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洛陽逞逆亂,豪強乘勢起 第九十九章 重新開發金谷園房產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暗夜殘花字數:2758更新時間:24/06/28 10:16:58
    洛陽就位於洛水之北,古人有講究,山南水北謂之陽。

    石崇的洛水冶煉作坊距離洛陽不遠。

    因爲冶鐵鍊鋼的高爐火力需要藉助水力風排鼓吹燒旺加熱,所以冶煉作坊必需修建在水流湍急的河流旁。

    石崇的冶煉作坊正是修建在洛水河流最湍急的地方,和福祿堂酒樓一樣,這邊也有專門的負責人打理。

    手工業原本主要由官府專營,設置少府及作部。

    西晉這時期冶煉業得到了發展,灌鋼技術的發明,把生鐵和熟鐵混雜在一起,工藝簡便,生產效率更高,鋼鐵的品質也更好。

    在熱處理技術中發明了油淬,使鑄鐵可鍛化,最後鍛件成爲主導地位。

    紡織業用麻織成的布,由於馬鈞改良紡織機,使其品種及品質皆提升。

    當時制紙業除麻紙外,也利用藤做出“藤角紙”。

    紙張已經可作出雪白紙及五色花箋,到南朝完全替代竹簡和絹、錦。

    制瓷業在製成技術也有長足的進步,並廣泛在南方地區擴散。

    例如浙江就形成越窯、甌窯、婺州窯及德清窯。

    制茶業方面,由於士人習慣飲茶並提倡以茶代酒,使需求提高,種植區域進展到東南沿海。

    造船業歸官府管理,當時大船載重達萬斛以上。

    由於江南水路繁多,所以十分興盛。

    石崇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冶煉作坊和產業,也還在一直運營作業。

    這邊的負責人是個富有經驗的老冶煉匠,叫華炎。

    華炎五十餘歲上下的模樣,看起來比柯君要小上許多歲。

    可能是進行高爐冶煉作業,常年被高溫炙烤的緣故,看起來臉色通紅。

    過度工作惡劣的環境和勞作,臉上也十分滄桑,皺紋溝壑道道,顯得十分蒼老。

    然而身材卻很結實,敞開的懷,顯露出粗壯而結實的胸肌,以及手臂肌肉。

    另外還有一個專門負責鐵器鑄鍛的匠人郝磊,看起來也五十歲不到。

    比華炎略年輕,身材也更加高大結實,一身的腱子肉。

    幸得有石方這個石府大總管帶路,華炎和郝磊都對他很熟悉。

    又聽聞石寒現已接管了石崇死後的家業,如今一切都是由石寒當家做主。

    這兩人自然也不敢怠慢,趕忙極其熱情地接待。

    石寒在二人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作坊內最重要的一環——鍊鐵的高爐。

    首次見到這座龐大的高爐,石寒還是被驚了一大跳。

    原來這座鍊鐵爐高達2.16米,寬2.19米,長3.14米。

    這座鍊鐵爐充分體現出了我國古代鍊鐵業的高度發展水平。

    此外,爐壁也更加厚實,這座鍊鐵爐的爐壁厚度已經達到5~6釐米,爐壁內壁上設有用於加熱的風口。

    而這樣進行爐壁加厚有利於減少鐵液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使爐溫迅速上升,從而提高鍊鐵效率。

    “沒想到啊,高爐工藝和鍊鐵技術已經發展到了此等地步和水平,我還是小覷了古人的智慧啊,”石寒內心默默感慨道。

    古代鍊鐵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冶金技術的進步。

    像石崇建立的這種冶煉作坊,最初的目的也還是爲了鍊金和鍊銅。

    “只可惜,封建統治者根本不重視手工業和工商業的發展,把匠人和商人都統統視作操賤業,打壓其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只有世家子弟和讀書人才能高人一等,完全抑制了工業的進步,商業的發展。”

    鍊鐵技術是以生鐵爲原料,經過冶煉、鑄錠而得到製品的一種鋼鐵生產技術。

    冶金技術促進了鍊鋼技術的出現和進步,也促進了鐵器的應用和推廣,鐵器早已廣泛用於農具、兵器和建築材料等方面。

    石寒又看到了作坊內生產的許多刀劍槍戟盾等兵器,和犁耙鋤鏟釺等農具。

    質量都是槓槓的,甚至鍊鋼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火候。

    “華師傅,郝師傅,很不錯,我很滿意你們打製的各種鐵具,”石寒參觀完之後,向華炎和郝磊二人稱讚道。

    華炎態度誠懇地答道:“公子的認可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激勵,今後我們一定更加努力用心地工作,爭取再創佳績,打造出更好的實用物件,並同時不斷提升鍊鋼技術。”

    “不過,現在我有點事情要找你們幫忙,”石寒這才說明來意。

    郝磊拱手應諾:“公子請儘管吩咐,無不欣然之至!”

