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新政與權利下放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小兵王2字數:5111更新時間:24/06/28 10:31:11
丞相周章道:“今年的稅金的增加,的確是有的超出了老夫的意料之外。”
去年雖然沒有聯合上計,但大漢朝廷統計的稅金是增加2成的,而今年又增加2成多,這樣快速的財政增加讓周章都有的意外,因爲去年大漢吞併了整個齊國,稅金增加還說的過去,但今年朝廷卻沒有什麼大動作。
陳平看到田賦增長卻說道:“田賦收的還是少了,這些年大漢各地太守大力修建水渠,建設水車,風車,還有鳥糞石這種肥料,高產4-5石糧食的上田在中原已經比比皆是,臣在三川郡統計,當地的上田已經超過了5成,而這樣肥沃的農田還在快速增加當中。”
“而朝廷卻還是一畝田地收3鬥糧,田稅已經從原本的三成下降到不足一成了。朝廷花費大量的錢糧投入進田地當中,但增加的糧食產能卻不能通過田賦收回來,這對朝廷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與之相反的是,朝廷投入到鋼鐵,紡織這些行業,普遍都能1-2年回本,即便是成本再高的鋼鐵,造船行業也只需要三年時間,要是朝廷不能增加在土地上獲得的收益,那還不如把錢財投入到產業當中,這樣回報率更高,天下財富也增長得更快。”
周章馬上反駁道:“修水渠,開墾土地,建設水利設施,這些本就是朝廷應該做的事情,怎麼能完全用金錢來衡量,農爲根本,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來餵飽天下的百姓,我大漢的天下必定岌岌可危。”
陳平卻反駁道:“但現在的情況卻是整個天下並不缺少糧食,各地的糧食價格都在快速下降,朝廷投入的錢財沒有產生多大收益,而投入建設作坊卻可以快速看到效益。”
陳平對徐凡道:“臣以爲,朝廷要嚴抓田賦,這樣朝廷得到的糧食多了,民間的糧食自然就少了,天下的糧食價格就不會跌的太快。”
周章道:“嚴抓田賦就要增加更多大漢吏,不利於百姓休養生息。”
大漢是全面繼承了大秦的政治體系的,不過在基層上,大漢對大秦的這套體系進行了全面刪減。
但大秦的那一套制度本來就是戰時的制度。這套制度先進是極其先進,徐凡甚至可以說大秦的政治制度已經極其靠近後世了。
始皇帝就是沒有看明白這點,大秦的戰時體系,靠自己是養活不了自己的,必須對外掠奪才能維持下去,但六國覆滅之後,天下最富饒的地盤已經全部被大秦佔了。剩下的爛地你佔了,不但沒有收益,反而還要倒貼財政進去,沒有外界財富的補充,暴秦這套戰時體系就崩潰了。
大漢減少了小吏的數量,雖然是放鬆了對天下的掌控。
徐凡也跟着搖頭道:“朝廷沒有那麼強的組織力,朕也不相信漢吏。”
而這樣的大戶一個縣最多一兩人,一個郡也不會超過百人,嚴抓他們的稅賦花不了多少精力,朝廷卻可以限制他們勢力的膨脹。最重要朝廷的稅賦能提升,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徐凡看看了周章,周章也緩緩點頭。
徐凡和周章兩人對地方上的豪強都沒有好感,大漢的基本國策就是鎮壓地方上的豪強。
徐凡和周章兩人眼前一亮道:“或可一試。”
收稅後世都能鬧的天翻地覆,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徐凡相信朝廷只要敢給他們一個空子鑽,他們就敢捅出一個天大的窟窿出來。與其花鉅額代價便宜漢吏,還不如讓下面的百姓得到這點利益。好歹這也能減慢貧富差距,讓大漢更加穩定。
大秦時期每個郡縣都有幾百乃至幾千刑徒。但在大漢犯法的百姓卻沒有這麼多,有個監牢就足夠了,而且即便是這樣的少量刑徒,也全部被押送到四方諸侯之地去墾荒了,囹圄這種集中營自然就被廢棄了。
陳平道:“陛下,要嚴抓天下的土地,這是很難辦到的事情,但要是只嚴抓有上萬畝土地的豪強,這就簡單很多了,這些豪強本就佔據富裕的土地,他們也有主公的錢財購買水車,修建水渠,弄鳥糞石來肥地。
那麼還不如像現在簡單化收稅,全部把這些土地看成下田,稅的標準也是簡單明瞭的。
當然此時的大漢在組織度上,依舊比不上工業化國家,想要精細化收稅自然是力不從心。
亭長本來還有大量的部下,但在大漢這裏,亭長已經成爲了一個最基層的漢吏,還有郡縣兩級很快看押百姓的機構都被刪減了,就像以前關押徐凡的囹圄就被拆了,囹圄附屬的小吏自然也被清理了。
反而是現在大漢的這樣退一步的漢吏體系,對財政的消耗減少了一大半,體量小了,反而更加容易生存,當然,即便是大漢現在這套漢吏體系,依舊比封建王朝要強,沒有退化到王權不下鄉的程度。
但這套制度卻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對財政消耗極大。大秦時期財政一大半都花在維持這套體系上了,就這還要上百萬罪犯,無償出賣勞動力來維持這套體系。
