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北地巡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293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陸遜明白自己長於水軍,但他深知自己在陸戰方面,卻是差着不少,更何況城內將領多是袁術舊將,真正能力挽狂瀾的其實就太史慈一人,人手還是頗爲吃緊的。

    他思考良久,便派先前幾名袁術舊將帶部分兵士沿着淮水趕往上游,從側翼支援新野,但對於江東攻打江夏,怎麼幫他就無法決定了,只得給幽州發信。

    信件傳到薊城,又從薊城轉往代郡,再送往幷州,這一來一去,已經是一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此時距離袁熙出兵,已經過了將近三個月了,這段時間內,他的進展卻是不怎麼快,只是佔據了雁門郡的北部,以及西邊定襄郡的一部分,眼下正在向西面的雲中郡邊境行軍。

    袁熙也很無奈,他知道幷州草原不好打,但也沒料到如此不好打,尤其是在春季多雨的時節,草原上面行路泥濘,別說攜帶輜重,就是糧道後勤都很難跟上。

    胡漢邊民矛盾鬱結百年,其人多不相信漢廷,這種局面極爲麻煩,讓袁熙花了大量時間來穩定民心。

    他如果採用簡單粗暴的手段,固然會加快行軍速度,但若是激起胡人部民的反抗,只會給自己埋雷,所以袁熙打下一地後,先做好安撫工作,等當地居民生活重回正規,這才着手圖謀下一個目標。

    這種求穩的做法,無疑是當前最好的選擇,但也讓袁熙打閃電戰的希望落空,在幾乎花費了整個春天拿下了兩個郡之後,袁熙終於是放下了速戰速決的心思,開始一步步穩紮穩打。

    至於荊州方面打成什麼樣子,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也沒有實力兼顧了,更讓他頭痛的是,呂玲綺的情況。

    雖然呂玲綺身體底子很好,而且目前也沒有產生不好的反應,但袁熙總是放心不下,一直勸說呂玲綺回幽州養胎,然而這個建議卻被呂玲綺拒絕了,她說道:“打下雲中,便是呂氏家鄉五原郡了,我豈能在這時候半途而廢?”

    “若是打下來五原時候我不在場,那將來我的孩子如何有面目在五原立足?”

    “所以無論如何,我也要親手相助夫君打下五原,並在九原把孩子生下來!”

    呂玲綺拗起來就和倔驢一樣,讓袁熙頗頭痛,他無奈之下只得找華佗過來勸說,結果華佗呵呵笑道:“我的想法倒是和主公不太相同。”

    “草原上面的牧民,按道理說生活狀況比中原女子差得多了,但兩邊夭折率卻並沒有太大差別。”

    “個中原因,一方面是草原女子每日放牧,身體相對得到的活動較多,另外一方面草原人口稀疏,河流水源乾淨,不容易染病。”

    “部民所缺乏的,多是生病時候的醫治,如今老夫在隨軍,在草原上發現了很多以前醫書才能看到的草藥,受益頗多,現下應能保得夫人平安,還請主公放心。”

    袁熙聽了,只得無奈接受這個現實,他卻沒有發現背後的呂玲綺偷偷向華佗做了個讚賞的手勢,顯然呂玲綺是早已經將華佗收買了。

    華佗走後,袁熙扶着呂玲綺,望着其微微隆起的小腹,嘆道:“你是這些年來,陪伴我時間最長的女子,我是真的不希望你有事情。”

    “我知道你是想替我分憂,但我你寧願你即使不建功立業,也能長命百歲。”

    呂玲綺感動道:“夫君懂妾,妾除了想要興復呂家外,還想替夫君分憂。”

    “夫君將大本營放在薊城,本就是有守護中原門戶之意,雁門五原一帶,也是外族南下的重要門戶,當然也需要人守護。”

    袁熙嘆道:“本來想讓子嗣遠離戰亂,但看來這幾十上百年,是不太能奢望了。”

    “如此也罷,子孫自有子孫福,咱們盡心而爲就好。”

    兩人走出營帳,望着外面一望無際的草原,卻有稀疏的黑點矗立在地平線上,兵士百姓們正負土抗鋤,穿行其間。

    這是秦漢時候所建立的邊塞城營,類似於後世宋明的軍鎮,經過東漢數百年的不作爲,這些邊城幾乎已經完全荒廢,如今袁熙要做的便是將其重新修繕相連,遷徙胡漢邊民定居其中,作爲應對外胡入侵的憑藉。

    這是一個長期龐大的工程,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人羣定居後,便不能以放牧爲主,而是要在城塞周圍拓展耕地,耕種糧食及經濟作物,這樣才能形成不斷增長的人口趨勢。

    不過只要將幷州北五郡的城塞連起來,形成一條直達幽州的貿易運輸線,便可以拉動提高當地生活水平,袁熙私下將其稱之爲一連一路。

    而且這一路並不是孤立的,南部河套平原的肥沃土地,隨時都能和北部城塞形成縱向的交流,以其爲支撐,北五郡便能形成一套縱橫交織的網絡,從而將來把幷州變成第二個幽州。

    他擡起手來,指着遠方,對呂玲綺說道:“有時候真想多活幾十年,看看將來這地方會變成什麼樣子。”

