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龍虎相爭 天下大戰 第一百七十一章 清夢稱帝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羅晉字數:5661更新時間:24/06/28 01:00:01
    遼東一役,令張清夢威望大增,隨即西征平定肖魯,肖魯敗逃西域,一統北方。天下之人無不歌頌其恩德,期盼能改天換日,他們早已對泰威帝國之暴虐恨之入骨。

    而天下形勢又發生了更有利於張清夢的變化:就在其同劉照對戰之際,越王韓進率四萬軍隊同華統三十六萬大軍決戰於天闕山。誰也沒想到,擁有極大優勢的華統竟遭致重創,慘敗於韓進大將蔣正坤、董赫,江東易主。

    隨後韓進命麾下大將洪天虎、鄧子安、阮大越陸續擊破殘餘勢力,平定江東。如此短時間內,江東很難發動一場大規模戰役,急需穩定的外部環境,故不斷對張清夢示好,遣使不斷。

    而其他軍閥難以形成反對的力量,時機已到。只需一個契機,便可登上那九五至尊。

    如此,其手下文武幕僚便開始了具體謀劃:首先便是祥瑞,據鄭地一帶官員上奏,當地稻穗今年異常高大,收穫極豐。還有人看見一條五爪之龍於田中盤旋,後又躍居蒼天,照亮夜空。其他地區也出現了諸如讖書、碑言、童謠一類佐證張清夢爲帝的正當性,傳至京城,引得京城紛紛熱議。

    張清夢爲避嫌,特地罷朝數日,於王府居。畢竟這種事情總會有人去做:魏副久、上官同、段崇文、陳衰、高醜五人聯合百官,開始對小皇帝泰不染施加壓力。

    高醜坦言:“今天下百姓心皆附不鄭王,於泰威則無人不唾,民心所向,祥瑞頻出,天命所歸。陛下理應退位讓賢,以從萬民之所願。”

    泰不染屬實被朝臣如此架勢嚇怕了,聲音略有驚懼:“朕豈能將太祖皇帝遺留之基業供手讓人?”

    陳衰回答:“昔唐堯禪賢於虞舜,故能明其德,今陛下如仿古之聖君之事,則上可保宗廟,保名節,保賢德;下可安民心,安天意,安衆望,是百利而無一害也。”

    見小皇帝猶豫不絕,魏副久面露兇光,高聲厲喝:“若無鄭王庇護,天下欲毀泰氏之祠者豈止一人!?”

    小皇帝嚇的連連後退,不慎跘倒在玉階上,衆臣竟無動於衷地盯着一切。還是上官同上前將其扶起,輕聲勸道:“陛下,退位吧。”

    小皇帝滿腔委屈,再瞧瞧羣臣譏笑他的模樣,幾乎快要哭出聲來。沒有辦法,他只好說到:“不知丞相何意?”

    “陛下可擬一份詔書,於王府問詢。”

    小皇帝無奈,在段崇文草擬好詔書後,便命人去王府宣詔,可張清夢卻出奇震怒:“我不過是一臣子,豈敢覬覦天子之位?”

    衆臣一時沒有對策,只好放過了小皇帝,不甘心的衆臣又去拜訪了於濟滔尋求對策。

    於濟滔輕搖摺扇,緩緩而答:“諸位莫非不知‘三讓’之禮?鄭王仁厚,必不會行此之事。如此則依賴臣工擔後世罵名。”

    衆臣領會後,次日再一次向小皇帝發難。皇帝說道:“丞相即無此心,卿等何必強求?”

    “鄭王仁厚,不肯接受爲意料之事,陛下可再次擬旨,以命鄭王接受!”

    不待小皇帝開口,段崇文便從袖中拿出先備好的草詔,令人抄錄,這次又將傳國玉璽及十二旒冠冕一併送至王府。

    這次張清夢的態度則柔和下來:“清夢無德,還望陛下讓賢於他人。”再度拒絕。

    衆臣無法,再度問計於濟滔。他獻計而答:“可使陛下建一封禪臺,令軍隊挾大王於聖旨上蓋璽,則萬事大全。”

    衆臣第三次向小皇帝發令營建封禪臺,並將禪位詔書排布龍案,令其蓋璽。

    小皇帝讀畢聖旨,渾身哆嗦,胸膛浸滿淚水,雙手握緊玉璽,懸於中空,遲遲不肯下印。

    “陛下還等什麼!”

    高醜一聲厲喝,上前將懸於半空的玉璽一把按下。

    “咚——”

    沉重的印聲迴盪於殿內,宮外鐘聲響起,小皇帝先是低聲抽泣,繼而撲倒於案前,兩隻手攥成拳頭瘋狂地砸着,絕望痛哭。

    至此,統治中原四百餘年的泰威帝國,消散於歷史長河之中。

    另一邊,衆臣又將此事添油加醋去慫勇尼皓,尼皓怒道:“我只認夢子做的皇帝,除了夢子,誰也別想做!”遂帶兵闖入王府:

    “夢子,天下人要你當皇帝,咱也要你當皇帝,還推脫什麼?”