陳平道:“臣在三川郡一年,大量收集這些大戶的資料,朝廷可以在三川郡做試點。”
徐凡是在暴秦的基礎上退了半步,畢竟他想建立的是一個工業化國家,而不是一個封建王朝。
精細化收稅就要僱傭更多的稅吏,還要嚴密監管他們,讓他們不被地方上的貴族豪強腐化,這是不是又要增加監管的御史,增加了這麼多漢吏,卻不知道收上的稅,能不能抵得上他們的俸祿,還容易造成地方上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
周章不是不知道嚴抓田賦,還可以提升朝廷的稅收,但只是這樣做不划算。
於是徐凡道:“可”
陳平道:“臣保舉三川郡都尉周勃爲三川郡太守爲朝廷推廣新政。”
徐凡道:“可”
大漢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經過幾百上計漢吏的審覈,丞相周章聯合九卿多個部門計算大漢朝廷一年財政預算。
除去固定開支,大漢這一年的結餘也算出來了,糧食結餘8000萬石,錢27萬金,這個數字震動整個大漢官場。
大漢的財政結餘比兩年前翻一番,這麼多的錢糧意味着,朝廷能做的事情變得更多了,很多郡守在知道這個數字之後,對自己上報的工程需要的錢糧,直接翻了兩三倍,反正朝廷有錢。
同時今年上計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徐凡把今年朝廷上計賬冊全部登上了《大漢月報》當中。
十月份的大漢月報,沒有任何人的文章,只有大漢朝廷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地方郡縣他們上報的土地數據,財政數據,人口數據,讓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整個天下正在快速發展。
周章本反對徐凡把大漢上計內容刊登出去,他認爲這是大漢的機密。
但徐凡卻淡然說道:“我大漢是承民意建立的國家,天下的百姓就是我大漢的主人,他們有資格知道大漢發展的情況,而且這些數據即便被敵人知道了,他們也不可靠用這些數據來對付我大漢。”
“倒是百姓知道了這些內容,內心的自豪感強,會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
徐凡讀書的時候就很喜歡計算GDP,他現在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計算過,按照百分之十的增長,七年可以增加一倍的gdp,好像是2020年左右就可以超過倭國,2050年就可以追上希望國。
當然現實比自己計算的還要魔幻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數據的確是能激發自豪感,尤其是在一個增量的社會。它能讓一個國家的人充滿自信心,更加樂意去開拓。
徐凡不記得那個視頻說過這樣一段話,‘想到大英帝國縱橫四海的戰列艦隊,即便是倫敦的乞丐也能高昂的擡起頭顱。’
這句話雖然調侃的意味很重,但卻是一個很深刻的思想轉變和社會轉變,這意味着即便是倫敦的乞丐也認爲自己是帝國的一份子。
這種認同感看上去好像沒有用處,但卻是一個現代國家的根基,是封建國家和工業國家的區別,更是雙方戰鬥力最大的差距。
封建國家只能動員少數統治者,普通的百姓不會認可自己是國家的一份子的,國家的戰爭對他們來說不過是老爺們的戰爭,換一個老爺,他們繼續要交稅。
所以封建國家即便有精銳的部隊,也是一次性的軍隊,這支軍隊被打光了,封建統治者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了。
而工業化國家,他們的軍隊即便再腐朽,但他們的軍隊即便敗光了,也可以快速在本國動員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因爲身份的認同帶來的總體戰的能力,就是雙方最大的差距。
當年那個普魯士的威廉爲了爭霸,就一直說不是軍隊屬於國家,而是國家屬於軍隊,用這樣的口號來忽悠普通百姓上戰場。
但他說多了,百姓相信了,手中也握着槍了,謊言也就成爲了真理了。
於是大秦洲的格局也開始撬動,爲了面對越來越殘酷的戰爭,貴族們不得不下放權利到百姓,最後導致這個過程不可逆,貴族就會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當中。
而現在大漢面臨的情況卻也差不多,戰國時期動不動發動的幾十萬人的大戰,讓天下的百姓武德充沛,各國的貴族都不得不把權利下放,只要有才能的人就可以當官,當將軍。
繼續保持世卿世祿的國家,管你是什麼周公之後,還是召公之後,都被泥腿子組成的幾十萬大軍,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當中。
