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江南好時節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追風boy字數:2084更新時間:24/06/27 20:54:35
“跟你講什麼都沒有用,這次你也跟朕一塊去江州看看吧,親眼所見之後你才會明白未來的戰爭方式已經變了。”
寧凡懶得多說了,擺擺手讓陳元慶滾蛋。
這已經不是寧凡第一次來到江南了,此時正是春風送暖的季節,萬物復甦,柳綠花紅,既然來了,自然要晚幾天再走。
曾經在原本那個時空,寧凡記得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就是貪戀江南的風物美景。
不過乾隆皇帝勞民傷財,而寧凡自己則是坐着馬車,乘坐着船隻就來了,一分一毫都沒有花錢。
其實在寧凡的心裏看一看江南的風物人情都還在其次,他主要是想看看土地改革之後的江南到底變了什麼樣子。
“原本這些老百姓都是佃戶,是給地主和世家大族種地的,每年所能獲得的糧食也是僅僅夠果腹而已,摻着樹葉子,摻着南瓜,勉勉強強夠一家人的溫飽。”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自從陛下頒佈了政令之後,整個江南的土地就開始重新劃分重新改革,那些豪族的土地將不再是他們所擁有的了,這些土地將會被無償地分給老百姓。”
“原本老百姓是給地主幹活的,所以積極性不高,但是現在的情況完全扭轉了,大家都是爲自己幹活了,所以在地裏幹活的時候都是玩着命的幹,恨不得每一天人都長在地裏,從早上太陽出來到晚上太陽落山,很多人都是一天到晚都在地裏伺候莊稼。”
宋成舟巴拉巴拉講了很多,但是只有一條,那就是這一切都歸功於寧凡,寧凡入眼看到那綠油油的莊稼和辛勤勞作的老百姓,心裏還真是高興。
“你還別說,還真別說,做點好事讓老百姓過得安穩一點,這心裏就是得勁兒。”
寧凡背負着雙手哈哈大笑,隨行的宋成舟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總要留下着什麼!金銀珠寶,那都是身外之物,美色權力,什麼名聲都是狗屁,只有像陛下這樣真真正正的做點好事,真真正正的按照自己本心去做,那才叫天地之間的大丈夫。”
宋成舟豎起了大拇指,看向寧凡的眼神,也佩服不已。
“好了,好了好了,你就別吹捧了,再吹捧朕恐怕要飄上天了。”
“再說了,這麼多事情也不是朕一個人能夠辦成的,這是集體的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一個人只是出了一個點子,說了一句話而已。”
寧凡倒是表現得很謙虛,他轉身上了馬車,讓宋成舟陪着自己坐在馬車裏,讓錦衣衛在周圍護送着馬車,緩緩而行走在道上。
而寧凡把所見所聞和隨行的感想就記錄在了本子上,此行倒是讓寧凡心裏舒坦了不少,畢竟這是實實在在,能夠用眼睛看得到的成果。
只要再等一個月,今年的收成到手了,整個江南就會進入大爆發期,只有糧食足夠,接下來的大生產,根本就不會受到阻礙。
“陛下,西北那邊的礦產多,但是咱們大康現在的人手根本不夠,連年的災荒再加上征戰使得壯丁的人數急劇下降。”
宋成舟倒是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江南的工業化程度不斷地提高,大量的礦產煤炭需求量都是天文數字,而且現在的運輸有限,煤炭也好礦石也好,全部都要靠人力馬車去拉,從西北運輸到江南需要跨越上千里。
這一來一回就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有船運的時候還好,倘若沒有船運的話,恐怕江南的發展都要停滯下來。
“你放心,第一條鐵路就要從西北直接鋪設到江南,這將會是未來經濟的大動脈,一切都要從這條鐵路開始。”
寧凡當然知道宋成舟說的話裏面的分量,這老臣別看老了,但是一點都不糊塗,說話那是一針見血。
宋成舟看問題,往往眼神很犀利,一針見血,一下子就能看到問題的本質。
宋成舟畢竟老了,身體大不如前了,年逾七十在這個年代就屬於高壽了,雖然宋成舟的精神很旺盛,但是身體卻比較虛弱了。
陪着寧凡在各地走了三五天,宋成舟的身體就有些承受不住了,臉色也漸漸沒了血色寧,凡體恤老臣,幾次讓宋成舟不要陪着,但是宋成舟卻始終不答應。
“看來這次江南之行,是我最滿意的一次出行,江南的蝗災不但被消除了,而且江南現在發展的現狀也讓我很欣慰很高興。”
“當然這一切都是你和周羣你兩個的功勞,陳元慶雖然也有一些功勞,但是不多。”
寧凡伸手拍了拍宋成舟的肩膀。
宋成舟一臉苦笑地搖了搖頭,他看着寧凡認真的說道:“陛下,臣已經老了,將來陛下要物色一個能夠總攬江南大權的人物,只要能夠讓江南七省陸陸續續發展起來,那麼咱們大康就會成爲整個普天之下最爲富庶的國家。”
“但是選人這方面也很關鍵,如果選不對人的話,那麼江南的發展就會受到掣肘,如果選對了人,那麼江南的一切都會進入高速通道。”
宋成舟對於未來的掌權者選擇方面很有發言權,但是他卻並沒有向寧凡推薦,而是隱約地告訴寧凡,選人一定要慎重。
“將來畢竟是將來,現在無法決定將來的事情,你現在身子還可以,再爲朝廷效力個一二十年,我看沒什麼問題。”
寧凡正在勉勵宋成舟。
正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像宋成舟這樣成熟智慧的官員,整個大康也難找有幾個,更何況現在江南正處於發展關鍵的轉型期,必須要有一顆定海神針來鎮住寧凡才能放心。
“老臣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宋成舟並沒有說什麼不吉利的話,那表情甚至堅毅和果敢。
從天州離開之後,寧凡帶着陳元慶,並沒有第一時間朝着江州進發,而是去往了陳元慶在林州的大營。
龍鱗軍是當年寧凡一手創立的隊伍,也是寧凡能夠登上皇帝這個位置的創業班底,對於龍鱗軍,寧凡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