。

    因爲這是黑話,表示加入幫派時繳納的忠心證明多用在幷州馬賊馬匪之間,其要麼是幾條人命,要麼是搶劫一批貨物,將證據交上,才能獲得馬賊的信任。

    而作爲商族的話事人卻如此熟悉切口,顯然是和馬賊有勾結,甚至其可能暗地裏養着馬賊,甚至就是馬賊首領也說不定。

    商族和馬賊有勾結,在很多商族中是很普遍的事情,這也是用來打擊其他商族不上檯面的手段,邊地商族本就是稱霸一方的土皇帝,和盜匪沒有本質區別,但如此公然暴露,就顯得場面有些尷尬了。

    前面那人也知道失言,連忙住口,場面沉默了好一會,才有人道:“要怎麼做?”

    此事實在敏感,衆人都不願意先開口,畢竟投名狀放在這個場合和時期,十有八九便要着落到那羣南匈奴貴人身上。

    幷州商住雖然兇橫,大劫落單客商還可以,但要對付坐擁大軍的南匈奴王庭貴人,只怕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