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天竺往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兵王2字數:4148更新時間:24/07/21 05:31:28
    大漢歷十九年,六月十五日,長安城。

    劉濞的父母在接到他的光報之後,從沛縣老家趕到了長安城。

    而後劉濞帶着父母在長安城遊玩了大半個月,在親自送他們回老家的火車上。

    七月五日。劉濞這批軍官回到太尉府,他們沒有一個人選擇放棄成爲探險隊的主將。

    於是大漢朝廷正式開始了對他們的培訓,而培訓的內容也大大超乎劉濞他們的想象,他們本以爲培訓是和軍事有關的。

    結果卻是找來學府的十幾位夫子,上教他們天文星象,下教他們山川地理的走勢,中間再教他們洋流季風的知識,會遷星術,懂六分儀,看天象就能預知風暴等等知識。

    還要有一定的木匠手藝鐵匠手藝,甚至還有農家的人教他們荒野求生,教他們在不認識一種植物的時候,大致分別哪種植物是能吃的,哪種是有毒的。

    雖然這些軍官成爲艦長的時候,已經培訓了一部分天文地理的知識,但他們日常航行的地方幾乎相當於大漢的內海,最遠的距離都不會超過一個月的行程,這十幾年時間,這片海域的季風洋流暗流等各種情況,他們不能說是瞭如指掌,那也大概的掌握了。

    所以成爲大漢艦隊的艦長,專業性的知識有一定的基礎,但因爲團隊上有這方面的人才,不需要他們太過於精通,但想要環球行情,顯然以他們現在的水準是遠遠不夠的,徐凡派他們出去是想瞭解世界,不是想讓他們去送人頭,自然準備,越充分越好。

    所以他們學習任務非常重,幾乎每個人學習的書籍都有半人高,考學府的士子都沒他們勞累。

    因爲培訓並不屬於封閉式的,所以劉濞也經常拿着書籍回沛侯府,有時候遇到了不懂的問題,還會請教劉如意這個高材生。

    本來劉如意是非常欣喜的,想要教導這位年紀比他大一輪的兄長,結果上面很多題目的內容他也看不懂,他也要請教夫子。

    這讓劉如意有點尷尬,尤其是這位兄長的學習勢頭,五更起,三更睡,手中總是拿着一本書籍在這裏背誦,弄得他都不知道誰要準備中考了。

    某這段時間是不是太懈怠了?

    去水上樂園的次數是不是太多了?

    劉濞都內捲成這樣了,劉如意也只能咬牙,天不亮就起來讀書。

    大漢歷十九年,七月十日,天竺,耽摩粟底城。

    海外再次出現一支龐大的艦隊,這是胡亥帶的天竺商社的船隊。

    但他也吃驚耽摩粟底城的變化,和一年前相比,耽摩粟底城大變樣,簡易的木質碼頭已經被徹底拆除,改成了石制的碼頭,爲了修這個碼頭,張永弄了三個磚窯,兩個水泥窯,徵召兩千天竺民夫,這才把碼頭區的面積擴大了5倍,能夠二十餘艘萬料的巨型海船。

    胡亥入城之後驚訝道:“沒想到你還有治國之才,留在韓國當一名軍官,真浪費你的才能。”

    張永道:“某這也是推行朝廷的政策,當初像某這樣的軍官都是接受過培訓的,在大漢能做到這一點的軍官,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多。”

    胡亥道:“你這也太謙虛了。”

    耽摩粟底城城內的樣子也大爲改變,貧民,乞丐,奴隸大量減少,貧民窟也被拆,修了大漢式的裏坊,裏面的百姓雖然窮,但好歹有一間能遮風擋雨的稻草屋,經過了一年多的改造,這座城市已經有一兩分大漢的樣子。

    大量的貴族被胡亥拉走之後,貴族留下的土地被均給當地的百姓,當地的貴族和奴隸大量減少,農戶增加,而且張永不禁止,當地的農戶自發的開墾土地行爲,並且還會給他們少量的幫助,這極大地提升了農戶種田的積極性,開拓土地的積極性,城外的水稻田明顯提升。

    當初胡亥和張永隨意的行爲,卻極大地加快了天竺文明的進步,就像在一塊平靜的水塘當中,砸下了一塊巨石,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此時天竺文明的進度的情況很像大漢歷史上西周和春秋時期。

