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各使其能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102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平心而論,對於可能的突襲,袁譚作爲一軍主帥,自然是有所防備的,但他還是低估了對面的決絕,所以上來就失去了先機。

    但袁譚畢竟經驗豐富,他當即對着一衆侍衛授意,讓其分頭帶領軍士登上營寨木樓,同時大聲喊叫發令,讓營寨中的兵士被甲執兵,就地結陣。

    這樣一下子,青州兵見有人指揮,頓時安定下來,袁譚也隨之登上木樓,親自指揮下面的兵士展開陣型,將營寨中的道路逐漸封堵起來,壓縮敵軍騎兵活動空間。

    此時張遼和徐晃分別率領幾百騎兵並頭突擊,已經殺傷了相當數目的青州兵,兩人正想一鼓作氣打通營寨,聽到高處木樓的喝令聲,頓時面色凝重起來。

    張遼見青州兵開始井然有序的列陣,出聲道:“不好,對面主帥經驗豐富,練兵有方,要是繼續拖延下去,我們就走不了了。”

    “調頭,從來時的路突圍出去!”

    徐晃當即應聲,一聲令下,兩人撥轉馬頭,又往回殺了出去。

    兩人這一路上本來就是打通了防守進來的,所以退出去的時候雖然費了些力,還是帶人衝了出來,他們回頭看時,見營寨中密密麻麻的步兵已經結好了陣勢,向着營門涌了出來。

    張遼說道:“走,看看對面追擊的時候能不能露出破綻。”

    兩人帶領騎兵奔出二十餘裏,遠離了袁譚軍營,見對面沒有中計追來,便放了最後一絲希望,領軍回返。

    張遼騎着馬,嘆息道:“主公來時對我們說過要小心爲上,今晚一見,果然這袁譚很有一套啊。”

    徐晃也是點頭道:“袁氏子弟,都是不是易於之輩。”

    “你說他們要是不內鬥,是不是早就把曹操滅了?”

    張遼想了想,出聲道:“也許正因爲都很厲害,才誰也不服誰吧。”

    張遼徐晃帶着騎兵一路回到東武,等入城時,天已經亮了,兩人一路來到袁熙官邸,聽說袁熙已經起來,便入內拜見。

    兩人說了來龍去脈後,一齊跪地道:“末將無能,還請使君責罰。”

    袁熙連忙下座將兩人扶起,說道:“兩位將軍這是哪裏話,我本意便是騷擾袁譚,並未要求多少。”

    “其領兵之能,我在青州徐州和其一起打仗時,便心裏有數,他不是一仗便能打敗的對手,此戰兩位已經盡力,何錯之有?”

    張遼和徐晃被袁熙拉起來後,同時出聲道:“末將確實沒有想到,對方能在如此出其不意的襲營下,還有能力反擊,這是吾等從未遇到的事情。”

    袁熙嘆道:“所以當初我實力不足時,才不想那麼快和他撕破臉。”

    “袁譚一直隨本初公征戰,大小會戰從未缺席,其戰陣經驗之豐富,是我和袁尚不能比的。”

    “對付他我不求一舉建功,只求慢慢挫其銳氣,等他沉不住氣露出破綻,再全力相攻。”

    “在此之前,兩位一定要小心行事,尤其是襲營,萬勿被其包圍,不讓便麻煩了。”

    “接下來的幾日,還是以騷擾疲兵爲主,我這邊已經備好了充足的可以輪換的戰馬,還請兩位將軍費心。”

    諸葛亮在旁邊出聲道:“兩位將軍一定要以保身爲前提,事不可爲就果斷退走,畢竟真正決定勝負的關鍵,還是在東武城的正面交戰。”

    “在袁譚軍行軍的這幾天裏面,只需要讓其不得休息,士氣低落,便已經是達到目的了。”

    張遼徐晃聽了,連忙領命,回去休息了,畢竟到了晚上,他們還要繼續奔襲袁譚營寨。

    諸葛亮等兩人走後,說道:“兩位將軍都是難得的良將,打江東的時候勢如破竹,沒有想到打青州軍第一晚,便心中有所猶豫了。”

    “可見袁譚果然是治兵有方啊。”

    袁熙嘆道:“到時一接戰,軍師便能知曉對面的難纏了。”

    “當初都說我在青州徐州之戰。時用計取得了勝利,但當時若非袁譚的調兵遣將,我也很難達到目的。”

    “只可惜他和袁氏決裂,一根筋走到黑,不然我也不想與之爲敵。”

    諸葛亮聽了,說道:“其人之能,我已經大致瞭解了。”

    “若和其面對面對決,我們這邊死傷可能會很多。”

    “這損失可能太多慘重,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袁熙道:“若真是那樣,便不得不勞煩軍師用計了。”

