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意欲西進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3220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呂玲綺本來還想努力一把,想着呂布也算身份不低,要是真的能納了杜夫人,變成一家人,對杜夫人來說有人護着,也是好事,但這個提議被嚴氏斷然決絕。

    呂玲綺還想再說,嚴氏便讓她回屋,顯然是不想再談這件事情。

    呂玲綺心中鬱悶,但嚴氏既然不開這口子,那她也只能另想辦法了。

    在陳珪出使河內的時候,天下卻沒有多少人把目光放在了黑山這塊地方,諸侯們還是互相爭奪地盤,擴張自己勢力。

    唯有一地,把目光投向了天子劉協所在的河東郡。

    兗州。

    曹操皺着眉頭,對座下諸人道:“陳留郡還沒打下?”

    荀彧出聲道:“濮陽城池堅厚,圍城本來就不好打,不過這樣下去,再過一個月,張邈也該斷糧了。”

    曹軍攻打陳留郡,張邈兄弟帶兵屯駐陳留治所濮陽防守,其城堅牆厚,曹軍數次攻城,都無功而返。

    曹操盯着對面空出來的位置,頗有些不適應,因爲前些日子,戲志才終於是生病去世了。

    謀主之位空缺,曹操屬下的謀士們也都蠢蠢欲動,想要爭一爭這個位置,不過目前來說,誰也沒有和別人拉開差距。

    只有出謀獻策,立下大功後,才能拿下謀主的位置吧?

    荀彧知道自己長於政務,對於謀劃策略之事,並不是太過擅長,他將目光投向了對面。

    那邊跪坐的,乃是一個比荀彧還大幾歲的文士,約莫四十歲的樣子,論輩分卻是荀彧的子侄。

    荀攸。

    戲志才去世後,荀彧便推薦了荀攸,曹操親自寫信邀請荀攸來兗州,兩邊見面後相談甚歡,荀攸便成了曹操謀士。

    此時荀攸面色平靜,出聲道:“若要提前打下濮陽,也未必沒有辦法。”

    曹操一喜,“公達有何高見?”

    荀攸開口道:“濮陽在黃河之南,濮水之北,無論運兵還是運糧,都頗爲麻煩。”

    “但其地勢卻不是很高,若能掘兩河其一,灌水入城,當可破之。”

    濮陽附近的黃河河道,是出了名的豆腐腰,蜿蜒盤旋,在水勢氾濫時,極容易決口而出。

    《水經注》卷二十四雲: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

    西漢時期,發生了瓠子河決口之事,之後漢廷派人治理,竟然用了二十多年,才堵住決口。

    《水經注》卷二十四又雲:濮水枝渠又東北逕句陽縣之小成陽東垂亭西,而北入瓠河。

    濮水的分支向東向北流進了從黃河分流出來的瓠子河,瓠子河在黃河之南,因此環繞濮陽城的水系異常發達,所以濮陽附近,歷來是治理黃河水患的要衝。

    荀彧聽了此言,卻是面色一變。

    無他,濮陽城周圍的水系情況,曹操手下謀士掾屬都知道,但是敢直接開口用水攻城的,卻是不多。

    因爲水攻一事,太過敏感了。

    最早提出水攻的,便是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之《火攻篇》:“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其認爲,火攻效果明顯,但水攻效果強大,但水攻能斷絕敵軍後路,卻不能奪其志。

    因爲火攻一出,敵人若滅不了火,開城或逃跑,或投降即可。

    但水攻則不一樣,大水灌入城中,百姓軍士一同受災,長久泡在水裏,想跑都不跑不掉,所以只能拼命死戰,以至於水攻起了反作用。

    並且水攻極爲折損陰德,大水灌入,之後全城受災,飯都很難吃上,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大量死人,首當其衝的就是城內的老幼婦孺。

    且善後極其麻煩,水攻後的城池屍骸遍地,百姓家破人亡,即使之後水勢退去,城池要回覆到能居住的狀態,可能要數年或者更多的時間,相比屠城之慘狀,有過之而無不及。

    故將領帶兵打仗,很少有人採用水攻。

    當然,水攻也有其優勢,在上游堵塞河道,等水勢漲起,趁機掘開,便可以灌水入城,坐看城內之人死絕,這都不用兵士攻城,杜絕了死傷。

    荀彧心中嘀咕,荀攸剛投奔曹操,便出這種毒計,是不是心急了些?

    曹操聽了,卻是大笑道:“公達此言,正合吾意!”