此時百姓的地位是兩千年封建史上最高的,整個天下的思想氛圍是最開放的。就是在這段歷史當中,有奴隸出身可以成爲將軍,可以成爲大司馬,歌女可以成爲皇后,養豬的可以成爲丞相,可以成爲兩千石官員。
布衣將相是一個時代的巔峯。不會出現什麼救命之恩,但因爲只是白身,就甚輕之,不爲禮。
要知道黃巾起義距離秦末也不到400年時間,統治者就是這麼現實的,不需要幾十萬大軍來爭霸天下的時候,就開始講血統了,就開始講四世三公,門生故吏了。
只可惜生產力沒有跟上,導致後世兩千年一直在輪迴打轉,即便是生產力跟上了,但思想的鋼印卻變得越發頑固了。只能說東方世界的思想成熟的太早了,不能匹配它的生產力,當生產力跟上來了,思想又退化了。
秦末這個時代反而更好,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麼三綱五常的封建壓迫,這個時候都沒有徹底形成。徐帆認爲在思想上最接近後世工業化的,反而就是這個時代。
周章被徐凡說服了,他倒是沒有像徐凡看的那樣深刻,而是他不認爲整個天下,還有哪個國家是大漢的對手。
大漢五年十月一日。
《大漢月報》出刊之後,整個長安城轟動,關中轟動,天下轟動。
整個天下是第一次看到朝廷的上計內容。尤其是上面記載的數據,更是讓人震動無比。
長安城,翠竹軒茶館。
茶館是這兩年新鮮事物,在徐凡的推廣下,最開始大漢的高層喝茶,後面流傳到明間,很快在關中就出現茶館了。
現在茶葉一斤上百錢,對普通百姓來說還是比較貴的奢侈品,但幾片茶葉就能弄出一壺提神醒腦的茶水,說自己喝茶也是倍有面子,所以喝茶已經成爲很多長安城市民的首選消遣方式了。
老闆請了一個落魄的士子,在這裏給四周的茶客讀着《大漢月報》
“8000萬石糧食,這堆起來比山還要高吧?”一個長安百姓吃驚道。
士子道:“知道敖倉嗎?”
四周的茶客點點頭:“敖倉誰能不知道,那是大秦的心臟,當年始皇帝把天下的糧食都囤積在敖倉了,據說挖空了一座大山來屯糧。”
另一個茶客笑道:“當年天子和始皇帝爭天下,敖倉就是天下之中,當今天子率先包圍了敖倉,以至於蒙恬30萬精銳雖然陳兵黃河,但卻不能打通敖倉的糧道,最後蒙恬活活被天子困死。”
秦漢大戰結束也不過就這兩年,天下的百姓對這些大戰都熟悉,這其中的中原大戰更是讓人津津樂道,這可是戰國結束之後最大的戰爭,雙方總兵力超過了百萬。正是因爲消滅了蒙恬的北疆軍,大漢奪取天下,才勢不可擋。
這場大戰拿出來的每一個細節都能說半天,而這其中敖倉是關鍵節點,這些茶客怎麼可能不知道。
士子傲然道:“當年始皇帝把天下的糧食都囤積在敖倉,花了十年時間,才在敖倉囤積了一億五千萬石糧食,這些糧食足夠暴秦百萬大軍吃10年,也是始皇帝統一天下的信心,而現在我大漢只需要兩年就可以把敖倉堆滿。”
“現在我大漢就處於盛世狀態,天下不但官倉滿了,民倉也滿了,即便是一個小城邑的糧食都堆不下了,天下的百姓一日三餐的猛吃,但依舊不能消耗天下增長的糧食。”
一個百姓感嘆道:“這兩年的確是太平盛世,去年某還只吃兩餐,還一頓幹一頓稀,現在某每日三餐,但也沒有看到糧食減少,還是大漢天子好。”
大漢在軍中普及一日三餐制度,這些士兵退役歸鄉之後,把這樣的習慣帶回了民間,再加上大漢豐富的物質基礎,幾年時間天下的百姓就已經適應了一日三餐的制度了。
“盛世好啊,我等小民終於能過幾年吃飽飯的日子了,希望大漢的盛世事越長久越好。”
大漢五年十月三日。
一年一度的大漢科舉考試開始,不過此次科舉的主考官是新的九卿之一的叔孫通。
隨着大漢推廣教育的時間越來越長,整個天下的讀書人也是越來越多了,此次來長安城科舉的考生超過了2萬名。
更關鍵的是這次的考生當中,不單只有大漢國的考生,還有魏國,樑國,代國等諸侯士子,遼東,河西,百越等地的考生。
叔孫通成爲宗正,第一次上朝,就陳言道,大漢之主,天子是天下共主,大漢的科舉乃是天下讀書人的盛世,來參考的士子不應當只有大漢的士子,應該是廣納天下的賢才一起來科舉。朝廷當通告天下,讓天下的士子共襄盛舉。
徐凡覺得有理,所以這次科舉之前,不但通知了大漢各郡縣,還通知了大漢的諸侯國士子。
這讓各地諸侯國士子大喜,比起沒有發展前途的小諸侯國,大漢的發展前景自然是更好了,而對於這些諸侯國的官員,甚至諸侯子弟,他們也想要參加科舉,一是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二就是小國就業難,諸侯國的官員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包括諸侯之位也是一樣。
這些子弟想要接班還要等上幾十年時間,在這些諸侯國官員子弟看來,與其等接班,還不如去大漢闖蕩一番,闖到2000石高官,這比大漢諸侯都要好,於是這次前來科舉的士子前所未有之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