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福禍相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153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劉備看張飛端着碗進來,出聲道:“三弟,怎麼能隨便在別人家走動,未免也太過失禮了。”

    張飛摸着頭,悶悶道:“我是怕大哥餓了,聞着後院有人做飯,這並不是才…..”

    司馬徽此時沒看張飛,卻是看向張飛身後的年輕人,笑道:“勞煩鳳雛親自下廚,真是過意不去啊。”

    此話一出,劉備這才注意張飛身那後一臉灰塵,不修邊幅的年輕人,驚訝道:“先生便是鳳雛?”

    那年輕人一臉木訥,回道:“不敢妄稱,草民龐士元。”說完他把碗往司馬徽桌上一放,徑直轉身往竈房便去。

    劉備見對方極爲冷淡,便是一呆,隨即悄聲對張飛道:“三弟,你冒犯對方了?”

    張飛一臉呆滯,他怎麼知道這人竟是鳳雛,只怕剛纔自己口口聲聲稱其僕童,惹得對方不高興了?

    劉備見龐統要走,心中一急,卻是幾步上前來攔住,對龐統拜道:“久聞先生大名,今備特意前來請教,未知先生可否指點一二?”

    龐統仍舊是臉色木訥,回禮道:“小子才疏學淺,遠不如水鏡先生,山野妄言,就不污玄德公清聽了。”說完出門回後院去了。

    徐庶見了,示意劉備稍安,直接是趕緊追了出去,結果龐統走的極快,徐庶一直追到竈房,喘着粗氣道:“士元,我這專程來訪你,怎麼也不理我呢?”

    龐統冷笑道:“少來!”

    “我知道元直是來做什麼的,我是不會跟你去的。”

    徐庶嘆息道:“士元啊,不是我說你,你這脾氣該改改了。”

    “我們是隱士,雖然名爲隱退,但胸中皆是懷有報國平天下之志,我知你也是一腔熱血,哪裏是清淨之人?”

    “隱士不是高士,騙騙別人就行了,但機會到來之時,就不要端着架子了,你還如此年輕,就沒想着建功立業?”

    龐統拿着棍子去捅竈臺裏面的柴火,悶悶道:“你都搞不定的事情,我有什麼辦法?”

    “伱別以爲我在山中不知情勢,眼下曹操遲早要拿下荊州,如今荊州士族四分五裂,劉景升根本無法壓制,單憑劉豫州如何擋得住?”

    徐庶嘆道:“士元啊,真是因爲如此,才需要力挽狂瀾的人啊。”

    “襄陽馬上就要受到曹軍和江東的威脅,若此城一丟,荊州再無險可守,到時候鹿門山離襄陽這麼近,你還能躲到哪裏去?”

    他見龐統還是不說話,試探道:“士元欲投靠曹操否?”

    龐統搖頭道:“曹操名爲大度,實則猜忌異常,不能容人,我是不會投靠他的。”

    徐庶又道:“士元欲投江東否?”

    龐統還是搖頭,“江東鼠目寸光,背信棄義,統恥與其爲伍。”

    徐庶這才鬆了一口氣,“如今天下所剩勢力已經不多,士元不投曹操江東,先前也拒了劉景升,如今無異於玄德公的話,那就只有北地袁顯弈了?”

    龐統嘆了口氣,“聽聞孔明和其一見如故,頗受重用,已經是軍師要職,既有孔明,又何須我龐士元?”

    徐庶等的就是這句話,勸道:“士元啊,在我看來,你和孔明天賦才學並無高下之分,如今孔明走在前面,只是其機遇合適,遇到了能慧眼識人的主公而已。”

    “如今天下爭霸之勢,隱隱形成了曹操和袁使君對抗,江東旁觀的局面。”

    “玄德公必然是幫助袁使君對抗曹操的,而江東因爲利害關係,遲早會和袁使君及玄德公翻臉。”

    “因此之後必然是分爲兩個陣營對抗,你若是錯過這個大好機會,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龐統聽了,嘆了口氣,出聲道:“太難了。”

    “在我看來,玄德公此時是個死局,如果現在不趁機走的話,只怕想走時都走不了了。”

    “南陽到了如今這種糜爛局面,荊州本地士族已經喪失了抵抗之意,我聽說蒯家蔡家已經在勸說劉景升向曹操低頭了。”

    “元直以爲,現下固守襄陽,坐等曹軍江東兩面包夾,還有破局的希望嗎?”

    徐庶默然,他明白人力有時而窮,自己解決不了這個困境,便寄希望於龐統,但如今看來,龐統似乎也是沒有辦法。

    他澀聲道:“難道真的沒有出路了?”

    龐統默默捅着竈膛裏面的柴火,出聲道:“即使有,也已經晚了。”

    “若是一年前,若我爲謀士,當會勸玄德公放棄南陽,西進益州,謀奪西川。”

    徐庶一驚,“奪取西川?”

    “這不是要和劉璋翻臉?”

    龐統出聲道:“除此之外,哪裏還有第二條路,天下還有玄德公的落腳之地嗎?”

