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野望天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287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張繡聽了賈詡的話,發覺其中是調笑居多,頓時明白過來,袁術應該是暫時不會窺探南陽樂,頓時心中輕鬆了一些。

    同時張繡也有些鬱悶,合着自己和一個瘋子打了半天?

    他不由道:“先生,你說咱們這樣守着南陽,難道就要守一輩子?”

    “就沒有別的出路了?”

    賈詡微微瞟了張繡一眼,“怎麼,將軍對這天下還有什麼想法?”

    張繡苦笑道:“怎麼可能,當今爭奪天下的那幾位,哪個不是手段過人的,我要是和其作對,只怕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賈詡輕搖手中摺扇,“將軍倒是有自知之明。”

    “能看清這點,已經比世上大多數人都強了。”

    張繡嘆道:“但看清這點,並不能改變咱們如今的處境啊。”

    “南陽是荊州門戶,袁術這一波只是以後亂戰的前奏,劉景升只圖守成,我這樣幫他擋個幾年還行,但只要失敗一次,只怕就萬劫不復吧?”

    賈詡悠然道:“不錯,南陽這個地方,遲早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而將軍只要在南陽,就逃不開這個漩渦。”

    “不過換個角度,正因爲南陽繞不過將軍,卻也是個優勢。”

    張繡目光一閃,“此話怎講?”

    賈詡停住手中羽扇,遮住半張臉,將聲音壓得極低道:“待價而沽。”

    張繡身體一震,隨即明白過來,面露喜色。

    他本來就對劉表沒有什麼忠誠,兩邊只是互相利用而已,所以立刻就領會了賈詡的意思。

    打不過,投降就是了,反正不丟人!

    賈詡將張繡的表情看在眼裏,眼睛微微一轉,出聲道:“老夫最近感覺身體日漸不好,我想着在過些時日,便去山林隱居,也不能爲將軍出謀劃策了。”

    張繡聽了一驚,“張繡能有今日,全賴先生指點,倘若先生去了,誰還能爲我出主意啊?”

    賈詡笑道:“將軍莫慌,雖然荊州的南郡襄陽是名士聚積之地,但南陽也有不少名士。”

    “比如最近聲名鵲起的南陽四友,裏面就有兩個出類拔萃之人。”

    他說起了四友的情況,“其中徐庶徐元直,以及諸葛孔明,都是其中佼佼者,可爲謀士。”

    “尤其是那諸葛孔明,剛娶了黃承彥的女兒,和劉表攀上了關係,他本人出身於琅琊諸葛氏,其姐嫁給了名士龐德公之子。”

    “若將軍能讓其效命,便能和荊州士族拉上關係,即使到時候撕破臉,只要控制住諸葛孔明,當會讓劉表投鼠忌器,多少也有些用處。”

    張繡聽了,遲疑道:“但是這種名士眼高於頂,怕是看不出我這種出身貧寒的西涼將領吧?”

    賈詡悠然道:“這四友如今在南陽山中隱居,不過幾個腐儒而已,將軍帶兵上門去請,尤其是諸葛孔明這種有女眷的,更是不敢不從。”

    “反正到了將軍麾下,時間一長,他們自然會改變主意。”

    張繡聽了大喜,深深拜道:“感謝先生指點迷津!”

    賈詡送走張繡,回到榻上,猶然望着屋外的星空,心道南陽這地方,不日便生戰亂,自己可不想死在這裏。

    但要是自己直接提出離開,張繡肯定不會放自己走,既然如此,只能找些代替自己的人了。

    至於到時自己離開後,南陽打成什麼樣子,多少人死於非命,便和自己無關了。

    這天下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自己也只是想活下去而已,至於其他人是生是死,又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豫州汝南,劉備正召集掾屬官員,商議往西出兵。

    劉備開口道:“我欲帶人西進,到汝南和南陽交界處,再往北攻打,打通潁川一路,進入司隸河南尹,然後北上河內,接近懷城。”

    一衆掾屬聽了,面面相覷,孫乾出聲道:“請主公三思,這條路,是袁術的進軍路線啊。”

    “袁術從壽春經汝南攻打南陽,無法擊敗張繡,便北上司隸,逼近河內,如今玄德公走得是和其一樣的路線,只怕到時候會兩邊遭遇,免不了惡戰。”

    “袁術軍雖敗,但仍有數萬之衆,比我們現在實力還是強一些,若兩者相爭,只怕會影響我們在豫州的佈局啊。”

    簡雍也出聲道:“我也贊同公祐的看法,如今袁術新敗,曹操北攻鄴城,豫州大片的地方可供我們佔領,如今當務之急,是儘快擴張地盤,佔下整個豫州,此時節外生枝,去佔據司隸,是不是本末倒置?”