    天竺的剎帝利和婆羅門掌握了這個文明所有的宗教權力,政治權利,經濟權力,這片文明所有的土地都是貴族神廟所有制。

    首陀羅依附在這些貴族的土地上耕作,但他們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比大漢春秋時期的百姓還要更差一些,有點像毛子的農奴,只有供養剎帝利,婆羅門階級的義務,沒有一絲權利。(最近弄了兩本天竺書,查了一下,發現他們這個時代還處於奴隸制時代,連戰國都比不上,應該處於春秋往上的時期,雖然已經有少量的自耕農,但絕大部分土地都是屬於貴族,小農經濟全面在這片大地上鋪開,大概是是幾百年後的南北朝時期。)

    但胡亥和張永分田地的行爲引起整個天竺震動。人都是趨利避害,即便是首陀羅,不可接觸者也想過些好日子,當他們知道有一個地方可以給他們分土地,而且還不在意他們的身份,他們自然不會管這夥人是不是異族人,是不是什麼外域天魔。

    天竺的底層百姓之所以被這些宗教洗腦,是因爲他們無路可走,只能在宗教上尋找心靈的寄託。

    但這世界是物質的,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誰管你婆羅門,剎帝利死活,到手的土地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在知道耽摩粟底城分地之後,四周城池國家的首陀羅,不可接觸者,紛紛逃到張永的地盤。

    張永來者不拒,張永這批軍官是經歷了大漢開國時期的軍官,文化水平可能不算太高,但他們的行動力,組織力卻是最高的,大漢開國時期這種事情太常見,很多軍官佔據一地之後,會直接轉爲縣令縣長維持一地秩序。

    張永也接受過政務培訓班的培養,知道如何組織百姓,讓他們開墾土地,組織產業生產,維持一郡縣的健康運轉。

    面對這些逃難過來的首陀羅和不可接觸,一部分被張永分到農村,成爲農戶種地。還有一部分則被他分成工匠作坊,打上各種農具,工具,像什麼水車風車,張永雖然沒打造過,但他見識過太多,蒸汽機他弄不出來,風車水車畫個圖不就出來了。

    另外一部分人挖礦的挖礦,挖煤的挖煤,燒磚,燒窯,燒水泥,很快一個簡單的五小工業體系就被張永搭建好了。

    耽摩粟底城是港口城市,貿易城市,同時也是手工業城市,本地的手工業基礎並不差。

    幫張永把大漢先進的技術帶來之後,耽摩粟底城就像徐凡當初佔據的陳郡,快速變得富饒興旺起來,四周的商隊最開始只是想購買一些絲綢茶葉瓷器的賽里斯特產,但很快他們就發現,本地的食鹽價格非常便宜,比其他城池低好幾倍。

    這些賽里斯的傻子,連本地食鹽的價格都不知道,就亂賣食鹽,這種精品食鹽,其他地方貴族都捨不得多用,現在就這樣白白的送給了當地的首陀羅,不可接觸者,簡直是造孽。

    好在溼婆神保佑,讓他們發現了這條財路,本着有便宜不佔王八蛋,於是大量的商家在本地購買食鹽。

    耽摩粟底城在張永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成爲了南天竺食鹽產能的中心,曬鹽的成本太低了,加上天竺這裏炎熱的氣候,一年四季都能源源不斷的產出食鹽,耽摩粟底城的鹽,在這一年的時間當中快速的攻城掠地,打垮了一家家還在煮鹽的作坊。

    而其他產品也是這樣,價格低廉的布,鐵器,陶器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價格都比天竺其他的地方低好幾倍,吸引了大量天竺的商賈來此購物。

    不到一年的時間耽摩粟底城,成爲了整個天竺最大的貨物生產中心。就在這樣的貿易當中,四周城池的財富被源源不斷的吸入耽摩粟底城當中。所以胡亥他們再出入城的時候,發現耽摩粟底城比當初繁華了好幾倍。

