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蒸汽機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追風boy字數:2097更新時間:24/06/27 20:54:35
“糧食的問題可以稍微解決,但並不能完全解決,朕已經派張劍去沿海地帶尋求出海的大船造船技術了,他這次順利的話能夠尋得造大船的技術,那麼朕就會準備一支遠洋航隊。”
寧凡把自己的計劃,稍微的向的周羣泄露了一些,其實這些計劃都是保密的,但是告訴周羣也無妨。
“出海,難道在海外能夠找到糧食嗎?”
“海外有人嗎?”
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進入大航海時代之前,人是不知道海的另外一邊也有人的,所以周羣提出這些疑問,在寧凡看來絲毫不意外。
“大海的另外一邊應該是有人的,朕曾經做過一個夢,夢到在大海的另外一邊有很多高產的糧食品種,如果這些糧食品種能夠達到我大康的話,那時候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寧凡不敢說自己生下來就知道這些知識,只能說是夢境裏的東西。
但是寧凡一直以來所訴說的東西都堪稱神蹟,所以周羣對於寧凡的話,那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陛下天生奇人異相,乃是聖君,既然夢中所見,那必爲是真實,我支持陛下造船隊出海。”
周羣有些激動,其實在周羣看來,無論是工業化也好還是其他方面也好,這些都不能創造實際的糧食,也不能解決那些貧苦百姓真正填飽肚子的問題。
其實有一點周羣沒有想明白,那就是工業化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化產品,這些產品一旦銷往其他地方就會帶來大量的收益,這些銀子就會帶來大量的物質方面的補充,將來的大康必會物資極爲充裕。
“科考的事情準備得怎麼樣了?現如今京都各方面都還算順利吧,你要記住科舉考試這件事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千萬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保持公平公正,千萬不能夠出任何差錯。”
寧凡對於科舉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自己在幾天後的婚禮。
人常說婚姻是人生大事,但是在寧凡看來,這就是早就定下的事情了,蕭鈴汐是他的妻子,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無論有沒有那場儀式,蕭鈴汐在寧凡心中早就成了他的妻子。
但是科舉考試在寧凡的心目中那卻是天大的事情,這關乎着大康未來的人才儲備的問題,人才對於大康未來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有了人才,大康未來的發展才會順利。
“科舉考試這次已經準備得十分充足了,就看第一次各地考生的質量。”
周羣對於這次科舉考試那自然也是十分期待的,這次科舉考試如果成功了,那麼將來大康就會源源不斷地從各地發掘人才,這些人才用到各行各業,那都是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一下午的時間,寧凡和周羣討論都沒有停下來,茶壺裏的水換了一壺又一壺,兩人卻始終滔滔不絕,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眼看着紅日西沉,即將到達傍晚的時候,這個時候周羣終於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了一下午了,他站起身來準備告辭的時候,卻被寧凡擡手留下來了。
“去讓御膳房準備飯菜,朕今晚要和周先生小酌兩杯。”
寧凡朝着站在一旁的二狗吩咐道。
二狗邁着小碎步迅速地離開了,而周羣的臉上則是露出了感動的神色。
“陛下,那西北來的王天據說是商業世家出來的人,在京都這些天做出的事情的確是可圈可點的。”
不知道爲什麼周羣突然想到了王天,也想到了未來寧凡想要締結商業帝國的宏大願景,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想到了王天這個人。
“是的吧,這個王天朕早就接觸過了,在做生意這方面,王天是個一頂一的好手,將來如果能夠把他的思想推廣到各地,能夠在咱們大康培育出一批善於做生意的商人,那麼咱們未來的商業發達程度,未必不會超過大波國。”
寧凡對於未來有很多想法,但是這些想法並不能一一都立即實現。
比如下午的時候,寧凡稍稍的和周羣講了一下當初建立錦衣衛的初衷,但是有些東西周羣卻始終不明白。
“對了周先生,朕讓你編纂一部大康的法律通典,這件事情進行得怎麼樣了?”
寧凡突然想到了之前交代周羣的事情。
偌大一個國家,單單依靠幾個人去掌管整個國家的事情,那實在是天方夜譚。
對於寧凡來說,打造一部通行的法典,全國上下依靠法律來辦事,這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法典的事情還需要一些時間,畢竟這是一部法典,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打造出來的,很多東西都需要商討。”
周羣倒是沒有隱瞞,而是實話實說。
寧凡聽到周羣這麼說,臉上並沒有露出失望的神色,反而微微笑笑他朝着周羣說道:“朕又有了新的想法,不知道周先生願意聽?”
“陛下但講無妨,臣洗耳恭聽。”
周羣突然意識到,寧凡肯定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說。
“我想在原本的機構之下重新建立三個機構,第一就是立法院,第二就是行政院,第三就是司法院。”
“廢除原來的大理寺鴻臚寺,這些通通冗餘的行政機構,而內閣則是獨立於行政院之外。”
寧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還沒等周羣反應,寧凡就繼續說道:“立法院的主要作用就是研究法律,起草法律,也就是說大康的律法將來將會由立法院來主持編纂修訂。”
“至於行政院主要的事務和現在的內閣差不多,主要就是各地的方針政策,實行審批等等。”
“而司法院將會代替各地方長官,將來的各地方行政主官將會被剝奪審案的權利,各地的案件將會由司法院統一下轄,到各地建立新的機構,去解決大大小小的法律糾紛。”
寧凡仔細地講,周羣仔細的聽,但是信息量太大,周羣一時間無法理解,其實寧凡講解的這套東西就是後世所謂的三權分立。
這三權分立互相制衡,互相制約,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