    呂玲綺將頭靠在袁熙懷裏,輕聲道:“這可是不簡單,即使打下五原,還有最爲麻煩的朔方,那可真正是三不管地帶呢。”

    袁熙微微點頭,朔方是幷州最西北的大郡,形勢極爲複雜,不僅有關外鮮卑的勢力滲透,其西面便是涼州東部,那是羌人的地盤。

    羌人一直是東漢頑疾,且羌人和漢廷之間有着很深的仇恨,頻繁爆發的羌亂到現在也沒有解決的苗頭,加上作亂的南匈奴,將如今的朔方郡變成了四方角力的地帶。

    仗好打,善後難,想要打下一地,讓當地百姓安定,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是說實力佔優,就能讓不同民族的人都心服口服的,之後的治理才是個大問題。

    袁熙搖了搖頭,心道能在三十年內讓胡漢邊民初步融合,已經是自己最樂觀的預估了。

    他正和呂玲綺說着話,有人報說壽春來信了,袁熙展開帛書看了,對呂玲綺道:“曹操的舉動倒是在預料之內,但是江東這麼急着出兵,確實也夠頭鐵的。”

    呂玲綺笑道:“吳夫人那二兒子年輕氣盛嘛,你作爲義父,將來得好好管教下啊。”

    袁熙頗爲狼狽,“什麼義父,你別瞎說,我可不當義父啊。”

    呂玲綺掩口笑道:“夫君就這麼一直把吳夫人留在江東?忍心嗎?”

    “夫君遲早要將吳夫人迎回來的,到時候那孫權不就是夫君義子?”

    袁熙一陣惡寒,“這事情聽着就不靠譜,以後再說,孫禮怎麼出去好幾天了,還沒回來?”

    他先前派孫禮帶兵在定襄郡北境巡視,阻拒時刻侵入幷州劫掠的鮮卑馬賊,但是算算也該回來了,怕不是出了什麼事情吧?

    此時孫禮正縱馬急奔,手中的弓已經拉滿,對準了前方逃竄的馬賊,那馬賊變換了幾次路線動作,但孫禮絲毫不受影響,覷的準了,把手一鬆,手中箭支離弦飛出,正中馬賊背心,將其射落馬下。

    孫禮身後的兵士們大聲歡呼,這支小股鮮卑馬賊他們整整追了一天一夜,終於將其全數射殺。

    孫禮的親兵翻身下馬,將鮮卑馬賊割了頭,舉起來想要交給孫禮,孫立搖頭道:“你留着吧,這頭髮掛在馬脖子上,馬兒都嫌棄。”

    鮮卑又被稱爲索虜,意思是留着辮子的韃子,披髮左衽,非既辮且髡,亦非前剃後辮,其辮子有很多支,倒像是後世的髒辮。

    這也和北地氣候寒冷有關,天冷就要戴皮帽子,爲了戴帽子方便產生了剃髮,而北地漢人則是束髮不剃,兩者特徵極爲明顯,所以北地是胡是漢,一眼就能看出。

    孫禮和部下往回走了小半日,前方遇到了一條小河,衆人當即歡呼一聲,想要下馬打水做飯,孫禮卻是出聲道:“不急,上下游各巡查十五裏,看看有沒有敵人蹤跡。”

    衆人領命而去,不久便回來說沒有發現,孫禮這才點點頭,讓衆人支起鐵鍋打水,底下點燃兩塊煤,做起飯來。

    他旁邊的親衛一邊點火,一邊說道:“這東西真是好用,不然草原上面,大部分時候只能吃肉乾了。”

    有人贊同道:“確實,這煤塊要是草原上也有的話,柴火問題便能解決了。”

    有人疑惑道:“這東西不是在山裏找來的,草原也能有?”

    孫禮響起袁熙對自己說過的話,出聲道:“草原是有的,而且有很多,只要找得到,一切都不是問題。”

    “最麻煩的是開採方法,挖坑容易,但安全採出來卻不容易,稍不注意便會塌方,可謂十死無生。”

    他親衛道:“這也是頭兒聽主公說的?”

    “說來主公好像無所不知,真的像是上天派來的真人呢。”

    孫禮笑罵道:“現在主公不希望別人稱呼他爲真人了,伱說話注意些。”

    “他說這些事情只要讀義學,都能學的到,將來你們的孩子,都是有機會的。”

    那親衛笑道:“頭兒算說中了,我跟着出來打仗,還不是爲了將來孩子能夠出人投地麼。”

    旁邊有人打趣道:“打了好幾年仗了,別打上癮了,老不回家,嫂子跟別人跑了怎麼辦?”

    那親衛漲紅了臉,罵道:“就你嘴臭,先看好自己內人吧,別戰場上一個失手讓她守寡!”

    那人嬉皮笑臉道:“那時候你幫我照料不就行了?”

    那親衛目瞪口呆:“怎麼有你這種不要臉的人?”

    衆人鬨笑起來,孫禮看着鍋裏沸騰的米粥搖了搖頭,不由想起了薊城之中自己的老母和妻子,現在她們過得怎麼樣了?

    突然他耳朵豎起,說道:“有人來了!”

    他的親衛連忙將耳朵貼向地面,隨即臉色一變,出聲道:“北面,北面來了很多馬!”

    “這不是野馬羣,就是大量騎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