    荀彧聽了,心中暗暗嘆息。

    要是袁熙在場,倒是毫不意外,因爲曹操確實非常喜歡水攻。

    其後世在兗州攻打袁術時,決渠水,水淹太壽,破袁術軍,其狀之慘,讓袁術再也不敢進犯兗州。

    攻打呂布的下邳時,也故技重施,《三國志》:“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擒布。”

    攻打鄴城時,用了水攻圍城之計,開鑿壕溝,決漳水,圍淹鄴城四十餘裏,城內堅持七個月,兵士百姓餓死過半。

    雖說鄴城陷落的直接原因,是審配侄子審榮出城投降,但其實彼時鄴城已經是強弩之末,即使不投降,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曹操用兵非常決絕,不怎麼考慮後果,尤其是和袁術爭奪兗州,水淹太壽時,淹死的都是兗州自己人,這爲他日後被兗州士族背叛埋下了隱患。

    眼見曹操主意已決,荀彧也不好說話,此時程昱起身道:“東郡太守臧洪,有不穩的跡象。”

    “他如今從東郡治所東武陽離開,去了鄴城,據探子傳回的消息,其欲向袁紹請求發兵,出兵陳留,救援張邈兄弟。”

    衆人聽了,俱個一驚,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要是袁紹插手陳留郡的戰事,從鄴城發兵之不到二百餘裏,數日便到,到時候局面就亂了!

    更麻煩的是,若是袁紹插手,曹操這邊能公然和其翻臉嗎?

    曹操聽了,冷笑道:“他倒是好大膽子!”

    臧洪,字子源,廣陵射陽人,爲人雄氣壯節,曾爲關東反董聯軍盟主。

    其在董卓殺死少帝劉辯後,找到當時的廣陵太守張超,勸說其和張邈一起起兵反董,於是便有了後來的酸棗會盟,組建關東聯軍之事,可以說反董聯盟最早便是臧洪發動的。

    彼時臧洪只是張超手下的功曹,在關東聯軍諸侯之中勢力根本不夠看,雖然如此,最後還擔起了盟主這個背鍋的名頭,可見此人還是很講義氣的。

    之後張超派遣臧洪去聯絡劉虞,行至河間國時,遇到了袁紹,被其看重,任命爲青州刺史,之後兩年內成績斐然,羣盜奔走至山中躲避,形成泰山賊爲患。

    但這個時候,袁紹卻把臧洪遷爲東郡太守,治所在東武陽。

    刺史變郡守,明擺着是降了,但臧洪也沒說什麼,便上任去了。

    張超算是臧洪的舉主,如今張邈張超兄弟被困濮陽,以臧洪的爲人,去鄴城向袁紹求救,也是情理之中,但這一舉動,對曹操這一方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

    曹操操臉色有些陰沉,思量起來。

    冀州那邊如果運作順利的話,發兵救援陳留的可能性不大。

    因爲按道理說,此時冀州應該會集中力量攻打黑山,不會在陳留的事情上節外生枝。

    但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何況對曹操來說,拿下陳留非常重要,不然其擋在自己西進司隸河東的道路上,自己下一步計劃很難施行。

    想到這裏,曹操對衆人道:“此事我自有安排,爾等只要專注濮陽即可!”

    衆人領命。

    曹操出聲道:“眼下天子東歸雒陽,卻滯留在河東,李傕郭汜追擊甚急,天子卻被白波軍和河內太守張楊挾持。”

    “對此諸君有何想法?”

    荀彧聽了,當即出聲道:“請明公儘快擊退挾持天子之賊,奉迎天子車駕!”

    “晉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爲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

    “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不能爲累,明矣。如不及時扶正朝廷,天下將生叛離之心,以後即使考慮此事,也來不及了!”

    荀彧之所以剛纔沒有反對水淹濮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只有拿下陳留,曹操才能打通前去雒陽的路線。

    要是不打下陳留,即使能繞道去雒陽,也不能保證後續的糧草後勤,到時候還怎麼趕走李傕郭汜和白波軍的勢力,奉迎天子車駕?

    前些時候曹軍三攻徐州不下,果斷撤軍,也有荀彧力主之力,畢竟在荀彧看來,徐州遠沒有奉迎天子重要。

    荀彧帶頭出聲,衆人也紛紛議論起來,荀彧慷慨激昂,逐條駁斥持反對意見的人,到了最後,一衆謀士紛紛被荀彧說服,站到了荀彧一邊。

    曹操見了,斷然道:“既如此,打下陳留後,我便親率大軍,前去洛陽迎駕!”

    諸事計議已定,待衆人退去,曹操卻單獨把程昱留了下來,說道:“發信給鄴城那邊,想辦法阻止臧洪。”

    程昱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昱想來想去,還是那人出馬最爲穩妥。”

    曹操聽了,說道:“將新做出來的五石散都送過去。”

    “若其還有要求,儘量滿足便是。”

    程昱聽了,當即領命。

    等他欲起身離開時,曹操叫住了他,“仲德啊,你受累了。”

    “你替我做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也受了不少委屈,我絕不會忘記。”

    程昱聽了,感激涕零道:“敢爲明公效死!”

    曹操此時卻是想着,劉協身邊自己的幾個內應已經準備萬全,只待自己一錘定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