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坐論天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271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諸葛亮自從離開諸葛玄後,便來到荊州南陽避難,這半年來,天下發生了許多事情,消息一個個傳來,有的出乎諸葛亮預料,導致其先前對天下大勢看法,也出現了不可思議的誤判。

    他看着地圖,越發想不清楚天下形式爲何變化如此之大,乾脆將之扔在一邊。

    透過草廬竹窗,外面空山幽谷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諸葛亮想起昨日除了雜草,今日倒是不需要下地了,便拿了一卷竹簡,斜靠在牀邊的竹榻上。

    窗外的景象在他眼中,彷彿又變成了地圖上的山川形貌,諸葛亮不由想起剛去世的叔父,心中憂慮無法排解,便一邊用逐漸敲打着牀頭,一邊低聲長吟起來。

    他吟唱的乃是樑甫吟,乃是他自作的一首樂府詩,吟唱時高低流傳,宛如樂曲。

    諸葛亮雖然年少,剛止十六歲,但身形已經長得頗爲高大,連帶中氣十足,聲音響亮,以至於越到後面,吟誦之聲越發響亮,迴盪在山谷,如同虎嘯龍吟一般。

    草廬外面傳來人聲,隨即柴扉的門被敲響,諸葛亮迎出屋外,發現是幾個朋友來了,他拉開柴門,依次見過,對幾人笑道:“諸位今日倒是來得早。”

    爲首之人笑道:“胸懷天下,秋日高臥,和聲長吟,宛如伏龍,可稱孔明爲臥龍也。”

    說話的乃是徐庶,自元直,潁川人,中平六年爲人報仇後逃走,初平二年來荊州避難,廣交友人,鑽研典籍,自此所學日精。

    其他兩人聽了,皆是撫掌笑道:“此號甚佳。”

    石韜,字廣元,和徐庶同是潁川人,隨徐庶一起逃至荊州遊學。

    孟建,字公威,汝南人,也因事來南陽避禍。

    此三人雖然年紀都比諸葛亮大很多,但機緣巧合結交之後,都爲諸葛亮才學折服,故以友人相稱,號稱四友。

    如今諸葛亮見徐庶稱讚自己,不禁謙道:“論謀算天下運勢,胸中運籌帷幄,亮還差得遠。”

    “單就這半年來,天下的發生的事情,就出乎遠遠出乎亮之所料,漏算誤算頗多,實在慚愧。”

    他將三人迎了進去,徐庶坐定後,嘆道:“確實這十年來,天下風雲際會,英傑各顯崢嶸,如今天下形勢數變,竟隱隱有了大戰一觸即發的跡象,兩年前誰又能料到呢?”

    幾人深表贊同,石韜開口道:“天下之變,皆賴於數地之勝負,數人之謀略,幾位以爲,誰才是當今天下的英傑人物?”

    孟建擡手道:“我先拋磚引玉!”

    衆人皆大笑,“公威先說。”

    孟建便道:“河北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虎踞三州,可謂舉手間攪動天下之人物。”

    衆人聽了,紛紛點頭

    孟建又道:“淮南袁公路,兵糧足備,佔據豫州揚州,窺視荊州,可爲袁本初強敵。”

    衆人點頭的同時,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憂色,南陽乃是荊州門戶,想要打下荊州,必先取南陽,而袁術勢大,早就圖謀荊州,遲早會來攻打,到時衆人居住的地方,怕是也不安全了。

    徐庶嘆道:“南陽這一年來,也是多事之秋,天子東歸引起了一連串的事件,盡然波及到此,結果也真是料想不到。”

    “張濟縱兵攻打南陽穰城身死,其侄張繡駐兵宛城,雖然和劉荊州和解,但西涼兵兇橫,南陽怕是從此多事了。”

    衆人深有同感,心情不由沉重不少。

    石韜說道:“真要打起來,咱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難擋兵災,只怕只能去荊州遊學了。”

    幾人心中意動,諸葛亮卻是嘆道:“天下之大,處處可以避禍,但如果天下處處兵災,咱們又能去哪裏躲呢?”

    徐庶聽了,笑道:“孔明少有大志,胸懷天下,既如此想,何不投奔明主,幹一番作爲?”

    孔明聽了,搖頭道:“天下諸侯,多是圈地自利之徒,難稱明主。”

    孟建奇道:“剛纔我說的兩人,也不夠資格嗎?”

    孔明泰然道:“袁公路奢侈無度,荼毒百姓,其心叵測,蓋非明主。”

    “袁本初好名喜功,猜疑少斷,無容人之量,也難稱明主。”

    孟建奇道:“孔明倒是眼界頗高,使君劉景升,單騎入荊州,膽識過人,挽狂瀾於既倒,獨拒荊州,可稱明主?”

    諸葛亮嘆道:“劉使君當日確有英雄之姿態,但如今已爲守成之主,怕是難以邁出荊州,影響天下大勢了。”

    孟建聽了,又道:“那曹操曹孟德,世家顯赫,迎立天子,麾下猛將如雲,重才不重德,廣納天下英才,尤其重用潁川人士,可稱明主?”

    他這話剛說出口,徐庶趕緊想要打斷,諸葛亮臉色驟然沉了下來,“重才不重德,乃是利益爲先,寡廉鮮恥,人若無德,何異於豚犬!”

