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伏暗棋長遠打算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光榮小兔字數:2485更新時間:24/06/28 10:39:43
    臉上佈滿黑紅斑痕的女子慢慢睜開眼睛,盯着屋頂,只覺恍恍惚惚,渾不知身在何處。

    她感受到左肩上的疼痛,才想起昏迷前發生的事情,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一下坐了起來。

    這動作用力過猛,讓她左肩又是一陣劇痛,她忍不住側過頭去,發現先前被那劉豹銅矛刺傷的地方,已經被仔細包紮起來。

    她聞了聞包紮的地方,有刺鼻的草藥味道,顯然是被敷了藥。

    女子掀開身上蓋的被子,發現自己換了一身新的襦裙,連貼身的抱腹心衣都換成了新的,但似乎有些緊,讓她感覺有些胸悶。

    她臉色發燙,咬着嘴脣把手伸進衣服,檢查了半天,發現身體沒有什麼異狀,才稍稍放下心來。

    她擡頭環顧四周,發現這是間木屋,牀榻不高,地上還有些雜草木柴,除此之外,只有一張桌子,並無他物。

    她想要起身下牀,肩上的傷口又隱隱作痛起來,只得坐在牀上休息。

    屋門吱呀一聲,被人推了開來。

    只見一長相清秀的年青僕婦端這碗粥,走了進來,見女子坐在牀邊,連忙把粥放在桌上,說道:“女郎醒了?”

    “女郎先吃了粥,我這就報知郎君。”

    女子聞言,對着僕婦施禮道:“妾多謝女郎救命療傷之恩。”

    那僕婦笑着搖頭道:“女郎不敢當,我是只個下人而已。”

    “女郎的傷,乃是郎君找了城中女醫,幫女郎醫治的,我只是在旁邊幫了些忙。”

    女子聽後鬆了口氣,又問:“郎君是誰?此爲何處?”

    僕婦道:“郎君乃此北新城守將,昨日帶這受傷昏迷的女郎回府。”

    “女郎且先喝粥,我去報知郎君。”

    女子見僕婦出門,走到桌前,見木碗裏面的粥,乃是粟米熬成,猶然冒着熱氣。

    她拿起木勺,舀了一勺放於口中,米粥的清香在舌尖滾動,竟然還有幾絲肉末在裏面。

    此時肚子裏面的飢餓才躥了上來。

    她小口吞嚥着米粥,慶幸劫後餘生,同時心裏擔憂,那些箱子裏面的東西,是不是已經毀了,或者被分掉了?

    即使還在,她又如何拿回來?

    她只覺喘不過氣來,捂着胸口,半晌才醒悟過來,當下拉開肩頭衣裳,將裏衣的帶子鬆開一大段,這才覺得輕鬆多了。

    那邊屋中,袁熙三人還在相談。

    按照董昭的想法,昨日的賭約,無論趙雲輸贏,都難以向公孫瓚交代。

    趙雲無論輸贏,董昭都有應對之策,但趙雲輸了後直接回去了,卻讓他始料未及。

    袁熙坐直身子,對董昭道:“公仁先生不必疑慮,那趙雲本就行事光明,這一石二鳥之計,已經是成了大半。”

    董昭聽了,嘆道:“也虧他行事坦蕩,換了別人,此計斷乎不成。”

    “我倒是更佩服公子,那趙雲雖籍籍無名,公子卻能深知其性格實力,這識人之能實在厲害。”

    鞠義聽了心中做酸,憤憤道:“我實力尚在時,也未必弱於他!”

    “只可惜昨日不慎,輸了半招,可恨!”

    袁熙和董昭看着鞠義咧開的大嘴中,兩顆剛掉的牙豁口極爲明顯,不禁相視而笑。

    鞠義只顧仰頭喝酒,倒沒發現兩人賤賤的神色,他突然想起一事,說道:“這次收穫頗豐,看來這些胡狗搶了不少好東西,怎麼處理?”