    不待張清夢開口,衆臣便將臨時龍袍披在他的身上,又將垂旒戴於其頭頂,一齊跪伏高呼:“萬歲!”

    張清夢佯裝嘆氣:“這都是你們害了我啊!”

    羣臣諸將哈哈大笑,張清夢撥弄着冠冤垂旒,心中無比欣喜。他於聖旨上蓋下印璽,接受禪讓。

    登基大典定於次月京郊泰山臺舉行,在此之前,朝廷都必須做好全部準備,全體文武各司其職,忙忙碌碌,整個京城洋溢在喜悅與緊張的氛圍中,城中各處皆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立國之初,最爲重要的是定國號、年號、編定曆法。張清夢對此更加重視,親自召見了太常卿呂琿在內的一衆相關官員,詢問情況。

    呂琿奏報:“啓稟陛下,我朝不知當以帝國續名還是復王朝之名,叩請聖裁。”

    “有何見解?”

    一位約莫二十五歲的男人起身而答:“昔陳並天下,三十餘年而亂,後康大祖遲邯復歸一統,陳康二代皆以王朝之名,茨期兒奪四海,始建帝國之號,前朝順延。然茨、泰二氏暴虐昏潰,如新朝繼以帝國之名,則臣恐天下難平矣。”張清夢十分欣賞此人,向呂琿問道:“此何人?”

    呂琿起身:“回陛下,此乃臣之愛徒趙紫福,現於禮部供職。”

    “紫福之言極是,朕當以王朝之名而廢帝國之號。”

    “謝陛下。”“趙紫福緩緩退下。

    朕以鄭王之位受禪前朝,故國號定爲‘大鄭’,諸卿以爲何如?”

    “我皇聖明。”

    過一會,呂琿與一衆人將一修訂的曆法奉上:“還望陛下御覽。”

    張清夢略微看過後,眉頭一皺:“衆卿尚未敲定年號?呂琿十分無奈:“年號之重,不言而喻。夫年號者,正朔之名,天子之制。帝王受命於天,代天授時,定天下時序,以服遠邦,以御萬民。羣臣意見不一,不知如何敲定。”

    身旁的太監韓實貴將每人擬定的年號一併輩奉於御前,張清夢一一閱覽:什麼“德康”“安寧”“仁歸”“慶元”等等。張清夢愈看愈不耐煩,翻閱的速度也更加快,

    突然,他翻越的手停下來,將其中一份年號挑出細看,推開其他:“好年號,正合朕意,何人所獻,朕將重賞。”

    韓實貴將那年號向衆人展示,衆人定睛一看,赫然書寫着兩個大字:“天統”

    趙紫福避席作揖:“謝陛下褒讚,臣不勝欣喜。”

    “紫福果真有大才,可否爲朕詳解?”

    趙紫福甩動衣袖,聲音高亢:“天者,蒼穹也,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從一大也。統者,總領也,《疏》雲:‘天有三統,土有三王。三王者,所以統天下也。《周書》又雲:‘何言乎王道?大一統也’如此觀之,大鄭之年號應取‘受命於天,統領九州’之意,即爲‘天統’。”

    一番慷慨激昂的說辭,終於令張清夢拍板決定,因趙紫福的能力出衆,張清夢令其爲禮部右侍郎,賞賜珠寶,趙紫福高呼“謝陛下隆恩!”

    此類事務畢後,魏翰林上奏稱武將行爲鬆散,無知禮儀,如仕廟堂,則必習規矩。張清夢又命趙紫福前去教授,並口諭:“凡登基之日不謹規矩者,罷官充軍,如抗禮令者,立斬不赦。”

    之後,他又召集衆臣商議分封諸將,立後、立儲之事。前兩項進行的十分順利,可到立儲君一事上,衆臣卻意見不和,魏副久提出建議:“皇次子張君依,系皇后嫡出長子,地位尊貴,理應立爲儲君”

    上官同當即反對:“魏大人此言差矣!皇長子張君生雖非皇后所生,然已過繼於皇后,是名附其實之嫡長子。且皇長子性情仁厚,聰慧明智,乃是儲君最優之選。皇次子尚於襁褓,何以觀其德行?”

    魏副久一時激動,高聲大嚷:“舞女之子焉能立爲太子!”

    “咚!!!!”

