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三觀碎裂與基本公平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兵王2字數:5039更新時間:24/06/28 10:31:11
    葉騰說是在爲農戶着想,但說來說去,還是要農戶去最艱難的邊疆去屯墾。

    商農氣憤道:“你這是在巧言令色,現在工匠做的事情,難道農夫就不能做,讓農夫開墾荒地,難道工匠就不會,不要忘記他們幾年前也是農戶,現在住到城裏了,就變成城裏人了?連做人的根本都忘掉了!”

    “要吃苦大家就一起吃苦,農戶的兒子要去邊疆墾荒,工匠的兒子也要去邊疆墾荒,有苦大家一起吃,這才算是公平,憑什麼要拉一邊踩一邊。你們不能一邊吃着農戶種出來的糧食,一邊又把農戶踩到泥土裏面去,這是極其不道德的事情。”

    今天大漢面對的問題,對徐凡來說就是極其熟悉的問題,太多的影視劇介紹過這個問題。

    大漢唯一好的方面來說,還有大量的荒地可以開墾,有足夠的時間和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蕭何想了想道:“就大漢目前的情況,降低工匠的俸祿,會降低一部分農戶想到城裏打工的意願,對朝廷組織的屯墾就不會排斥,從整體上來說,是有益於大漢的整體利益的。”

    蕭何想到自己在洛陽城看到的情況,當地的青年情願在洛陽城住窩棚,也不願意邊疆種地。

    拋開其他的因素不談,做工匠俸祿高是最主要的原因,洛陽這種大都市,一人做工一年可以賺五六千錢,而在大漢只有少數比較富裕的村裏才能達到這股數字。

    秦泊氣憤道:“按你們的說法,我大漢還要不要建設大同世界,這天下的財富肉眼可見的增加,我大漢的作坊主家財百萬者比比皆是,千萬,億萬者也不少,他們賺的錢都是工匠努力勞作出來的,結果還要我等工匠減少俸祿,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

    蕭何卻淡然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以往工匠只佔天下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二,物以稀爲貴,他們自然可以得到比較高的俸祿。

    但我大漢以產業爲國策,大興產業,10來年時間,工匠的數量急劇增加,已經佔到天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二了,以單個工匠而言,他們的俸祿的確是低,但以工匠這個羣體的總體而言,你們得到的利益是增加。”

    “現在朝廷不是要針對工匠這個羣體,而是要控制工匠的規模,讓工匠團體適應我大漢的產業規模,這才是真正保住了所有人飯碗的事。”

    聽到這幾人的爭論,徐凡的思緒卻飛得很遠,他的記憶當中,工匠也是有一段美好時光,尤其是四合院的同人,不就是講那段時間的事情。

    一個寡婦靠着一份俸祿,能養得起三個小孩一個老人,雖然有人接濟的因素在,但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了不起了,互聯網時代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怕要月薪過萬。工匠就是整個天下當時收入最高的一批。

    以前徐凡總認爲那段時間是比較好的,天下整體而言是很公平的。

    但現在結合大漢發展遇到的情況,匠農之間的矛盾,戶籍制度的設定就說得通了,這就是要把一部分人限制在農裏。

    再深入思考一下的話,原來那段時間工匠真是趙老爺,他們相對好的生活是在建立在壓榨農戶的基礎上。

    徐凡覺得自己的三觀都要碎裂,感情那個時候都是貴族工匠,自己這個泥腿子的後代根本高攀不起人家。

    他們的地位就是現在的小作坊主,憑藉自己優勢的地位,阻礙其他人的進一步發,果然很多事情都是不能深入想的。

    秦泊看向徐凡道:“陛下,您也認可蕭丞相的話?”

    徐凡道:“朕身爲天子不但要保護工匠的利益,但也要保護農戶的利益,更要把握好方向,讓大漢向着前方發展。”

    “就大漢現在的情況而言,青年增()

    加的太快,肥沃的土地基本上被分光了,產業發展增加的崗位數量,跟不上青年增加的數量,這是現階段大漢主要的矛盾。”

    “要解決這個矛盾,只有兩個方法,一是把產業往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方向發展,大力推廣蒸汽機與蒸汽取代水力畜力,提升生產的效率,讓整個天下的財富變得更多,只要產業大興需要的工匠崗位就會增加,到時候工匠的俸祿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但這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蒸汽機可以帶來極高的效率,目前而言,它會減少產業崗位,直到天下所有的作坊都圍繞它重新組建產業鏈,天下崗位的數量才會成倍增加,而想要重組新的產業鏈,這需要時間。”

    “二就是開發蠻荒之地,增加土地,增加城鎮擴張市場,這樣可以把勞動力分流到新的土地上,就能降低現在大漢的就業壓力。”

    “這就是我大漢相對容易做到的,遼東,黔中,南中,西域,南洋這些廣闊無比的土地,蠻荒無比,只要開墾出來,就能成爲大漢百姓的家園。”

    徐凡明白蒸汽機要推廣到整個大漢,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而工業化歷史上的牛牛花了近100年時間。

