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盡釋前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229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李傕眼見被自己張遼纏住,郭汜被呂布壓制,趙雲卻已經無人能制,縱馬衝突,又殺了一員偏將。

    他知道這樣下去,絕討不了好去,正猶豫間,就聽安邑城頭擊鼓,兩支分別打着曹軍和白波軍旗號的軍馬衝了出來。

    他不敢戀戰,虛晃一槍,往後便走,張遼還要衝來,李傕背後飛熊軍涌出,將兩邊隔絕開來。

    呂布見飛熊軍護着李傕郭汜後退,其雖然傷亡不少,但仍然能保持陣型,知道飛熊軍乃是久戰精兵,不可窮追,便打馬回來。

    城頭曹操看到,嘆道:“涼州軍果然是天下強兵,要是我能得到,何愁天下不能平定!”

    曹軍衆將默然,他們這幾年打了不少仗,已經由最初誰都打不過的烏合之衆,慢慢也能和各方諸侯掰掰手腕了。

    但困擾他們的,是底蘊。

    相比經營多年,兵強馬壯,裝備齊全的涼州軍,曹操軍目前的武器裝備,實在是拿不上檯面。

    所以曹操才如此急迫地尋找破局之策,他知道在袁紹手下是絕對不可能出頭的,而且袁紹已經對自己生了警覺之心,處處提防着自己做大。

    所以曹操此次冒着和袁紹翻臉的準備奉迎天子,也是孤注一擲了,只要有了天子詔令,就能聚斂零散勢力,藉機壯大自己!

    在曹操的預想中,白波軍和黑山軍都在自己的吞併之列,但如今兩者皆被袁熙介入,讓他極爲難受。

    曹操當日和荀彧商議的計劃是,待夏收徵糧後,打下陳留安定後方,再去雒陽奉迎天子,但荀攸提出,這樣一來很可能就晚了。

    他認爲夏收之後,冀州和幽州很可能會對黑山軍動手,黑山軍要是被消滅,袁氏便能逼近司隸,對曹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但如果提早奉迎天子,曹操便能利用天子詔令和黑山軍聯手,從而拉近和袁紹的實力差距。

    至於天子身邊的白波賊,則肯定是要吞併的,白波四將在天子身邊太過礙事,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這些計劃即使順利施行,至少也要好幾個月,要等到夏收之後,變數就實在太大了。

    曹操深以爲然,馬上制定了一連串計劃。

    放棄陳留,直奔河東,奉迎天子,吞併白波賊,聯手黑山賊,奪取司隸,再趁勢南取荊州!

    一衆謀士皆是讚歎不已,正當衆人周密籌算時,一個消息如晴天霹靂傳來。

    幽州軍提前對黑山用兵了!

    曹操震驚之餘,馬上做出了應對,當機立斷行動起來,利用袁尚大軍,暗度冀州通道,直奔河東,直接奉迎天子!

    曹操這一着,袁熙也沒預料到,他得知的後,感嘆姜還是老的辣,心中慶幸自己幸虧防了一手,提前安排趙雲沮授南下河內。

    這樣一來,他勉強來得及去趕上,和曹操爭奪這稍縱即逝的機會。

    趙雲沮授這支孤軍機緣巧合之下,不僅破壞了曹操奪取懷城的計劃,還及時和呂布趕到了安邑,讓曹操的圖謀再次受挫。

    曹操來到安邑後,聽到曹仁說了懷城之事,對曹昂嘆道:“生子當如袁顯弈啊。”

    “你要是有他一半本事,我也能放心了。”

    曹昂聽了,深深低下頭去,“昂必用心,不讓阿父失望。”

    如今曹操站在城頭上,看趙雲整軍回陣,心裏升起一股嫉妒之意。

    袁本初的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厲害,這是怎麼教出來的?

    假日時日,這三人必成大患,要是聯起手來,自己就頭痛的了!

    必須想辦法離間三人!

    趙雲和沮授讓手下清掃戰場,帶回傷員死者,直到己方兵士都歸位了,才領兵回營,這次死傷過百,但大多數都是傷者,且因爲前陣兵士大多配甲,受的都是輕傷。

    這些負傷兵士被擡入營帳,早有醫士出來救治,他們用熱水清洗傷口,用針縫合傷口,然後敷上草藥,再喂其喝下藥湯。

    這套救治方案雖然粗陋,但已經是這個時代戰場上,所能採取的最合適的辦法。

    至於傷口感染不可避免,只能口服草藥增強些抵抗力,幫助兵士撐過發燒發熱。

    呂布也在讓張遼清點死傷,發現個把時辰的戰鬥,自己這邊最精銳的騎兵,竟然死傷數百,這不是個小數字,他臉色陰沉下來。

    而且這些兵士不像幽州軍有救治的後手,負傷只能互相救治,掙扎着到河邊自己清洗傷口,傷者互相包紮。

    呂布心中煩躁,打馬來到營寨門口,看着對面趙雲營寨中,一隊隊醫士整齊有序的熬製草藥,心道這袁家子似乎在後勤上,很有一套啊?