    張清夢怒捶御桌,嚇的衆人心頭一震,跪伏於地,不停顫抖。上官同暗自竊喜,他知道張君生之母是最爲忌諱之事,如此則事半功倍。

    張清夢鷹一般的眼神死抓魏副久,咬牙切齒:“舞女之夫焉能立爲皇帝!?”魏副久驚懼大哭,磕頭如搗蒜。

    “朕決定,立皇長子張君生爲太子,不必多言!”

    如此半月工作準備下來,張清夢身心疲憊。這日夜裏,他於王府飲茶小憩之際,又有人前來奏報:“越王韓進、成都王李環、荊公劉思遣使已到,於驛館中安歇。”

    “明天見!別來煩朕!”張清夢揮手將其趕下,閉着雙眼,聽着四周收拾行李聲音,什麼也不願恩索。“舞女”二字卻又冒出腦海,令他煩躁。

    恰在此時,張君生足音頓頓走來。張清夢瞥了他一眼,語氣和緩地問道:“還沒有睡下嗎?”

    “孩兒睡不着。”張君生輕聲回答。

    張清夢思慮半晌,決定要將其生母之事告知:“江兒,你也有十四歲了,爹想和你談談你的身世……”

    “我都知道的。”

    “啊?你知道什麼?”

    張君生平靜地說:“我娘其實是周成皇宮的舞女,叫作季冬麗,對吧。”

    張清夢聽着兒子變聲後平靜的聲音,十分震驚,但他也只是說:“知道便好。”

    過一會,他又問道:“你嫌棄嗎?”

    “孩兒聽說了議太子的事,如果讓我否認我的親生母親,我寧可不要這個太子之位。”

    “好孩子,不枉你娘捨命生下你。”

    張君生自變聲期一到,愈加沉默寡言,這也讓張清夢更加難以猜出他的心思。

    “父王……父皇,沒事的話我要去讀書了。”張君生的聲音深沉且富有磁性,幾乎像換了個人說話。經張清夢默許後離開。

    望着兒子穩定規矩的步伐,他不無感嘆:“明明之前,都是蹦蹦跳跳的走路,如果江兒永遠長不大,該多好啊……”

    只有如此清閒之際,他才能偷得一點自己的時間。

    次日,張清夢首先在王府召見越王使者董赫,華綾。二人遞上書信,表明韓進願向大鄭稱臣。

    張清夢緩緩開口:“越王功勳卓著。替朝廷鎮守江東,朕心其慰,着改封越王韓進爲楚王!”

    “謝陛下!”

    張清夢瞧一眼董赫:“你便是天闕山之戰一以一敵百的虎將?”

    “正是在下!”董赫傲然屹立:“便是一千,末將又何俱之有?”

    “好勇氣!”張清夢重賞二人,命其回驛館休息。隨後召見成都王使者李涼、嚴從謙。

    “成都王使者參見大鄭皇帝!”二人一齊跪拜。

    “朕知道你,昔日你父親李六郎爲朕去疾,曾提起過你。”

    “家父善行醫道,此必是一念之善,陛下不必掛懷。”

    “朕聽說你主持加築城牆,興修水利,爲民造福,可謂功勳卓著呀。”

    “此皆乃王之英明,涼一介武夫,焉有如此之績?”

    “謙虛自謹乃人之修養,成都王有這般手下,令朕羨慕。”

    “中原亦有良將,陛下不必如此。”

    “巴蜀有奇才,西川多俊傑,朕若得之,則心安矣。

    一旁的嚴從謙厲聲質問:“陛下健忘華統之事乎?!”

    李涼給他使個眼色:“哪有你說話的份?退下!“

    張清夢呵呵一笑:“好啊,說的好,朕絕不忘華統之教訓。”隨後又相繼召見了劉思使臣、漢江國、妖星、鬼華國使臣。最後是大安吉瓦帝國使臣波義耳。張清夢見了他,如同見了親兄弟般噓寒問暖。

    “納蘭怎麼樣?”

    “託陛下的福,安哥一向安好。”二人暢談許久,好不快活。

    登基大典之日,晴空萬里,陽光和煦,諸臣及百姓一齊來到現場,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在各項儀式進行畢後,伴着威嚴的角聲奏響,張清夢身着黑色龍袍,頭頂十二旒冠冕,緩緩朝着泰山臺之巔走去,大鄭旗幟隨風而展,象徵一個嶄新的天下在向蒼生揮手。

    這是極爲神聖之時刻,這個身材高大,相貌威嚴,散發出一服王者氣質的男人,終於登上了權力巔峯。在接受泰不染三拜之禮後,他手捧玉璽緩緩舉起,雄心萬丈的雙眼眺向天空,心中無比激昂:

    “宣詔!”

