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各懷心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2425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不多時,三人急匆匆走入陶謙房內。

    爲首一人,面如冠玉,脣若塗脂,兩耳垂肩,雙手過膝,乃是暫領豫州刺史的劉玄德,劉備。

    說是暫領,是因爲漢廷雖然批了官職,但只是個空銜,因爲現在豫州被袁術孫堅佔着,劉備想去也去不成。

    現在劉備依附於陶謙,和袁術的關係異常微妙,劉備是豫州刺史,但豫州由袁術實際掌控,而陶謙掌着徐州牧,袁術卻自號徐州伯。

    偏偏袁術陶謙公孫瓚還都是反袁紹聯盟的,只不過皆是心懷鬼胎而已。

    劉備身後緊跟着兩人,一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棗,一人虯髯豹睛,雄壯威猛,便是關羽和張飛了。

    劉備見陶謙在病榻上支起身子,想要勉強坐起迎接,連忙幾步搶上,扶住陶謙道:“恭祖公,還請安穩休養爲上,萬不可輕易勞動。”

    陶謙躺回榻上,拉着劉備的手道:“玄德啊,我這病怕是不容易好了。”

    “但我放心不下的,是徐州又被那曹賊入侵,這樣下去,徐州就要被殺沒人了啊。”

    “我頗爲後悔,去年要是不招惹他,徐州也不至於成了這個樣子。”

    劉備嘆道:“恭祖公固然是先動了手,但當日是看到闕宣作亂,先下手爲強而已,不算爲過。”

    陶謙嘆道:“是我自不量力了,如今曹操勢大,背後還有袁本初,已經無人可制,如今奈何?”

    劉備沉吟道:“只能背水一戰,現在曹操捲土重來,屠了費縣,顯然是不準備和公講理了。”

    陶謙嘆道:“雖是如此,但我還是想試試。”

    “曹操說我扣留其父曹嵩一家,實在是無稽之談。”

    “我打探到,曹嵩一家應在費縣北面的泰山郡居住。”

    “我前些日子得到消息,便傳令給都尉張闓,讓其帶一支軍馬,去泰山郡尋找曹嵩,將其送歸曹操,也許能免曹操攻打徐州之難。”

    劉備聞言,扭頭和關羽張飛相視一眼。

    陶謙見三人面色有異,說道:“怎麼了?”

    劉備嘆道:“恭祖公此舉,怕是要橫生變故。”

    “張闓乃是黃巾降將,若是生了異心,如之奈何?”

    陶謙聞言一驚:“此話怎講?”

    劉備從懷中掏出個錦囊,拿出裏面的一張字條,遞給陶謙。

    陶謙展開字條,見上面寫着一行字。

    “張闓私結袁術,欲殺曹嵩逃往淮南。”

    陶謙見了,背後驚出一身冷汗,猛然從榻上坐起,失聲道:“這是誰寫的?”

    劉備猶豫了一下,說道:“是曾在我手下做主騎郎的趙子龍,他遇到一位異人,這字條便是那異人所寫。”

    陶謙聽了,搖頭道:“異人之說虛無縹緲,別是騙人的罷?”

    劉備出聲道:“我相信子龍人品,必然不會騙我。”

    “若字條所說是真,曹嵩被殺,曹操軍必然變本加厲屠城,徐州百姓將會萬劫不復。”

    “所以我此次來,便是想和恭祖公說一聲,我欲帶幾百人馬,去追回張闓,由我來將曹嵩送回,看看事情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如果恭祖公答應,還請給我一份手令,讓我能命令張闓。”

    陶謙聽了,沉思一會,斷然道:“那就有賴玄德公了。”

    他命人寫好手令,蓋了印,親自交到劉備手中,說道:“無論事情成與不成,玄德都要儘快趕回,這徐州能和曹操對抗的,也只有玄德了。”

    劉備當下拜道:“恭祖公放心,備定然不負先生。”

    陶謙目送是三人出了門,旁邊有謀士道:“曹操勢大,萬一劉備藉此逃走,徐州豈不危矣?”