    大漢即便是由徐凡推進,沒有10年之功也很難見到成效,配套的產業鏈更需要一個個聰明才智的人傑出力,所以從長時間看,人口壓力會一直存在。

    而且發展產業也有其極限,後世產能過剩,可以向外傾銷,因爲那有一個幾十億人的廣闊的市場。

    但現在是公元前2世紀,能稱之爲國家的團體,只怕都不足兩隻手。

    天竺好像看上去近在門口,但人家天竺的手工業也不差,紡織業更是長處,徐凡記得最開始的棉布就是從天竺帶過來的。

    再回想歷史,牛牛用蒸汽機生產的布匹,都打不贏人家天竺用手工紡織機弄出來的布,最後還是強硬的手段摧毀了人家的紡織業搞定,在我大清也是差不多這種情況,上萬里的海路足夠抵消蒸汽機帶來的效率。

    所以現在的大漢,想要傾銷都傾銷無門。

    大漢只能學習後世先進經驗,主動開發培育市場,而且大漢的環境比後世好,沒有外部敵人破壞。當然具體的做法是不同。

    大漢要依靠屯墾來自己創造市場。以屯墾創造的新市場來帶動產業,再以產業來反哺屯墾,加速他們改造世界的效率。

    徐凡愕然的發現,這可能是大漢發展工業化唯一的途徑。不然的話,工業化一直沒辦法得到突破,整個大漢說不定又會走回頭路,以整個社會的固化來限制產業的發展,降低工業帶來的矛盾。

    後世有個段子就非常形象的形容了這種情況。

    能徵調幾十萬民夫來修長城,起重機就不會有市場,能抓百萬民夫來修大運河,挖掘機就不會有市場,能坐八擡大轎,汽車就不會有市場。

    這雖然說的有點極端,但歷史上卻有一個非常形象的逆產業化行業,那就是出行行業。

    從最開始的馬,馬車,牛車,變成了後世八擡大轎,十六擡,三十二擡大轎,這就是人不如牛馬的最好寫照。

    徐凡想明白之後,堅定道:“就現階段而言,屯墾是大漢的百年國策,大漢的百姓只能把這些蠻荒之地改造成爲富裕的家園,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而後他對蕭何道:“朝廷要制定一部有關於屯墾的法律,要強制農村20歲青年分戶,由朝廷組織他們去屯墾。”

    商農剛剛想說什麼,徐凡卻制止說道:“在城裏也是這樣,任何沒有工作的青年,要強制把他們遷移到邊疆去屯田,這要把他看成我大漢的國策來執行。”

    不管工農全給我去屯墾,這樣總公平。

    ()

    果然商農聽到了天子的話,就不說什麼了。

    徐凡看着秦泊道:“朝廷會制定一個資產稅法令,天下所有月俸達到5000錢的人,徵收5%的資產稅,5000到1萬錢,超過5000部分的稅率達到10%,1萬到5萬錢,超過1萬元部分的徵收15%。5萬到10萬錢,超過5萬部分的徵收,20%的資產稅,10萬到50萬錢,超過10萬全部分的徵收,25%的資產稅,50萬到百萬錢,超過50萬部分徵收30%的資產稅。百萬錢以上的作坊主統一徵收35%以上的資產稅。”

    “這筆稅金專款專用,全部用於朝廷的屯墾開銷。大漢發展帶來的矛盾,就要由大漢全體的人來承擔這份責任,工匠和農戶已經出了人,那麼作坊主,他們享受了時代發展的紅利,也有一份責任要回饋整個天下,他們就出錢,這算是相對公平的方案了。”

    秦泊這次也無話可說了。

    蕭何皺着眉頭道:“陛下貿然開出如此高昂的稅,只怕天下人很難接受。”

    想要新開一種稅種,並且讓人接受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只看後世的國家,哪個不是鬧得天翻地覆。

    某種程度上來說,西漢也是玩的比較花的朝廷,財產稅就是他們玩出來的新稅種,徐凡已經忘了這種稅叫什麼名字,大概就是每萬錢的財產徵收120錢的稅,西漢前幾代皇帝玩這個稅,就玩的比較花,基本上缺錢了,就會徵收一次。

    只可惜他們沒有形成制度,也沒意識到這種稅的重要性,等到武帝之後,西漢的歷代皇帝再也沒有威望徵收這種稅了,而等西漢滅亡之後,後世的朝代也再也沒有這種能力徵收這種稅,於是這個財產稅就煙消雲散了2000年。

    徐凡道:“接受不了也要接受,賢者會結束之後,朝廷就開始向天下人宣告財產稅,從明年1月開始正式徵收,過往的財產既往不咎,大漢歷13年1月開始正式計算,朕先做個表率,朝廷可以根據去年內庫賺取的利潤,計算今年該徵收的財產稅,朕第1個帶頭交。”

    “這個稅朕都交了,而後強制大漢的貴族官員交,有抗拒者先罷免,到政務學府學習一年。

    要是其家人還不交這個稅,則直接罷免官職,居然和我大漢都不同一條心,那就不要吃我大漢的這個俸祿。”

    “朕和大漢的貴族官員都交了這個稅,丞相再找那些作坊主交這個稅就容易多了。”

    葉騰憂心忡忡道:“奪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即便有陛下您起表率作用,只怕也不會有多少人樂意交這個稅。臣只擔心弄得天下粥粥,影響朝廷的正常運作。”

    徐凡冷笑道:“每個政策開始實行,要把贊同者弄的多,反對者弄的少,我大漢月俸5000者能有多少?”