    諸葛亮聽了,默默地點了點頭,事至如今,他也不得不面對艱難抉擇了。

    接下來兩個晚上,張遼好徐晃照例去夜襲袁譚軍營寨,袁譚謀士們對其這種死纏爛打的做法並沒有提前預料到,導致張遼二人再來的時候,青州兵還是以應對稍顯不足。

    但其竟先前已經有了經驗,在袁譚的指揮下,提前在營寨內牆佈置了弓箭手,不費多少力氣就擋住了張遼徐晃兩人的衝擊,張遼徐晃見事不可爲,遠遠幾輪箭,持續騷擾到了天亮,便自領軍而去。

    經過這兩個晚上的襲擾,青州兵很多都是沒有休息好,士氣萎靡不振,袁譚見狀,命令兵士多休息兩個時辰,再拔營出發。

    第三日晚上,張遼和徐晃又來了,這是青州兵到東武前的最後一晚,所裏兩人騷擾的格外賣力,但袁譚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他讓一部分兵士防守,其他人仍舊休息,保存體力。

    要是放在平日,這些兵士也見得的能休息好,但三個晚上下來,他們明白對面也衝不進來,當下衆人在喊殺聲中,安心歇息了半個晚上。

    張遼徐晃回到東武,向袁熙覆命,兩人詳細說了情況,說道:“末將已經盡力,但對面滴水不漏,怕是藉此休息回覆了不少精力。”

    袁熙聽了,說道:“無妨,兩位將軍先回去歇息,看看日頭,對面下午就能趕到,馬上開戰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到時候兩位的作用極爲關鍵,此前養好精力爲上。”

    等兩人離開,諸葛亮出聲道:“對面若是逼近,我們主攻出擊,還是防守爲主?”

    袁熙出聲道:“軍師怎麼想?”

    諸葛亮道:“換做我是對面,相比於很難一舉攻下的主城,其應該很大機率會選擇兩個相對容易的副城。”

    “若是能夠打下來,不僅能夠提振士氣,更能讓東武陷入包圍。”

    “而且此舉也能逼得我們出城交戰,比單純攻城損失要小多了。”

    “所以開頭相遇,註定無法避免硬碰硬的局面。”

    “而且很有可能今天就會開戰。”

    袁熙出聲道:“也好,戰場歸根結底,是角力的過程。”

    “讓兵士們現在隨時做好交戰的準備!”

    不出諸葛亮所料,袁譚軍行軍十幾裏後,並沒有選擇建立營寨,而是在中午時分,悍然對東武北面的副城發動了攻擊!

    負責此城防守的是張勳,其見城外黑壓壓大軍涌來,心道對方卻是會抓時機,昨夜袁熙軍騎士連夜奔襲整晚,顯然並沒有充分休息,袁譚軍便是看準了這一點,直接開戰了!

    張勳大聲呼喝,讓兵士推出守城器具,依次擺在城牆之後,靜待青州兵的第一次攻城。

    至於向袁熙求救之類的,他也沒必要去做了,相隔十幾裏,看都看到了,袁熙自有其主意,張勳如今要做的,便是死守城池不失。

    袁譚看着幾裏外小小的副城,開始調兵遣將,分割包圍,同時截斷副城和主城之間的通道。

    隨着青州兵整齊有序佈陣,城牆頭上防守的江淮兵也緊張起來,他們先前大部分都是跟着袁術的,打仗勝少負多,本來就信心不足,投降袁熙後,雖然打了兩場勝仗,但都是以支援爲主,卻從來沒有遇到以少打多的局面,心中更是驚慌。

    混戰其中的幽州兵頭領們見了,各自喝令兵士們保持鎮定,同時出言鼓勵,因爲先前這些人在宛城一戰中身先士卒,建立了很高的威望,隨着他們的話語,軍心慢慢安定下來。

    張勳見了,也是微微點頭,改造士兵,主要是改造兵士的士氣和紀律,才能讓其從一支敗軍走向常勝之師,這期間可能要做很多事情,不過現在看起來,袁熙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他站着城頭,看着黑壓壓的青州兵涌了上來,拔出環首刀,高高舉起,吼道:“死守此城,我張勳與你們同進退!”

    兩邊兵士的呼喝聲響了起來,隨即便是鋪天蓋地的飛石箭矢遮蔽了天空。

    袁熙拿着望遠鏡站在東武城頭,看向張勳的方向,對諸葛亮說道:“還真是一到就開打,一句廢話都沒有。”

    “而且這兵力算起來,怕不是至少有四五萬了。”

    諸葛亮臉色略微有些凝重,“這時機確實抓得很好,張徐兩位將軍的騎兵還沒回覆過來。”

    正說話間,張遼徐晃匆匆趕上城頭,對袁熙道:“末將領命來遲,請使君下令讓吾等出戰!”

    袁熙出聲道:“不急,先歇息一會。”

    “我想讓步軍出去試探一下。”

    他對諸葛亮說了幾句,諸葛亮便讓人傳令下去,當下有一支在等在城門後面的步軍,跟着在其頭領打開城門,向着袁譚本陣涌去。

    泰山賊昌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