    “長此以往,其麾下必然大多是趨利忘義之徒,小人結黨,蠅營狗苟,必生禍端,爲天下笑料。”

    “縱兵屠城,以人爲食,大傷天和,不積陰德,必遭報應。”

    徐庶苦笑,孟建這是撞到牆上了,諸葛亮因家鄉琅琊就被曹操屠城,說這番話雖然不失公允,但多少有些個人意氣在裏面。

    只怕按諸葛亮的性格,投誰也不會投曹操吧?

    孟建也知失言,忙道:“那依孔明所見,天下值得投奔的明主,又有幾人?”

    徐庶笑道:“天下諸侯,皆是州牧刺史,扳着指頭一個個數過來,也沒剩幾人了。”

    衆人開始一個個討論起來,最後卻是發現,餘下諸人,實力表現都遠不如兩袁。

    諸葛亮方纔嘆道:“皆有可取之處,皆有其短之處。”

    “劉繇倒是豪氣俠義,但其病重,怕是揚州要落入孫策之手。”

    “孫策江東虎狼,長於攻城略地,但卻短於守成,怕是也有些麻煩。”

    “倒是劉豫州出身微寒,結交天下忠義之士,未必不能成事。”

    “還有一人,若是假以時日……”

    他突然想起一人,當即搖了搖頭,說道:“此人亮也無法看透。”

    石韜好奇道:“是誰?”

    諸葛亮答道:“徐州牧袁顯弈。”

    徐庶聽了,奇道:“那個袁家庶子?”

    “雖然這兩年很是做了不少大事,但幽州苦寒之地,他能有多少勢力?”

    “聽說其用兵數年,兵力從未超過五千,只能作爲袁本初麾下附庸,只怕難以獨立成事吧?”

    諸葛亮搖頭道:“兵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其做了什麼,做成了什麼。”

    他又想起了當日費縣之事,沉默不語。

    徐庶幾人見諸葛亮發呆,也不去打擾他,幾人自顧自談論推演起來,最後發現,這天下到了最後,還是兩袁爭鋒。

    幾人轉向諸葛亮,說道:“孔明以爲,這天下最終歸於誰手?”

    孔明面露嘲諷之色,“袁公路?怕是接下來第一個死的。”

    衆人一驚,“袁公路號稱三十萬大軍,比十萬冀州軍還要多上不少,孔明何出此言?”

    孔明斷然道:“漢室未滅,天下多有心存忠義之士,袁公路冒天下之大不韙自立,乃是自尋死路。”

    “若是眼光毒辣的,已經開始早早在豫州邊境佈局,想着將其擊滅後,壯大實力了。”

    “所以據我觀之,那曹孟德,劉玄德,劉景升,甚至孫伯符,皆可能藉此崛起。”

    “但劉景升怕是無擴張之心,剩下的…..”

    想到這裏,諸葛亮突然一怔,那袁家兇虎只佔據廣陵,只能從劉備的下邳處攻打袁術,看似是沒有機會的。

    但這漢廷剛封的荊州牧…….

    難道其提前有所佈局?

    諸葛亮面色凝重起來,自己如果要預測天下大勢,看來絕對不能漏算此人,畢竟之前好幾次,自己都遠遠低估了袁熙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諸葛亮再次想到袁熙在費縣中費力不討好拯救百姓的模樣,心道此人和袁氏行事風格,完全是格格不入啊。

    接下來,自己便要好好看看,天下是如何變化的,其中有些人,是不是真的隱藏了些什麼。

    徐州下邳。

    張飛怒氣衝衝地把寫着情報的竹簡扔在地上,憤憤不平道:“這袁家子欺人太甚!”

    “他是徐州牧,那我們是什麼?”

    “我們成了他的屬下了?”

    關羽瞪了張飛一眼,“這詔令是天子用印簽發,你是說天子做得不對?”

    張飛聽了,訥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覺得憋屈!”

    “咱們明明說好三家共分徐州,結果卻當了冤大頭!”

    劉備坐在上首,擺手道:“三弟,稍安勿躁,事情未必如你所想的那樣。”

    見張飛憤憤不平坐下,劉備這才嘆道:“我方纔明白,名分,尤其是天子的名分,是如此重要。”

    “但醒悟晚了,咱們落後一步,怨不得別人。”

    “何況袁顯弈也未必一開始就瞄準了這個位置,他自己的幽州,都被下詔讓給了子龍。”

    聽到這個名字,張飛臉上更是僵硬,當初劉關張三人情同兄弟,在張飛看來,趙雲算是外人,張飛是有些看低怠慢於他的。

    但結果沒想到,趙雲轉投袁熙麾下三年不到,都做到四方將軍兼幽州牧了!

    這可是張飛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位置,趙雲都能和劉備平起平坐了,而且這不是劉備這種私自上表的州牧,而是蓋了天子印璽的親封!

    當初天子東歸,被李傕郭汜一路追殺,公卿大臣顏面盡喪,那時候誰來救駕,就能得到封賞,尤其是封白波軍爲四方將軍的時候,天子封號簡直成了笑話。

    然後事情變故就出在,呂布曹操袁熙聯手奉迎了天子,竟然是重新恢復了部分漢室聲威,天子封號隨之也從先前的笑柄,變成了人人眼熱的香餑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