    “我想讓郝師傅先隨我回一趟白馬莊園,要交付給郝師傅一項特殊的製作任務。”

    “不勝榮幸,”郝磊一口答應。

    石寒遂帶了郝磊等幾個鑄鍛匠人返回白馬寺莊園,讓他們與柯君共同探討商議製造發條木人的具體詳情。

    另一邊,石寒又命令情報公關部第一隊隊長林珊珊,副隊長朱琦琦帶領隊員潛入洛陽,去廣爲散播張方蓄意殺害趙王使臣張華,故意挑唆趙王與河間王之間矛盾的謠言。

    到了下午,石寒又帶上石方,男兵第二隊隊長楊伯支,以及二、三十個護衛,叫上那羣剛被收留回來的乞丐(其中二十多個機靈聰慧的壯勞力交付給了柯君使喚和教導),重新來到被焚爲灰燼的金谷園。

    金谷園在石崇生前原本是個極其繁華的所在,而且侵佔了洛陽京郊皇家獵苑的一部分,可見規模之大。

    自被石寒、石方等人付諸一炬之後,就被燒得光禿禿的漆黑一片,只剩下斷垣殘壁橫亙其間。

    “速速集合,向中間靠攏,向右對齊,向前看,立定,稍息!”石寒一聲令下,叫他們在金谷園廢墟餘燼中整隊集合。

    集合完畢,石寒又向看起來年紀最大的其中兩人問道:“你們看起來在衆人中年紀居長,請問你們叫什麼名字?”

    “回公子話,小人叫王三兒,”這乞丐身材乾癟瘦小,右臉頰上起了一塊紅色的面瘡皮癬,看起來約莫有三十來歲。

    “報,公子,小人叫樑重九,是九月初九生的,所以就叫了重九!”

    另一個則像一根瘦竹竿一樣,似乎一陣風都可以將他吹倒,年紀看起來約莫二十七、八歲。

    石寒衝他們微微頷首,就問道:“嗯,王三兒,樑重九,你們年歲最長,我就任命你們爲正、副隊主,以後你們要擔負起帶領好這裏衆多小兄弟的責任,你們可願意?”

    “嗯,我們願意,請公子放心!”王三兒和樑重九頻頻點頭作答。

    “告訴大家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因爲那邊白馬莊園居住條件限制,已經容納不下來我們這許多人,”石寒至此才當衆說明原因道。

    “所以我決定要帶領大家在這片焚燒成灰燼的廢墟上重建簡易住房居所,接下來我們可能要自己動手修建住所,還請你們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

    石方聞言,大感驚異地望向石寒,眼神中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光彩。

    他也是極少數幾個知道這處地下有個龐大寶庫,其中堆積藏匿了石崇搜刮來的無數金銀財寶的人員之一。

    平時似這般無人看守,隨意地敞開放任着,確實讓人難以放心。

    要是哪天突然來了許多外人在此探寶,到處大肆翻掘,難保不會泄露其中掩蓋在地下的寶藏祕密端倪。

    那到時候寶藏被別人偷偷挖掘去,後悔都來不及了。

    現在拉來這幫乞丐在此搭建房屋和帳篷居住,倒剛好可以滴水不漏,神鬼不覺地看守住。

    “公子,你這真是個好主意,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石方情不自禁地向石寒豎起了大拇指。

    石寒心照不宣地點點頭:“嗯,以後我們還要多多地收留安置無家可歸的流民乞丐,這裏地方足夠寬敞,大可多多搭建居屋和帳篷,將這麼大的整個地基廢物利用嘛。”

    “公子,那我們日常還要不要回白馬寺莊園進行操練?”王三兒問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