    “要是這樣的人有三四成,這次的經濟危機就不會爆發,即便是有一兩成,朝廷的財政也不會如此窘迫,以朕估計能有5千月俸的人,只怕連半成都沒有,能有十幾萬人都算多了。”

    “任何政務都是要花錢,尤其的是朝廷的屯墾,花費更是極其高昂的,朝廷是選擇大漢4000多萬人一起承擔這筆花銷,還是讓這富有的這十幾萬人來承擔,這不是輕易就可以做出的選擇。”

    商農道:“臣以爲此言有理,他們要是不想出這筆錢,那就帶自己家人去邊疆屯墾。”

    蕭何沉着臉道:“陛下這樣一來,屯墾會讓天下人都受影響,朝廷的壓力會很大,天下已經有10年沒有繼續分戶,又強行執行這個政策,百姓他們只怕很難理解。”

    天子這番劃分,的確是非常公平公正,有人的出人,有錢的出錢,但反過來說卻讓整個天下人對屯墾不滿。

    蕭何真擔心這樣做會弄出問題來,當年大秦南攻百越,北()

    擊匈奴,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最後卻鬧得天下分崩離析。

    徐凡道:“難理解也要執行,丞相要命令戲曲團做好宣傳的準備,朕也會在大漢日報上寫文章,讓大漢的有志青年,要到最艱苦的地區去戰鬥,你要讓作坊主們明白,朝廷的屯墾就是爲了他們開闢新的市場,這是他們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總之朝廷要形成合力,引導百姓向外走出去建設新的家園,一直待在家園雖然好,但只會讓所有人陷入無窮的內卷,所有人都會過得極其辛苦艱難。”

    顯然徐凡的意志極其堅定,即便這個政策會讓天下人不滿也要施展下去。

    蕭何想了想道:“陛下屯墾也不可能貿然鋪開,今年就先移民10萬,看看效果如何,再做下一步打算?”

    徐凡道:“可以,先在南郡做試點,招收江淮六郡子弟去南郡屯墾。”

    葉騰想了想道:“陛下如果真要把屯墾制定爲我大漢的百年國策,那就要有一個專門的屯墾部門來監督政策的推進,這個人最好是我大漢的將軍,能夠以強力的手腕壓得住反對的意見。”

    徐凡看向衆人道:“你們覺得誰適合這個位置?”

    蕭何道:“樑國相周昌,曾在東武陽郡俘虜秦將蒙毅,軍功卓著,爲人正直,素有威望,在樑國這些年也是政績顯著,可謂屯墾令。”

    葉騰道:“水利令李德,這些年爲我大漢興建了上千里的水利工程,可謂是勞苦功高,同時要屯墾的話,水利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設施,曾以爲李德,可謂屯墾令。”

    商農搖頭道:“臣沒有舉薦的人,不過臣認爲還是懂水利的人來主持屯墾爲好。”

    徐凡道:“那就任命李德爲新的屯墾令,比秩四千石,由他組建屯墾部門,朝廷各部門配合屯墾令的政務。”

    蕭何等人道:“遵旨。”

    秦泊問道:“朝廷不是說要精簡人員,一年要節省6萬金的開支,現在這又組建新的九卿部門,這不是和朝廷現行的政策背道而馳。”

    徐凡道:“朝廷不能因噎廢食,部門的人手精簡要執行,屯墾部也要組建。”

    蕭何卻道:“這次朝廷興建工事,但地方提供的後勤卻屢屢出錯,不是提供陳糧,就是出現火龍燒倉的景象。

    根據臣得到的情報,邯鄲郡的一座常平倉,看守的倉吏和不法女幹商,內外勾結,監守自盜,盜空了一座糧倉整整10萬石的糧食。

    當朝廷需要糧食的時候,倉吏竟然想火燒糧倉掩蓋罪行,被抓捕審問之後才知道,不法糧商只花了5萬錢,就盜空了整座倉庫。”

    徐凡無語道:“這人數學差成這樣,是怎麼當上倉吏的,他這是連小學生的算術都不懂。”

    大秦本就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倉儲系統,大漢建立了之後,徐凡又進行加強,在敖倉的基礎上設立了四大儲備糧倉,地方上設立常平倉。

    同時擴大了儲備物資的範圍,增加了絲綢,羊毛布,棉布,麻布的儲存,還建立了糖倉,鹽倉等物資,說句自豪的話,大漢倉儲系統儲存的物資,足夠全體的百姓吃上半年時間。

    開國前10年,大漢每年要花5金來儲備這些物資,同時花費維護這些倉儲的費用高達兩萬金。

    徐凡也知道這如此龐大的物資,會引來很多碩鼠。

    但這些事情朝廷是必須要做的,這些物資就像人體上的脂肪一樣,平時看上去是累贅,關鍵時刻真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