    陶謙聽了,冷然道:“玄德斷不會作此等事情,等休要多言。”

    他將旁人都趕走,猛地從病榻上坐起身來,眼睛咕嚕嚕轉個不停。

    哪個狗日的謀士,給劉備送的信?

    自己確實活不長了,但死了之後呢?

    曹嵩死了,曹操才會和劉備不死不休,劉備才能給自己報仇吧?

    曹賊打的老子這麼慘,我就是去了地府,也不想讓你好過!

    劉備確實講義氣,但願這次能回來,不然自這徐州落在曹賊手裏,不甘心啊!

    劉備三人出了門,便去清點人馬,張飛忍不住道:“趙雲那廝已經叛了公孫瓚,反投了袁紹,和我們已經是敵人!”

    “大哥要是被他騙了怎麼辦?”

    劉備聽了,開口道:“子龍必有苦衷,我相信他不會害我。”

    張飛猶然憤憤不平,嘟嘟囔囔道:“也不知道趙雲有什麼好處,大哥能如此看重他,最後還不是做了反骨仔……”

    關羽聽了,說道,“三弟,聽大哥的。”

    “你想惹大哥生氣?”

    張飛這才不說話了。

    與此同時,袁紹府中,袁紹袁熙袁尚並幾個謀士正坐着相談。

    逄紀面有喜色:“恭喜主公,曹操發兵攻打徐州,幾個月內肯定拿不下來。”

    “無論曹操是否得到徐州,對我們都是大有好處,起碼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了。”

    “如今幷州的黑山軍張燕,已經被打得不敢越境,現在正是攻伐青州田楷陶謙的大好時機!”

    逄紀這話一出,審配等謀士紛紛附和。

    袁熙看在眼裏,暗暗搖頭。

    這分明是袁尚的想法,他想儘快讓袁譚攻打青州,這樣袁熙只能遠離冀州,無法和袁尚相爭。

    他知道此時自己不說話不行了,開口道:“曹操已經佔有兗州,再拿下徐州,那我袁氏將來,要朝哪裏打?”

    “曹操佔有兗州徐州,便可覬覦豫州司隸,到時候我們南下西進的路都被其擋着,如何擴張?”

    “我覺得,不能讓曹操這麼快攻伐徐州,要打,也是要等我們平定完青州再說。”

    “到時候,青州毗連徐州,我們也能從中分到一杯羹,起碼要佔據徐州南下的一條路線。”

    袁熙此話一出,角落裏面本來假寐不言的田豐,陡然間張開了眯縫的眼睛。

    他剛要張口說話,郭圖辛評站了出來,紛紛贊同袁熙。

    袁尚見了,心中憤怒,這郭圖辛評是袁譚的人,此刻表態支持袁熙,其意不言而喻。

    袁譚要是拿下青州,便可勾結袁熙圖謀徐州,到時候自己佔着冀州,還能往沒有任何用處的司隸去打?

    他開口道:“二哥此言不無道理,但是徐州陶謙,本就和父親不和,留着他也是個心腹之患,早些滅掉,我們也能得到一方安穩。”

    “何況曹操本就是父親手下,能翻出什麼浪花來?”

    他的話一出,審配逄紀也竭力鼓吹,兩邊意一時爭執不下。

    袁紹見兩邊意見相爭,勢均力敵,便轉向田豐,說道:“元皓先生有何高見?”

    田豐說道:“我想先聽聽,顯弈公子有何阻止曹操的辦法?”

    “如今曹操已經攻入徐州,難道要主公下令他退兵不成?”

    袁熙聽了,說到:“我當日曾說,若是徐州兗州有變,我請借父親一員大將,五百兵馬。”

    “如今事情成真,我願帶兵,往泰山郡一行。”

    田豐聽了,疑惑道:“爲什麼是泰山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