    他擡頭望着不遠處的安邑,心情愈發不好,今日自己和幽州軍冤大頭般頂在前面,讓城頭上的曹軍和白波賊看熱鬧!

    他心中恨恨,早知道被曹操搶了先機,還不如不來!

    算算袁術軍也快逼近懷城了,自己卻在安邑城外幹等着,跟傻子一樣!

    想到懷城裏面的妻女,呂布更是生出了退意,要是安邑這邊沒有進展,自己是不是回去好一些?

    指望天子劉協,好像也沒戲,只怕他現在身邊早就有一批新的大臣,還會在乎自己?

    他正患得患失時,安邑城門打開,數十騎兵護送幾輛馬車往呂布營寨方向而來,車子過了護城河,行了數裏,在營寨門前停下。

    呂布見了,面露嘲諷之色,打馬上前喝道:“怎麼,這是城裏又有詔令了?”

    “是讓我退兵,還是讓我去追擊涼州軍啊?”

    最前面的馬車車門打開,楊彪和孔融走了下來,孔融對着呂布使了個眼色,和楊彪來到了中間馬車前面。

    兩人打開車門,一個人走了下來。

    呂布本來滿臉冷笑,突然臉色僵住。

    來人穿着天子冠冕,竟是天子劉協!

    劉協下車,趨前幾步,來到呂布馬前,對着呂布深深一拜,口中道:“朕對不起溫侯,特前來向溫侯賠罪。”

    呂布連忙翻身下馬,扶住劉協,說道:“天家何必如此!”

    劉協擡起頭,直視呂布,“朕當年少不更事,溫侯一片忠心,朕卻沒有回報,溫侯離開後,朕心一直難安,每每想起,便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今溫侯不計前嫌,親身犯險,救朕於水火,朕卻因爲種種緣由,無法及時迴應溫侯,實是朕之過錯。”

    呂布聽了,心中大爲感動,出聲道:“布得天家此言,死而無憾!”

    劉協聽了,也哽咽道:“還望溫侯再次助我!”

    “今請溫侯隨朕入城,朕擔保,決不會再有人對溫侯不利!”

    呂布聽了,沉聲道:“承蒙天子賞識,布必當粉身以報!”

    楊彪在旁邊看打了,心中大爲欣慰,劉協經過這麼多事情後,已經漸漸走向成熟,言語之間,竟有了幾分明君氣象!

    劉協又命楊彪請出沮授趙雲,拜道:“今日之圍,兩位居功至偉。”

    兩人聽了,連忙拜道:“臣惶恐,吾等皆是奉幽州刺史袁顯弈之命,特來護駕。”

    劉協微微點頭,“朕心中明白,還請兩位一起隨朕入城。”

    趙雲和沮授相視依言,當下領命,趙雲安排副將防守營寨,便帶着幾十騎和沮授跟在天子車隊後面。

    劉協則是拉着呂布,一同登上自己車輦,張遼騎馬在後面跟着,一行人往城內而去。

    趙雲和張遼騎馬並肩,趙雲向張遼拱手致謝道:“多謝文遠兄相助之恩。”

    張遼連忙回禮道:“不敢,皆是舉手之勞,所爲皆是天子安危。”

    兩人一同衝陣,惺惺相惜,攀談起來,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之所以如此,還是在於張遼和其他幷州將領有根本的不同。

    他祖上聶壹本爲雁門望族,在馬邑之謀中爲大漢充當內奸,最後卻因爲計劃泄露,馬邑之謀失敗而告終。

    聶壹受到牽連,自此被迫改姓,雖然到了張遼這一代時,家族狀況尚可,但畢竟背負着污名,總是有些擡不起頭來。

    張遼想要洗刷家族污名,必然會在奉迎天子之事中出力,贏得天子信任,才有可能爲家族正名。

    而這點上,他和趙雲倒有頗多共同語言,兩人相談越發投機。

    後面馬車裏,伏壽聽着窗外的說話聲,心道怪不得劉協要自己單獨乘坐一車,原來是和溫侯共乘一車啊。

    她輕輕掀起車簾,露出一絲縫隙,一絲若有如無的血腥氣飄了進來。

    她卻是渾若無事,這一路走來,這種血腥氣,自己聞過多少次了?

    最初的時候,是身邊的羽林郎脖子被流矢貫穿,他掙扎着把箭拔出,噴涌出的血泉濺了周圍人一身,然後栽倒在地上氣絕。

    伏壽離着只有數尺,她聞着刺鼻的血腥氣,當場就嘔吐出來。

    但隨着幷州軍一次次來襲,死的人越來越多,伏壽漸漸習慣了這種場面,在黃河邊被人刺殺時,旁邊護衛的鮮血濺了她一頭一臉,彼時她竟然沒有多大反應,比自己想象的要平淡的多。

    她透過窗簾縫隙,看着車隊旁邊那些陌生的騎兵,心道這便是剛剛擊退涼州軍的援軍了,這些人連那麼兇殘的涼州軍都能打退,劉協之後肯定安全了吧?

    見這些人身上的盔甲上血跡斑斑,很多人臉上的血都沒有擦乾淨,臉上卻露出了昂揚之色,伏壽竟是感受到了好久沒有的安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