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軍銜和賞罰制度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追風boy字數:2296更新時間:24/06/27 20:54:35
    第一個跪下向寧凡投降的山寨頭目叫做劉海山,這人長着一副硬漢的樣子,看起來一身正氣。

    如果不知道,還以爲此人是朝廷的官差。

    “你確定?你一封信,就可以讓山上的人下來投降?”

    寧凡問道。

    劉海山點頭道:“殿下,我劉海山雖然做了土匪,但是從來沒有害過一條無辜的性命!是,我是搶了不少錢,但那都是一些爲富不仁的錢財!我問心無愧!”

    “真的?”

    寧凡一臉玩味。

    劉海山卻神色不變道:“從前,我也是西北邊塞的一名將軍!只是後來因爲不會賄賂上級就被陷害,所以我才帶着兄弟們跑到了家鄉江州!”

    “行了,給他鬆綁吧。”

    寧凡點點頭。

    從一個人的神態,就可以判斷這個人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這個劉海山,寧凡相信他是真的。

    此人一身正氣,不像是僞裝的。

    聽到要給劉海山鬆綁,陳元慶悄悄地站到了寧凡側面。

    這是一個細微的動作,卻十分貼心,因爲如果劉海山暴起傷人的話,陳元慶站立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保護寧凡的安全。

    “殿下,你真是我見過最特別的人!我劉海山跟定你了!”

    劉海山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其餘幾個頭目一看劉海山這個大哥都投降了,也就不再堅持了,紛紛表示要跟着寧凡混。

    其實從內心裏,寧凡對於這些土匪是有戒心的。

    這些土匪裏,雖然有不少是被門閥壓迫得沒有活路了,才會落草爲寇的,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好吃懶做的亡命之徒。

    這些人,將來要一一甄別,如果無法改造的話,寧凡也有辦法。

    在嚴格的軍規之下,這些人一旦觸犯,等待着他們的就是嚴懲。

    輕則罰做勞力,重則直接送去雲州的礦上當礦工,甚至會被送去當修路的苦工。

    總之,在寧凡的眼裏,幾個小土匪還真不是什麼難題。

    擒賊先擒王,寧凡這一下,等於是把七家山寨的頭領都給抓了。

    下山的時候寧凡心情不錯,一路都哼着小曲。

    “殿下,此戰,龍鱗軍損失十八人,斬首敵人三百八十七!”

    清點了戰利品之後,羅勇來到寧凡身邊報喜。

    但是寧凡聽了這個數字,卻高興不起來。

    雖然敵我損失懸殊巨大,但是十八條人命對於寧凡來說,那也是人命。

    “回去之後,撫卹要立即到位!每個陣亡的戰士,五十兩銀子的撫卹。”

    寧凡吩咐道。

    五十?

    羅勇嚇了一跳,這五十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五十兩不多,未來等咱們慢慢發展起來了,陣亡撫卹要提升到十倍!”

    寧凡下定決心道。

    羅勇聽了這個數字,乾脆直接不說話了。

    “什麼?”

    “一戰就滅了七家山匪?”

    “這怎麼可能!”

    當聽說寧凡大破山匪的消息,孫路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不信。

    他本來的計劃是在一年內消滅這些匪徒,但是現在寧凡兩天就解決了?

    “對,肯定是假消息!”

    “看來青王殿下好大喜功,專門編造這些謊言。”

    孫路的兩個手下也表示不信。

    江州有七大山寨,山匪的人數加起來不容小覷,要說一夜之間就滅了這些人,孫路覺得根本沒可能。

    外面歡迎的人羣鼓樂喧天,而孫路卻站在房間裏生悶氣。

    透過窗戶,上千個俘虜看得清清楚楚,就算是孫路再如何自欺欺人,此時心裏也充滿了震撼。

    “一次就抓住了上千個俘虜,而且這還是第一次指揮戰鬥……”

    一種難以言喻的挫敗感,讓孫路內心沮喪極了。

    兩個手下此時還在喋喋不休,但是孫路卻厭煩至極,他揮手道:“閉嘴!”

    兩個手下頓時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鴨子,瞪着眼睛看着孫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你們出去看看,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孫路擺擺手。

    他本來想要在江州這片土地上發光發熱大展宏圖,結果來了之後才發現,原來人家根本就不需要自己。

    之前設想的一切,原來都只是一廂情願……

    寧凡沒空搭理孫路,也沒心思,這幾天時間,軍營裏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土匪來投靠。

    而怎麼安置改造這些人,則是成了一個難題。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觀察,觀察一段時間,那些是噁心難改的土匪就一目瞭然了。

    “先讓這些人幹活,偷懶的,一律給我記下來,將來全部去雲州挖礦!”

    寧凡朝着羅勇說道。

    羅勇倒是覺得這個辦法好,一拍大腿道:“還是殿下有辦法!雲州那種地方去了就跑不掉了,除非想餓死在路上,否則只能乖乖地就範。”

    “嗯,也注意甄別,對於那些濫殺無辜惡貫滿盈的,一定要揪出來!咱們建立的隊伍是純潔的隊伍,可不能混進了這些蛀蟲。”

    寧凡再三叮囑。

    看着羅勇興沖沖地離去,寧凡則是開始在眼前的名單上做文章了。

    這些名單,是講武堂一期的畢業生,雖然講武堂第一期辦得比較倉促學習時間也比較短,但是這些學員還是讓寧凡記憶猶新。

    他用筆在幾個名字上勾勒了一番,很快就選出了一部分名單。

    被寧凡選中的這些人,都是性格偏於研究性的人才,讓這些人充入參謀隊伍之中,可以有效地減輕寧凡的工作量。

    發現了周羣這個人才,讓寧凡省去了大量的精力。

    但是在軍事上,目前寧凡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親力親爲,羅勇勇猛忠誠,但是在智慧上卻根本無法跟周羣比肩。

    尤其是起草軍銜制度和撫卹激勵制度,這些事情羅勇都是一竅不通,只能寧凡自己親力親爲。

    這個時候,建設一個參謀部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短短幾天的事件裏,寧凡的中軍大營終於不用空空蕩蕩了,十幾個被寧凡選爲參謀的年輕人已經開始進入角色了。

    有的跟着寧凡學習繪制地圖,而有的則是三五人在一起,討論軍銜怎麼晉升的問題。

    而寧凡則是趁着這個閒暇的事件,開始編寫軍事教材,這些都是輕車熟路,對於寧凡不是什麼難題。

    唯一需要的,就只是時間而已。

    七天的時間,一套蘊含了各方面軍事知識的教材就被寧凡編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