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河北厲兵秣馬,大業未雨綢繆 第83章 繼續誆騙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暗夜殘花字數:2375更新時間:24/07/05 05:18:58
    王遜則又補充道:“同時,也不能失了我們的硬氣,畢竟我們背後還有李使君,以及整個據守鄴鎮的十多萬外軍,料想這夥賊匪能發展到如今的地步,也不是莽夫笨蛋,官、匪總是分得清,會仔細掂量掂量我們身後的龐大力量。”

    石寒最後點頭拍板道:“既然王將軍和王參軍,你們都同意了我的提議,那我就儘快遣人去賊匪那邊洽談條件說合,以及時救應李姑娘,最重要的是使李姑娘免遭污辱……”

    他於是裝模作樣,顯得鄭重其事地遣了縣丞鄭則柱前往樂平鋪鎮陶氏塢堡,去交通鍾熊楚、石勒、甯黑和汲桑等,並商榷要求贖回李秀的條件。

    縣衙,西花廳。

    隨着漸近隆冬,天氣越來越寒冷,石寒叫僕從將四條地龍都燃起,並在廳內四角燃起了炭火取暖。

    淒冷的高天上一輪圓月將清輝灑下。

    石寒設酒宴招待鬱悶不樂的王遜和王載二人,三人舉爵對碰,深冬嚴寒夜晚的西花廳裏卻溫暖如春。

    原本這是難得的愜意時刻,但是王遜和王載二人心繫李秀安危,卻憂心沖沖,絲毫提不起飲酒的興趣。

    “李姑娘被賊寇俘獲,萬不能有個好歹啊,否則我於心何安?”

    王遜五內如焚,一直都在失魂落魄般喃喃自語道:“否則我哪還有臉面再回州治信都去向李使君交待?”

    石寒聽着他迂腐地反覆唸叨,對此並不意外。

    李秀作爲州刺史李毅的掌上明珠,稍有閃失,李毅必然是勃然震怒。

    王遜作爲州兵主帥,卻沒有盡到保護的職責,會讓李毅怎麼想?

    更因爲李毅極有野心、敢於任事,真不敢想象那後果,怕因此事誤了他王遜自己的前途。

    “王將軍,實在不必過於憂慮。”石寒好心地開解道。

    “想來,要不了多久,我派出的使者便有回信,等到賊人提出了讓我們贖回李姑娘的條件再說。”

    “石縣令,你好意我心領了,後悔當初不聽你勸告,至有今日之敗,唉,解救李姑娘全要仰賴你了!”王遜嘆息不止。

    但石寒還是提醒道:“石某年紀、資歷尚輕,王將軍如此倚仗,容易使某滋生心高氣傲呢,未償是好事。”

    “石縣令。”一旁陪坐在席的王載近乎央求道:“你何乃太謙?相救李姑娘,我們全然都要拜託你了。”

    看他這架式和意態,石寒明顯感覺到他和李秀之間有料,心下難免有所臆測。

    “王參軍。”石寒故作高深道:“下官觀你對李姑娘似乎更多夾雜了一份難得的複雜關切感情,這亂世已經很少見有你這種大愛之人吶。”

    “這……”

    王載壓低了些聲音,道:“我平時受李使君關照,對待李姑娘就像自己親妹妹一樣。”

