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考證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小白白的字數:2205更新時間:24/06/27 20:13:45
    林柯說話,其他沒幾個人敢插嘴。

    就算是柳祭酒也不行。

    畢竟林柯有官職在身,再加上剛剛那些曲譜、、蒙學等的作品輸出,他們沒有讓林柯閉嘴的底氣和資格。

    “我於梅花樹下參悟天地大道,只覺萬物皆有其道,先前亦是因此而悟出生物之道,並將其傳授給賈思勰賈聖,以及馭獸齋王青山。”

    “但是,那只是生物之道,而且在生物之道中,也蘊含千百種細分道路。”

    林柯彷彿開了一個大講堂,從上面桂尚書到下面的百姓們,皆在好好聽着他說話。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生物百科全書》之中,單獨拎出一兩個篇章,都可以組成新的學說。

    比如微生物、動物、植物這三者。

    大魏聖朝從未有過這麼清晰的種族劃分,將所有生物都納入體系。

    當然了,其中也包含了一個和前世不同的地方……人!

    以人爲種族,也有春秋人族、羽人族、鮫人物等劃分。

    但是不管怎麼說,《生物百科全書》一出世,林柯完全可以成爲一個學說的開宗立派之人了。

    生物學!

    當然了,因爲各方面原因綜合下來,他也就沒有達成開宗立派這一成就。

    “而除生物之外,天地之間亦有其他大道,水爲何從高處流向低處?我等爲何是站立於地面而不是飄在空中?”

    “世間顏色有幾種?火焰與水的本質是何?水剋制火真的是因爲兩者相斥?春夏秋冬的本質又是什麼?”

    “我的疑惑太多,而這些,天下百家無有一家告訴我答案。”

    林柯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響徹整個校園。

    聽聞林柯語中之意,很多人先是露出恍然,繼而又是疑惑。

    恍然是那些不明所以的吃瓜羣衆,他們內心牢牢記住了林柯說的“梅花樹下悟道”這句話。

    定然是神樹啊!

    很多人內心打定主意,一定要去看一看、瞅一瞅。

    萬一因爲遠遠看了一眼就悟道了呢?

    而更多人其實內心是疑惑的。

    “水從高往低流……這不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嗎?”

    “對啊!但是爲什麼啊?”

    “爲什麼?什麼爲什麼?水往低處流就是水往低處流。”

    “愚夫,我羞於與你爲伍!”

    “水火相沖,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陰陽之道,這不就是道家大道嗎?哪有爲什麼?”

    “但是,我也用泥土撲滅過火焰,我也用銅錢蓋滅火焰,道家所謂的五行真的是對的嗎?”

    很多人經過林柯啓發,頓時紛紛醒悟、疑惑、思索。

    當然了,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而一些人則是反而對林柯的話有些不解。

    道家都說了,天下無不出於陰陽五行,人家老子都這樣說了,而且是篤定地說了,那還有什麼?直接相信就行了唄!

    而林柯,看着那些年輕人思索的表情,也很欣慰。

    道家的某些思想,其實有些時候也是一種思維禁錮。

    不像孔孟儒道,純粹就是人文科學。

    道家可以看做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結合體。

    老子主張的是類似於分裂的小國寡民體系,如同後世歐羅巴那樣,一塊地區幾十個國家。

    這是人文科學中的政治主張。

    而除此之外,老子又提出了自然科學的主張。

    他認爲,世界的本源來自於陰陽,也來自於五行。

    世界就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的。

    這在古代,無疑屬於自然科學的開端。

    然而重點在於,老子這個人不是純粹的科學家,而是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結合體。

    他很多學說,都是在講政治,以至於後面還有不少皇帝尊崇黃老學說,把國家治理得烏煙瘴氣。

    他的意思是,天底下有個叫“道”的東西,你們治理國家就用這個“道”來治理,無爲而治。

    所以,他的科學思維和學說歸根結柢也是爲了政治而服務。

    或許,像墨家、公輸家,才是正兒八經的早期科學家。

    而正因爲道家某些思想作祟的原因,在加上後面道教的出現更是穩固了這種自然科學思維,才在某種意義上導致了科學止步不前。

    反正這世界就是金木水火土構成的,你不相信?我們道教仙人就是這麼修煉羽化成仙的,你要成仙先相信這個再說。

    於是,很多人便不再去思考,而是直接拿過來用。

    直到後面的“格物致知”思想出現,才算是擁有了一點曙光。

    而現在,林柯要做的事情,便是激發人的思辨和探究思維。

    你說人是送子觀音送的?我不信,我要研究研究。

    你說水往低處流亙古如此?我不信,我去太空真空環境裏看看水是否還是往低處流。

    總之就是,有懷疑、有探索,有沒有結果不重要,這個過程很重要。

    “……所以,我們大學,應該走在整個聖朝前方,去探究未知的一切!”

    林柯說出了他建立大學的初衷:“我們懷疑一切,我們探知一切,我們如諸聖一般行走在未知的道路上,爲夠人開拓更廣闊的天地!”

    林柯的一番話,把衆人引得熱血沸騰。

    如諸聖一樣探索未知!

    這是何等的遠志?

    “至於你們……”

    林柯的目光看向震撼莫名的聖域天驕們:“你們得祖宗栽培,卻又不致力於突破自己,反而因嫉妒、傲慢等原因而在外面四處找敵樹,追求名利卻不知名利乃是衍生品。”

    你追求賢名,然後一直在那兒表演,這樣的賢名真的是名聲嗎?

    你追求孝心,也是在外人面前表演出來,私下裏卻一點也不孝,這樣是孝嗎?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期望着踩着林柯的名聲上位,卻不曾想着壯大自己。

    着實是弱者之道。

    “我會和聖皇稟報爾等之過。”

    林柯毫不猶豫地祭出大殺器:“今後聖域之人想出來,必須通過考試,而且所作所爲皆納入考覈範圍……”

    “一旦有考覈不合格並且知法犯法者,終生不得再踏入神州世界的土地!”

    “你們想進入大魏,先去考證吧!”(本章完)