    “就是給他荊州,荊州士族勢力這麼大,他壓·得住嗎?”

    “不過如今說這些已經沒用了,曹操已經奪取漢中,此時即使西進,曹操可隨時從漢中發兵攻伐益州,攔在西進路線上,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

    龐統正低頭自顧自說話,卻聽徐庶起身道:“主公?”

    龐統擡頭一看,卻見劉備站在外面,見被龐統察覺,連忙上前拜倒在地,出聲道:“方纔先生的話,備早已經全部在門外聽到,恨不能早和先生相遇,令備椎心頓首!”

    “如今備走投無路,還望先生指點迷津!”

    龐統一時間手足無措,連忙上前扶劉備起來,出聲道:“小子年輕,只是妄言而已,天下大勢,豈能如統一人所料?”

    “還請玄德公不要當真。”

    劉備只是不起,再次拜道:“曹操荼毒天下,爲禍蒼生,備堅持至今,只爲一口意氣,往先生即使不看在備的面子上,能爲荊州百姓指條出路,便是大善!”

    龐統無奈,只得出聲道:“既然玄德公不恥下問,那我也只能妄言幾句,公若不嫌,請姑妄聽之。”

    “我有上中下三策。”

    “荊州不可久守,且守下來也只是爲劉景升做嫁衣,玄德公必須要有自己的地盤,且這地盤至少能保後方無憂。”

    “如今的天下,這種地方已經很少了,我只看到了三個。”

    劉備急忙問:“那三個?”

    龐統豎起三根手指,“涼州,交州,益州。”

    “其中最好的,自然是劉璋的益州。”

    “張魯投降,漢中門戶已失,劉璋是守不住的,既然如此,那不如玄德公去取。”

    劉備猶豫道:“我本和劉璋秋毫無犯,如今要打他,豈不是顯得我背信棄義?”

    徐庶也出聲道:“劉璋並不弱,益州至少十萬兵力,再說要打還要經過白水關,此地離漢中不過幾百裏,曹操豈能旁觀?”

    龐統點頭道:“沒錯,這條路線已經行不通了。”

    “所以玄德公要敗劉璋,只能從荊南去漢郡。”

    徐庶更不解了,“這沿途都是險要光卡,根本打不下來的!”

    龐統點頭道:“沒錯,所以需要玄德公藉着不敵曹操的藉口,放棄襄陽,假意投誠劉璋,然後帶兵一路到成都城下,出其不意攻城,一戰可定。”

    劉備徐庶呆滯,這麼冒險?

    龐統嘆道:“沒錯,萬一失敗,便是全軍覆沒,所以這是下策。”

    劉備聽了,忙道:“備請教中上兩策。”

    龐統出聲道:“荊州雖然不好守,但荊南也有縱深可供安置。”

    “但單靠荊南是不行的,至少要保障另外一道門戶,便是通往長江的夏口。”

    “如今黃祖形勢岌岌可危,落敗已經是不遠,既然要落在江東手中,不如玄德公先取。”

    “曹操雖然不好打,但江東還是要差一些的,聽聞關雲長將軍水軍精良,若能取得江夏,有在江淮的兇虎軍相助,兩路反攻,江東軍必然大敗。”

    “到時候順江而下,先取豫章,後定廬陵,逐漸蠶食建東地盤,無論東攻江東,還是南取交州,皆有進路。”

    劉備聽了,心中一喜,原來還有這條路!

    相比欺騙劉璋,劉備更能接受這條計策,他滿懷期待道:“先生果然高明!”

    “這是中策?”

    “那上策呢?”

    龐統搖頭道:“這便是上策。”

    “中策其實冒險程度,並不下於下策,而且條件苛刻。”

    “而是利用曹操取得漢中的機會,挑動動馬騰韓遂的疑心,讓其反亂曹操,同時求助兇虎,讓其攻克司隸,趁曹操自顧不暇的當口,反攻新野宛城,直攻許縣,奪取天子。”

    “然後利用天子名義,取得漢中司隸,吞併涼州,如此一來,便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格!”

    他這話說完,不說徐庶一臉呆滯,連劉備也是滿臉不可置信,這怕不是在癡人說夢?

    在場氣氛陷入了沉默,過了良久,劉備才嚥下一口口水,強笑道:“我如今堅守已經是難了,又如何反攻曹操?”

    “何況馬騰韓遂爲什麼會背叛曹操?”

    龐統出聲道:“因爲馬騰韓遂心懷不軌,且一直在防備曹操。”

    “先前曹操不重兵佈防司隸,其實便是怕引起馬騰的懷疑,但隨着他取得漢中,已經能隨時連通涼州腹地,這無疑是挖了馬騰韓遂的後方根基,他們怎麼可能不防備?”

    就在龐統和劉備獻計的時候,在幷州的袁熙也得到了曹操取得漢中的消息,呂玲綺在一旁出聲道:“曹操真是雞賊,這一來他徹底就打通了涼州通道了。”

    袁熙本來緊鎖的眉頭卻舒展開來,出聲道:“不,看似很不好,實際上卻說不定是個契機。”

    “現在馬騰韓遂一定很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