    石寒點點頭,知道王載說的是實話。

    正因爲李毅對王載的賞識,日後才默許將李秀下嫁給他。

    說實在的,王載比王遜,內心更擔憂李秀在賊匪窩中的安危。

    不過此時憂慮焦急也於事無補,打又打不過賊匪,只能等待賊匪開出來贖回李秀的條件,一步步來,急切不來的。

    這一場三人間的飲宴極其寡淡,關鍵還是王遜和王載二人率軍大敗於賊軍,又失陷了李秀,實在都沒有那份心情。

    不知不覺王遜已是借酒澆愁,酩酊大醉,王載只好親自扶他回屋。

    一場晚宴鬱鬱寡歡而散,只等明天縣丞鄭則柱回報消息。

    石寒縣衙住處內堂中,燭火在輕輕晃動。

    毓秀兒坐在窗前,支頤愣愣出了神。

    她是有些懷念平日一起友好相處的宋禕這個小姐妹。

    在最貼近石寒平日私生活的四女中,魏染苒是個大姐姐,生性冷淡,心裏眼裏只有石寒,對其餘人等基本上皆是漠視狀態。

    而衛瓊是位醫學人才,又是女軍醫官,每天還要負責帶領傳授兩百名女醫護隊員,爲大家診療治病,平時都忙忙碌碌,根本還不得片刻閒心。

    真正得閒,又平生經歷比較相似,年齡差距也最小的,就數她毓秀兒和宋禕了。

    因此平日自然而然走得比較近,也有共同語言……

    “秀兒姑娘,還不睡?”

    毓秀兒聞聲轉過頭看去,卻見是女醫衛隊副隊主蔣媛莎。

    “蔣隊主,你也未睡嗎?”

    “聽說宋禕妹妹隨軍貼身照顧那州刺史家的李姑娘,一道失陷於賊匪手中,我正替她擔心着呢。”

    “啊喲,天殺的賊匪,以宋禕妹妹天生美人胚子潛質。”毓秀兒連忙起身,“我瞧着,這番只怕要誤了事,凶多吉少。”

    “我們擔心也沒有用,公子與兩位王將軍正在一起商議,全力補救這次州兵戰敗之策,尤其要第一時間設法救護李姑娘,將她贖回。”

    二女到了魏染苒的經房,整理着她隨身攜帶來的經書。

    牆邊書架和案桌上擺放着許多的藏書,只見多半都是些道家經書,如《黃庭內景經》、《元始大洞玉經》、《花營錦陣萬方圖》、《洞玄子》、《天下至道談》、《素女心經》、《勝蓬萊》等等。

    二女最近隨石寒,跟着魏染苒一道參修道學。

    尤其毓秀兒悟道資質不差的,已經初窺門徑,平日閒而無事時,就潛心研讀之,也算癡迷上了道學。

    於是,她忍不住隨手拾起案桌上一本經書,翻開看了一眼。

    “呀!”

    蔣媛莎擡頭看去,只見毓秀兒雙頰通紅。

    在夜裏看得清清楚楚,她正將手中的經文丟開。

    手更是如同被蟄了一下,閃電般縮回。

    蔣媛莎不由得好奇心大起,擡手拾過,翻開一看,瞬間面紅耳赤。

    燭光晃動,手中的圖畫似也在晃動。

    畫中,有兩個女子正在與一個男子合身纏綿……那個“嫐”……

    她不知所措,連忙想要將《周易參同契》中《悟真篇》這種陰陽合體雙修的髒東西丟開,下一刻,卻瞥見了圖邊還有行小詩作解說。

    “含羞半推託,不比浪風月。”

    “方圓一寸處,一部壽無窮。”

    這詩,竟是比她之前在石崇金谷園中所聽和所排練過的浮詞爛調還要豔俗些。

    但似乎更貼近春宮插圖和文風……雖覺偷摸犯禁,然令人忍禁不住好奇,直想要繼續往下觀摩。

    一擡頭,猛地對上毓秀兒的眼,蔣媛莎如臨大敵,有如犯罪一樣,連忙打消自己的“好奇心”,尷尬將它收起。

    二女不再說話,默默地收拾房間。

    等她們忙完了之後,走過長廊,她們並肩而行,肩臂不小心碰觸在一起。

    毓秀兒如同觸電一般縮回胳膊,轉頭一看,蔣媛莎一派道心沉穩的模樣。

    “哦,聽說了嗎?”

    她開口想聊些別的話題,道:“私下裏,感覺公子這些天好似心情反而大好了,整天樂呵呵的,並不以外面的匪患爲意,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