    此令一出,禮樂皆息,無數臣工百姓斂息凝神,注視着泰山臺上的那條蒼龍。

    “朕!今日登於泰山之巔,詔告天下蒼生,佑明四海皇祇。鄭王張清夢於今日接受禪讓,承天地之封,行九鼎之禮;建元稱帝,立國號大鄭,改昭德七年爲天統元年。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山河同明,日月同光;廣開言路,致萬衆傾心,四方仰德,以固我大鄭萬世之基業,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

    無數臣工百姓跪伏於泰山臺下,山呼萬歲。禮樂再度奏響,無盡的榮耀與激昂涌入胸膛,心中流淌不息的熱血亦爲這一聲聲山呼而洶涌澎湃。

    他心中明白,腳下的封禪臺是無數將士與天下蒼生用一具具骸骨搭建起來的。萬歲?誰又能活那麼久呢?

    他不禁覺得自己是何等可笑:他從海波起義至今,吃盡了多少苦,流盡了多少淚,只爲換來這一聲虛僞的“萬歲”。

    大典畢,張清夢入主未央宮,開始進行封賞:

    穆鳴銳爲三英將之首威英將軍魏國公

    尼皓爲三英將武英將軍趙國公

    高魚爲三英將肅英將軍魯國公

    婁寧爲五威將之首龍威將軍吳國公領兵部尚書

    王驪爲五威將朱威將軍吳國夫人

    關琅爲五威將虎威將軍宋國公領京兆尹

    東方園爲五威將玄威將軍代國公

    張霸天爲五威將麒威將軍陳國公

    左文爲徵北將軍領幷州刺史

    趙福裏爲安南將軍

    苑航爲破虜將軍

    韋肅爲度遼將軍

    韋莫爲中郎將

    趙紅炎爲侍衛統領

    於濟滔爲丞相齊國公領戶部尚書

    高醜爲太尉燕國公領龍雲部尚書

    上官慶爲御史大夫樑國公

    陳衰爲尚書令壽國公

    魏翰林爲太子詹事汝南侯

    段崇文爲吏部尚書丹陽候

    魏副久爲中書令常山候

    上官同爲門下侍郎廣平侯領大鴻瀘

    趙紫福爲禮部右侍郎穎川候

    施青雲爲國子監祭灑

    上官歡爲工部左侍郎

    曾仕祿爲工部給侍中

    李彬爲戶部右侍郎

    王湛爲欽天監總司

    冊封姚秋爲皇后,立皇長子張君生爲太子,皇太子張君生兼秦王,皇長子張君依爲晉王,皇長女張小欣爲怡安公主。

    改封劉照爲涿郡侯、王富爲陳留候、張文波爲安邑候、文博爲定陶候。

    封泰威未代皇帝泰不染爲真定公,準其在期地用天子之儀,其餘大小官員一應封賞。張君生因年齡尚小,同皇后於坤寧宮居住。

    “時辰已到,衆臣早朝——”

    一聲清脆嘹亮的嗓音劃過午門,隆重的大典樂奏響,在一陣陣鐘聲之下,文臣於東,武將於西,如同兩條飄帶隨風緩緩飄入議政殿。

    朝堂之上,文臣以於濟滔爲首,武將以穆鳴銳爲首,皆手持玉笏,規規矩矩。武將們在趙紫福的訓練下,皆具備了帝國官員應有的禮節與氣質。

    “皇上駕到!”

    隨着禁門緩緩開啓,龍輦儀仗一行緩緩入內,直到議政殿前。龍輦上的那個身着黑金五爪龍袍,頭頂十二旒冠冕,滿身散發着尊貴威嚴氣質的男人,才慢步走下,一步一步登向那至高無上的龍椅,甩開長袖,穩穩地坐在龍椅之上,君臨天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文臣武將跪伏於天子階下,山呼之聲迴盪朝堂,震動天地。

    “衆卿平身!”

    “謝皇上。”衆臣侍立恭聽。

    張清夢龍顱微擡,垂旒輕晃:“今日朝會,乃我大鄭開國首朝,諸卿應盡掃前朝尸位素餐之氣,一改氣象,爲後世之楷模。”

    “我皇聖明!”

    上官慶手執玉笏,出身進言:“啓稟陛下,臣以爲前朝滅亡之原因,在於臣工比結朋黨,相互傾軋,致使朝廷意見不一,難以對外。結黨營私,乃官員腐敗之溫牀,誠可謂禍國之源。我大鄭欲傳千秋萬世,不可不察前朝興亡之教訓。”

    “御史大夫所言極是,朕告誡諸位,凡有行朋黨之跡,蒙上欺下者,立誅不赦!”

    “臣等明白。”

    大鄭開國首次朝會,君臣興致高亢,迅速且有效地處理了無數件積攢的政務,北方大地上,到處皆是一片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復甦景氣。

    大鄭王朝的黎明正衝破雲霧,緩緩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