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絕不低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426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袁熙拿着南匈奴送來的羊皮文書,逐字逐句看着,不時指着上面某處文字,仔細詢問田豫其中細節。

    他足足問了小半個時辰,才將這封長信看完,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這文書是用兩種文字寫成,主要部分是鮮卑文字,次要補充部分則是漢字。

    但漢字部分極爲簡略,且出現了不少疏漏,不僅詞不達意,還多有寫錯筆畫的,所以只能參照鮮卑文字,才能明白其中意思。

    這裏面有好幾個極爲諷刺的事實,第一個就是此時匈奴人主要採用的文字,是鮮卑語。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毋文書,以言語爲約束。”

    這是說匈奴人是沒有自己文字的,但根據後世考古來看,顯然不符合事情。

    一個部族需要發展,不可能最簡單的文字交流都沒有,司馬遷當初如此說,是因爲在他的時代,因爲漢朝強盛,所以大部分匈奴貴族,都是使用漢字作爲交流的。

    但這並不是說其之前就沒有文字,匈奴人有一套獨立於漢字語言系統的符號文字,其類似與突厥的石刻文字,只不過和漢朝交流多了,使用範圍慢慢變小了而已。

    而且匈奴的血統本身也非常復雜,到現在也沒有明確定論,其如同多部族的大聯盟,其中哪一方部族強勢了,那其背後的主體民族的文化,便會佔據強勢的主導地位。

    西漢是對外族交流最爲強勢的時期,所以漢朝疆界外的部族,爲了更加順利交流,開始自發學習漢字,以表示對漢庭的敬畏。

    而到了東漢,對外族採取的原則變爲收縮性的羈縻政策,即以胡制胡,在這種情況下,漢庭放棄了對邊疆的胡人教化。

    在這種情況下,通曉使用漢字的人越來越少,而關外鮮卑的崛起,讓匈奴使用的文字,由漢字開始大規模轉向鮮卑文。

    這便是文化和實力的相生關係,實力強大的,會佔據文化交流的強勢高地,而弱勢的一方,會自發接受強勢方文化的滲透和薰陶。

    所以有種說法,便是文化的擴張並不需要刻意進行,只要國家實力強大,自然有周邊部族主動接受強勢方的文化,此謂之文化慕強心理。

    眼下袁熙面前的這封書信,便是說明這個道理。

    本來在東漢前期,漢字已經成了匈奴的主要文字,但隨着桓靈失道,天下大亂,漢廷威望大損,南匈奴都有膽子敢趁亂劫掠漢廷了,又怎麼會願意去學漢字?

    所以只短短幾十年,匈奴用的官方語言便從漢字變成了鮮卑文字,當真是不勝唏噓。

    袁熙知道這是個很不好的兆頭,要知道文字是承載文化最基本的載體,改換文字,說明已經沒有了文化認同感,那歸屬感也就會大大降低,最後遲早有一天,匈奴會完全脫離華夏文化圈。

    之後若讓其迴歸,就要花費數倍數十倍的努力,甚至五胡亂華時,鮮卑差點反過來差點把華夏文化同化消滅。

    袁熙想到這裏,拿起文書晃了晃,“奉孝先生看過了?”

    “他有什麼想法?”

    田豫回道:“先生說,匈奴人表面上雖然謙恭,但是信裏面還是有不少私心的。”

    “其希望互市,並以優惠條件用馬匹交換幽州貨物,但其要交換的,卻是鐵器工具等器物,甚至還想要製造技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如果這放在可能會變成敵人的一方上,就顯得有些不合適了。”

    袁熙說道:“確實,先生看的很準。”

    “若同爲華夏子民,這些東西也就罷了,偏偏他們並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誠意。”

    “他們想要這種東西,必須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如今卻想空手套白狼,想的倒是很美。”

    “不過他們想要技術,我也不是不能開口子,讓他們親自來拿。”

    “田兄回去告訴他們,讓匈奴部族派出單於子嗣爲質,來幽州義學,學習五年後方可離開。”

    “但我也不打算什麼都教給他們,文字草藥這種隨便他們學,農耕器具也沒有問題。”

    “但冶煉及兵器鍛造,以及火藥原料製備,是絕對要保密的。”

    “將來什麼時候他們肯捨棄匈奴之名,融入中原文化,我才會考慮鬆口。”

    田豫讚道:“見公子想的如此清楚,豫便放心了。”

    袁熙笑道:“國讓辦事,我更放心。”

    “等兄回去後,以閻柔爲副手,奉孝先生爲謀主,主持和匈奴的談判。”

    “具體細節兄自行決定,最後談好後,告訴我一聲即可。”

    “兄只需記住一點,一切以我華夏百姓的生死存亡爲最大最重要的前提。”

    田豫連忙應了。

    兩人又商量了些事情,發現和南匈奴交好一事,還是比較靠譜的,心裏皆很是高興。

    這意味着將來一段時期內,代郡邊境不需要囤積那麼多烏桓騎兵和駐軍,甚至能得到一部分匈奴騎兵,這對於接下來幽州的遼東戰略,是個利好消息。

    在這其中,閻柔和鮮于輔等人,應該是積極性最大高的,因爲袁熙許諾,若是其將來在攻取朝鮮半島部族時立下大功,從而開闢更多疆土,封侯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兩人計議已定,袁熙笑道:“東邊日出西邊雨,好歹也算是天道酬勤,不然徐州這邊,都快讓我抑鬱了。”

    “楊鳳還在外面?叫人把她帶進來。”

    此時杜夫人正好進來奉茶,聞言輕聲道:“呂夫人正在外面和其說話呢。”

    袁熙聽了,笑道:“夫人什麼時候對她有興趣了?”