    袁熙夾了筷羊肉在口裏,雖然比前世的羊肉腥羶,但此時他卻感覺更加美味。

    上層士族以前不喜羊肉,覺其入口味道太大,但這些年饑荒頻發,有肉吃就不錯了,羊肉反而成了衆人追捧的食物。

    袁熙心裏卻有些遺憾,這蒸煮的食物,確實味道有些衝了,但是用來燒烤,卻花費太大。

    如今亂世,香料是奢侈品,很難搞到,有餘錢去買香料,還不如多存幾袋米麪來的讓人安心。

    他放下木筷,說道:“我是這麼想的。”

    “軍功方面,按人頭折算,這是個細活,需要多方查驗,幾天做不完,可以慢慢來。”

    “財貨折算出來後,先給陣亡將士撫卹。”

    “剩下的拿出一部分,分給參與昨天戰鬥的士卒,剩下的去冀州買糧。”

    “至於不好算錢的文玩古物,我想拿出一大部分來,交給公仁先生。”

    董昭聽了,有些意外:“交給我?”

    袁熙點頭道:“公仁先生一年多前,欲投河內太守張揚,最後還是想去長安吧?”

    “結果先生卻被我留在此地,我心中實在過意不去,只好拿些東西權當賠禮,長安官員士族素喜風雅,這些文玩我留着無用,公仁先生拿去打點,多交些朋友也是好的。”

    董昭聽了,心下觸動,猶然不相信,“公子當真放我走?”

    他這一年來,一直想離開此地,因爲畢竟得罪了袁紹,朝不保夕。

    雖然袁熙對他不錯,但此地畢竟是袁紹治下,要是泄露消息,他也活不成。

    如今乍聽袁熙要放他走,還送他不少珍貴財貨,他哪能不喜?

    但董昭不知怎麼,心中卻有些失落。

    袁熙輕易就放他走,他反而不平衡了。

    難道自己作爲謀士,袁熙還看不上眼?

    他心裏有些鬱悶不吐不快,直截了當說了出來:“公子可是覺得,我沒有輔佐主公,成就大事之能?”

    袁熙聽了,跪坐於席,向董昭拜道:“公仁先生言重了。”

    “小子無能,困守此城數年,尚不能奪取一郡之地,蓋因大勢未成。”

    “在我心中,公仁先生乃當世之智囊,決不下于田豐沮授,惜乎吾父無容人之量,非先生之過也。”

    “故我願助先生潛龍出淵,若他日先生在長安出人頭地,還能記得今日共席之情,我便心滿意足了。”

    這算是極高的讚譽了,田豐沮授現在是袁紹手下兩大謀士,旁人都望塵莫及。

    袁熙這話,倒是出於真心。

    董昭此人,在將來曹操奉迎漢獻帝一事中,起了極爲關鍵的作用。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將曹操這顆暗棋,變成自己的!

    此世之大敵,唯有曹操等數人,讓袁熙毫無信心能夠對付,他只有不惜一切機會挖曹操牆角,方有能找到一絲勝算。

    袁熙自忖自己不是什麼天才,所以在這英傑輩出的亂世,也只有竭力抓住每一個機會,拼盡全力,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活路!

    就像昨日他以身犯險,拼上性命擊敗了劉豹,才險勝趙雲一樣。

    董昭聽了,也是心中感動,他回拜道:“吾當會記得今日公子之恩情,滴水之恩,當涌泉以報。”

    袁熙聽了,也是心中一喜,有這句話,不枉他留董昭這麼長時間!

    董昭此時才三十多歲,正當壯年,雖多有戰功,但被袁紹猜忌,被迫逃跑,前路未知。

    只有袁熙知道,董昭日後會成爲曹操身邊重要謀士之一。

    袁熙董昭都覺得解決了心中大事,更是心情舒暢,頻頻舉杯,面前的飯菜也吃了大半。

    只有麴義還沒從昨日的趙雲的打擊中回過神來,一個人喝着悶酒。

    董昭看在眼裏,他此時心情舒暢,還想取笑麴義幾句,就見一年青僕婦走了進來,對袁熙道:“郎君,昨日你帶回的受傷女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