    衆人聽了,也紛紛出聲贊同,劉備知道孫乾簡雍的看法,正常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關鍵是,他們不知道衣帶詔的事情。

    劉備爲了保密,不能對掾屬開誠佈公,奉劉協衣帶詔的事,只有關張知道,所以也難怪掾屬官員反對北上司隸,因爲沒有衣帶詔,這行軍路線屬實是荒唐無比。

    劉備想了想,出聲道:“咱們北上,是有原因的,到時候到了河內,我自然會和諸君說明。”

    “我現在只能告訴諸位的是,打通汝南豫州通道非常重要,而且廬江有一支軍,也要借這條通道北上,和我們一起用兵。”

    糜竺出聲道:“是袁徐州的兵馬?”

    “他不是趕回冀州去了嗎?”

    “怎麼看也是他從冀州出兵更快吧?”

    劉備搖頭道:“不是他,是孫伯符。”

    此話一出,劉備掾屬大譁,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劉備竟然和孫策聯手了!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廬江郡皖城。

    孫策連夜召集周瑜魯肅等謀士,對衆人道:“北面有消息了。”

    “天子詔令我去懷城接駕!”

    衆人聽了,羣情激動,不同於劉備事事保密,孫策卻是對屬下開誠佈公,北上迎接天子之事,不僅周瑜等謀士知道,孫策手下的將領如蔣欽陳武等人,也都是提早得知了。

    而且孫策也需要這個消息來凝聚手下的人心,天子選擇了豫章作爲落腳之地,本就說明了孫策的信任,更是讓孫策屬下看到了孫策有天命在身!

    告知迎駕之事,對於孫策軍的士氣提振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話不明不白勞師遠徵北上,本就不願離開故鄉的江東兵很難約束,怕不是沒走到地方,就逃散大半了。

    孫策見衆人神情激動,心裏也是頗爲滿意,說道:“我準備這次親自帶兵迎駕!”

    魯肅連忙勸道:“不可,將軍如今位高權重,不宜親做先鋒,不然若有意外,後方誰來坐鎮?”

    “還請人命蔣欽董襲等大將作爲先鋒,北上迎駕足矣。”

    孫策擺了擺手,“我知道子敬意思,但論打仗,誰能比得過我?”

    “這次出兵,未必不會遇到惡戰,雖然劉豫州已經答應幫我打通北上通道,但在這條路上,會有多方勢力阻礙。”

    “袁公路,曹操甚至兇虎,都有可能出現,變成我們的敵人!”

    “若我不在前線督戰,誰還能勝任?”

    衆人聽了默然,這次北上沒有水戰,皆是陸戰,他們不得不承認,如今孫策手下的二號人物周瑜,在這方面和孫策也差的很遠,更別說其他人了。

    孫策拍案道:“就這麼定了!”

    “韓當周泰繼續壓制江夏郡,讓劉表不敢輕舉妄動,公瑾坐鎮廬江策應,保證水路暢通和北伐的糧草供應。”

    “子敬這次隨我去!”

    魯肅還想說話,周瑜在其身邊悄聲道:“子敬,這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將軍給了你機會,你要好好把握啊。”

    魯肅聽了,嘆息一聲,心道真的那麼容易嗎?

    孫策卻是心潮澎湃,他自初平四年(193年)爲其父孫堅守孝結束,投靠袁術後,至今已經打了快五年仗了。

    相比其父孫堅,他打得仗更多,崛起的的速度更快,闖下的威名更是不下於孫堅,短短幾年時間,他就做到了四方將軍,實控一州之地,這在天下諸侯之中,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如今天子劉協更是祕密發詔,讓其迎駕,孫策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能夠成功,自己將會走上一條和孫堅完全不同的道路!

    到時候投奔天子的人,都能爲他所用,將來天下制霸,未必沒有他的機會!

    野心和慾望在他的心裏熊熊燃燒,孫策感覺彷彿整個人都要被點燃,他要用這把身體裏的烈火,點燃整個天下!

    孫策越想越是高興,當即叫人端上酒菜,大擺宴席,和諸將開懷暢飲起來。

    他越喝越是高興,不由多喝了幾杯,眼見不多時,酒意上涌,孫策眼前開始模糊起來。

    周瑜見了,忙叫衆人停止勸酒,對孫策低聲道:“伯符,眼下關鍵時刻,不好再多喝了。”

    孫策聽了,雖然有些不高興,但還是搖搖晃晃站起身來,舉起手中大觥道:“最後一杯!”

    “提前慶賀此行馬到功成!”

    衆將聽了,紛紛舉杯道:“馬到功成!”

    過不多時,衆人紛紛散去,孫策帶着幾名侍衛,醉醺醺騎在馬上,往自己府邸而去。

    迎面吹來的秋風讓他身體裏的酒意散去一點,但是絲毫沒有吹散他蓬發而出的慾望。

    他一想到自己再回皖城的時候,便是帶着天子歸來了,到時候整個江東士族,誰還敢看不起自己?

    馬蹄得得,他擡起頭來,看到前面過去就是幾個街口了,那邊正是橋府所在。

    孫策突然想起,橋蕤病情惡化,怕是沒有幾天好活了,其兩個女兒倒是真不錯,要不自己帶着天子回來後,找橋蕤說親,將其女兒納過來?

    他正暈暈乎乎對抗着酒意,驀然間,長街兩頭出現了十幾名手持利刃的黑衣人,齊聲低喊,朝孫策這邊圍了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