    “走,一起出去看看。”

    田豫聽了,當先在前面領路,袁熙見過彎腰收拾茶具的杜夫人身旁時,伸手在某處一碰,杜夫人猛然身體一抖,差點叫出聲來。

    袁熙卻是趁機溜了,留下杜夫人羞惱地盯着袁熙離去的背影,咬着嘴脣,彷彿想到了什麼,臉又紅了起來。

    院子裏面,呂玲綺和楊鳳正在大眼瞪小眼。

    兩人似乎早就在暗暗較勁了,但兩人都忍着不說話,漸漸楊鳳的神情開始不對頭了。

    她神色數變,罵了句髒話,啐道:“聽覺靈了不起?”

    “得意什麼!”

    呂玲綺嘿嘿一笑,“若是這樣下去,你可就要被我超過了啊。”

    楊鳳破防是有原因的。

    當年張角教給她的呼吸法極爲深奧,即使知道法門,也很難學會,所以楊鳳一直將其當做自己獨得之密和殺手鐗,並屢次依仗其逃出生天。

    而如今在幽州軍中,她卻遇到了兩個掌握此道的人,張角的徒弟太史慈就不說了,那趙雲竟然能自行領悟,讓楊鳳頗爲悻悻。

    而如今呂玲綺在自己面前故意展露出的呼吸節奏,讓楊鳳醒悟過來,這溫侯之女,竟然也無師自通地學會了!

    雖然楊鳳早就有思想準備,畢竟呂玲綺有個驚人的天賦,便是聽覺靈敏,所以學會呼吸法也是遲早的事情。

    但真正讓楊鳳驚訝的,是呂玲綺也像趙雲太史慈一樣,並不是生硬照搬,而是節奏略有不同,顯然是配合自己的呼吸做出了改良。

    這讓楊鳳更受打擊,能做到這一步的,無一不是登堂入室的武學天才,爲什麼幽州軍中會有這麼多高手?

    看到呂玲綺青春年少的樣子,楊鳳心裏不由升起一絲嫉妒,曾幾何時,自己也如同對面的少女一樣意氣風發。

    但那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楊鳳感到自己現在的心境如同一個垂垂待死的老者,越發厭惡呂玲綺得意的樣子,乾脆閉上眼睛,沉默不語,任憑呂玲綺在自己眼前做鬼臉。

    腳步聲傳來,袁熙那可惡的聲音響起,“看來楊將軍心情不錯。”

    尼瑪的,你哪只狗眼看我心情不錯了?

    楊鳳也不知道爲什麼,對袁熙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仇恨。

    她不知道這種仇恨從何而來,但即使到她明白當初自己是被楊醜欺騙了,但她就是對袁熙極爲痛恨!

    這是來源於骨子裏面的仇視,以至於楊鳳很想跳起來,用手上的鐵鏈袁熙當場勒死。

    不過這也只能在楊鳳腦子裏面想想而已,如今的她手腳不靈便,在幾個高手環伺之下,一點機會有沒有。

    袁熙見楊鳳不答話,笑道:“楊將軍脾氣很大,但我也憋着一肚子火,要知道將軍手裏,可是有我手下兵士的血的。”

    楊鳳冷冷道:“你大可以殺了我。”

    她語帶嘲諷,“你留着我不殺,不就是因爲想要從我身上得到什麼?”

    “呼吸法早已經不是祕密,是太平清領書,還是太平道殘餘的力量?”

    袁熙微笑道:“將軍倒是頭腦清楚,不過看這樣子,幽州的勞動教化,似乎還是沒讓將軍想明白呢。”

    楊鳳豁然睜開眼睛,面露嘲諷,“做幾天苦工就能讓我回心轉意?”

    “我看你是吃錯藥了!”

    “我是絕對不會向你低頭的!”

    袁熙有些頭痛,正常來說,其實勞動教化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黑山軍搶糧,也是因爲活不下去的無奈之舉,所以當其兵士一起回憶之前受到地主豪強壓迫的日子時,還是頗有同感共鳴的,很多人也慢慢轉變了許多。

    袁熙不指望他們能自發萌芽出什麼天下大同的進步思想,只是想讓他們明白,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就足夠了。

    但楊鳳不一樣。

    她受張角耳濡目染,從小意志就非常堅定,有着自己獨特的人生目標,這種人不是做幾天工,便能改變的。

    對楊鳳來說勞動教化已經不太管用了,袁熙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決定換一種方式。

    他開口道:“張寧,我可以放你走。”

    楊鳳身體一震,她的名字只有父親張角知道,兇虎是從何得知的?

    看到楊鳳驚疑不定的眼神,袁熙知道自己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來他便要開始忽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