    而後張永對着胡亥他們述說自己這一年做的事情和天竺對他們的反應。

    張永的這個行爲很快引起了天竺國王和城主的不滿,一是因爲他們的財富在流失,二是因爲他們的人口在流失。耽摩粟底城興盛的代價,是他們的財富在源源不斷的萎縮。

    我天竺幾千年來都是不分土地,貴族就是貴族,奴隸就是奴隸,你們這些外族人,闖到天竺來,不燒殺搶掠也就算了,居然分土地,首陀羅有了土地就能吃飽,吃飽了飯就會胡思亂想,心思都不純潔,還如何信仰我們的神。

    這是想壞我天竺的規矩,這次的異族入侵者也太沒禮貌了,不能再允許他們這樣繼續做下去了。

    加上耽摩粟底城在張永的治理下,已經成爲了南天竺最富裕的城池,這些天竺的婆羅門剎帝利對現在耽摩粟底城也是垂涎三尺。

    尤其是當他們知道,整個天竺只有1000賽里斯人,耽摩粟底城的僧侶也願意做他們的內應,怎麼看優勢都是站在他們這一邊,那還有什麼好想,直接趕走這些可惡的賽里斯人。

    於是在耽摩粟底城四周的小國家組建了兩次聯軍,第1次有1萬聯軍,氣勢洶洶的向耽摩粟底城殺過來。

    行軍的路上這幾個城主連戰利品都劃分好了,耽摩粟底城分爲東西南北4塊,工廠在誰的地盤上就歸誰,耽摩粟底城的首陀羅全部打入不可接觸者,土地歸自己所有。

    就在這些剎帝利想着能大撈一筆的時候,結果被張永手下的一個屯長,帶領上千農戶,組成的一支民兵隊伍,直接在邊境把他們擊潰,上萬天竺士兵只逃出了不到2000,餘下的8000士兵直接向屯長投降,以至於張永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敵人就消失了。

    張永再次見識到天竺人虛弱的戰鬥力,要知道這次作戰的主力可是天竺人,雙方兵力的差距更是達到了7倍,結果卻是人多勢衆的一方,敗得如此乾脆。

    但其實這種戰鬥比很合理,歷史上那些大明的軍戶,在大明將領的壓迫下,過得和乞丐一樣,這些人打仗望風而降都是上勇,沒有對自己主將背後開上一槍,這都算是懦夫了。

    而這些剎帝利的貴族對待自己的士兵,不會比明朝的那些將領強多少,底層的士兵連飯都吃不飽,爲什麼要爲剎帝利貴族拼命?

    反而是張永手下的首陀羅,他們的土地都是剛剛分到手的,可以說這段時間是他們幾十年悲慘生活當中唯一的一束光了。

    這些天竺百姓種下了稻苗,看着這些稻苗一點點的成長,憧憬着豐收時期的場景。

    這個時候貴族老爺又殺過來了,想要再次奪走他們手中的土地,消滅他們人生當中唯一的一束光。

    有一句老話說的好,當你一直身處黑暗當中,你還能忍受這樣暗無天日的生活,當你見識到光芒之後,黑暗就變得難以忍受。

    而這些天竺的百姓知道剎帝利貴族要殺過來後,幾十年悲慘生活積累的怨氣達到了最高點,他們對這些剎帝利貴族的仇恨也達到了最高點。

    這些天竺百姓在漢軍屯長帶領下,把自己所有的仇恨和怒火都發泄在這支軍隊當中,一次衝鋒就把這支萬人的軍隊沖垮了。

    無數以前高不可攀的剎帝利貴族死在首陀羅簡陋的長矛之下。

    但失敗後的剎帝利貴族並沒有反思自己,他們反而覺得自己派遣的軍隊太少,數量的優勢不夠,所以才不能形成碾壓的勢頭,以至於被賽力斯人少量的精銳部隊擊潰。

    還真不能說這些剎帝利貴族的想法有錯,他們本以爲賽力斯人只有1000人,卻沒想到他們能集結1500多士兵,連10倍的兵力優勢都沒有戰敗那自然是不可避免。

    只要下次他們集結更多的軍隊,勝利終將是屬於他們的。於是在一個月之後,他們又集結了3萬聯軍包圍耽摩粟底城。

    這次張永徵召了上萬首陀羅士兵,雙方在耽摩粟底城郊外進行會戰,這一戰張永步炮協調,再次一戰擊潰了天竺聯軍,打的天竺小兒,聞張永名都不敢夜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