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五章 花錢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鄭家老二字數:2277更新時間:24/06/27 20:30:40
來路嗎?確實有點難辦。
要問圖書哪裏多,首推文淵閣。
明朝天下未定,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將軍徐達負責收集藏書、建立國家圖書館文淵閣。
其後兩百餘年幾經周折,明朝文淵閣連帶一朝文明,最終在李闖王的炮火中付之一炬。
文淵閣可謂是隨着明朝的建立而建立,隨着明朝的消亡而消亡,與明王朝休慼相關,同呼吸而共命運。
洪武元年,1368年,文淵閣在南京建立。
朱元璋繼續派人遍訪天下名書,充實書庫。
經過三四十年的積累,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文淵閣中藏書可謂可觀。
朱棣此時萌生了修書的念頭,修一部什麼樣的書呢?
原話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直言,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成一書,毋厭浩繁。”
簡而言之,有史以來所有科目、所有類別的書都要收錄進去。
定下了基調,朱棣親自着手組建了編輯部,主編包括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內閣首輔解縉(另外兩位才子是楊慎和徐渭),還有一路輔佐朱棣登基的“黑衣宰相”姚廣孝,朱棣寵臣、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王景等。
當時的主編叫做“總裁”,這一幫豪華陣容的“總裁”領導了精英知識分子二十多人,另外召集了字寫得好的若干人,浩浩蕩蕩進了文淵閣,一應後勤事務全部被妥善解決,幾年間沒日沒夜、殫精竭慮地編書。
先後參與編纂人員達2139名其間,生生累死了好幾人。終於編成了一部《永樂大典》。
全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錄六十卷,共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三億七千萬字。
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
這部鉅製比法國狄德羅、達蘭貝主編的百科全書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書》都要早三百餘年。
所以,《永樂大典》不僅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珍品,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所謂盛世修典,《永樂大典》的成書彰顯了明王朝的國力。
其後不久朱棣遷都北京,在都城新建了文淵閣,開始了“南書北調”工程。南京文淵閣中的藏書(包括皇皇鉅製《永樂大典》)每個版本“各取一部”,裝滿了百個箱櫃,送至北京收存。
此後經過不斷收集,據1441年編撰而成的《文淵閣書目》所載,其藏書近300種,已達 43200餘冊,估計在十萬卷以上。
至此,明代文淵閣的藏書可謂達到鼎盛。
永樂大典的編纂就得益於老朱的文淵閣打下的底子。
現如今想要印刷書籍,文淵閣也是繞不開的。
但是難就難在這裏。
跑去找老朱,願不願意是一回事,錢肯定是要暴露的。
被老朱知道了,要是找自己要錢咋整!
頭疼。
“你倆去找人拉錢吧!本侯會找兵馬司護衛。”
“書籍先印四書五經這些尋常書籍,藥局的醫術典籍也可以複印,忙完這再說。”
“是,下官(屬下)告退。”
錢沒花完,又來了一樁煩心事,煩惱的很。
鄭雄從十六樓出來,便直奔府衙而去,看看有什麼要花錢的地方。
“府衙最近有沒有要用錢的地方?”
府丞不明其意,看鄭雄緊皺眉頭的模樣,小心的答道。
“沒有,馬上就要秋收,稅收上來,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多。”
秋收,收稅嗎?
鄭雄的雙眼一亮,心裏默默的思索了一番,隨後對着府丞說道。
“今年定下的稅賦是多少?”
“額定三十三萬貫。”
“待會去十六樓拿錢給交了。”
“啊!這~先交了,沒有先例啊!”
鄭雄莫名一笑。
“沒有先例,那本府成爲這個先例,有什麼問題?”
“沒有,可是,都折銀交上去嗎?”
鄭雄的操作,給府丞整不會了。
額定稅收是額定稅收,收上來的稅可能就是五花八門,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有可能。
但是你這一刀切,你是安逸了,上面不一定會欣然接受啊!
“都折銀吧!這個稅今年也不用徵了,由府衙出了。”
得,這下上面不一定同意,下面也接受不了了。
這不是斷人財路嗎?
“請侯爺三思,折銀雖好,但是上下不一定會同意的。”
鄭雄雙眼一瞪,脫口而出道。
“上面不同意就不同意,關下面什麼事,本侯把稅給交了,不剛好給他們省事。”
“等等,你是說~”
府丞回了鄭雄一個堅定的神色,鄭雄也由此刻反應過來。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
上面下面都要謀求進步的。
上面可能反對的聲音不大,但是下面的財路可能就斷了,鬧出什麼亂子也不是不可能。
對別人,或許此刻就難住了。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那是不死不休的。
但是鄭雄可就不同了,正愁着怎麼把錢給花了呢!這不就來了嗎?
“上面不用管,不行的話,拿着錢買就是,下面撥個十萬貫,均分下去,就當年終獎發放。”
說實話,鄭雄的操作真的讓人想不到。
別人做官做的累死累活,上一任鄭沂言就是典型的例子。
爲了點錢偷摸從鄭雄這裏薅。
攢了幾年就攢下來十萬貫的家底。
可見日子過的多苦,這還是天子腳下,京城首善之地,別的地方更不用多說了。
鄭雄倒好,眼睛不眨一下,就把稅錢代交,還給員工發福利。
好官,好老闆,但是容易遭人記恨。
府丞也不知道鄭雄的決定是好是壞。
不過還是勸解了一句道。
“侯爺,您建造食堂,就引發了不小的風波,這次再這樣怕是會引起別人的不快,要不要三思而行。”
站在自己人的立場,本不該反對,自己說這話也是得罪人的事,但是提醒還是有必要的。
真引起了別人的不快,自己絕對是被噴的最慘的那個,很大可能背鍋。
至於鄭雄,醫侯,有鐵卷,作吧!反正作不死。
“不用,對外就說本侯要做稅務改革,今年的賦稅和獎金提前墊了。”
真的麻了!
賦稅改革,這麼大的事,你說來就來,一個弄不好就是羣體事件,你怕是閒自己過的太好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